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授时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332.68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SOC的精密授时卫星导航接收机设计与实现当代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时钟均采用高精度的原子钟,该时钟能够长时间
稳定的运行。
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使用范围非常小。
对于卫星导航接收机来说,往往采用相对廉价的晶振作为基准时钟,为了能
够得到与原子钟一样精准的时间,所以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进行授时的意义重大。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OC架构的精密授时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该接收机可实现三系统融合定位,分别为GPS、GLONASS和BDS(北斗)系统,
接收机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定位解算并完成高精度授时功能。
接收机使用的主芯片是Xilinx公司的XC7Z020芯片,该芯片具有尺寸小、功耗低和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所以更有助于提高接收机的性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接收机分别工作在通用模式和触发模式下的授时原理和方法。
通用模式是通过正常定位产生秒脉冲的方式实现授时,这种模式是接收机主要的工作模式。
而触发模式是通过外部信号触发来实现定位授时工作,该模式主要用于测试时间同步。
此外,还介绍了接收机授时功能关键技术的改善与优化。
通过改善接收机跟踪环路失锁门限的判定方法来解决接收机在特殊环境下
信号失锁的情况。
通过改善信噪比算法,解决了信号较弱时信噪比计算不准确的现象。
通过改善最小二乘法权值分配方法来解决卫星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伪距残差来实现对卫星权值的分配方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伪距误差过大所导致的定位误差问题。
通过不断优化,接收机目前能够实现稳定、准确的授时工作,并且可以输出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时间同步系统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信通信、金融交易、科学研究等领域。
为了确保精确的时间同步,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发送的时间信号进行时间同步。
该系统由GPS接收器、时间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组成。
GPS接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接收卫星发送的时间信号,并以纳秒级的精度解析出当前的时间。
时间服务器负责将接收到的时间信号进行处理和分发,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够获得同步的时间。
在时间同步系统中,网络设备通常使用网络时间协议(NTP)来同步时间。
NTP是一种分层的时间同步协议,能够在网络中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
时间服务器通过NTP协议将接收到的时间信号分发给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1. 高精度:GPS卫星发送的时间信号具有纳秒级的精度,能够满足大部分应用的时间同步需求。
2. 广域覆盖:GPS卫星覆盖范围广,几乎涵盖了整个地球表面,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3. 独立性: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不依赖于外部的时间源,可以独立运行。
4. 安全性:GPS卫星的时间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相对于有线传输更加安全可靠,不易被黑客攻击和干扰。
1. GPS接收器的选择:需要选择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GPS接收器,以确保能够接收到卫星发送的时间信号。
2. 时间服务器的配置:时间服务器需要具备处理和分发时间信号的能力,同时要支持NTP协议以实现网络中的时间同步。
3. 网络设备的设置:网络设备需要配置为使用时间服务器提供的时间信号进行时间同步,可以通过设置NTP客户端实现。
4. 故障恢复机制:如果时间服务器或GPS接收器发生故障,系统应该具备相应的恢复机制,以确保时间同步的连续性。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广域覆盖、独立性强且安全可靠的时间同步方案。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系统的各个组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确保各个设备在网络中具有统一的时间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基于卫星授时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何海英;龚光林;田小平
【期刊名称】《飞行器测控学报》
【年(卷),期】2013(032)006
【摘要】针对一些小型试验场或舰船上的条件局限性,对授时、控制等参试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提供一种功能全面、携带方便的小型化设备,用以满足试验的
多种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新一代时统设备——卫星授时控制器.基于
GPS(全球定位系统)/BDS-Ⅱ(“北斗”二代)卫星授时原理,采用功能较强的微控制
器和可编程器件产生多种时频信号、控制信号和模拟导航信息,实现了定时、控制、接收和产生等多重功能,提高了设备的集成性、通用性和便携性;同时采用倍频、锁相、驯服等技术,使设备10 MHz频率源的准确度提高2个量级,卫星同步精度优于50 ns.该控制器已成功应用于移动测控站和舰船试验中,效果良好.
【总页数】5页(P513-517)
【作者】何海英;龚光林;田小平
【作者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
所北京 100094;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8.1
【相关文献】
1.基于GPS自动授时的无线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J], 谢志平;罗金凤
2.北斗卫星授时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J], 徐宁波
3.基于BD导航卫星的空基伪卫星网络动态共视授时技术 [J], 史海青;郁丰
4.北斗/GPS双模卫星授时/无源定位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J], 李鉴海; 易大江; 王浩
5.基于GPS授时的转播台专用定时控制器设计 [J], 武博昊;杨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时间同步系统是一种用于协调网络中各个节点时间的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时间一致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卫星授时是一种可靠的时间源,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
本文将基于卫星授时,设计一个时间同步系统。
一、设计目标本文设计的时间同步系统具有以下目标:1. 高精度: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保持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时间误差尽可能小。
2. 可靠性:系统能够对时钟漂移和网络延迟等因素进行补偿,确保时间同步的可靠性。
3. 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网络,可以容纳数百甚至数千个节点。
4. 灵活性:系统的设计应该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调整。
二、系统架构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插入系统架构图]该系统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卫星授时源、时间服务器和网络节点。
1. 卫星授时源卫星授时源是系统中的时间源,它通过卫星信号向地面发送高精度的时间信号。
卫星授时源通常由GPS系统提供,GPS系统通过GPS卫星向地面发送时间信号。
卫星授时源的精度通常在纳秒级别,因此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时间同步。
2. 时间服务器时间服务器是整个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接收卫星授时源发送的时间信号,并将时间信号通过网络发送给各个网络节点。
时间服务器通常使用GPS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硬件模块将时间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时间服务器还包括时钟补偿模块和网络同步模块。
时钟补偿模块用于对时钟漂移进行补偿,它可以通过对时钟频率进行微调来使得本地时钟与卫星授时源的时间保持一致。
网络同步模块用于对网络延迟进行补偿,它能够根据网络延迟的变化来调整时间信号的发送时间,以保持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时间一致性。
3. 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是时间同步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它们可以是计算机、交换机、传感器等各种设备。
网络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到时间服务器,接收时间服务器发送的时间信号,并进行时钟校准。
网络节点通过时钟校准来保持本地时钟与时间服务器的时间一致。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
时间同步系统是一种用于确保多个设备的时钟保持同步的重要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间同步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金融交易、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军事通讯等。
卫星授时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同步方法。
利用卫星的精确时钟信号可以为地面设备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从而保证不同设备的时钟同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
系统结构
1.卫星授时系统:接收卫星的时间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的时间格式,例如UTC。
2.接收终端:接收卫星授时系统的信号,并通过网络将时间信息传输到本地设备。
3.本地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在接收到时间信号后进行处理和同步。
硬件设备
1. 卫星授时系统:可以选择GPS、GLONASS等卫星定位系统。
2. 接收终端:可以选择GNSS天线、接收器等设备。
3. 本地设备:可以选择带有时间同步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等。
软件实现
1.时间同步协议:包括NTP(网络时间协议)、PTP(精确时间协议)等,用于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3. 本地设备处理:本地设备需要解析接收到的时间信号,并进行时钟校准,以确保本地设备与其他设备的时钟同步。
总结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适用于各种领域。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由于卫星信号的传输存在先后顺序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优化时间同步系统的性能。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卫星授时技术是一种基于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传输的时间信号来实现时间同步的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对精准时间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金融、电信、交通等行业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过去,人们常常使用原子钟等高精度设备来实现时间同步,但是这样的设备成本较高,安装调试复杂且维护成本高。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应运而生。
传统的时间同步系统在面临多种干扰和环境变化时,容易受到影响,无法提供持久的高精度时间数据。
而卫星授时技术不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干扰,具有全球覆盖范围、高精度和稳定性等优势。
开展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现代社会对时间同步精度的需求。
【字数:211】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以实现精准的时间同步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通过研究卫星授时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我们旨在设计出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能够准确地同步各个节点之间的时间,并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处理。
通过深入分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希望能够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我们也将研究系统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各个领域的数据通信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支持。
2. 正文2.1 卫星授时系统概述卫星授时系统是指利用卫星信号进行时间同步的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各种通信、导航、金融等领域都需要精确的时间同步。
卫星授时系统就是利用卫星作为时间参考,将精确的时间信号传输到地面设备中,实现时间同步。
卫星授时系统通常由一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携带着高精度的原子钟,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时间信号。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时间信号,地面设备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时间误差,并进行校正,从而实现时间同步。
基于GPS北斗卫星授时系统和NTP网络授时服务器的设计与开发天文观测设备对于控制系统的时间准确度有严格要求。
为此,采用搭建高精度NTP服务器的方法实现系统校时。
基本思路是从NMEA018 3数据中提取时间信息,通过PPS信号来保证高精度。
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GPS接收模块G591来构造硬件电路,软件部分需要NTP服务器软件和GPS的正确安装和配置。
对照实验表明,基于GPS的NTP服务器校时精度可以达到微秒量级,工作性能稳定而可靠。
0 引言准确的时间是天文观测所必需的。
天文望远镜在特定时间内的准确指向、CCD曝光时间的控制以及不同波段观测数据所进行的高精度同步比对等应用需要系统至少有亚毫秒的时间准确度。
然而就目前来看,一般的计算机和嵌入式设备所使用的晶体振荡器的精度为几个或者几十个ppm(百万分之一秒),并且会受温度漂移的影响,使得每天的误差能够达到秒级,若再考虑元器件的老化或外界干扰等因素,误差可能会超过10 s,如果不及时校正,其误差积累将不可忽视。
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美国特拉华大学的MILLS David L.教授在1982年提出的,其设计目的是利用互联网资源传递统一和标准的时间。
目前,使用GPS信号实现校时的研究工作很多,大多只是通过读取GPS模块解码出的串行数据,提取其中的时间信息来纠正系统时钟,该过程并不涉及NTP的使用,精度较低,一般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对此,本文充分利用了NTP服务器软件对GPS 时钟源的支持,采用串行数据和秒脉冲相结合的方式来校准时间,校时精度大为提高。
1 GPS同步时钟的校时方式1.1 GPS介绍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授时、定位系统。
24颗专用的GPS卫星上都各自带有原子钟,能够全天候向地面广播精确的UTC标准时间。
在许多通用GPS解码芯片解码出的数据流中,除了有位置信息,还包含时间信息(年月日时分秒)和PPS(Pulseper Second,秒脉冲信号),PPS标识了时间信息的起点,其精确度可以到微秒量级。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一、引言时间是人类社会运转和生活节奏的重要基础,各种信息系统和网络都需要精确的时间同步来确保其正常运行。
卫星授时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的时间同步技术,通过卫星信号传输时间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时间同步。
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包括技术原理、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原理卫星授时系统是通过卫星信号传输时间信息实现时间同步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包括卫星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和时间信息处理三个环节。
1.卫星信号发射卫星授时系统依赖于卫星信号传输时间信息,因此需要卫星平台在发射信号时带上时间标签。
卫星平台上一般会搭载高精度原子钟等时间参考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精确测量时间,并将时间信息加入到信号中进行传输。
2.地面接收地面的接收设备是卫星授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卫星信号并提取其中的时间信息。
接收设备一般包括天线、接收机和时钟等部件,通过天线接收卫星信号,接收机解调信号并提取时间信息,时钟负责记录时间信息并进行处理。
3.时间信息处理接收到卫星信号后,地面的接收设备会提取时间信息,并将其与本地时钟进行比对和校准,从而实现时间同步。
这一过程需要依赖于精确的时间算法和校准机制,确保时间同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系统架构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一般包括卫星平台、地面接收设备和时间处理设备三个主要部分,其架构如下所示:四、关键技术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涉及到多项关键技术,以下重点介绍几项关键技术内容:1.卫星信号传输技术卫星信号传输技术是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的基础技术,其关键在于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卫星信号传输技术需要克服大气屏障、电磁干扰等影响因素,确保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和衰减,从而保障时间信息的传输质量和准确性。
2.地面接收与处理技术地面接收与处理技术是卫星授时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其关键在于提高接收设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确保有效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
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时间同步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基于卫星
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系统。
该系统以卫星为准,通过
卫星信号传输的方式完成不同地点设备的时间同步。
该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卫星、接收天线、卫星信号接收机、授时服务器和接收
设备。
其中,授时服务器包括卫星信号数据解析模块、时间同步算法实现模块等,接收设
备包括普通电子钟、计时器等。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卫星发射授时信号。
2.接收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卫星信号接收机。
3.卫星信号接收机对信号进行解析,获得卫星时间和接收时延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
传输给授时服务器。
4.授时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处理,根据时间同步算法计算出接收设备的时
间误差,并将校准后的时间信息发送给接收设备。
5.接收设备根据收到的时间信息,进行自身时间的校准。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金融、电力、国防等领域,如航空
航天中的飞行导航、天文观测中的高精度定时、金融中的证券交易、电力中的智能电网等。
这些应用场景需要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而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正是能够满足这些
场景需求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
总之,基于卫星授时的时间同步系统是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时间同步方法。
它在许多领
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支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