九年级物理摩擦力3(1)(整理2019年11月)
- 格式:pptx
- 大小:108.02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不同情况中的摩擦力方向。
(2)会运用实验验证“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能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4)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滑动摩擦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2)通过生活常见的事例知道摩擦力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意识【教学重点】1、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会自主设计实验。
在实验中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2、验证“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设计和创新过程3、设计实验表格,体现控制变量法【教学资源】两本叠在一起的书、铁架台若干、弹簧测力计若干、木块若干、砂纸若干、钩码若干、导学案若干、自行车一辆、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请两位学生上台帮忙将两本叠在一起的物理书分开。
2、请这两位同学再将一页页叠在一起的物理书分开。
3、板书课题:摩擦力。
观察现象、积极思考。
回顾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和产生条件。
1、引出摩擦力一课。
2、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回忆原有知识为体验“相对运动”做准备。
摩擦力的方向1、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拖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再一次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手掌放在纸面上,保持不动。
用另一只手拖动纸运动。
3、提问:这两次是否都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4、提问:第二次实验手以桌面为参照物的运动状态和以纸为参照物的运动状态。
5、提问:为什么第二次实验中手相对桌面静止仍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6、两次感受相结合,说明“相对运动”是以接触面为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7、总结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1)判断接触面(2)以接触面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方向(3)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1、观察、感受。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专题1.(2019北部湾,2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 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4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CD 段的路程为_______m ,比较AB 与BC 段的平均速度得AB v _______BC v (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t v 图像,如图15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 处滚下,经过2s 到达E 点(图14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 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m/s 。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AE s 中点时的速度为1v ,经过时间AE t 中点时的速度为2v ,则1v _______2v (选填“>”、“<”或“=”)。
2.(2019淮安,16)如图所示。
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__cm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3.(2019连云港,14)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路程为_____cm ,平均速度为_____m/s 。
4.(2019襄阳,22)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 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 =______(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 点开始计时的5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摩擦力实验专题1.(2019舟山,23)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2019齐齐哈尔,25)弹簧测力计是我们在许多力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让我们利用它来探究力学中蕴含的奥秘吧!(1)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①在图一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分析图一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③比较图一中甲、乙、丙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小聪通过数据还计算出了物体A的体积为m3,A的密度为kg/m3。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①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动。
②比较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是:滑动摩擦力越大。
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选用图三中类型的鞋(填字母)。
③小明利用图C继续进行探究时,突然拉动下面木块,观察到上面的小木块向后倾倒,则上面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的。
3.(2019岳阳,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微专题8-3 摩擦力知识· 解读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地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地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地力.2.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地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地方向相反.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地静摩擦力F在0与F max之间,即0<F≤F max.(1)范围:0<F≤F max.(2)计算: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时,由二力平衡款件求解.(3)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4.产生款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地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地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地相对运动地方向相反.3.大小:滑动摩擦力地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公式:F=μF N,μ为动摩擦因数,它地数值跟相互接触地两个物体地材料和接触面地情况相关.(也可以由二力平衡来求解)(1)F N是两个相接触地物体间地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 N地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2)动摩擦因数μ地大小由接触面地材料和接触面地粗糙程度决定,与F N无关.(3)滑动摩擦力地大小与接触面地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地大小无关.4.产生款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典例· 解读例1,相关静摩擦力地表述,正确地是( )A .两个相对静止地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地作用B .受静摩擦力作用地物体一定是静止地C .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地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D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例2,(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地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地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地作用,下面表述正确地是( )A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方向竖直向上B .若木块静止,当F 增大时,木块受到地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 .若木块静止,当F 增大时,最大静摩擦力随之增大D .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 ,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例3,下面相关滑动摩擦力地表述中,正确地是( )A .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 .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 .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地运动方向相反D .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结果】C .【思路】当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A 错。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和机械作图题2 弹力、重力、摩擦力(共34题,有答案)1.(2019•黄石)用力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运动,如图所示,请画出运动足球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2019•扬州)如图,是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圆形量角器,将其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请你用作图的方法找到重心O点的位置。
(A点是圆心,保留作图痕迹)3.(2019•永州)用力F将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2019•常德)画出下图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5.(2019•上海)在图中,正方体受到的重力G为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6.(2019•西宁)如图所示,画出杠杆A端所挂物体重力的示意图和杠杆B端所受力F的力臂L。
7.(2019•兰州)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示意图,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杠杆左侧钩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L1。
8.(2019•徐州)如图所示,一个实心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9.(2019•通辽)请在图中画出:(1)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拉力F的力臂l。
10.(2019•铜仁市)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11.(2019•绥化)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体现动滑轮省力),同时标出支点O并画出拉力F对应的力臂l。
12.(2019•攀枝花)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画出小球摆动到A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3.(2019•邵阳)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做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2019•随州)如图是一辆面包车,该车后轮为驱动轮,前轮为方向轮。
该车刚刚从静止起步处于加速阶段(不计空气阻力)。
画出该车所受重力、支持力、地面对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15.(2019•孝感)如图所示,小车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请画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两力均画在重心上)。
摩擦力【教材分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师要试图将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中要力图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让学生从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范围及其计算来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异同。
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
同时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两种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
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并通过网站知识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2.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4.知道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5.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了解滚动摩擦力;6.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设计课题《摩擦力对人类影响的研究》,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三摩擦力中考标高: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2、掌握改变摩擦力的方法,静摩擦力: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拔河类型。
b3、动摩擦力结合静摩擦力:水平匀速运动,物体叠加,传送带。
b课时安排:2课时一、知识储备复习:1、两个相互垂直挨着放在书架上的书之间摩擦;两个摞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的书之间摩擦,如果推动下面的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本书之间摩擦。
2、摩擦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草地上向右滚动的足球的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下滚动的足球摩擦力方向为,再在斜坡上的同学脚底受到的摩擦方向为。
3、生活中常见的摩擦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骑自行车时,前轮与地面的摩擦为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与车前进的方向,后轮与地面的摩擦为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与车前进的方向。
4、摩擦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_,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在探究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_,目的是使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_.这种间接测量摩擦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叫________,此实验中还利用到另外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__,与拉动的速度,与拉动的距离。
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卫生间里都是用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是利用方法来摩擦力;拔河的取胜取决于的摩擦(“手与绳子”“脚与地面”),双方都尽量选体重大的人来参加,是利用方法来摩擦力。
摩擦力知识集结知识元摩擦力种类知识讲解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例题精讲摩擦力种类(2019春∙路南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例2.(2019春∙江油市月考)下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的是()例3.(2019春∙吴中区期中)下列各种摩擦中,不属于有益摩擦的是()例4.(2019春∙陈仓区期中)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例5.(2019春∙茂名月考)以下各种情况分别属于哪种摩擦?(1)用钢笔写字时,笔尖跟纸之间的摩擦______(2)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的珠子跟纸之间的摩擦______(3)滑雪时,滑雪板跟雪地之间的摩擦______(2019春∙锡山区期中)如图所示,是小亮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___摩擦力(填滑动、滚动、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方向______。
例7.(2019秋∙信阳月考)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____________叫做滑动摩擦力。
例8.(2019春∙苏州期中)百米赛跑时,运动员鞋底与跑道间的摩擦属于____(有害/有益)摩擦,鞋底刻有凹凸的花纹,目的是______;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
摩擦力产生条件知识讲解2.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2)物体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例题精讲摩擦力产生条件例1.(2019∙衡阳县模拟)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在一起用竖直向上的力F托起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关于A、B物体的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3个力的作用B.A与墙壁之间可能存在压力C.A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B受到5个力的作用例2.(2019∙滦南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禁止车辆超载,一方面是防止对路面的压强过大损坏道路,另一方面是防止惯性增大不易刹车造成事故C.关闭汽车发动机,汽车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蹦床表演时,运动员落在蹦床上与蹦床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例3.(2019∙翠屏区模拟)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
九年级第十三章§3 《摩擦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学习了重力与弹力之后,教材以生活事例展开,以实验探究摩擦力的规律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掌握方面: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大小和方向规律,难点是滑动摩擦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静摩擦是否与重力有关?能力培养方面: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过程中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以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探究了有关静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启发学生说出生产生活中应用静摩擦力的例子,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将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四、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知道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如何判断;了解滚动摩擦;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探究教学,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养成动手、动脑、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
使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②通过对我国磁悬浮列车和乒乓球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奋发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学生:探究摩擦力改进仪器一套(上附一个弹簧测力计和最大静摩擦力指示条)、一个摩擦块、一块木板(上下表面不同材料)、一块长布条、四个钩码。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而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九年级物理的第三章中,我们将学习更多有关力的知识,了解力的种类、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力的种类在物理学中,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发生接触时产生的力,常见的有摩擦力、弹力等。
非接触力则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并相对运动产生的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摩擦力的存在。
例如,我们利用一只手推动另一只手,就会感受到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当物体相对施加力的方向有一定限制,以阻止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而动摩擦力则是指物体相对施加力的方向没有限制时产生的力。
2. 弹力弹力是指当一个物体变形后,由于弹性恢复而产生的力。
常见的弹力有弹簧力、橡皮筋力等。
例如,我们用手拉伸橡皮筋,当松开手时,橡皮筋会迅速回弹,这就是弹力的作用。
二、力的计算方法在物理学中,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力的大小通常使用牛顿(N)作为单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力的计算方法。
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按一定的方法合成为一个力,从而得到它们的合力。
例如,一辆汽车沿着直线行驶,前方有两个人分别推车,他们施加在车上的力分别是50N和80N,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方法得到他们合力的大小。
2.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相反,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一个方向上的力分解为两个垂直于该方向的力。
例如,一个力以45°的角度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这个力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力和垂直方向上的力。
三、力的应用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力的应用的例子。
1. 提升重物我们经常需要提升重物,例如提起一个书包、搬家时搬运家具等。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摩擦力实验专题1.(2019舟山,23)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2019齐齐哈尔,25)弹簧测力计是我们在许多力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让我们利用它来探究力学中蕴含的奥秘吧!(1)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①在图一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分析图一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③比较图一中甲、乙、丙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小聪通过数据还计算出了物体A的体积为m3,A的密度为kg/m3。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①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动。
②比较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是:滑动摩擦力越大。
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选用图三中类型的鞋(填字母)。
③小明利用图C继续进行探究时,突然拉动下面木块,观察到上面的小木块向后倾倒,则上面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的。
3.(2019岳阳,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第三节摩擦力从容说课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直观看到由于物体运动,在物体的表面上产生了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通过直观地了解厚海绵在桌面上的运动,感觉摩擦力的存在,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点.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增加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教具准备下部间隔镂空的厚海绵、木板、投影仪、毛巾、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生将要和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锈钢棒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请二位运动员上场.比赛结果:女生获胜.[师]知道男同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请大力士自己说说.[生]钢棒这端特别滑,握也握不住.[师]表面上是老师帮助了女同学,在男同学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润滑油.实际上是谁帮助了女同学呢?是摩擦力!可见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二、新课教学1.摩擦力[师]请同学们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动,体验手掌的感觉.[生]手掌与桌面间产生了摩擦.[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讨论某一个力的时候,一般讨论力的什么内容呢?[生]讨论一个力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了解力的三要素.[师]我们首先来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演示]一长方体海绵,下端间隔镂空,在桌面上推,(分别演示向左推和向右推)底边显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倾斜.[师]请同学们说说从演示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摩擦力阻碍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与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方向相反.[生]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海绵和桌面接触的接触面上.[师]大家都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结论吗?[生]同意.[师]我们把两位同学所讲的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定义. [板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friction force)[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生]人走路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生]自行车或汽车在刹车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生]扫地、擦黑板的时候都要用到摩擦力.[生]滑雪的时候有摩擦力.[生]用手抓起东西的时候也有摩擦力.[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太棒了!现在老师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请同学们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投影]问题1:小明让妈妈他买了一瓶水果罐头,可小明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能帮助他吗?问题2:小华星期天要去参加学校的攀岩比赛,你认为小华怎样做才不易滑下来而尽快到达终点?问题3:小红的妈妈去市场买回了几条泥鳅,可小红怎么也抓不住,怎么办呢?(同学们讨论后交流)问题1:[生]拧盖子时垫上一块毛巾或棉布.[生]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生]用螺丝刀撬一下盖子再拧.[生]用一个工具夹住盖子使劲拧.问题2:[生]让小华穿上一双有花纹的鞋.[生]向上攀的时候用力抓紧绳子.[生]戴上有花纹的粗布手套或在手上抹上防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