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融资途径发展趋势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同时,金融化也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化趋势的定义和特点金融化趋势是指房地产市场在供求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金融资本对房地产的影响和支配。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具有以下特点:1. 资本进入: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向房地产市场注入大量资本。
这些资金不仅满足了购房者的需求,也为开发商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渠道。
2. 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化趋势的加强,金融机构逐渐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房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使得房地产交易更加便捷和灵活。
3. 风险传导:金融化趋势加剧了金融系统与房地产市场的联系,使得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大的冲击。
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裂,金融体系将面临严重的风险。
二、金融化趋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 资金供给增加:金融机构的介入,丰富了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来源,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
这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贷款渠道,同时也为开发商提供了更多融资途径。
2. 交易成本降低:金融创新的推动,使得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例如,房贷政策的放松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购房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贷款,并且能够在线完成交易。
3. 投资多样化:金融化趋势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方式多样化。
除了购买实物房产,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来参与房地产市场,进而实现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4. 风险增加:金融化趋势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首先,过度放松的金融政策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过热,进而引发泡沫。
其次,金融体系与房地产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大的影响。
三、金融化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推动:金融化趋势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效率和交易效率,进而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房地产融资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类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然而,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融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房地产融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房地产融资的整体情况。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融资总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各类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均有所增加,这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地产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意味着融资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各种融资渠道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债券发行、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也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新兴的融资渠道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企业融资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选择融资渠道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房地产融资的风险和挑战。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地产融资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市场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融资成本的上升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做好融资成本的控制,规避市场风险,确保融资的安全和稳健。
综上所述,房地产融资情况的汇报显示,房地产市场融资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融资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希望通过这次汇报,能够为企业的房地产融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及渠道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及渠道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的现状和渠道,本文将通过梳理相关数据、分析现行融资模式的优劣势,以及挖掘新型融资渠道的价值,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分析1. 信贷融资信贷融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
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渠道,企业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会存在审慎态度,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功率。
此外,信贷融资还容易受到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提高了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风险。
2. 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另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通过发行企业债、地方债等债券产品来筹集资金。
债券融资具有成本低、期限长、灵活性高等优势,可以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但是,债券融资需要满足条件严格的企业,且对发行企业的信用评级要求较高。
对于一些小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而言,债券融资的门槛较高,不易获得债券融资的机会。
3.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将部分所有权出售给投资者来筹集资金。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融资,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然而,股权融资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分散、管理层权力削弱等问题,同时也需要承担股东权益和回报等方面的压力。
4. 自筹资金自筹资金是指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或利润积累等方式融资。
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会通过销售房产、将闲置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等方式来获取资金。
然而,自筹资金由于规模有限,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大规模发展和扩张的需要。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分析1. PPP模式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近年来国家推动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在房地产领域,PPP模式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从而实现融资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金融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备受关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金融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已经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其金融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需求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断扩大了房地产市场的规模。
同时,房地产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过去,房地产市场主要供应住宅和商业用地,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地产、写字楼等其他用途的地产需求也逐渐增加。
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房地产行业的结构调整逐渐加速。
过去,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以开发为主,而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逐渐开始转型为综合性地产公司。
这些综合性地产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宽了收入来源和盈利渠道。
再次,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影响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信息。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房地产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销售和交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金融化的特点房地产行业金融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房地产行业中,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险服务。
金融机构的介入,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
其次,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方式。
过去,房地产企业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来进行投资和建设。
而如今,各种金融工具如债券、信托等的创新,使得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时有更多的选择。
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筹集成了行业内各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对房地产行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文章针对房地产行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并提出有效改善现状的对策,以供参考。
标签: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解决对策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完全趋向市场化,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适应房地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融资体系的不健全也会成为制约因素。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分析房地产融资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完善有效的融资渠道,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一)传统融资模式房地产融资模式根据不同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主要是不断地将自己的商业活动所得资金转换成投资资金。
例如,未分配利润、可在短期内收回的应收款和预收款。
内部融资本身具有强大的自主性,具备风险低、成本低的特性。
外部融资有以下几种方式:1、预收房款預收房款,即房地产企业在预售时获得的预收购房定金,是内部融资的一种常用模式。
2、银行信贷银行信贷一直是中国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
房地产公司的融资严重依赖银行贷款。
目前信贷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日常流动资金贷款、项目开发贷款、抵押贷款。
3、股权融资所谓的“股权融资”指的是一种融资方式,企业股东准备放弃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增加资本引入新股东。
房地产公司的股本融资有三种模式:国内融资、海外市场融资和借壳上市。
除去房地产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获得巨额融资外,上市后再融资也是部分盈利佳、信誉好的企业上市后的不错选择。
(二)新型融资模式1、房地产证券化房地产证券化是将房地产投资权直接转化为债券形式的證券。
从另一方面来说,是直接将投资于低流动性房地产的部分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证券交易的过程。
一方面,两种形式的房地产证券化从银行角度看,是金融机构把自有房地产债券分成小单位价值的证券,并将其销售给人民,也就是说卖给投资者,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能够有效的进行融资。
房地产行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题也越来越突出,需要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一、融资现状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诸多融资难题。
首先是融资渠道受限。
房地产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和债务融资,但由于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
其次是融资成本升高。
目前,银行贷款利率逐步上升,债券融资的利率和发债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这都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融资成本上涨的困境。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和政策风险也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对策分析为了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1、多元化融资渠道。
房地产企业需要寻找更多种类的融资渠道,比如私募股权融资、定向增发股票、并购重组等。
这些融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债务压力,还可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多维度融资能力。
2、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资产管理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通过降低负债率,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融资比例,减少债务融资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
3、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
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优化财务结构,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新型融资工具,比如资产证券化、租赁融资、股权质押等,来满足融资需求和优化融资结构。
总之,房地产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现有融资渠道和产品,积极开发新型融资工具,以此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切实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房地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 , 充足的资金支持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房地产价值昂贵等特点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巨大,并且急于扩大再生产,因此资金筹措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商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迅猛,但和发达的国家相比,房地产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房地产金融产品很少,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房地产融资相对困难。
导致房地产投资的市场风险和融资信用风险高度集中于商业银行。
在目前市场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应走多元化的道路,拓宽融资渠道,由原来的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向以银行贷款为主,创新融资为辅,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资金链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如何解决好房地产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当务之急,探讨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对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1.1房地产资金来源现状在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中,银行贷款处于房地产融资的绝对主要地位。
从表1.1中可以看出,2000-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平均有21.57%直接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有47.96%为主要是定金和预付款。
而这部分资金估计有60%都来源于银行资金。
虽然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2004年商业银行所贷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并且受目前房地产投资热潮的影响,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所贷资金的绝对值反而增加,2004年已达到了3158.41亿元,是2000年所贷资金的2.28倍。
我国房地产开发建设与银行信贷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房地产业的景气度及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银行的金融安全。
表1.1 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单位:亿元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五年合计所占比例国家预算6.87 13.63 11.8 11.36 11.85 55.51 0.10%内资金国内贷款 1385.08 1692.2 2220.34 3138.27 3158.41 11594.3 21.57%债券 3.48 0.34 2.4 0.55 0.19 6.96 0.01% 利用外资 168.7 135.7 157.23 170 228.2 859.83 1.60%自筹资金 1614.21 2183.96 2738.44 3770.68 5207.56 15514.85 28.86% 其它资金2819.29 3670.56 4619.9 6106.05 8562.59 25778.39 47.96% (定金及预付款)资金来源合计5990.76 7682.76 9738.31 13185.6 17157 53754.33 100.00% 资料来源:各年统计年鉴1.2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融资方式1.2.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从外部通过各种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融入开发资金的融资行为,是房地产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逐渐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化特征。
本文将就房地产市场金融化的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金融化的定义和特征金融化是指金融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的过程。
在房地产市场中,金融化表现为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项目的融资需求日益增加,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活动的资金来源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机构的支持。
同时,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金融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来源多元化。
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通过各种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贷款。
2. 理财产品的涌现。
金融机构通过推出各类理财产品满足不同投资需求,房地产相关的理财产品备受关注。
这些产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信托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3. 金融衍生品的应用。
金融衍生品,如房地产期权、房地产指数期货等,引入了更多的金融元素,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套利需求。
4. 房地产市场交易的金融化。
金融机构参与了更多的房地产交易,为买卖双方提供资金担保、交易结构的优化等服务。
二、金融化趋势的原因1. 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房地产投资和融资的需求。
2.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化。
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为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品创新。
金融衍生品的应用、理财产品的推出等,使得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3. 政策导向推动金融化。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方面的政策支持,如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房地产融资、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等,也是金融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
三、金融化趋势的影响1. 改变融资方式。
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金融化方式获取融资,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 拓宽融资渠道。
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转变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而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融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转变与发展,以了解房地产行业融资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融资方式的问题与挑战在过去,房地产行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比如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
但这些融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传统融资方式所需时间较长。
由于传统融资方式的审批流程繁琐,企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能获得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度。
其次,传统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较高。
由于传统融资方式存在较高的利率和手续费用,房地产企业需要支付巨额的融资成本,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再者,传统融资方式在应对风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增加,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提供灵活的融资方案,使得企业在应对市场风险时缺乏较强的应变能力。
二、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转变为了应对传统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房地产行业逐渐转变了融资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转变:1. 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市场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逐渐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青睐。
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通过公开市场融资,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2. 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是一种以风险投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
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引入股权投资者,获得增资扩股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能获得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持。
3.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将房地产项目产品化并进行交易的融资方式。
通过将房地产项目的收益权或资产权进行分割与打包,可以将其转化为可供投资者交易的证券产品,提高了融资效率和灵活性。
三、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发展的趋势未来,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1. 多元化融资方式未来,房地产企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使房地产企业在2009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这不能掩盖房地产企业存在着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无形资源缺乏竞争力、相关融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结合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实际情况,房地产融资的政策基调应该是:降低对于银行信贷的过分依赖,推动多元化的融资。
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完善企业债券市场;大力推行融资租赁。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发展对策近几年我国房地产的迅速发展,是在银行大量信贷投放和长期低利率水平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实现的。
银行通过大量的房屋开发贷款和购房按揭,来满足房地产供给和消费需求。
而自去年以来,房价上涨超过大多数人预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微调措施(打击囤地等),试图遏制地王、稳定房价。
2010年4月1日更成为房贷政策的分水岭。
除了中行、工行、建行外,农业银行也从4月1日开始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将利率调高至8折。
从一系列的政策轨迹中不难看出,政府不支持高房价,更不希望楼市出现泡沫,稳定压倒一切。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依赖较大。
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发展现有的融资模式,并对房地产融资方式进行创新,来确保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消费需求。
房地产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使房地产开发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相关资金筹措及法律规定,成了房地产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财务风险巨大近几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很快,但是在短时期内仍然难以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房地产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房地产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
这种高度集中的银行融资体制,必将加大银行信贷风险。
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与未来展望及其金融风险解析摘要: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严重依赖于银行体系,这不仅增加了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而且影响着国家、银行的金融稳定。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结构不断完善,房地产的经营方式以及效益实现,要求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
关键词:房地产融资渠道金融风险融资渠道多元化房地产业的规模性、收益性以及风险性决定了房地产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性。
从现阶段房地产的融资渠道来看,其依旧严重依赖于国有银行贷款,并存在上市融资、房地产债券融资、房地产信托投资等渠道;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融资渠道将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分析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上看,房地产融资渠道仍以国内银行贷款、自筹资金以及其资金来源为主。
二、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国内银行融资形式,不仅给房地产业自身带来了风险,而且也影响着银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探索房地产融资多元性融资渠道,降低各方风险。
多元化融资不仅要求融资途径多项化,而且要求融资风险的最小化。
一种理想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应当具备,房地产前期开发资金自有,或者通过合作开发、股权转让等方式融资;中期则通过信托基金、债券以及银行贷款等形式融资,而在销售中,则通过公积金和银行获得等,针对本企业,房地产信托可作为融资渠道的创新形式。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专门用于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投资基金,它通过向社会发行流通收益凭证,募集各种闲散资金,与本房地产业项目投资结合后将投资收益按照一定标准分配给每个投资者,这不仅使得社会闲散资金得到合理利用,而且很大程地上实现了房地产业的融资,满足中小投资者需求,实现了投资者与房地产业的双效益,有效地避免了社会各方的金融风险。
信托融资与本企业特点吻合度最高,采用其融资方式成为必然。
一方面,本企业所承担的住宅项目面积较大,其建设周期较长,这客观上要求融资工具与其周期性相适应,以避免开发建设中资金缺位,而信托融资期限一般为3年,这就为其提供了时间保证。
房地产行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式之一。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融资压力和发展挑战,其中包括楼市调控政策的加强、金融监管的收紧、企业负债率的上升等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情况进行分析。
一、融资现状总体看来,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不断趋紧。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已达到59.6%,处于相对高位。
此外,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政策收紧,房企的融资成本逐步上升。
1、银行贷款收紧今年年初,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融资门槛均有所收紧。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控,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出现了多家银行调整房地产融资规模以及抬高融资要求的现象。
2、信托融资难度加大信托融资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但是目前信托融资难度明显加大。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是高风险和长周期,而信托机构具有较高的风险忌避特性,对此类项目的融资需求越来越谨慎,追求稳定的投资回报。
此外,近年来,信托机构的监管限制也加强了,出现了不少信托公司被接管或处罚的情况,这也使得房地产企业在信托方面的融资面临一定的困难。
3、债券融资回潮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的逐步扩大,债券融资对房地产企业来说逐渐变成了一个可靠的融资方式。
伴随着2020年的PPI上涨和宏观经济恢复的势头,债券市场进一步回暖。
截至2021年6月,房地产融资债券(其中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债)规模超过5.5万亿元,占到债券市场的1/3左右。
二、对策分析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需要转变思路,减少传统的高杠杆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的融资质量和效率。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转型升级,降低融资压力房地产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核心业务,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通过产能升级、销售管控、风险管理等方式降低企业负债率和融资压力。
2、多元化融资渠道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融资市场多元化特点,房地产企业应在不断扩大信托融资、债券获得的融资比重的同时,增加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中国房地产融资途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资金密集使用和投资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房地产商的开发与经营就难以为继。
本文将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现状,对未来的融资途径做出分析。
未来实行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可以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
1 中国房地产融资途径现状
房地产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融资压力大,不容易实现供求平衡。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环境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政策更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
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融资主要包括自有资金和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
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不仅可以筹集到必要的建设资金,而且可以将部分市场风险转移给购房者。
房地产企业单纯依靠内部融资是不能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更多的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
主要渠道有发行股
票、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利用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基金等。
但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
据统计,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银行对开发商发放的贷款占23.86%,企业自筹占28.69%,定金及预收款占38.82%。
而在定金及预收款中大部分又是银行对购房者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
因此,房地产开发资金约有60%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资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目前房地产企业采取以上不同的融资方式,但目前运用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还有很多障碍;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基金由于受到诸多限制,目前也不能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太多的资金。
由于信托具有的制度性优势,创新空间大,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数额在不断扩大,但信托产品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缺乏流通性,也进一步制约了信托融资的发展。
从融资数额来看,贷款依然是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主要融资渠道。
因此,目前的房地产融资几乎等价于房地产贷款,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融资的格局。
2 中国房地产未来融资途径发展趋势分析
不可否认,银行是当前甚至较长时间内中国房地产资金的主要来源。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具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中国房地产融资多元化将成为今后房地产业融资的重要趋势,并且直接投融资将成为主流。
2.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融资更加困难。
目前,全国3万余家房地产企业中只有60多家实现了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融资总额仅为80亿元左右。
虽然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这也与国内对房地产企业上市的要求高有关。
目前,企业要想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必须在资产规模、盈利记录、公司治理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符合要求。
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资产规模、盈利记录及运行状况等方面都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而无法通过上市途径进行融资。
即使将来调整产业政策,有利于房地产企业上市,也只能有少数大型房地产企业通过上市融资。
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场所,才能真正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才能真正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才能真正分散金融风险,才能真正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快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完善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
房地产证券化就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包括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其核心是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
实现房地产证券化,可以使中国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完备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具有两级房地产金融市场。
房地产金融的一级市场是指抵押贷款产生的市场,即各类贷款机构对购房者或开发商发放的抵押贷款或分期付款(按揭)的市场。
二级市场是指一个专门经营房地产抵押贷款,即买、卖抵押贷款的市场,通常是以政府或政府支持的少数有实力的特设金融机构从一级市场购买“抵押贷款”,经过技术处理后以向社会公开发行有严格规定的有价证券的方式进行。
二级市场以“购买抵押”的方式为一级市场长期贷款的发放者提供一个资金回笼的场所,加速其资金周转,能够继续发放更多的抵押贷款,为更多的购房者提供充足的住房贷款资金。
3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房地产信托投资属于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是指信托机
构面向公众公开发行或向特定人私募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受益凭证来筹集资金,然后将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房地产相关权利或房地产证券等,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将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
目前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已经十分成熟,新加坡首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于2002年上市;中国香港也发行了规模达28亿美金的名为LINK REITS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中国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具有以下方面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完善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
作为具有金融机构特征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挥着市场信用的作用,是对银行信用的补充;也是促进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的重要手段。
(2)有助于疏通房地产资金循环的梗阻。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引入,避免单一融通体系下银行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硬冲击,减缓某些特定目的的政策对整个市场的整体冲击力度。
(3)有助于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促进投资的多元化。
房地产投资投资收益率高,且具有较高的抵御通货膨胀能力,而又比房地产实物投资的流动性强,资产可以很方便地变现,再加上投资门槛和技术要求较低,可以让普通中小投资者也能分享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丰厚回报。
4 大力推行融资租赁,以快捷的方式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问题
房地产融资租赁合同是指房屋承租人自己选定或通过出租人选定房屋后,由出租人向房地产销售一方购买该房屋,并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交付租金。
在租赁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融资租赁业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中国发展房地产融资租赁具有以下优势: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
房地产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一个经营载体,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或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采取借贷、拆借、发债上市等融资手段吸收社会投资,改变了房地产主要靠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房地产融资租赁也为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平台;降低房屋使用门槛。
房屋使用者不是按照通常先获得所有权再行使使用权的方式,而是通过支付租金直接获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房屋消费。
传统的抵押贷款需要支付相当高的首付款后才能获得房地产使用权,相比而言,房地产融资租赁大大降低了房屋使用的门槛,并能增加房地产的销售。
当前信贷、土地的收紧会直接使房地产行业的门槛提高,造成资源向有资金实力的龙头公司集中。
而灵活地使用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维系生存的关键一环。
房地产行业在强调最为重要的要素时,往往已不再是地理位置,而是金融。
能否熟练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成为投资者选择优秀房地产
企业的主要标准之一。
像以往一样把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重点放在银行信贷上已不是明智之举。
包括股权融资、并购、海外基金等多种其他融资方式的占比在逐渐提升,已经向我们打出信号,融资需要多渠道。
由此可见,在房地产这样一个资金密集行业中,与金融结合得越紧密,市场竞争能力越高。
参考文献
[1]胡敏娟,施兴翔,周轶群.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分析和方法研究[N].经理日报,2007(B2).
[2]邹靓.房地产开发谋求多元化渠道[N].上海证券报,2007(4).
[3]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志慧(1980-),2004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本科,会计专业,任职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在修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