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重难点解析反译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2012年考研考试英语翻译解析思路
⼆、翻译部分做题的四⼤步骤:
第⼀步:要先做,⾃⼰模考的过程。
第⼆点:改,⾃我修改。
不要先看译⽂,可以查词典,可以翻翻语法⼯具书,分析英语句⼦的关系,可以提升⾃⼰的语法能⼒,改这个过程才是真正能够提升⼤家英语基本功的过程;
第三步:对答案。
看看参考译⽂和⾃⼰的翻译是否相同,看看参考答案的修饰关系是怎么安排的。
第四步:记忆。
记忆这句话中的核⼼单词,动词和主⼲上的名词,词组。
不懂的⼀定要查⼀下,确定短语的意思;重新看⼀下句⼦之间的关系。
如果能记住这些修饰关系,明年的翻译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这个过程全部弄懂了,那么阅读理解也就不会是问题了。
最后,希望⼤家⼀定要坚持,持之以恒,每天多做⼀点翻译,相信⼤家的翻译⽔平会快速提升。
“读考纲谈复习”之2012考研英语一英译汉翻译技巧万学海文通过与2011年考研英语(一)大纲对比,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中对于英译汉部分没有做任何实质上的调整,依旧将其作为阅读理解中的Part C部分出现,还是测试考生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所以万学海文在此告诉2012年考研的学生按原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英语中,对翻译的考察力度在逐渐加大,但是,如果掌握好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法知识,再加上对英译汉翻译技巧的熟练运用,得分也并非天方夜谭。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考研英语中对翻译的考查及翻译的解题技巧。
一、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要求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要求具体如下: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
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能力和汉语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注重考查考生能通过上下文理解词和短语含义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英译汉题目,要求考生既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句子的能力,又要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和英译汉的基本技能。
二、翻译部分命题趋势近年来,英译汉的试题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比较复杂的文章和句子结构比重加大。
五个划线句子中,一般会有1—2个简单句,3—4个复合句;其中复合句存在多个从句嵌套的现象,对考生造成一定理解和表达难度,简单句也因修饰成分繁多、含有抽象意义的词等的存在而难度不小。
这五个句子要么语法结构复杂,要么逻辑关系繁复,并且这一现象历年来有增无减,今年也不会例外。
所以万学海文英语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真正的放在扎扎实实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对于文章长难句和段落逻辑结构的把握上。
在打下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策略,才能真正在考研英语中取得好成绩。
三、翻译部分的特点1)从文章的题材来看,翻译题的选文题材多以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报刊评论文章为主。
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重难点精析:状语,表语及同位语从句翻译法状语从句翻译法1)顺译法:按照原文顺序翻译。
Eg:If the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rich nations and the poor nations make headway, it is inten ded that a ministerial session in December should be arranged.如果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谈判获得进展的话,就打算在12月份安排召开部长级会议。
2)逆译法:把位于句末的从句放在句首。
Eg:Obviously, there would be no point in investing in a computer if you had to check all its answers, but people should also rely on their own internal computers and check the machine w hen they have th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has gone wrong.显然,如果计算机给出的全部答案均需要核查,花钱买计算机就毫无意义。
不过,人们也应该信赖自身内部的计算能力,在认为计算机有问题时进行复查。
3)分译法:有时也可以译为并列句。
Eg:Electricity is such an important energy that modern industry couldn’t develop without i t.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量,没有它,现代化工业就不能发展。
(原文由such…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译为汉语的并列句)表语从句翻译法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采用顺译法,间或也可以用逆译法。
Eg: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 wing it is inevitable.我的观点是一代人经常抱怨下一代人是不可避免的。
考研英语翻译常考句型解析(一)1.It is not that…but that…这不是说…,而是说…「例文」It is not that the scales in the one case, and the balance in the other, differ 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construction or manner of working; but that the latter is much finer apparatus and of couse much more accurate in its measurement than the former.「译文」这并不是说在一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磅秤和在另一种情况下所使用的天平在构造原理上或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别,而是说与前者相比,后者是一种更精密得多的装置,因而在计量上必然更加准确。
2.nothing else than 完全是,实在是「例文」What the man said was nothing else than nonsense.「译文」那个人讲的话完全是一派胡言。
3.as引导的特殊状语从句,翻译时做定语从句处理。
「例文」We hope the measures to control prices, as they have been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will succeed.「译文」我们希望,政府已经采取的控制物价的措施将取得成功。
4.名词+or+名词结构中,or后的名词是同位语,应译为即…;或者称….「例文」Moreover,technology includes techniques , or ways to do things , as well as the manchines that may or may not be necessary to apply them.「译文」再者,除机器外技术还包括技艺,即制作方法,而运用这些记忆并不一定都需要机器。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试题答案与解析Section I Use of English一、文章题材结构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人物介绍的说明性文章,主要讲述了G.I. Joe由普通人成长为英雄,是美国特种兵敢死队的象征。
二、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段开篇提出主题:G. I. Joe 这个名字对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空格中需要填动词,在定语从句中做谓语,其主语是who(指代menandwomen),动作发生的地点是in WorldWar II;空后的句子“thepeople they liberated”中they也指代men and women,他们有liberate的动作,由此推断“the men and women”指的应该是参加了第二次大战的男人和女人,即服役的军人。
只有serve 有“服兵役”的意思,所以选B。
A 项perform意为“表现;执行;表演”;C 项rebel 意为“造反,反抗”;D项betray意为”背叛,出卖”,皆不符合文意,为干扰项。
2.【答案】B【解析】空格处所指的人与下文的the poor farm kid和the guy在含义上呼应,同时与空格后的“grown intohero”逻辑含义应保持一致,因此空内信息应该是与hero“英雄”意思相对,后面的分句说他背井离乡,经历了很多苦难,显然这里应该是说由普通人平凡人(commonman)成长为英雄,所以选B。
A 项actual 意为“实际上,事实上的”;C 项special 意为“特殊的,专门的”;D项normal意为“正常的,常态的”;皆不符合上下文语意,为干扰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关系,需要填入动词在定语从句中做谓语,先行词是who(the guy),宾语是all theburdens of battle,要表达“承担战争带来的负担,应该用动词bear或shoulder,所以这里选A,bore。
假定你是李华,最近你们班就“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了讨论,你的美国朋友Jack来信向你询问讨论情况,请你用英语写封回信,简单参照作文地带介绍的以下讨论结果:1.节水节电;2.垃圾分类;3.少用纸巾,重拾手帕;4.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参考词汇:低碳low carbon 纸巾tissue注意:词数100以内(不含开头和结尾所给出的字数);可适当增加细节了,以使行文连贯;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ack,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discussion on low carbon lifestyle. Here is something about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st wishes,Li Bing参考范文:Dear Jack,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discussion on low carbon lifestyle. Here is something about it。
We can do a lot in our daily lif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iving low carbon life.First, we’d better turn off lights if possible and spend less time watching TV or surfing the Internet. Saving water also matters much. Besides, we should sort out the rubbish, hoping that we might recycle some, which will surely benefit us a great deal. In addition, we suggest using handkerchiefs instead of tissues so that we can prevent more trees from being cut down. More importantly, when we go out, walking, riding bikes or taking buses should be our first choice, which contributes to a cleaner world。
2012考研英语真题长难句翻译详解对于每一个英语句子的翻译, 并不只是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在英语长句的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长句在科技性的文体中的出现极为频繁, 因此也就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所考查的绝大多数划线的部分都是长句。
在翻译长句时, 首先,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
其次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 然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英语长句的分析◎一般来说, 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 (1) 修饰语过多;(2) 并列成分多; (3) 语言结构层次多。
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 例如, 是否为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表语从句等,若是状语, 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表示条件等等)。
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 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等。
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1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例来进行分析:例1.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分析: (1) 该句的主语为behaviorists, 谓语为suggest, 宾语为一个从句, 因此整个句子为Behaviorist suggest that-clause 结构。
2012年考研考试英语三大从句翻译方法一英语翻译的备考不能只停留在“看”的层面上,要扎扎实实的“做”翻译,提高动手、动笔的能力,那样才能切实的提高翻译水平,那么如何做呢?在做的过程中应把握哪几步呢,这一定是众多考生迫切要知道的。
建议大家,可以把考研阅读中的长难句拿出来翻译,提高一些动手能力。
翻译题型自从作为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题型出现后,很多考生觉得难以动笔,认为这种题型的难度较大。
而这种题型在近些年的考研英语试卷中出现以后,考察形式已经趋于稳定。
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
我认为翻译题的解题只靠熟悉语法规则和孤立地背单词已经远远不够了。
从内容来看,这种题的文章选段多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报道或评论等内容为主。
与其他题材或内容的文章相比,以上这些内容出现的频率更高些,从题型难度来看,近些年,这类题型的总体难度在上升,长难句出现次数有所增加。
但是,语法难度却略有下降。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应对策略。
考研翻译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两个关键。
一、理解的关键在于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逻辑结构。
二、表达的关键在于根据汉语习惯对于译入语进行适当调整。
专家们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1)能直译不意译。
直译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时候,要意译。
另外,还有一些有固定翻译方法的语法结构和搭配也要遵循惯用意译方法。
例如:IT iswell-known (that…)习惯译法是众所周知。
(2)只加不减的原则。
这是从信息量的覆盖层面来说的。
因为英文中有些词汇有特定含义,还有在并列结构中大量使用省略。
为了忠实于原文,我们要尽量在翻译时覆盖所有原文携带的信息。
以免出现因为信息减损出现的扣分。
例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
英语三大从句的译法英语的三大从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英译汉就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或结果。
在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在翻译需要表达的是句子或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结构;二翻译过程中,不是将两种语言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
翻译的过程一般分为阅读理解、汉语表达和审校润色三个阶段。
常见的方法有:一、 词类转译法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中悬殊甚大的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文中的一些词语的词性进行转化(如: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等),才能使译文畅通。
例如:The modern world is experiencing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
将句中的形容词 rapid 转译为汉语中的副词。
转译为汉语中的副词。
[ 分析 ] 将句中的形容词二、 增补法有些英语字句如果照字面的意思翻译,意念是不完整的,必须根据意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增补一些汉语,才能更加忠实于原文,使原文的思想更完整地再现。
例如:We need clean air, but unfortunately, air pollution is generally present, especially in cities.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但遗憾的是,空气污染普遍存在,在城市中尤其如此。
本句为了避免“尤其是在城市里”的表达不完整,增加了“如此”。
[ 分析 ] 本句为了避免“尤其是在城市里”的表达不完整,增加了“如此”。
三、 省译法由于英语和汉语在用词和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原文中的某些词如果直译出来会使译文显得累赘,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省略一些冠词、代词、介词或连词等省去不译,但是不能影响原文的意义表达。
例如:There was no snow, 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 the grass was dead.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
2012考研英语翻译难点精析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规定,考研翻译“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内容或结构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
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
”其测试的重点是考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及汉语表达能力,有关翻译部分的规定是“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
这就需要考生既要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还要有扎实的汉语功底。
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用一种语言来忠实的表达另外一种语言;它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题型,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词汇、语法、语篇以及文化等有较好的掌握,还要求学生有着很强的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的能力。
但是其在评分时有合适标准和可接受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考生所翻译的句子适合于上下文的基本思想而且其译文也能被人所接受,一般可以判定这个句子的翻译符合要求。
由于翻译部分的句型结构和阅读理解的较难句型基本类似,考试重点如出一辙,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阅读理解真题文章,提高做题正确率,现在把考研翻译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大家复习参考。
被动语态翻译法1) 变为汉语的主动形式。
Eg:It leads the discussion to extremes at the outset: it invites you to think that animals should be treated eith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humans extend to other humans, or with no consideration at all.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将讨论引向两个极端,它使人们认为应该这样对待动物:要么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关切体谅,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2) 译成具有被动意义的汉语结构。
Eg:For all the help this computer may provide, it should not be seen as a substitute for fundament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skills.尽管计算机可以提供那么多的帮助,它却不应该被看作是基本的思维和推理技巧的替代物。
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试题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1. 五个句⼦超纲或较难的词汇较多;2. 句⼦结构有些太复杂,有⼀些特别难分析的句⼦;3. 话题也是⼴⼤考⽣不太熟悉的话题。
2012年研究⽣⼊学考试英语⼀的翻译⽂章出⾃美国杂志《Nature》,题⽬是Universal Truths。
这篇⽂章的理论性⽐较强,对于⼤家来说应该会感觉很有难度,⼤家⾸先要理解⽂章⼤意,依据专业性来定词义。
⽐如empirical approach(经验主义⽅法),因此难度是近三年最难的翻译⽂章,也是这次考试⼤家最感到吃⼒的试题部分。
总体⽽⾔,今年的翻译试题感觉是“难懂难翻”。
我在今年冲刺班上反复强调的翻译必考的句⼦成分,尤其是后置定语,⽐如50题的strong co-dependencies between particular types of word-order relations,属于我冲刺班提到的必考的名词短语的现象,以及⼀些常⽤从句的翻译,⽐如49题的两个后置定语which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biases that result from cognitive constraints.,属于翻译必考的从句。
47题的it seems reasonable to suppose that 句型;以及最难的48题从句特多,构成理解的障碍。
这些都是我在启航翻译课堂上反复提到必考的知识点,因此没掌握的学⽣肯定翻译不出来。
下⾯我们把5个句⼦的参考译⽂提供出来,让2012年考⽣了解⾃⼰翻译分数的同时,给2013年的考⽣提供翻译考试的⼀种整体备考思路。
⽂章原⽂如下,选⼊2012考研英语⼀翻译真题时有部分删改: Since at least the days of Aristotle, a search for universal principles has characterized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In some ways, this quest for commonalities defines science: without it, there is no underlying order and pattern, merely as many explanations as there are things in the world. Newton's laws of motion, the oxygen theory of combustion and Darwinian evolution each bind a host of different phenomena into a single explicatory framework。
2012考研英语之翻译--四大实用技巧要掌握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翻译是一项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题型,不仅要求考生对词汇、语法、语篇以及文化知识等有较好的掌握,还要求考生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从近年的考研翻译真题可以看出,文章的题材大多是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做题时,考生应该先略读全文,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然后分析需要翻译的句子,找出主干,并明确代词如it、this、that、these等所指代的内容。
接着,进一步分析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及整体意思,分析完后开始翻译,使语句尽量通顺,并与上下文意思相符合。
最后是检查,看拼写有无错误,时态是否正确,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数字、年份有无错误,以及有无自己的主观增减。
翻译技巧1.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是既忠于原文意思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所谓意译,是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
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由于题材基本上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章,所以我们遵循的方法是:能直译就直译,既能直译又能意译的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采用意译,一般情况下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1)能直译就直译例:In dealing with a challenge on such a scale,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2006年真题)译文:在应付一个如此规模的挑战过程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团结,我们就会站起来;分裂,我们就会倒下去"。
(2)不宜直译就意译例: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译文:关于增税的谈论激怒了许多选民。
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技巧汇总考研英语翻译技巧之词性转换一、转译成动词例如:I admire your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preparing the examination.译文:你决定战胜复习考试中的困难,这一点我很羡慕。
(一)名词转译成动词1.由动词派生的名词转译成动词。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In China,there is a lot of emphasis on politeness.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讲礼貌。
2.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仔细研究原文,你会翻译得更好。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3.英语中有些加后缀-er的名词,He is a good singer.他唱歌唱得好。
Those small factories are also lavish consumer and waster of raw materials.那些小工厂还在极大的消耗和浪费原材料。
4.有些短语中作为中心主体词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动词,如To have a rest和To have a good look at里的rest和look.You must be tired. Why don‗t you take a rest?你一定很累了,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呢?The car braked sharply,coming to rest on the edge of the cliff.汽车猛的刹住,停在悬崖边上。
人称代词(一)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句中作主语、表语,宾格作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格和宾格不可混用。
例句: When school was over, Jack and me went home together.分析: me应改为I,因为它处在主语的位置上。
例句: Each cigarette which a person smokes does some harm, and eventually he may get a serious disease from its effect. (1996年第14题)分析:该句是复合句,其中which a person smokes是修饰each cigarette 的定语从句,he指代前面的a person。
译文:一个人吸的每一支烟都对他的身体有害,最终他将因吸烟患上一种严重的疾病。
(二)it的用法1.代替除人以外的一切生物或事物(可代替单个词、词组或句子)。
例句: The ideal listener stay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usic at the moment it is played and enjoys it almost as much as the composer at the moment he composes. (2000年第19题)分析:该句是复合句,其中he composes是省略了关系代词which/that 的定语从句,修饰the moment, 而almost as much as the composer作状语修饰enjoys。
译文:理想的听众是当音乐奏响时既能置身其中又可超然其外的人,并且几乎可以像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那样享受音乐。
例句: You have saved my life and I will never forget it.分析: it指you have saved my life。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试题答案与解析Section I Use of English一、文章题材结构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人物介绍的说明性文章,主要讲述了G. I. Joe 由普通人成长为英雄,是美国特种兵敢死队的象征。
二、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段开篇提出主题:G. I. Joe 这个名字对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空格中需要填动词,在定语从句中做谓语,其主语是who(指代men and women),动作发生的地点是in World War II;空后的句子“the people they liberated”中 they也指代 men and women,他们有 liberate的动作,由此推断“the men and women”指的应该是参加了第二次大战的男人和女人,即服役的军人。
只有serve 有“服兵役”的意思,所以选 B。
A 项 perform 意为“表现;执行;表演”;C 项 rebel 意为“造反,反抗”;D 项 betray 意为”背叛,出卖”,皆不符合文意,为干扰项。
2.【答案】B【解析】空格处所指的人与下文的 the poor farm kid 和 the guy 在含义上呼应,同时与空格后的“grown intohero”逻辑含义应保持一致,因此空内信息应该是与hero“英雄”意思相对,后面的分句说他背井离乡,经历了很多苦难,显然这里应该是说由普通人平凡人(common man)成长为英雄,所以选 B。
A 项actual 意为“实际上,事实上的”;C 项special 意为“特殊的,专门的”;D 项normal 意为“正常的,常态的”;皆不符合上下文语意,为干扰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关系,需要填入动词在定语从句中做谓语,先行词是who(the guy),宾语是all the burdens of battle,要表达“承担战争带来的负担,应该用动词bear 或shoulder,所以这里选 A,bore。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卷的翻译部分往往是广大考生薄弱的环节,根据统计,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间,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那么考研翻译究竟难在哪里?是结构复杂?生词太多?缺乏技巧?领域陌生?虽然这些方面都有可能,但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复习,以上方面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克服。
毋庸置疑,翻译的质量取决于译者两种语言(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水平。
而考研英语要求的是理解和表达较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因此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说英语的人的思维和说汉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同样,英语和汉语本身也有很大差异。
这往往是初涉翻译的人的最大的鸿沟。
下面专家们就为广大的2012年考研同学们总结一下英语和汉语的几个重大的差别,希望同学们多家体会和注意,减少对考研英语翻译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
1 英语形合,汉语意合2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3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4 英语多替代,汉语多重复5 英语重省略,汉语重补充6 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一、形合和意合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
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
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英语是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结合紧密。
具体来讲,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组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
而汉语则不然,就是说一个汉语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是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
使用每一个分句或是短语的意思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
大家在从高中考大学的时候也一定做过语文中有一种题让我们根据意思来为一篇文言文断句,那么断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是通过每个文字的意思以及整个文章的意思来断句的,那么就是说汉语是通过意义来紧密结合起来的,表面上可以看起来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汉子,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意义深刻。
2012Text 1Come on –Everybody’s doing it. That whispered message, half invitation and half forcing, is what most of us think of when we hear the words peer pressure. It usually leads to no good-drinking, drugs and casual sex. But in her new book Join the Club, Tina Rosenberg contends that peer pressure can also be a positive force through what she calls the social cure, in which organizations and officials use the power of group dynamics to help individuals improve their lives and possibly the word.得了吧, 每个人都这样啊. 这种说法一半是邀请,一半是强制。
当我们听到“同辈(趋同)压力”这个词组的时候我们想到的就是这种说法。
这种信息一般让人想到不好的事情,比如喝酒,吸毒,一夜情。
但是,在她的新书《参加这个俱乐部》, Tina Rosenberg认为,纯粹压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她所说的社会治疗,公司和官方人员可以使用群体力量去帮助个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而且也有可能提高整个人类世界的生活。
Rosenberg, the recipient of a Pulitzer Prize, offers a host of example of the social cure in action: In South Carolina, a state-sponsored antismoking program called Rage Against the Haze sets out to make cigarettes uncool. In South Africa, an HIV-prevention initiative known as LoveLife recruits young people to promote safe sex among their peers.Rosenberg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他提供了许多社会治疗的例子:在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州资助的反对抽烟的项目叫做“向烟雾宣战”就旨在控制好烟草销售。
1) 变为汉语的主动形式。
Eg:
It leads the discussion to extremes at the outset: it invites you to think that animals should be treated eith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humans extend to other humans, or with no consideration at all.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将讨论引向两个极端,它使人们认为应该这样对待动物:要么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关切体谅,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2) 译成具有被动意义的汉语结构。
Eg:
For all the help this computer may provide, it should not be seen as a sub stitute for fundament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skills.尽管计算机可以提供那么多的帮助,它却不应该被看作是基本的思维和推理技巧的替代物。
Eg:
How well the predictions will be validated by later performance depends up on the amount, rel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and o n the skill and wisdom with which it is interpreted.这些预测将在多大程度上为后来的表现所证实取决于所用信息的数量、可靠程度、适宜程度以及用来解释这些信息的技巧与才智。
3) 增添“人们”、“大家”等适当的词做汉语译文的主语。
Eg: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e b y no mea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想比较,他们并认为这些思维过程必须经过某中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Eg:
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 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 storical study.在这种转变中,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那些解释新史料的新方法充实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分译法
英语长句子比较多,汉语句子相对而言比较短。
在翻译时可以改变原文结构,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成分、从句或并列分句。
Eg: It has been rightly stated that this situation is a threat to internat ional security.这个局势对国际安全是个威胁,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合译法
和分译法不同,合译法是将不同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
Eg:
Science moves forward, they say, not so much through the insights of grea t men of genius as because of more ordinary things like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tools.他们说科学的发展与其说源于天才伟人的真知灼识,不如说源于改进了的技术和工具等等更为普遍的东西。
(将英语的一个句子结构翻译成一个词组)
Eg:
When that happens, it is not a mistake: it is ma nkind’s instinct for mor al reasoning in action, an instinct that should be encouraged rather than laug hed at.这种反应并不错,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
这种本能应得到鼓励,而不是遭到嘲笑。
(When that happens, it is not a mistake原来是两个句子,现在组合成一个简洁的汉语句子。
)
顺序调整法
一般来说,翻译时应该按照句子原来的顺序进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定语、状语和一些其他成分的位置不完全相同,翻译时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例如采用倒译法),使其更符合汉语的习惯。
Eg:
The true measure of the danger is represented by the hazards we will encou nter if we enter the new age of technology without first evaluating our respons ibility to environment.如果我们进入了技术新时代而不首先估价我们对环境所负的责任,我们将遇到公害,这些公害将表明危险真正达到了什么程度。
Eg:
That our environment has little, if anything, to do with our abilities,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is central to this theory.这种理论的核心是,我们的环境同我们的才能、性格特征和行为即使有什么关系的话,也是微不足道的。
(原来的谓语,在译文中变成了在前的主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