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音乐常识——曲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29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与表演知识:音乐中的曲式和结构解析音乐中的曲式和结构解析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从声音中创造出来的美感。
而音乐中的曲式和结构则是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是一种音乐形式的表现方式。
在音乐领域,曲式和结构是非常关键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本文将从曲式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解析音乐,以此探讨音乐是如何由块状组成的复杂整体。
一、音乐中的曲式曲式,是指音乐作品中的结构组织方式,即音乐作品中不同段落的安排顺序。
曲式是音乐作品的骨架,是音乐作品中基本的组成要素,它能够决定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
通常,在音乐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前奏、主体和尾声。
1.前奏前奏是音乐开始时的短暂段落,用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
在古典音乐中,前奏通常是一个短暂的乐章,它介绍了一些主旋律和主题,为后续的演奏做好了准备。
2.主体主体是曲式中最长的部分,通常由几个乐章组成。
它是音乐作品的主题和主旋律,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在古典音乐中,主体通常开始于一个称为主题1的乐章,然后进入一个不同的乐章,称为主题2。
这两个主题通常都有相似的旋律和和声,但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调子或跨调。
3.尾声尾声是曲式的最后部分,通常由一个短暂的乐章组成。
它是音乐作品的结束,有时会与前奏有相似的旋律或主题。
尾声能够帮助听众感觉到一种完整和统一的结束,从而让音乐作品更具魅力。
二、音乐中的结构结构是指音乐作品的组成方式,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音乐作品的结构通常由乐段和乐句组成,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创造出新的节奏、音质和情感。
在音乐领域,常用的结构包括ABA结构、Rondo 结构、套装结构等。
1.ABA结构ABA结构又称为三部曲结构,是音乐中最常用的结构类型之一。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A部、B部和A’部。
A部是中心部分,通常含有主旋律和主题,它是音乐作品的核心。
B部是A部的对比部分,它通常是一些变奏和升降调的片段。
A’部是主题重复的部分,与A部相似,但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音乐常识、曲式分析音乐常识、曲式分析曲式分析概念1、音乐语言也被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旋律线;②节奏;③节拍;④和声、复调、调式调性⑤速度;⑥力度;⑦音区、音域;⑧音色;⑨演唱(奏)法;⑩织体等。
2、旋律的定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
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
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3、旋律的外形。
(1)大山型(大波浪型):由跨度较大的音程、起落较宽的幅度构成,它常和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或壮阔豪迈的性格相联系;(2)连续上行的旋律常表现高涨、激昂的情绪。
(3)连续下行的旋律进行常用来表现从紧张化为松驰的情绪。
(4)同音反复的水平式旋律,常常起着背景性的作用,或者象歌剧中的宣叙调,渲染其某种特定的气氛。
(5)最高音在最后的疑问式旋律,常产生与问话语气相似的“疑问”效果。
(6)锯齿式:旋律的起落幅度较小,波峰周期较短、经常是由较小的音程在不宽的音域里迅速上下波动,它能使情绪显得生动活波。
(7)环绕型:环绕音围绕着中心音上下运动。
4、旋律的隐伏骨架。
在旋律中能够起着支撑旋律的结构,体现了旋律的风格和旋律中重要的音级。
所以在音乐中有“听得见的音响和看不见的结构”。
旋律的骨架常由旋律中某些重要的发音点构成,它们可能从其中的长、短、高、低、轻、重、起、止、色(即色彩)各音中产生。
5、旋律的高潮及其布局。
旋律高潮:在艺术效果上最激动人心的瞬间;高潮爆发的位置:“弹性的”:指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高潮设置在旋律全长的任意位置;“硬性的”,如果作曲家没有特殊处理,会把高潮设置在全长的黄金分割点处(0.618)。
高潮处的调式音:一般高潮处的会安排下属音,而最为典型的是使用调式的六级音。
曲式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曲式的基本结构在曲式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曲子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一首曲子的基本结构由引子、主体和尾声组成。
引子部分是曲子的开头部分,用来引出主题,铺垫气氛。
主体部分是曲子的核心部分,包括主题的展开和发展。
尾声是曲子的结束部分,用来收束全曲。
在古典音乐中,曲式的基本结构常常采取套曲的形式,即由多个乐章组成。
最常见的套曲形式是奏鸣曲式,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乐章组成。
二、曲式的分类曲式可以根据曲子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曲式分类包括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
小型曲式是指曲子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个乐章,包括小步舞曲、圆舞曲、波尔卡等形式。
这些曲子通常是用来表达轻松愉快的情绪,结构简洁明快。
大型曲式是指曲子的结构比较复杂,通常包括多个乐章,如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形式。
这些曲子的结构丰富多变,主题发展丰富,具有比较雄伟的气势。
除了按照曲子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类外,曲式还可以根据其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宗教曲、世俗曲、战争曲等。
三、曲式的特点和发展曲式的特点和发展是曲式分析的重要内容。
曲式的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动机和主题发展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曲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波尔卡的舞曲旋律明快,节奏轻快,而交响曲的交响性和发展主题更加丰富。
曲式的发展是指曲子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变化。
一首曲子的发展需要通过对主题和动机的反复、变化和演绎,来展现出曲子的内在魅力和逻辑。
在交响曲中,曲子通常经历引子、主题1、主题2、发展部、再现部、终结部等部分,通过主题的发展和反复,来展现曲子的丰富内涵和变化丰富。
四、曲式分析的方法在进行曲式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分析方法。
常见的曲式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动机和主题的变化、分析和声和旋律的发展、分析形式结构和节奏的变化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曲子的内在规律和美学意义。
除了上述基本知识点外,曲式分析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掌握曲子的内在逻辑和表现方式。
音乐学中的曲式分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织和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而曲式作为音乐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音乐作品中重复出现的结构模式。
曲式分析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曲式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情感表达。
一、曲式的定义及分类曲式可以理解为音乐作品的“蓝图”,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
曲式的分类较多,常见的有ABA、ABACA、Sonata形式等。
其中,ABA曲式是最简单和常见的一种,由一个主题(A部分)和一个不同的中间部分(B部分)组成,最后再回到A部分。
而Sonata形式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曲式,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主题的呈示,第二部分为发展,第三部分为回旋。
二、曲式分析的方法在进行曲式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乐谱进行分析,以确定曲式的结构和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听觉分析,即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听觉感受和理解来进行曲式分析。
这种方法强调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曲式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表达。
三、曲式分析的意义曲式分析在音乐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曲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
通过对曲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作品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轨迹,进而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意义。
其次,曲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奏和表达音乐作品。
通过对曲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从而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
最后,曲式分析对于音乐创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我们可以汲取灵感和经验,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曲式分析的实践曲式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而是与音乐欣赏、音乐理论等紧密相关的。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聆听音乐作品,尝试找出其中的不同部分和主题。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乐谱,寻找其中的重复和变奏。
曲式分析一、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对于乐段的段落。
按三步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三段曲式。
三段曲式的结构图示应为: a b a(或者a’)|呈示段中段再现段三段式的中段类型:1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可称之为引申型,2以新主题材料写成,称之为并置型。
3兼用呈示段主题及新材料写成,可称之为综合型二、复三部曲式:三部曲式与三段曲式一样,是按照三步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它是单三部曲式的扩大形式。
复三部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或至少其中一个部分)的结构为大于乐段的曲式。
引申型的单二部曲式及单三部曲式是构成复三部曲式次一级结构的最常用的曲式类型。
复三部曲式也可以分为引申型和并置型,但单三部曲式以引申型为典型情况,而绝大多数复三部曲式是并置型的。
复三部曲式的基本图式:A B A首部中部再现部{二段式或三段式} {二段式或三段式{ 首部的重复或展开性段落偶尔为乐段}或变化重复}基本类型:1呈示型中部;常用于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中,一般是单二或单三,常常是由三个声部组成。
特点和声比较单纯,调性比较单一,段落很清晰。
2展开型中部:常用于深刻抒情或具有戏剧性,哲理性内容的作品中。
展开型中部也称插部这种中部在写法上即可引用新材料(较多见),也可据首部的素材展开。
特点结构,具有不稳定的陈述特征,不具有独立的完整性,内部的段落界限较不分明,调性与和声也常呈动力性和开放性形态,总之具有典型的中间性,展开性的陈述功能。
3合成型中部,特点结构不明确,中心调性,动----静,静-----动三、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
变奏曲中最初陈述的并作为尔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称为变奏的主题,其后的名次变奏,按顺序依次称为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等等,其结构图式为:A+A1+A2+A3+A4+……..变奏式依据变奏方式不同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某种风格差异,可以分为固定低音变奏,固定旋律变奏,装饰(严格)变奏,以及自由变奏四种类型,变奏式常用独立的音乐作品,也适合作为套曲曲式的某一个乐章或者其他大型曲式的某一个部分。
曲式分析绪论⼀、⾳乐是什么⼆、对于“曲式”的五种认识三、曲式分析的⼏点说明第⼀部分:曲式分析基础知识第⼀章⾳乐语⾔的分类体系及分析要求⼀、怀特⾳乐分析四元分类体系⼆、节奏分析三、旋律分析四、和声分析第⼆章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三个基本名词⼆、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第三章句法结构⼀、构成句法的基本要素⼆、句法结构第四章⾳乐主题与⾳乐形象⼀、⾳乐主题⼆、⾳乐形象第⼆部分:典型曲式分析第五章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及陈述类型⼀、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乐的陈述类型第六章⼀段体⼀、⼀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三、⼀段体的从属部分四、⼀段体的细部结构思考与练习第七章⼆段体⼀、⼆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段体的基本类型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四、⼆段体的长度⽐例及从属部分五、⼆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思考与练习第⼋章三段体⼀、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三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三段体的再现段四、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五、三段体的从属部分六、三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实例思考与练习第九章三部曲式与⼆部曲式⼀、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部和再现部)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思考与练习附:⼆部曲式第⼗章变奏曲式⼀、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变奏曲的类型三、变奏曲的分组问题四、变奏曲的整体布局五、变奏曲的实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章回旋曲式⼀、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古回旋曲(或“⼩型回旋曲式”)三、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或“典型回旋曲式”)四、浪漫主义以后回旋曲式的发展(或“回旋曲式的变体”)思考与练习第⼗⼆章奏鸣曲式⼀、关于奏鸣曲式的整体结构及其原则⼆、奏鸣曲式的呈⽰部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思考与练习附:回旋奏鸣曲式主要参考⽂献⼆、教案绪论⼀、⾳乐是什么1、从技术的⾓度看⾳乐(1)传统的:有调性的⾳乐(2)现代的:⾮调性的⾳乐2、从理论的⾓度看⾳乐(1)来源⽅⾯:有个性、有情感的声⾳信息。
曲式分析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曲式分析中,以下哪个术语表示一个完整的音乐段落?A. 乐句B. 乐节C. 乐段D. 乐章答案:C2. 古典奏鸣曲式的第二主题通常出现在哪个调性上?A. 主调B. 属调C. 次属调D. 相对调答案:D3. 在曲式分析中,“三部性曲式”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ABAB. A-B-AC. Ternary formD. Binary form答案:C4. 以下哪个作曲家不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A. 巴赫B. 海顿C. 莫扎特D. 贝多芬答案:A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材料的重复?A. 模进B. 变奏C. 重复D. 对比答案:C二、填空题1. 在曲式分析中,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通常由多个______构成。
答案:乐段2. 奏鸣曲式中,______部分是展开部和再现部之间的过渡。
答案:连接部3. 在二部曲式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常有一个______部分。
答案:中段4. 回旋曲式的结构可以表示为______。
答案:A-B-A-C-A5. 变奏曲式的特点是在______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答案:主题三、简答题1. 请简述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答案: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呈示部中,主题和副题分别在主调及其属调上陈述;展开部中,主题和副题的材料被发展和变形;再现部则是呈示部的再现,但副题通常回到主调上。
2. 什么是主题和副题,它们在奏鸣曲式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主题是奏鸣曲式中的主要音乐材料,通常在呈示部的开始部分出现。
副题则是与主题形成对比的第二音乐材料,通常在主题之后出现。
在奏鸣曲式中,主题和副题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框架,并在展开部和再现部中被进一步发展和变化。
3. 什么是回旋曲式,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案:回旋曲式是一种曲式结构,其特点是一个主要的主题(A)多次出现,每次出现之间插入不同的对比部分(B、C等)。
基本结构可以表示为A-B-A-C-A等,其中A是主要主题,B、C等是对比部分。
音乐常识、曲式分析音乐常识1.引言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包括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的元素等。
2.音乐的定义音乐是由一系列有组织的声音构成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歌唱或电子合成器来表达,并且具有节奏、旋律、和弦等元素。
2.1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指的是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的排列组合。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节拍、拍子和速度。
2.2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指的是有着一定音高和音程关系的音符的序列。
它可以通过连续的音符组成,表达出独特的音乐感觉。
2.3 和弦和弦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指的是由多个音同时发出,形成和谐关系的音符的组合。
和弦可以用来表达音乐的和谐与协调。
3.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地域或历史时期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音乐分类。
3.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源于欧洲的音乐形式,追求对称、协调和完美的美感。
它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等不同的时期和风格。
3.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流行于大众的音乐形式,通常包含简单易懂的旋律和歌词。
它可以分为摇滚乐、流行乐、嘻哈音乐等不同的流派。
3.3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指不同地域、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它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世界各地都有独特的民族音乐,例如中国的京剧音乐、印度的印度音乐等。
4.曲式分析曲式是音乐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包括引子、主题、转折、发展和回旋等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曲式形式。
4.1 二部曲式二部曲式是一种简单的曲式形式,由两个部分组成:A部和B 部。
它通常采用反复的形式,即A部- A部- B部- B部,或简单的ABAB。
4.2 三部曲式三部曲式是一种常见的曲式形式,由三个部分组成:A部、B部和C部。
它通常采用反复的形式,即A部- B部- A部- C部- A部。
4.3 变奏曲式变奏曲式是一种基于某个主题进行变化和发展的曲式形式。
音乐曲式分析音乐曲式是指音乐作品中一段段特定的音乐结构及其排列方式。
通过对音乐曲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
本文将以音乐曲式分析为主题,从基本概念、常见曲式类型以及曲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1.1 音乐曲式的定义音乐曲式是指音乐作品中由一系列乐章或乐段组成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形态和发展,对于作曲家来说,是构建音乐作品的重要指导。
1.2 曲式的组成要素音乐曲式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题、副题、转换段、发展段以及回旋部等。
主题是曲式的核心,负责展示作品的主旋律。
副题则是主题的补充和变化,用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二、常见曲式类型2.1 二段曲式二段曲式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曲式类型之一。
它由两个主题组成,分别标记为A和B,通常以A-B的形式排列。
A节是开场段,而B节则是变奏后的重复段。
这种曲式通常用于简短的音乐作品,如小步舞曲等。
2.2 三段曲式三段曲式是另一种常见的曲式类型。
它由三个主题组成,通常以A-B-A的形式排列。
A节和C节是主题段,而B节是过渡段,连接A节和C节。
这种曲式被广泛运用在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如莫扎特的交响曲等。
2.3 变奏曲式变奏曲式是一种以主题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变化和重复而构成的曲式类型。
它可以是对主题的音调、节奏、和声甚至结构上的变化。
变奏曲式可以展示作曲家的创造力和技巧,常见的变奏曲包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
三、曲式的影响曲式对音乐作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曲式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使作品呈现出明确的层次和发展。
其次,曲式对音乐的表达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曲式类型可能适应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如快速活泼的曲式适合表达喜悦的情感,而慢板的曲式则更适合表达悲伤和思考。
此外,曲式还对演奏者和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演奏者来说,了解曲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意图,从而更好地演绎作品。
对听众来说,曲式的分析可以增强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其中。
曲式分析万能模板曲式分析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曲式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演奏和表达。
下面将介绍一个万能的曲式分析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曲式分析。
一、曲式的基本信息。
在进行曲式分析时,首先需要了解曲目的基本信息,包括作曲家、作品名称、创作年代、曲调、调性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背景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曲式结构的分析。
1. 引子部分。
引子部分通常是作品的开端,用以引出主题的出现。
在曲式分析中,需要注意引子部分的长度、旋律特点、和声处理等情况,以及引子部分与主题的关系。
2.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整个作品的核心,通常包括主题1、主题2和转变部分。
在分析主题部分时,需要注意主题的旋律特点、节奏处理、和声运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3. 发展部分。
发展部分是作品的高潮部分,通过对主题材料的发展和变化,展现出作曲家的创作技巧和想象力。
在分析发展部分时,需要注意主题的变奏处理、和声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方面的特点。
4. 再现部分。
再现部分是作品的结尾部分,通常是主题的再次呈现和总结。
在分析再现部分时,需要注意再现部分与主题部分的对比和联系,以及再现部分的结尾处理和结束方式。
三、曲式的特点和风格。
在曲式分析中,除了对曲式结构的分析外,还需要对曲式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分析。
这包括作品的旋律特点、和声处理、节奏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特色。
四、曲式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需要对曲式分析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总结。
曲式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演奏和表达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就是一个万能的曲式分析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曲式分析。
在实际分析中,可以根据具体作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地分析效果。
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研究音乐作品时,能够善用这个模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艺考音乐常识——曲式分析
名词解释:
一段式: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小型的回旋曲式:小型回旋曲式指曲式的各相对独立部分(尤其是叠部)均为乐段或小于乐段(乐句)、由叠部起始并殿尾、各插部与叠部交替出现、整体上呈三段式连锁衔接关系的结构类型。
乐段:乐段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
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可以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
乐段既可以当作独立的乐曲结构,也可作为较大乐曲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段式: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式。
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
结构图式为:A A1A2A3 等。
三部曲式:三部曲式是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
它是三段式的扩大形式。
三部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或至少其中一个部分)的结构为大于乐段的曲式。
第一部分称为首部,第二部分称为中部,第三部分称为再现部。
图式为:ABA
结构的补充与扩充:一个音乐结构单位可以运用补充或扩充的手法来延长其长度。
补充是结构外部的延长,扩充则是结构内部的扩展。
补充发生在一个结构段落的结束终止式出现之后,通常重复结构的结束部分,以加固基本结构结束的调性和终止式。
扩充则是在一个结构单位内部发生的。
所谓扩充,就是在本可以结束的地方,通过一定的处理使它不能结束,从而使该结构的长度扩展。
动机: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
作为音乐主题的核心材料,由音调、节奏及和声三方面的要素组成,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它起着深化主题和统一全曲的重要作用。
动机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
只有乐汇在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
三段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三段曲式,其结构图式为:a b a ,即呈示段、中段和再现段。
回旋曲式:同一个主题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若干新材料(或原材料的引申演变)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叠部,各插入部分称为插部。
其结构图式为:ABACA….A 。
三声中部:曲式上完整的、具有呈示性特征的三部性的乐曲,由于在配器上常改用较少乐器,特别是常用三件管乐器重奏,故习惯上就将它称为“三声中部”(Trio)。
自由变奏曲式:自由(性格)变奏是装饰变奏(严格)变奏的进一步发展。
引进更多
的因素,扩大音乐发展的起伏,强化各个变奏部分的对比性和相对独立性,使用更灵活的变奏手法,从而使各变奏部分之间音乐的情绪、性格及体裁的反差增大所形成的结构,称为自
由变奏。
更多有关表演、声乐、模特的文章请访问:汉娇唐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