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31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满分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分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满分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语文课程》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中考作文评分对一类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一般表述为“思路通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
可见,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
作文,600字—800字的考场记叙文,要写得出彩,至少应符合以下五美:立意美、充实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中考兵法】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
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
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
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
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
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为______着色”解析及满分作文(1)大千世界,绚丽多彩。
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请以“为______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解析】(1)审题立意:这个题目中的中心语是“着色”,所补充的词语是写作的范围。
“着色”是给画涂上颜色。
这里的着色应该理解为“着色”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即给自己的品质、行为增加一抹亮丽的颜色。
因此,题目“为……着色”就是让……更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渴望自己对……有个性化的感悟。
(2)构思选材:如果以“为生命着色”为题目,可以这样构思:“我”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
因此,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理想奋斗的历程及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既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写反面的消极内容;……(3)写法指导:本文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散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写记叙文、记叙散文,都要注意叙事的完整性,做到情感真挚。
写议论文,除了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之外,更需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有说服力。
范文:为生命着色树叶,没有留恋停留在枝头的安逸,以其绝美的身姿,飘飘然,如疲倦的蝴蝶一般,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化作春泥,为来年的绿色祝福,也为生命着上了永远的绿色。
流星,没有眷恋挂在夜空的自由,以其完美的弧线在夜空闪亮划过,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心愿,为生命着上了永恒的光彩。
生命,是一张白纸,与其永远苍白,不如使之绚烂多姿。
2017年山东潍坊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原题】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
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逆风而行低矮的山丘连绵起伏,在时光的打磨下,它们渐渐躺下;交错的溪流汇合缠绕,习惯了风的抚摸,它们依偎向下。
家乡的景观似乎只剩柔和轻缓,但我知道,就在那山坡上的竹林中,藏着家乡的灵魂——逆风而行。
你看,那杆竹挺着身躯,竹枝伸向天空,它在逆风而行。
逆风而行,“立根原在破岩中”。
“轰隆!”一棵杉木倒下,但在木匠手中,它被赋予新的生命。
它的树皮片片剥落,露出洁白坚实的木之底色;它的杂枝轻轻削断,在锯和锉下,生出榫与卯;榫与卯相合、相扣、相辅、相成,它又站立在山坡,成为一根柱。
“只有这木屋才能站得久”,爷爷总对我这样说,紧接着是一声叹息,“现在的人兴建砖房抹水泥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停。
”爷爷是木匠世家,家乡多雨潮湿,传统木屋立于山林已几百年。
爷爷数十年,一双手一颗心,定要维护住木屋的根。
逆风而行,“任尔东西南北风”。
“上大梁喽!”梁是一栋屋的脊骨,寄托了屋主人的心愿,承载了工匠手艺的考验。
家乡人上梁同年节敬神一般庄重严肃,而今天正是挑选的吉日。
“沙沙”,远处山坡的竹林忽然摇动竹叶,窃窃私语中透着焦急。
接着所有人都打了寒噤——起风了。
多年没遇过这样的风:水皱起眉,山闭了眼,树木断了枝,人心散成了沙。
“改日子吧”。
有人低声嘟嚷起来。
爷爷却仍将目光锁在那主梁上:主梁躺在地面,近十米长,老树一般粗,在风中显得平和坚定。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助力每一位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点击上方蓝字“一堂作文课”可以订阅哦编者按:中考在即,一想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字的考场作文,同学们不免会有紧张感。
为帮助考生近距离感受中考,提前做好准备,“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真题解密,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8年中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欢迎关注及转发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威海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潍坊卷中考真题作文。
(50分)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的风力更大。
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这是一道立意深刻的材料作文题。
这样的命题形式鼓励学生联想与发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与去年“自行车比赛”的材料作文相比,降低了难度,与2013年潍坊市中考题有相似之处。
准确解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是写作的前提。
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内涵:人生难免会遇到顺风和逆风,但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不能因为处于逆境而选择逃避、自暴自弃,也不能因在顺境中就沾沾自喜,忘记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果你敢于直面逆境和磨难,勇于接受挑战,把逆境和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那么成功非你莫属。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正视逆境,直面挫折”“不畏困难,不避挫折”“在逆风中奔跑,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砺”“逆境造就人才”“逆境成就人生”“正视自己,敢于面对挫折”“坚定信念,逆风飞翔”“逆风飞翔,方能百炼成钢”“激流勇进,做生活的强者”“直面生活,不惧霉运”“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立意。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北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河北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河北卷中考真题作文(50分)“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
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今年河北省再次回归话题作文,这是继2014年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和2016年话题作文“不可怕”之后,又一次将话题作文推到了前台,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考前押题、套题,又可以在拟题、选材、立意上给考生以更大的自由。
这既是落实新课标“自由作文、酣畅表达”的要求,又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同时也能避免阻碍考场作文的思路。
如果从“不平凡”的角度来写,就应该注意事例要真实生动,叙事要清楚完整,选材新颖,言之有情。
如果从“重大”的角度来写,容易在主题上有所突破,写出新意,从而占据立意上的优势。
比如我们可以写《作文有什么了不起》,具体内容可以写最初自己也是“谈作文而色变”,但是通过积极地迎难而上,按照老师要求每天坚持写日记,认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多看书,多积累,终于不害怕写作文,逐渐找到作文的规律,成了作文高手,从而得出作文没什么了不起的结论。
写话题作文,立意的过程即拟定题目的过程,所以审题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拟定题目,缩小话题。
话题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形象地来讲,话题好比一个面,而我们要写的作文只是这个“面”中的一个“点”,因此题目中给出的词语能直接用来拟题,应该通过修饰、限定等手法把话题切入点缩小,使其变得具体可感。
如“××真了不起”或“了不起的××”。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拟题技巧,独辟蹊径。
由于话题作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我们可选择的角度就会很多。
中考作文系列指导(2011-11-17 15:45:53)转载▼标签:杂谈第一讲画龙点睛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
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2、“题好一半文”。
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
考试说明: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
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1、巧用修辞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如:(1)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四川成都)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
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江苏南通)、《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山西长治),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
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层递《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4)比拟《小树又快活了》(江苏盐城)《读水千遍真有趣》(陕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6)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中考作文指导:给结尾添彩的六大技巧中考语文作文得分也是很关键的,作文分高,会把整体成绩提高上去,所以同学们要重视中考作文的分数,作文开头和结尾一样重要,有好的结尾也会给你添彩加分的。
下面说说中考作文尾断写作的几个要点,为你的写作添彩加分。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 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首)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技巧二:巧妙发问,引入深思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
自然是伟大的。
是神奇的。
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
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
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
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
中考满分作文:《贵在真》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17年北京中考真题再现:
古人云:“万物贵其真。
”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教你审题】
这是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分为三个步骤:
1.审导语。
导语部分提示我们写作的范围可以很广泛,可以是“万事”“万物”,可以是“为人”“做事”。
也就是说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真”性情的事物都可以入题。
2.补充题目。
题目补充的词语可以是具体的事例,如:写作、唱歌、考试等等;可以是某一个范畴,如:生活、青春、诗词、学习等;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友谊、梦想、情感等
3.确定文体。
可以写记叙文、散文,可以写议论文。
【思路点拨】
1.生活贵在真。
书写自己生活中真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
2.考试贵在真。
考场上看到身边别的同学已经做出了答
案,而自己冥思苦想也不会,克服作弊心理,交一份。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大千世界,绚丽多彩。
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请以“为______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
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范文一为生命着色树叶,没有留恋停留在枝头的安逸,以其绝美的身姿,飘飘然,如疲倦的蝴蝶一般,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化作春泥,为来年的绿色祝福,也为生命着上了永远的绿色。
流星,没有眷恋挂在夜空的自由,以其完美的弧线在夜空闪亮划过,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心愿,为生命着上了永恒的光彩。
生命,是一张白纸,与其永远苍白,不如使之绚烂多姿。
所以我拒绝生命这张白纸,要为它着上它应该有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坦然。
有的人不知道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所以挥霍浪费,殊不知,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也许“充实”,但也无可否认的是,那样的生命是多么的苍白。
虽然我们没有江海那样的壮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扬;虽然我们没有高山的巍峨,但是我们可以有大地的厚重;虽然我们没有参天大树的挺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草的坚韧……这些都是生命的色彩。
生活中,我们不再做旁观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实.让我们坦然地面对一切,以我们的真实、个性为生命着上永远的一抹亮丽。
2017中考满分作文攻略----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2017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一、用语贴切,意蕴深远杜甫留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典佳话,贾岛也有“推敲”的感人故事,名家写作历来重视词语的雕琢、精心锤炼,力求传神。
生动贴切的词语可以为一个句子增色不少。
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2017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修辞的作用就在于给平实的语言赋予超凡的表达效果。
”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
俗话说:“人靠衣装扮靓。
”文章语言则需要修辞来装饰。
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作文生动形象,满篇生辉;善用拟人既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善用排比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使用对偶句式则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如《安塞腰鼓》中就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2017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三、巧借手法,推波助澜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表现手法在文章文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文章语言因表现手法而内蕴丰富,文章主题因表现手法而不断升华。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和烘托、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欲扬先抑、象征、铺垫、照应等。
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正是通过第一段的铺垫、对比来衬托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热烈的特点,从而表达了对质朴、粗犷、豪迈的安塞人的热情讴歌。
如没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语言带给读者的震撼是不会如此强烈的。
考场作文,为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内容,往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来呈现语言的生动形象与丰富多彩。
(一)举例说明微笑是夏日的清风,微笑是冬日的暖阳。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秘诀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秘诀初中生作文写作有哪些技巧,如何才能中考考场上写出满分作文?小编收集了中考满分作文秘诀,欢迎阅读。
一种体裁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题目有其他要求的除外)两个原则1、真实才能动情。
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2、妙语才能煽情。
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字要求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
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安徽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安徽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安徽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承诺,最通俗的理解是:凡是答应他人的事情或任务就应当做,并且要尽力做好。
引导考生关注自身的成长,思考自身的生活,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讲诚信重修养的人,是2017年安徽省中考作文命题的显著特点。
题目以“引言型”全命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为了降低考生审题的难度,帮助考生确立写作的内容,尽快理清写作的思路,题目之前,给了一段极其重要的“引言”。
从所给的“引言”内容来分析,主要给考生提供了四点信息:除了列举的四个承诺之外,省略号说明承诺的内容还有很多;命题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承诺”,感触过的“承诺”;最重要的还应该明白“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这就道出了承诺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作为考生,只有先弄清承诺的内容、承诺的形式、承诺的价值与意义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
这是构思立意的关键所在。
审题误区1.此道全命题作文题中有一个表示人称限制的词“我”,往往易被考生疏忽。
命题要求写“我”自己在初中三年生活中所经历和感触过的承诺,有的考生写的不是“我”自己的承诺,而是“我们”集体的承诺,甚至还有的考生写的是“他人”的承诺,更有甚者居然把历史上某个名人的“承诺”当作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