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休闲农业案例范文休闲农业是指将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农田间尽情享受户外活动和农村生活体验的一种经济模式。
休闲农业不仅可以带来农民的增收,也能让城市人民远离喧嚣,与自然亲近。
以下是一个休闲农业的案例,通过设立采摘园,引进休闲项目,让游客在农村中放松心情。
该休闲农业案例选择了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一个小镇作为示范点。
这个小镇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正逐渐发展壮大。
首先,该休闲农业项目选择了适合采摘的水果种植,如草莓、桃子、樱桃等。
农场由专业的农业技术团队管理,保证水果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在采摘季节,游客可以前往农场采摘自己喜欢的水果,一边享受户外活动,一边品尝新鲜的农产品。
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升了农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为了丰富游客的休闲体验,农场还引进了一些休闲项目。
游客可以参加农场的美食制作课程,学习如何制作水果甜品、果酱等。
此外,农场还开设了亲子活动,如DIY手工、农场游戏等,让家庭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农场还设置了一些休闲设施,如草地、花园、露天餐厅等,供游客休憩和欣赏美景。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农场还开设了一些主题活动和节日庆典。
在草莓季节,农场举办草莓节,邀请知名厨师进行现场烹饪表演,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
在樱花季节,农场举办樱花节,游客可以欣赏到樱花的美景,参与樱花摄影比赛等。
农场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农场采取了循环利用的方式,如利用农产品残渣制作有机肥料,保护土壤的肥力。
同时,农场也鼓励游客充分利用资源,提倡绿色出行和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通过上述的休闲农业模式,这个小镇的农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游客也享受到了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小镇的农业旅游业也蓬勃发展。
此外,休闲农业模式还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总之,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经济模式。
通过将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为城市人提供一个远离喧嚣的休闲场所。
休闲农业案例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它将传统的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进田园、感受农耕文化的机会,也为农民增加了农业旅游的收入来源。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休闲农业的成功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
首先,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农业项目在我国各地都有广泛的开展。
农家乐是指农民将自家的农庄、果园、田园等资源进行开发,提供给游客进行休闲娱乐、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等服务。
比如,位于北京郊区的某某农庄,通过精心布置的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和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游玩,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
其次,农业观光也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
比如,某某水果园在水果成熟的季节开展了水果采摘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不仅增加了农场的收入,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另外,农业体验游也是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
比如,某某农场开展了农耕体验、制作土特产等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增加了对农业的了解和尊重,也为农场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总的来说,休闲农业的成功案例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休闲农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希望更多的农民能够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美好的休闲体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休闲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也为农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休闲农业成功案例休闲农业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给人们休闲和娱乐的机会,以满足人们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
休闲农业的出现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为城市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方式。
下面将列举10个休闲农业成功案例,以展示休闲农业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1. 农家乐:农家乐是一种将农村家庭农业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业态,通过提供农村特色的美食、农业体验等,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休闲度假。
例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山农家乐,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2. 采摘园:采摘园是一种让游客亲自参与农业生产的休闲方式,让游客在采摘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农村的乐趣。
例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南海采摘园,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水果,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3. 休闲农庄:休闲农庄是一种将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旅游项目。
例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湘湖农庄,通过提供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4. 农产品直销店:农产品直销店是一种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方式,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便捷的购物环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例如,位于北京市的三里屯农产品直销店,通过提供新鲜的农产品和农村特色的休闲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5. 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一种将农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供游客住宿的场所,通过提供农村特色的住宿环境和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例如,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九寨沟民宿,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6. 乡村音乐节:乡村音乐节是一种将农村的自然环境与音乐表演相结合的休闲活动,通过举办音乐演出、户外露营等活动,吸引了大量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
例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麓山国际音乐节,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情和丰富多样的音乐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
7. 乡村驿站:乡村驿站是一种将农村的闲置场地改造成供游客休闲和交流的场所,通过提供咖啡厅、图书馆、艺术展览等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申报资料申报单位: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案例名称:XXXX联系人:单位地址:四川省市游仙区松垭镇申报时间:2017年8月24日一、企业简介㈠、企业荣誉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花卉林木产业支柱企业,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市现代花卉林木产业示范基地,市森林康养协会副会长单位。
2017年5月,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党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示范基地。
四川首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最佳森林教育创新机构”。
㈡、产业基地建设公司始建于2002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在市松垭镇拥有产业示范基地800余亩。
公司主要从事现代花卉林木产业基地建设、花卉林木产品生产与销售,产业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符合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发展方向。
XXXX用行动影响推动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及产业观光发展的方向,用过程诠释了现代农业的丰富内涵,以15年的不放弃完成了一个龙头企业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提升传统花卉林木产业层次,现代农业有效融入第二、三产业、提高产业效率,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产业观光旅游开发依托XX花卉林木产业基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便捷的交通等综合优势深度开发产业观光园----XXXX。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中国的XXXX公园,市民的度假康养地、农民的产业依托平台、青少年的校外课堂。
XXXX,位于市游仙区松垭镇隆康路201号,距市中心15公里,距南郊机场8.5公里,高速公路松垭站出口6.17公里,区位优越突出,交通便捷,基地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
㈠、产业观光项目1、按景观特色分为矿车花园、四季花坛、品种展示园、乔其纱花苑、XX超级花园,巨型森林迷宫,展示世界顶级园艺博览和现代装置陈设艺术。
2、按类别分为观赏植物盆景展示区、多肉植物展示区、银杏园,桂花园,樱花园,槭树园、彩枫园、水生植物园、热带植物园,植物种类达1100多种。
国内休闲畜牧场的农业案例台湾的休闲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遍地开花的繁盛阶段。
究其休闲农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更立足于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关注生态保护,增加互动体验为主。
略看一些典型的休闲农场。
台湾休闲农场始祖香格里拉休闲农场香格里拉农场地处宜兰大元山山麓,面积55公顷,海拔250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温度年均为25°C,最适宜休假。
农场本来只种植果树,以后逐渐增加了农产品展售区、乡土餐饮区,品茗区等、住宿度假区,农业体验区和森林游乐区,包括这就逐渐转变为集采果,休闲,度假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地。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也是一个富有自然教室,生物种类无所不包,猕猴,树蛙,萤火虫等应有尽有、蝴蝶(凤蝶)及各种植物、游人莫不如此论年龄,适宜到这里来研究大自然,并由此使农场兴旺发达。
▌成功转型的钥匙:由简单农场向休闲农场转变。
●充分地利用资源创造各种特色文化以增加农场的游赏价值。
如香格里拉农场将用稻草研制工艺作品,弘扬稻草文化。
另外也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手工制作和艺术展览,如编织、刺绣、蜡染等,并将其进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手工艺的价值所在。
每年的九月风筝节,都会举办风筝文化和中国木屐的传统文化活动。
●参与体验增强互动以农村生活为娱乐方式为基础,以多种DIY活动为载体,丰富农场项目、增强农场吸引力。
●多种业态协同发展这样就可以增加农场的利润。
也有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模式,让游客在品尝美食之余。
有满足休闲娱乐观光果园,有生态美景。
在这些项目中,游客不仅能享受到农业生产过程的乐趣。
还有非常具有参与性体验活动和各类特色节庆活动。
外加设各类大会议室,满足旅游不同阶层需求、实现多元发展、增加利润。
农产品和旅游业相结合初鹿牧场把农产品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观光价值和拉动产品买气。
初鹿牧场于1973年成立,位于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东,距离台东市仅十八公里,面积约900亩,海拔200~390米。
场址位于高山台地与平原交界处的山涧溪流之中。
农家乐型旅游乡村案例
农家乐型旅游乡村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村:依托司马台长城、古北水镇等资源,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目的地。
2.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以竹文化为主题,发展竹制品加工、竹林景观、竹林休闲等产业,成为农家乐旅游的代表。
3.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以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农家乐旅游目的地。
4. 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依托山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农家乐旅游和乡村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5. 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以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发展农家乐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成为成都及周边地区游客的热门选择。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依托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国内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近年来,休闲农业逐渐为人们所熟识,并与旅游、度假、游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相互结合,由提供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转向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 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2 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5亿元。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社会富。
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还是提供休闲体验最适当的旅游资源。
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因此,生产、生态、生活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践准则,传统农业也正一改以往的掠夺式生产模式,逐渐向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向转型,日益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是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民并服务于城乡居民的产业。
欧美等国家已发展农业旅游100多年,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步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并已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注。
一、国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1、韩国——周末农场型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的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休闲农业村庄特色案例
1. 福建九龙村:这个位于福建泉州的村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
村庄拥有大片的茶园和果园,提供茶叶采摘和水果采摘等体验活动,同时还提供民宿服务,让游客可以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2. 浙江奇园:这个位于浙江宁波的村庄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拥有多个主题园区的休闲农业村庄。
村庄里拥有花果山、水果乐园、农耕体验和农家乐等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种植、采摘等农事活动的乐趣。
3. 江苏周庄:这个位于江苏苏州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休闲农业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村庄里有许多农田和荷花池塘,游客可以进行田园体验,参与到农作物的种植、养殖等活动中。
4. 广西阳朔:这个位于广西桂林的村庄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农田景观闻名。
村庄附近有大片的田园和竹林,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稻田耕种、鱼塘钓鱼等活动,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5. 四川都江堰:这个位于四川成都的村庄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农田景观而闻名。
村庄里有着古老的灌溉工程和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游客可以参观这些景点,并在村庄里体验农田耕种、品尝当地美食等活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一、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1. 基本情况。
袁家村位于陕西礼泉县。
这个村子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但是他们通过巧妙地挖掘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火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胜地。
2. 特色亮点。
美食诱惑:走进袁家村,就像走进了一个关中美食的大集市。
各种地道的美食琳琅满目,像油泼辣子、岐山臊子面、手工凉皮等。
这些美食可都是村民们用传统的手艺制作的哦。
游客们常常是闻着香味就走不动道了,每家小吃店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而且这里的美食价格还很亲民,让游客花很少的钱就能品尝到超多的美味。
民俗风情体验:袁家村完整地保留了关中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
古色古香的街巷里,有传统的手工作坊,像铁匠铺、织布坊、醋坊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打铁、织布、酿醋的乐趣。
看着铁匠师傅一锤一锤地打造农具,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的关中农村。
村民们还会穿上传统的服饰,表演一些关中地区的民俗节目,像秦腔戏曲等,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关中民俗文化的魅力。
3. 成功经验。
村民合作:袁家村的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
他们不是各自为政,而是通过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整合资源,统一管理。
比如说,在美食街的经营上,大家共同制定规则,保证食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这样既让游客满意,也让村民们都能赚到钱。
文化挖掘深入:他们深知关中文化的独特性,并且把这种文化深入地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中。
从建筑到美食,从手工艺品到民俗表演,都有着浓郁的关中文化特色。
这就使得袁家村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人全面了解关中文化的体验地。
二、莫干山——洋家乐的聚集地。
1. 基本情况。
莫干山位于浙江德清县。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超级优美。
近年来,莫干山兴起了一大批“洋家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 特色亮点。
高端民宿体验:莫干山的“洋家乐”可不是普通的农家乐。
这些民宿大多是由外国人或者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人开办的,它们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作者:
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11期
1 江苏华西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依托休闲农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示范村,其推出的“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满足了都市人们体验农家生活、追求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开辟了农家乐特色游。
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自饮自娱,让城市游客不仅尝到鲜美地道的农家菜,也感受到农村和农家生活的新鲜和乐趣。
这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容,也为华西村提供了一个有效致富之道。
可借鉴之处:传统特色项目的深度挖掘,产品多样化发展。
开展了“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的同时,通过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等方式体现了乡村特色。
2 成都:“五朵金花”
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五朵金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雅称。
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等方式,该区域的农户依托特色农居,推出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等多样化的休闲农业项目,现已形成了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篙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休闲农业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休闲农业开发的典范。
可借鉴之处: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突出主题产业载体,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之一就是力量单薄,无论是资金、基础设施还是所依托的景区资源,这已基本上成为每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相关问题,所以在“五朵金花”的案例中,将五个村子联合起来,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增加项目发展的凝聚力提供了突破口。
3 嘉善休闲农业
嘉善县通过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碧云花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型,以浙北桃花岛为代表的基地拓展型,以汾湖休闲观光农业带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祥盛休闲农业园、龙洲休闲渔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型,以西塘荷池村、陶庄渔民公园为代表的“农家乐”型等多种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并于2011年3月获得了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的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可借鉴之处:休闲农业的休闲化,随着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产业转换的过程中,嘉善休闲农业将观光业和休闲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乡村旅游的与时俱进开辟了一条道路。
4 贵州余庆白泥坝区现代农业旅游规划
余庆地处黔北南陲,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
北与湄潭,东与石阡、凤冈,南与黄平、施秉西与瓮安接壤。
北部、中部为乌江河谷阶地,县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贵州省著名的万亩大坝之一。
规划区紧靠余庆县县城,白泥万亩大坝是贵州省19个万亩大坝和全国100个万亩大坝之一,是余庆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
可借鉴之处:水资源是开展休闲农业不或缺的资源之一,流动的水能有效地带活乡村旅游,让乡村充满活力;亲水性的旅游项目,更容易让游客体验最为原始的乡村生活场景。
所以本次设计充分依托余庆县自身的山、水景观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炼地段中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有机的设计使人在规划区中充分感受到山、水,突出山、城、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从而形成深刻的旅游印象。
随着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休闲创意农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10.5亿人次,营业收入3 600亿元,带动4 000万农民受益。
“十二五”期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 %以上,到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 900亿元。
也就是说,2015-2018年,将是休闲农业疯赚盈利的黄金年。
(摘自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