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
本文旨在研究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旅游业是兰州市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当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兰州市旅游业的现状,我们将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兰州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1.1 旅游资源丰富
兰州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兰州黄河湿地、兰州七里河文化景区等。
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兰州旅游观光。
1.2 旅游设施落后
尽管旅游资源丰富,但兰州市的旅游设施相对落后,如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品质和数量都有待提高。
这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2.1 提升旅游设施品质
通过增加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提升其品质和数量,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供在线预订、导游服务等,进一步便利游客的旅行计划。
2.2 加强旅游行业协作
兰州市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相关方应加强协作,通过共同
开展旅游推广、联合举办旅游活动等方式,提升兰州市旅游业的整
体竞争力。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是
协作的重要内容。
结论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旅游设
施落后等问题。
通过提升旅游设施品质、加强协作等对策,将能够
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分析甘肃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的升级,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区位条件优越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作为兰州战略性支点城市,其区位优势明显。
甘肃省将连接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兰州作为自己的中心,与全国其他地区连接,具有极为便捷的交通网络。
同时,甘肃省还是连接中西亚、欧洲的重要通道,这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甘肃省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是其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一大优势。
甘肃省拥有银川以南的丝绸之路、兰州到西域的河西走廊、秦岭深处的秦岭山系、祁连山区、武威盐湖、燕京冰川式丹霞等数十个景区。
同时,甘肃省还有华山扶险、马蹄黄河、鸣沙山、马蹄寺和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
这些旅游资源已成为甘肃旅游业的核心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旅游产业成熟随着甘肃省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壮大,旅游产业链逐渐成熟。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出相关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等举措,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尤其是酒店住宿、公共交通、私家车出租、特色餐饮和购物等服务业,相应地得到了稳步发展和提高。
四、政策环境积极针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扶持旅游业的相关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
同时,政府还通过区域合作、国际交流等方式加强了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引导和支持。
五、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消费领域。
甘肃省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近年来,赴甘肃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旅游消费规模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甘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介绍甘肃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甘肃的旅游市场也迅速壮大。
本文将对甘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发展态势甘肃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几年里,甘肃的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甘肃省内外游客的数量均有增长。
旅游资源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酒泉嘉峪关机场等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甘肃还拥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如五彩丹霞、祁连山、张掖丹霞地貌等,吸引了众多的自然爱好者。
政府支持甘肃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他们提供了各种扶持措施和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和运营。
此外,甘肃还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产品创新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甘肃旅游企业不断创新旅游产品。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线路,如甘南草原之旅、河西走廊文化之旅等。
这些创新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甘肃旅游。
旅游市场竞争虽然甘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他省份也在积极发展旅游业,并提供了各种吸引游客的措施。
因此,甘肃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
发展前景展望未来,甘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甘肃作为旅游目的地。
未来甘肃有望开拓更多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进一步增加旅游收入。
结论甘肃旅游市场发展持续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政府的支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企业的创新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
未来甘肃旅游市场有望继续壮大,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一环。
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
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甘肃省旅游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
首先,甘肃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祁连山、天水麦积山、嘉峪关长城等,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尤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以其独特的莫高窟壁画和美丽的沙漠风光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其次,甘肃省注重开发建设文化旅游景区,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
例如,张掖丹霞地貌景区以其如火如荼的丹霞地貌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吸引了许多文化、历史爱好者前来探寻。
此外,甘肃省还积极推动运动旅游的发展,如酒泉嘉峪关举办的国际沙漠马拉松赛、庆阳举办的黄河天地国际马拉松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游客,也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爱好者。
同时,甘肃省还注重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大力发展高铁、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交通便利性。
在旅游服务方面,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好的导游、住宿、餐饮等服务。
然而,甘肃省旅游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还
不够明显,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甘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本文将对甘肃省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和评估。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
本文将通过分析甘肃省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旅游产业的贡献和未来趋势来评估其规模。
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1. 旅游接待人数甘肃省的旅游接待人数是评估旅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甘肃省旅游局的数据,过去几年来,甘肃省的旅游接待人数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其中,国内游客占据了主要比例,但近年来,国际游客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2. 旅游收入除了旅游接待人数,旅游市场的规模还可以通过旅游收入来评估。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的数据,过去几年来,甘肃省的旅游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旅游消费的增加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增长,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3. 旅游季节分析甘肃省的旅游业受季节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是甘肃省旅游旺季。
在这两个季节,甘肃省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往往会明显增加。
而在夏季和冬季,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旅游业较为淡季。
旅游产业的贡献甘肃省的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例如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等。
其次,旅游业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许多人会找到旅游行业的相关工作。
此外,旅游业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未来趋势甘肃省的旅游业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甘肃省的旅游消费将会继续增长。
此外,政府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和投资也将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大。
同时,甘肃省还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甘肃旅游。
结论综上所述,甘肃省的旅游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甘肃省的旅游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游客。
2023年甘肃省文旅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文旅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二手资料收集等多种手段,深入挖掘甘肃省文旅行业市场的状况、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甘肃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资源。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了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了甘肃省文旅行业需要探讨的主题。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收集三种方法进行。
其中,问卷调查抽取了300名游客进行深度访谈,并获得423份有效问卷;深度访谈共计访问了5位从事文旅行业的专家、5家旅游企业管理者和5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通过二手资料收集收集2018-2020年的市场数据和文旅相关政策文件。
三、市场概况1.市场规模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统计,2019年甘肃省接待游客总数为1.025亿人次,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收入达到871.9亿元,同比增长15.1%。
其中文化旅游占比较大,达到了60%以上。
而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接待游客总数为3697万人次,同比下降64.0%,旅游总收入达到194.34亿元,同比下降77.6%。
2.目的地市场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敦煌、兰州、张掖、天水等。
其中,敦煌因其独特文化底蕴和美丽景色而备受游客喜爱。
3.旅游主题市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游客最喜欢的旅游主题为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
其中,文化旅游以古代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主要内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4.旅游产品市场文旅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景区门票、旅游包车、线路旅游、主题旅游、酒店住宿等。
其中,景区门票销售额占据了文旅产品市场的50%以上,其次是酒店住宿和线路旅游。
四、文旅行业投资情况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2020年甘肃省文旅行业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其中投资总额的增长率为12.5%。
2024年甘肃省文旅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对甘肃省文旅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甘肃省文旅市场概况甘肃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著名的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景点。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也为甘肃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甘肃省接待国内游客总数为5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其中,文化旅游成为甘肃省旅游业的新亮点。
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3. 文旅市场的现状分析3.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于旅游品质的要求提升,甘肃省文旅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感。
他们期待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品尝特色美食、参与民俗活动等。
因此,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3.2 市场竞争分析甘肃省的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类旅游企业和景区争相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目光。
同时,其他省市也在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与甘肃省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甘肃省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旅游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
3.3 发展机遇和挑战甘肃省文旅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国内外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兴趣日益增长,为甘肃省文旅产业带来可观的市场规模。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给甘肃省文旅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 未来发展趋势4.1 深耕文化底蕴甘肃省文旅市场的未来发展需要深耕本土的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传统工艺等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打造更具独特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
4.2 促进产业融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是甘肃省文旅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
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甘肃省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旅游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甘肃省独特的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如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莫高窟、马蹄形的月牙泉、神奇蜀秀的青海湖等都成为了独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甘肃省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旅游产品。
甘肃省连续多年举办了丝绸之路旅游节等一系列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甘肃省还针对不同的游客需求推出了多种旅游产品,如特色民俗村、生态旅游景区等,使甘肃省的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
再次,甘肃省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
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修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方便游客前来旅游。
同时,甘肃省还大力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如修建了一批星级酒店和度假村,提升了游客的住宿条件。
这些投资和建设的举措有效地提升了甘肃省的旅游接待能力。
最后,甘肃省重视旅游安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提升了旅游游客的安全感。
同时,甘肃省也注重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提倡绿色、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甘肃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
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坚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建设,推动甘肃省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甘肃省还将加强旅游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提升甘肃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甘肃旅游论文结论报告甘肃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论文通过对甘肃旅游资源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首先,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峡谷、雪山、高原湖泊、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以及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遗址。
这些独特的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甘肃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9年甘肃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00亿元人民币。
这一数据显示了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然而,甘肃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交通不便的问题。
甘肃地处西北边陲,交通条件相对欠发达,这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其次是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甘肃各地的旅游景点不断改善和建设,但在旅游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后是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
甘肃的旅游资源宝藏丰富,但过度开发和滥觞发展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这需要旅游业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密切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大对甘肃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
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甘肃旅游的便捷性和可访问性。
其次,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供更加便利、贴心的旅游服务。
再次,注重保护和利用好甘肃的旅游资源。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旅游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积极拓展甘肃旅游业的市场,加强与其他省份和国外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甘肃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甘肃旅游业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注重资源保护和市场拓展。
只有全面提升甘肃旅游的品质和竞争力,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4年甘肃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甘肃旅游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潜在机会,为相关旅游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线上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众用户了解他们对甘肃旅游的认知和需求。
•线下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旅游景点,与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他们的观察和意见。
3. 调查结果分析经过深入调查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以下结论:3.1 甘肃旅游市场概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甘肃旅游市场具有以下特点:•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甘肃旅游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地域分布广泛:游客主要来自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同时还有不少来自国外的游客。
•游客类型多样:甘肃吸引了各类游客,包括自然风光爱好者、历史文化追寻者、摄影爱好者等。
3.2 甘肃热门旅游景点根据调查结果,甘肃热门旅游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和历史文化追寻者。
•兰州白塔山: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景点,集合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以其独特的红色岩石地貌而知名,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
3.3 甘肃旅游市场发展机会除了已有的热门景点外,甘肃旅游市场还存在以下发展机会:•文化旅游发展:甘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以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乡村旅游发展:甘肃许多乡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可以开展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品质旅游发展: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和完善的旅游设施,以吸引更多高端游客。
4. 结论综上所述,甘肃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相关旅游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甘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挖掘和开发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
甘肃省文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Tit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ansu Province's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ReportNowadays,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is experiencing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ith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stunning natural landscapes, and strategic location o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Gansu has enormous potential to become a top cultural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in China. In this report, we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目前,甘肃省的文化旅游业正处于迅速增长和发展的时期。
凭借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以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地理位置,甘肃有巨大的潜力成为中国顶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现状分析In recent years, Gansu Province has see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s visiting the region.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efforts in promoting tourism,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cultural and adventure tourism among travelers. The iconic attractions such as the Mogao Grottoes, Jiayuguan Pass, Labrang Monastery, and the breathtaking landscapes of Jiuzhaigou and the Gobi Desert have drawn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近年来,甘肃省国内外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甘肃省会兰州“座中四联”,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现在是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和蜚声中外的“黄河之都”。
近年来,兰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兰州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和发展愿景对兰州旅游发展的前景进行综合性描述。
一、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条件概述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在我国大陆版图处于“陆都心脏”位置,占据“坐中四联”的区域优势。
兰州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和区域条件。
首先,兰州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且类型多样、品味较高。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了这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就有了“本”。
其次,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这对于旅游市场的开发是很大的优势。
再次,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兰州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区域性扶持性政策和导向。
这些问题在本人的论文《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中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再不累述。
总之,如果兰州能利用好政策利好,充分发挥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自身区位相对优势得以发挥,就能创造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
二、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兰州市将文化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2012年推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标志语,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
(一)接待人次与接待设施(1)接待人次逐年提高①“十一五”期间整体状况。
“十一五”期间,兰州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284.3万人次,年均增长24.9%;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74亿元,年均增长25%,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②近五年整体状况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兰州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均日益提高;同时,旅游收入占GDP的份额也逐步攀升。
(2)接待设施逐步完善①景点景区到2010年,兰州市景区景点共计64处,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A级旅游区(点)19处。
甘肃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甘肃敦煌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丝绸之路的驿站。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甘肃敦煌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甘肃敦煌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包括道路、酒店、餐饮、购物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甘肃敦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敦煌的沙漠风光、彩色丹霞地貌等也成为旅游者眼中的绝佳风景。
再次,甘肃敦煌注重旅游品质的提升。
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然而,甘肃敦煌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导致部分景区受到过度开发的问题。
其次,旅游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敦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甘肃敦煌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景区资源和服务
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和市场营销等问题,以确保甘肃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甘肃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甘肃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将从甘肃旅游产业的背景及意义出发,分析甘肃旅游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探讨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等方面。
最后,本文提出了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贡献一些思路和意见。
第一章甘肃旅游产业的背景及意义一、甘肃旅游产业的背景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甘肃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甘肃旅游产业的意义1. 经济意义:旅游产业是甘肃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甘肃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有重要作用。
2. 文化意义:甘肃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甘肃独特的文化遗产。
3. 生态意义:甘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甘肃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甘肃旅游产业的现状及问题一、甘肃旅游产业的现状甘肃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旅游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甘肃的旅游品牌得到了一定的塑造,例如丝绸之路、甘南草原等。
同时,甘肃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等。
二、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1. 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甘肃旅游业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有待提高。
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分布不均衡,存在一些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
第三章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文化旅游1. 强调文化价值:在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中更加注重文化价值,通过挖掘和传承甘肃的丰富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
2. 丝绸之路文化: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应进一步发挥丝绸之路文化的独特优势,推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发展。
浅谈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摘要】在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上,“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已明确写进西部开发重点之中。
甘肃旅游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支柱。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西部的大开发中,结合我省特点,加快旅游业发展对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锦江结构调整和扩大对外开放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旅游经济;第三产业;西部开发甘肃自远古时代起,就以黄河高原为依托,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单位和区域文化。
至秦汉之后,又是丝绸之路为纽带,显示出于内地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这里,游客既能领略到古代战场的萧条氛围,又能感觉到今日“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风景。
在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推进,甘肃旅游经济会成为甘肃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甘肃旅游产业形象已日趋明显、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有所改善。
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偏低,资源整体开发不够,产业结构与质量普遍欠佳。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它所具有的创汇创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在西部地区日益显现,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进一步重视发展旅游经济。
全社会旅游意识不断增强,产业形象渐趋鲜明,作为新兴产业、旅游生产力加速增长,旅游业产业水平大幅提高。
旅游经济形成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一些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边远贫苦地区,通过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对旅游资源初步做了一些工作,对其中大部分进行了开发利用,将主要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一批较成熟的旅游线路,如丝绸之路开发为主轴,再推出富有西部地域物色的分支主题线路,如黄河风情、穆斯林风情等。
今年来还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在全国知名的旅游项目和经典。
甘肃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深挖自身特色,形成一批比较成熟且自成体系对的旅游线路,推出西北地域特色的分支专项旅游线路。
与邻近省份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西北五省的中心作用。
甘肃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内容提要:甘肃省地域广阔,民族风情浓郁,山川自然风光独特,历史人文景观悠远,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来看旅游业发展比较快,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纵横向比较来看,甘肃的旅游业在时段和结构上发展还不够平衡,表现出起步低,发展慢,总量小的特点。
关键词:甘肃旅游业;比较;建议一、2010年甘肃旅游业快速发展2011年,是全省旅游行业化挑战为机遇、率先复苏增长的一年。
面对一系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为3393.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3%,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25.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7亿元,增长40.2%,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29个百分点,相当于全省GDP 的5.7%。
2011-12-14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共计368个,项目投资总额84.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44.55亿元,招商引资39.65亿元。
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省已完成投资28.4亿元,完成投资额的33.7%。
旅游产品开发成效显著。
从2009年开始,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由原来的同时培育六大产品调整为重点实施“221”品牌带动战略。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形成了甘肃丝绸之路全景游与南部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游两大特色旅游干线,陇东黄土风情红色之旅线和陇南生态旅游线日渐繁荣,以兰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系列休闲观光旅游圈逐步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好市场效益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高中端旅游产品。
旅游商品开发也有新的收获,在2009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甘肃省一举夺得1项金奖和4项铜奖,并荣获“最佳组织奖”、“最佳展台奖”,是全国获得奖项最多的省之一,也是西北省区唯一获得金奖的省。
二、纵横向比较(一)纵向比较1.甘肃旅游业20年的发展情况1990-2010年,甘肃省入境旅游经历了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快速回落—恢复—快速发展—回落的运行轨迹。
1990—1996年稳步增长,1996年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0.45万人次和1938万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2倍和1.4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3%和15.78%;1997—2002年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分别比1996年增长1.27倍和1.8倍;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入境旅游受到严重冲击,快速回落到接近1996年的水平;2004年开始了恢复性增长,2007年达到入境游的历史最高点,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达到33.12万人次和7021.05万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快速回落,2009年回落到接近于1990年的水平。
1990—2010年的20年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游意愿不断增强,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发展旅游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黄金周长假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旅游热情,从而使全省国内旅游形成了从稳步发展到快速增长的运行过程。
1990—2004年为稳步发展阶段,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949.6万人次和51.62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3.5倍和44.7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38%和31.39%;2005—2009年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达到国内游的历史最高点,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3387.67万人次和191.90亿元,这五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8.97%和30.03%。
2.甘肃旅游业近三年的发展情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2010年,甘肃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大幅下降。
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年均下降41.5%;旅游外汇收入年均下降41.59%。
国内旅游快速增长,2007—2010年,甘肃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9.11%和36.66%。
2008年受气候、地质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旅游人数增幅相对较低,2009年再次恢复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比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高出30.4个百分点和28.9个百分点。
(二)横向比较1.甘肃旅游业占西部的比重逐年扩大2007—2010年,西部各省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甘肃更显突出。
2009年,甘肃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36.26%和40.2%,增幅均居西部第一位。
从绝对量来看,甘肃旅游接待人数三年均保持在第8位,旅游业总收入从第9位上升到第8位,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也由第11位上升到第9位。
甘肃旅游业总收入占整个西部地区的比例3年分别为2.6%、2.7%、3.0%,总体虽呈扩大的趋势,但所占比重太小,这说明甘肃旅游业规模较小。
2.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1)甘肃旅游业占全国的比重较低2010年,全国接待旅游人数20.2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900亿元,同年,甘肃省旅游业上述指标分别为0.34亿人次和192.77亿元,仅占到全国的1.67%和1.49%。
(2)甘肃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入境游主要客源国经济下滑导致游客出游意愿降低,入境游市场受到的冲击较重,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分别下降41.5%和41.59%,与全国年均分别增长0.41%和5.35%的速度形成鲜明对照。
(3)甘肃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2010年,一方面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国内游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甘肃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9.11%和36.66%,分别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18.13和18.86个百分点。
(4)旅游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高于全国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3.8%,甘肃省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5.7%,甘肃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27位。
2009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03%,甘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03%,甘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这从侧面反映出甘肃经济总量小,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业发展程度不平衡从总体上来讲,还基本停留在规划建议上,没有具体项目实施,没有把旅游资源大省变成旅游大省;个别地区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意识到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忽视了发展旅游的迫切性;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虽然很高,但思路与具体措施仍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都有待于理顺。
(二)旅游投资项目资金匮乏,旅游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我省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大规模引进外来资金的环境和条件还不具备,目前还难以对旅游资源进行成片开发,有效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很有限,旅游开发建设进展较慢,导致旅游产品开发不力,产品种类还不丰富,精品名牌还不多,实际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
交通的瓶颈制约突出。
具体表现为:旅游公路等级不高,尤其是支线建设和景区连接道路的建设不能及时跟上,景区与景点之间没有形成公路网,进出不便,许多单个景点无法形成组合优势,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航空运力不足,机场少、规模小,开通航线、航班少,至今没有1个国际航空口岸,制约了海内外客源市场的拓展;铁路客运不便,多数旅游景区所在地区没有始发列车,过路车次、票额少,特别是团队购票十分困难,造成游客到甘肃来旅游进的来出不去。
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景区内部的游步道、停车场、给排水、供电、通讯、消防、安全防护、环卫等基础设施和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设施简陋、档次较低,接待能力差,满足不了游客需求,甚至有安全隐患。
旅行社“散、小、弱”的状况比较突出。
2008年旅行社营业收入仅为5.6亿元,仅占到当年总收入的4.07%,作为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所占比例太小,并且大型国有独资或控股旅行社规模偏小,运作较差、效益较低,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起不到主导作用,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甘肃省旅游企业的整体水平和总体竞争力不强。
(三)旅游产品布局不合理,层次较低由于受狭长地理形态的影响,我省旅游线路基本是点线状开发,景点布局比较分散,加之东西纵贯千余公里,受交通影响,在客观上降低了旅客的游览热情,同时,这种布局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历史内涵挖掘不够,文景脱离的问题比较突出。
比如我省虽然有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大地湾文化遗址、大堡子山秦人先祖陵、秦长城遗址、肃王墓,但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遗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建设和利用,再比如平凉的崆峒山,在金庸的武打小说中是有名的道教名山和武林名派,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座山却鲜为人知,来旅游的人并不是很多,原因就是对它丰富文化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做到将文化与景区建设很好的结合。
同时,这几年相继发现了敦煌、张掖的雅丹地貌,景泰的黄河石林,刘家峡的恐龙脚印,但这些自然景观因为没有历史和现代文化的赋予,都在全国没有形成影响力。
娱乐消费项目不丰富。
目前我省旅游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方面,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当地的民族、民俗风情没有充分地融合起来,游客缺少亲身感受,甘肃特有的许多历史经典产品的文化内涵还没有挖掘和凸显出来,虽然我省也创作和上演了《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优秀剧目,但在兰州和敦煌都难看到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剧目。
同时,现有景区景点缺乏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消费项目,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旅客的消费需求。
(四)旅游的营销和宣传力度不够景区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必须拓宽营销渠道。
我省虽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但相比旅游大省营销策略明显不足,突出的是政府主导力较差,很多旅游资源没有集中打包营销,在中央媒体上缺乏滚动性宣传,密度和强度都不够。
虽然我们也搞了一些省内电视宣传,由于在发达地区缺乏集中推介活动,加之宣传促销的方式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强,一些景点虽然品味很高,却没有产生应有的市场效应,难以被广大游客知晓。
(五)旅游淡旺季明显我省地处西北,四季分明,冬季时间较长,因此旅游有着明显的淡旺季。
旺季8-10月的时候游客蜂拥而至,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超负荷运转;而从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下旬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气候寒冷,且没有相适应的产品,游客明显偏少,设施大量闲置,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六)旅游者的购物消费较低旅游六要素中,“购”是目前我省比较薄弱的环节,游客购物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业整体效益会因此受到影响。
旅游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购物消费经营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我省购物只占总消费的16%左右,与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