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司法鉴定的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20.23 KB
- 文档页数:4
Better to do something imperfectly than to do nothing flawlessl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公安机关法医鉴定司法鉴定有哪些程序?1、法医鉴定主要受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委托的鉴定。
2、委托鉴定由办案单位进行。
3、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当准备充分的鉴定材料,交由法医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
4、法医应当对被鉴定人进行人身检查。
5、对行动能力严重受限的被鉴定人,办案单位和法医可以到被鉴定人所处的地点进行人身检查。
我们知道,法医鉴定是司法鉴定中常见的一种,实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认被害者的受伤程度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处罚依据。
所以为了嫌疑人早日得到应有的处罚,按相关规定进行法医鉴定就十分有必要。
那么,公安机关法医鉴定司法鉴定有哪些程序?下面,就让带领大家来具体了解下吧。
一、公安局法医鉴定程序1、法医鉴定主要受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委托的鉴定。
县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需要作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的,须委托县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初次鉴定,不得越权鉴定。
2、委托鉴定由办案单位进行,不授理以个人名义委托的法医学鉴定。
3、委托法医鉴定前,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当准备充分的鉴定材料,交由法医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
案件受伤当事人应配合办案单位提供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单、影像诊断资料(X片、CT 等)等鉴定资料。
4、法医应当对被鉴定人进行人身检查,可以要求补充鉴定材料,有确定鉴定时机的义务。
委托单位和被鉴定人应当配合法医鉴定。
5、对行动能力严重受限的被鉴定人,办案单位和法医可以到被鉴定人所处的地点进行人身检查。
6、办案单位或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理由不足、不全面、发现新的材料以及解答新问题,可以由办案单位委托原作出鉴定的法医进行补充鉴定。
7、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有异议,可以向办案单位申请委托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重新鉴定。
二、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法医鉴定1、对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要求进行伤情鉴定的,办案单位应及时开具法医伤情鉴定委托书,当事人凭委托书到被委托的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司法鉴定实施的步骤1. 什么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在法律程序中,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专家根据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技术问题或事实进行科学、客观的鉴定,以提供证据和专业意见,为法庭和当事人判决正确、公正的依据。
2. 司法鉴定的重要性司法鉴定在法律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客观、科学地分析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证据,为法庭判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司法鉴定还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司法鉴定实施的步骤步骤一:鉴定申请1.当事人向有关司法鉴定机构提交鉴定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和材料。
2.鉴定申请书应描述需要鉴定的问题、要求进行的鉴定项目、相关的事实和证据等。
步骤二:受理鉴定申请1.司法鉴定机构收到鉴定申请后,进行受理,并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
2.如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或缺少必要材料,司法鉴定机构会要求补充材料或进行修改。
步骤三:鉴定方案确定1.鉴定机构根据申请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鉴定方案。
2.鉴定方案应包括鉴定的目的、方法和程序等内容。
步骤四:鉴定实施1.鉴定机构按照鉴定方案进行实施。
2.鉴定过程中,鉴定专家会收集、分析相关的事实和证据,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和检测。
步骤五:鉴定结论形成1.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的实际情况和专家的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2.鉴定结论应客观、准确地回答申请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依据。
步骤六:鉴定报告编写1.鉴定机构将鉴定结论整理成鉴定报告。
2.鉴定报告应包括鉴定的背景、过程、结论及相关证据等内容。
步骤七:鉴定报告提交1.鉴定机构将鉴定报告提交给申请人。
2.申请人可以根据需要将鉴定报告提交给法庭作为证据。
4. 司法鉴定的法律效力司法鉴定的结果是法律认可的证据,并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在判案过程中,会根据鉴定报告的结论和证据评估其可信度和权威性,从而对案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裁决。
5. 司法鉴定的保密性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应当严守职业操守和保密义务,保护申请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申请司法鉴定流程是什么1、对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要求进行伤情鉴定的,办案单位应及时开具法医伤情鉴定委托书,当事人凭委托书到被委托的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告知双方当事人被委托的鉴定机构。
在案件庭审的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如果对对方提交的相关证据有异议,你可以申请法院进行鉴定的,当然,如果是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则是可以要求重新鉴定的。
那么,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流程是如何规定的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委托: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
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二、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如下决定: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明理由;4、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三、初次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的司法鉴定人、或者由委托人申请并经司法鉴定机构同意的司法鉴定人完成委托事项。
四、补充鉴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1、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2、原鉴定项目有遗漏五、重新鉴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1、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或者执业类别进行鉴定的;2、送鉴的材料虚假或者失实的;3、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者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结论不科学、不准确的;4、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5、原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6、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的;六、复核鉴定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
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对刑事案件的破案是⾮常重要的,例如⼀些凶杀案件在侦查的时候,对涉案的物证进⾏司法鉴定,可以鉴定物证是否为犯罪嫌疑⼈所有,从⽽确定犯罪嫌疑⼈在否在⾏凶的⾏为,那么刑事案件的司法的流程?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可以委托有资质的问题进⾏鉴定。
《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百四⼗六条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进⾏鉴定。
第⼀百四⼗七条鉴定⼈进⾏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鉴定⼈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百四⼗⼋条侦查机关应当将⽤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被害⼈。
如果犯罪嫌疑⼈、被害⼈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需要什么流程”问题进⾏的解答,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可以委托有资质的问题进⾏鉴定。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派出所司法鉴定流程司法鉴定是指在司法活动中,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根据法律规定和鉴定标准,对案件中涉及的事实、证据、技术问题等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提供鉴定结论的过程。
在刑事案件中,派出所司法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派出所司法鉴定流程。
一、鉴定范围派出所司法鉴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人身伤害鉴定、毒品鉴定、物证鉴定、文书鉴定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身伤害鉴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鉴定,主要是对被害人的伤情进行鉴定,以确定伤情的轻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毒品鉴定则是对涉毒物品进行检测和鉴定,以确定其成分和毒性程度。
物证鉴定则是对案件现场的物证进行检验和鉴定,以确定其与案件的关联性。
文书鉴定则是对涉案文书进行鉴定,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鉴定程序派出所司法鉴定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申请、受理、鉴定、出具鉴定结论、送达当事人。
首先,当事人需要向派出所提交鉴定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然后,派出所将对申请书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鉴定条件。
如果符合条件,派出所将组织鉴定人员进行鉴定。
鉴定人员将根据鉴定标准和程序,对案件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
鉴定完成后,派出所将出具鉴定结论,并将其送达当事人。
三、鉴定标准派出所司法鉴定的标准主要包括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
法律规定是指相关法律法规对鉴定的要求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法》等。
技术标准则是指鉴定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案件进行鉴定时所遵循的标准和方法。
例如,在人身伤害鉴定中,鉴定人员需要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鉴定。
四、鉴定人员派出所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一般来说,鉴定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资格证书,并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
此外,鉴定人员还需要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和压力。
刑事案件司法程序有什么流程一、立案阶段2.立案登记: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在案件登记簿上立案登记,并为案件编号。
3.研究决定立案:公安机关对报案情况进行初步核实、调查,依据刑法规定和事实证据,决定是否立案侦查。
二、侦查阶段1.侦查措施: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如查封、扣押、搜查、调取物证和文证等。
2.询问调查:公安机关可以询问犯罪嫌疑人、证人、鉴定人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和证言。
3.侦查报告: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必须制作侦查报告并报请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三、审查起诉阶段1.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报告送达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2.逮捕决定:如果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逮捕审批意见,由审批机关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3.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审查完毕后,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即起诉决定书。
4.确认起诉:法院收到检察院提起的公诉书后,进行立案审查,并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
四、审判阶段1.开庭审理:法院依法组织开庭审理,对被告人提起的公诉进行审理,采集证据,听取辩护意见等。
2.判决宣告:法院组织合议庭进行研究、讨论,依照法定程序,最后作出刑事判决并当庭宣告。
3.上诉阶段: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上级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裁定和二审判决。
五、执行阶段1.刑罚执行裁定:判决生效后,即可进行刑罚执行,法院进行刑罚执行裁定,决定被告人服刑的执行地点、方式等。
2.刑罚执行:由监狱、看守所等刑罚执行机关负责刑罚执行,对于稳定执行、有条件脱管、缓刑、假释等具体情况,依法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刑事案件司法程序主要分为立案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保障了司法公正和依法办案的原则。
这些程序和流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可以确保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合法维权,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司法鉴定程序流程-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工作流程【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
本文主要介绍司法鉴定工作流程:一、鉴定的受理一初审----由鉴定人负责——核对委托人代理人身份决定受理的,应当复印委托人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收取委托人的介绍信,并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1附属材料归档。
——审核鉴定委托书审核委托鉴定事项是否明确、用途和要求是否合法,是否属于本鉴定机构的鉴定范围,是否属于重新鉴定,委托人是否签字或盖章。
【司法鉴定委托书】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1归档。
——审核鉴定材料审核鉴定材料的种类、数量、性状、保存情况,鉴定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充分。
【鉴定材料】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6归档。
——商议委托鉴定事宜明确鉴定时限、鉴定事项、鉴定费的收取标准、鉴定文书的送达方式、需要退还的鉴定材料及退还方式、需要补充的鉴定材料及时间要求。
——提出是否受理意见经初审,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司法鉴定受理审批表》,报鉴定机构负责人审批。
【司法鉴定受理审批表】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2附属材料归档。
二审批----由鉴定机构负责人或指定的鉴定人负责——听取初审人的意见——审查鉴定材料——签署是否受理意见鉴定机构负责人在《司法鉴定受理审批表》中签署意见,决定是否受理,以及鉴定时限、鉴定事项、鉴定人、承办人、鉴定费等事项。
三受理----由承办人负责1、决定当场受理的——收取鉴定费用鉴定机构财务人员收取委托人鉴定费后,应当出具税务凭据。
【收费凭据复印件】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8归档。
——办理受理登记手续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司法部示范文本格式,与委托人签订一式两份《司法鉴定协议书》,双方各执一份。
【司法鉴定协议书】作为司法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材料序号2归档。
2、决定补充材料的——收取鉴定委托材料经审核,需要补充鉴定材料的,应当填写一式二份《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代理人,一份连同收取的其它鉴定材料由承办人保存。
司法鉴定方案司法鉴定方案1. 引言司法鉴定是指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依法组织有关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的科学技术活动,旨在为司法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
司法鉴定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争议的事实问题进行独立的、客观的、更有科学性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司法鉴定的一般流程和具体方案。
2. 司法鉴定流程司法鉴定的一般流程包括下述主要环节:2.1 鉴定委托与受理当诉讼参与人对特定的事实问题需要鉴定时,他们可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鉴定委托申请。
鉴定委托通常需包含以下内容:- 鉴定要求及目的- 鉴定对象和鉴定材料- 相关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司法机关对鉴定委托进行受理,并记录下相关信息,以供后续程序参考。
2.2 鉴定机构的确定与通知司法机关将鉴定委托转交给具备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
鉴定委托书中的要求和目的将起到指导鉴定工作的作用。
鉴定机构收到鉴定委托后,将正式通知鉴定参与人,并要求其提交相关材料,并约定鉴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2.3 鉴定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根据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问题,鉴定机构将选择适当的鉴定方法。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现场勘查、实验分析、文献研究等。
鉴定机构依据科学、客观的标准,进行鉴定工作。
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详细记录操作步骤、采集和处理数据,并保留相关鉴定材料。
2.4 鉴定结论的形成与书面报告鉴定机构根据鉴定所得的事实和证据,形成专业的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应客观、准确,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鉴定机构将鉴定结论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委托人和司法机关。
鉴定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鉴定对象的描述- 鉴定过程的说明- 鉴定结论的表述- 鉴定人员的签署3. 司法鉴定方案的编制司法鉴定方案是指鉴定机构在接受鉴定委托后,根据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问题而编制的一份计划书,用以指导鉴定工作的进行。
下面是编制司法鉴定方案的主要步骤:1. 明确鉴定任务的性质和目的:确定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
2. 收集鉴定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对相关的案件材料、物证和相关人员进行收集和整理。
法医工作中的法医学鉴定流程与标准操作规范法医学鉴定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获取有效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认识和准确操作法医学鉴定流程,遵循标准操作规范,对于准确、公正地确定案件事实和保障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法医学鉴定流程及标准操作规范进行讨论。
一、法医学鉴定流程法医学鉴定流程是指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法医鉴定人员按照一定程序及标准进行的技术鉴定工作。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案件接受与准备当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需要进行法医学鉴定时,需要将相关证据材料送交法医鉴定机构。
鉴定机构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如被鉴定人的身份信息、案发现场照片、检验物品等。
2.鉴定范围与目的确定法医鉴定机构根据案件需要,确定鉴定的范围和目的。
例如,在尸体检验中,确定鉴定范围为死亡的原因、时间和方式;在损伤鉴定中,确定鉴定范围为损伤的形成原因、性质和程度等。
3.现场勘查与采集物证法医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前,会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案发现场的环境和情况。
同时,还会对可能涉及案件的物证进行采集、保护和封存,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鉴定方法与实验操作在法医学鉴定中,鉴定人员会根据鉴定范围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实验操作。
例如,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荧光显微镜检测等进行尸体解剖鉴定;通过DNA检测、酶免疫检测等进行血迹鉴定。
5.鉴定结论与意见书撰写完成实验操作后,鉴定人员会根据实验结果,形成鉴定结论及书面的意见书。
鉴定结论应准确、明确,符合科学和法律规定。
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或意见分歧,需要明确表达。
二、标准操作规范为保证法医学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法医鉴定人员需遵守一系列的标准操作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素质与道德标准法医鉴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严守职业道德。
他们应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不受外界干扰和质疑,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的程序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的程序一、委托
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
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的程序
二、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如下决定:
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
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明理由;
4、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三、初次鉴定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当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
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
四、补充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应当对委托人请求的事项进行审查,不属《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补充鉴定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组成部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
(1)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
(2)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五、重新鉴定
对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
重新鉴定仍在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不能由原鉴定人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1)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或者执业类别进行鉴定的;
(2)送鉴的材料虚假或者失实的;
(3)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者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结论不科学、不准确的;
(4)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
(5)原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6)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的;
六、复核鉴定
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
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七、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司法鉴定人完成社会专业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当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当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要求。
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八、出庭
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关的要求按时出庭。
司法鉴定人出庭时,应当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依法实事求是的对鉴定结论的依据进行说明,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
相关阅读:
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
1.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刑事诉讼的中心内容是解决被追诉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因此,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关系密切,学习刑事诉讼法必须对此有所了解。
2.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进行。
刑事诉讼活动主要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负责进行。
其中,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军队的保卫部门、监狱和海关总署缉私局。
在考试中,一般以公安机关、检察
机关的侦查权限为考察重点。
人民检察院是唯一享有检察权的机关。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权贯穿始终,如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监督;自侦案件的侦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抗诉;执行监督;等等。
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审判权的机关。
根据第12条规定,审判阶段是确定公民有罪的必经阶段。
因此,审判程序一直是司法考试的重点。
3.刑事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在刑事诉讼中,学理上的通说将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统称为“诉讼主体”,而按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的规定,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称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第82条第4项的规定里将前述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称为“诉讼参与人”。
上述三个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不可混淆。
最广泛意义上的各诉讼参与人(尤其是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是刑事诉讼学习的重点。
4.刑事诉讼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这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征。
与其它社会活动不同,刑事诉讼活动是刑事诉讼法的产物。
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刑事诉讼案件的流转程序一直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关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