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1)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41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刜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幵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幵能用除法竖式迚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运动会,学校打算用15盆花来装扮校门口,每几盆为一组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呢?请同学用圆圈代替花在草稿子上画一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
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觃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一)、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在除号外面写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
有余数的除法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详案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较大能填几?3()<22 4()<37()2<11()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1.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3)10根呢?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4)11根呢?12根呢?11÷4=2(个)……3(根)12÷4=3(个)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使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你们喜欢野餐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能够分给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实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2÷4=5(人)……2(条)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强调:要弄清楚式子的意义,22条鱼,每人分4条,能够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1 ()里最大能填几?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板书:9÷2= ()……()②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板书:11÷4=()……()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他闪亮登场,好吗?师出示课件:喜羊羊。
喜羊羊:大家好,二年级x班的朋友们,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的各题吗?30+60= 64-32=喜羊羊:你们都能干呀。
加法和减法都能够用竖式来计算。
喜羊羊说:今天我家要来客人,我采了一些花来装扮我的家,准备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我吗?出示例1。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除法竖式1、出示97页例题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请个孩子来读一读,喜羊羊遇到了什么难题?生: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师:请孩子们再一起读一遍题,一起来帮帮喜羊羊。
生读题时,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能写出算式吗?生:12÷3=4(枝)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师:你们的记性还真好!师:前面我们能够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和减法,同样竖式也能计算乘法和除法,以后我们再学乘法的竖式,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除法的竖式。
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师:除法的竖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竖式的书写是完全不同的。
它要给被除数造一座小房子,这房子像一个“厂”字,除数写在墙边,而商却站在高高的屋顶。
师边讲边板书: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厂”表示除法,在“厂”的左边写除数3。
师: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个位2的位置写上商4。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练习一:填空题。
1. 小明有24个苹果,他把它们分成3组。
每组有__个苹果。
2. 玛丽有18个饼干,她要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__个饼干,最后会剩__个饼干。
3. 某学校有128支篮球,每个班级使用__支篮球,共可分__个班级。
4. 小华有36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分成4组。
每组应有__个糖果,__个糖果不能被整除。
5. 妈妈买了56个橙子,她把它们分成6组,每组有__个橙子。
练习二:计算题。
1. 75 ÷ 4 =2. 42 ÷ 5 =3. 98 ÷ 7 =4. 63 ÷ 9 =5. 81 ÷ 6 =练习三:应用题。
1. 小明有25支铅笔,他把它们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支铅笔?2. 小芳有36个饼干,她要分给同学,每人分5个饼干,最后会剩几个饼干?3. 小华有42个篮球,他想把它们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个篮球?有几个篮球不能被整除?4. 有100个苹果,要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个苹果?最后还剩几个苹果?5. 有45个橙子,要分成9组,每组有多少个橙子?答案:练习一:1. 小明有24个苹果,他把它们分成3组。
每组有8个苹果。
2. 玛丽有18个饼干,她要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3个饼干,最后会剩3个饼干。
3. 某学校有128支篮球,每个班级使用32支篮球,共可分4个班级。
4. 小华有36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分成4组。
每组应有9个糖果,0个糖果不能被整除。
5. 妈妈买了56个橙子,她把它们分成6组,每组有9个橙子。
练习二:1. 75 ÷ 4 = 18余32. 42 ÷ 5 = 8余23. 98 ÷ 7 = 14余04. 63 ÷ 9 = 7余05. 81 ÷ 6 = 13余3练习三:1. 小明有25支铅笔,他把它们分成5组,每组有5支铅笔。
2. 小芳有36个饼干,她要分给同学,每人分5个饼干,最后会剩1个饼干。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篇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供大家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有余数的除法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它们吗?(逐一出现奥运吉祥物)认识的话就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连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哇,还有这么多!同学们,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继续排列下去,紧挨着贝贝的应该是哪个福娃!你是怎么想的?谁来说一说?(挨着贝贝的是晶晶)你是怎样想的?(上下顺序一样)那是怎样排列的呢?(是按照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五个顺序排列的)刚才同学们用找规律的方法知道了紧挨着贝贝的是晶晶,那么按这个规律第38个应该是哪个福娃呢?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生齐读课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做几道口算题:11÷2= 34÷5= 22÷4=谁能说一下是怎么算的,(四五二十,所以上是五余二)50÷7=二、初识新课看来有余数的除法大家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下面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分小棒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可以分几组?)能刚好分完吗?(不能)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可以分几组,还多几根?下面请拿出练习本算一算!(师将其中一位同学的算法写在黑板上!)老师已经将我们班上一位同学的作业写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3除以4这是他列的算式,我们再看一下竖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3表示什么?(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呢?(4表示每4根分一组)3呢?(3表示一共分3组。
)3、4、12、那12表示什么?(12表示4乘3的积,表示4根为一组的木棒,一共有3组,一共有多少木棒,)1表示什么(1表示还多1根)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把每4根分一组,改成平均分成4组,那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好!请你说(每组有几根,还多多少根?)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道题作在练习本上,好!请同学们看黑板,现在我把一个同学的算式列在黑板上,我们一起看一下、13除以4等于3(根)余1根,答每组有四根,还余一根!有意见吗?(没有)好,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做的这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他们的被除数,除数商还有余数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求的问题不一样,第一道题是每组分4根,可以分几组,第二道题是分四组,每组有几根?哦也就是说两道算式是一样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观察的很仔细,我们来看第一道题:4组余1根,4表示什么?(4表示可以分成4组)那第二道题的4表示什么?(每组4根小棒)同学们,看来啊,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的,第一题我们求得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根?所以单位是组,根!可以分3组还余1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巩固试商、检验的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3、灵活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试商教具学具准备:信封1(卡片)、信封2(检测题)课前交流:师:“十一”刚过,假期里你都到哪里玩了?遇到了哪些开心的事?生1: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北京,那里高楼林立,特别繁华,北京真好!生2:我去了西藏,那里的主人非常好客!……师:看来大家玩得都很高兴,我们不仅玩得开心,更要学得开心。
好,我们先聊到里吧?上课!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1、情境引入:师:沂水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它优美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远近客商,中外宾朋,留下了无数由衷的赞美。
你知道咱们沂水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吗?生: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萤光湖、灵泉寺……(出示彩虹谷图片及相关数学信息)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十一”黄金周的话题。
十一”黄金周期间,为了缓解旅游的压力,县旅游局招聘了33名导游。
要把她们每6人一组分到各景点,那可以分成几人?还剩几人呢?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完成。
(一生板书,师巡视)33 ÷6=5(组)……3(人)[板书除数> 余数]56) 3 33 032、回顾再现:(1)集体订正(如果学生板书时出错,集体订正;如果完全正确,问一问其他同学,你在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哪些错误?)(2)你能说出这个算式的含义吗?(3)学习了前面3个例题,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到困难的地方?师:好,针对大家的困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二、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师: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互帮互助,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你们想不想去这个乐园里看一看?不过有四只小动物给大家出了个难题,解答对了才能顺利参观,你们能行吗?生:行!师:这么有信心!真棒!什么难题呢?让我们看一看。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2.带余除法(一)一、单选题1.有130个鸡蛋,每30个装一盘,至少需要()个盘子,才能把鸡蛋全部装走.A. 4B. 52.东山果园收橘子5188千克,每25千克装一箱,可以装箱,还剩千克. ()A. 209,15B. 208,14C. 207,13D. 206,123.一道除数是68,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试题。
商5后,余数正好和除数相等,把商改成6,余数一定是( )。
A. 68B. 0C. 84.一本8元,王老师带了50元钱,最多可以买(),还剩()元.A. 7;6B. 6; 3C. 6; 25.( )÷6=7……(),余数最大是()A. 6B. 5C. 46.两个数相除商5余7,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余数是()A. 7B. 50C. 70二、判断题7.一个数除以23,如果有余数,它一定小于23.8.如果一个整数除以一位的整数,余数是8,那么一定是这个整数除以9.9.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7,余数有6种可能.10.在计算除法时,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小.11.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大。
三、填空题12.一个数除以17商3余5,如果这个数除以16,应商________余________?13.计算:(1)476÷87=________……________(2)253÷36=________……________(3)486÷75=________……________14.在算式□÷4=16……□中,被除数最大的是________,余数最大的是________15.在算式23÷4=5……3中,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16.按要求把算式填到横线里。
①15÷2②65÷9③25÷5④20÷9⑤28÷4⑥22÷7没有余数________ 余数是2________ 余数是1________17.□□□÷75=5…________余数最大是________,这时的被除数是________.18.计算.(1)991÷41=________......________(2)839÷13=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9.有32个,最少拿走几个,就能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五、解答题20.把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7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25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2、有25只苹果每盘放6只苹果,放了几盘,还剩几个?3、每枝铅笔3角钱,2元钱可以买几支,还剩多少钱?4、做一个灯笼用6张纸,50张纸最多能做几个灯笼?5、一辆卡车每次运8箱货,20箱货物至少要运多少次?二、两步计算应用题连加:1、三个班植树,一班145棵,二班173棵,三班165棵,三个班一共多少棵?2、一、二、三年级看演出,一年级去97人,二年级105人,三年级和二年级同样多,全场有300个座位够吗?3、一本书,第一个星期看了135页,第二个星期看了84页,还剩下15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4、有三种鸡,白鸡127只,黄比白多35只,黑比黄多59只,黑有多少只?连减1、自行车350元,电话机比自行车便宜78元,电风扇比电话机便宜55元,电风扇多少钱?2、二年级男生157人,女生比男生少48人,一年级有375人,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多少人?3、有1根电线长900米,上午用去275米,下午用去345米,还剩多少米?(也可先加后减)加减混合1、一年级学生157人,女生108人,一年级37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多少人?2、二年级男生157人,女生108人,一年级比二年级少48人,一年级多少人?3、一年级有37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38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共多少人?4、比总数多或少果园里苹果树137棵,梨树127棵,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数与梨树棵树的总数少1 35棵,求桃树的棵树。
5、商店里原有衣服380套,卖出290套,又购进175克,现在有多少克?6、复读机178元,游戏机203元,付400元,应找回多少钱?7、小明身高113厘米,张云比小明高25厘米,小林比张云矮39厘米,小林身高多少厘米?8、玩具汽车185元,玩具飞机139元,玩具轮船88元,300元能买哪两件玩具,还剩多少钱?三,乘加乘减1、同学们擦门窗,每间教室有4扇窗户,教学楼上共有24个教室,擦了38扇,还剩多少扇窗子没擦。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3、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实践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热身活动()里最大能填几?()×6<57()×7<43()×5<38()×4<31()×8<26()×9<60你是怎么想的?二、入营训练1、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野营俱乐部”参加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请你帮他们9个人分一分需要的食物,用算式表示出来并用竖式计算。
(1)香肠20包(2)苹果30个(3)矿泉水40瓶2、练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请学生板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出商的?(即试商过程)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有余数除法野营俱乐部”(板书课题)。
4、入门关:在进入“有余数除法野营俱乐部”之前,必须先选择准确的门口,否则我们将无法得到该俱乐部的通行证。
43÷7=5......8 43÷7=6 (1)(1)判断一下这些题目做得准确吗?用手势表示。
判断后说说错在哪里?(2)看到这些错题,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3)小树生病了,你会治吗?小结:我们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计算出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如果同学们在计算后得出余数比除数大,那么你算的商一定错了,这时我们就必须重新检查一遍你的计算过程。
二、普通营1、填空。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要比余数()。
(2)算式67÷9=7......4中,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