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020.69 KB
- 文档页数:18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数码管、符号管、米字管及点阵式显示屏(简称矩阵管)等。
事实上,数码管、符号管、米字管及矩阵管中的每个发光单元都是一个发光二极管。
一、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一)LED发光原理发光二极管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 (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P-N结的I-N 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 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注入N区。
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如图1所示。
假设发光是在P区中发生的,那么注入的电子与价带空穴直接复合而发光,或者先被发光中心捕获后,再与空穴复合发光。
除了这种发光复合外,还有些电子被非发光中心(这个中心介于导带、介带中间附近)捕获,而后再与空穴复合,每次释放的能量不大,不能形成可见光。
发光的复合量相对于非发光复合量的比例越大,光量子效率越高。
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的,所以光仅在靠近PN结面数μm以内产生。
理论和实践证明,光的峰值波长λ与发光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Eg有关,即λ≈1240/Eg(mm)式中Eg的单位为电子伏特(eV)。
若能产生可见光(波长在380nm紫光~780nm红光),半导体材料的Eg应在3.26~1.63eV之间。
比红光波长长的光为红外光。
现在已有红外、红、黄、绿及蓝光发光二极管,但其中蓝光二极管成本、价格很高,使用不普遍。
(二)LED的特性1.极限参数的意义(1)允许功耗Pm:允许加于LED两端正向直流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之积的最大值。
超过此值,LED发热、损坏。
(2)最大正向直流电流IFm:允许加的最大的正向直流电流。
超过此值可损坏二极管。
(3)最大反向电压VRm:所允许加的最大反向电压。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一、工作原理LED基于半导体材料在电场下的直接复合或间接复合发光原理。
当一定电压施加于LED两端时,导电层中载流子(电子、空穴)通过电场获得足够的能量,与另一种类型的载流子发生复合,从而产生辐射能,实现光的发射。
LED的发光原理可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两种。
直接发光是指电子直接复合空穴,发射光子而产生发光。
间接发光是指电子向导带跃迁,空穴向价带跃迁,电子与空穴在晶格振动中发生“捕获释放”而使光子发生跃迁,从而发出光。
二、特性1.发光效率高:LED可以将大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比传统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更高。
2.寿命长:LED的寿命远远超过传统光源,一般可达到几万小时或几十万小时。
3.节能环保:LED具有低功耗、低热量、无汞等特点,对环境友好,节能效果显著。
4.可调性强: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LED的亮度,实现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三、应用1.照明领域:由于LED具有低功耗、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如家庭照明、商业照明、街道照明等。
2.显示屏幕:LED在显示技术中应用广泛,如大屏幕显示、电子标牌、室内外广告屏等。
3.信号指示灯:LED的快速开关特性使其非常适用于信号指示灯的应用,如交通信号灯、电子设备指示灯等。
4.汽车照明:LED不仅可应用于车灯照明,还可以用于仪表盘背光、内饰照明等方面,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
5.光通信:LED的发光效率高、频响特性好,适合用于短距离的光通信,如红外线通信、光纤通信等。
6.生物医学应用:LED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光疗、光动力学治疗等。
总结:LED具有工作原理简单、特性突出等优势,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光源成为新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的主流。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LED还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发光二极管(led)的基本特征发光二极管(led)的基本特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是一种具有漏电特性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将直接电流转换成光能,通过多种材料和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发光效果。
结构类特征: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结构是由P区和N区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中间有一层P-N结,它是由不同种类型的材料摆放在一起形成的。
其中,P 区被称为阳极区,N区被称为阴极区,而P-N结是最关键的部分。
当电子流向P-N结时,它们随着电流击中结晶晶格,形成了光子,这些光子随即通过晶体结构的透明层被释放出来。
材料类特征:发光二极管中的P区和N区材料不同,一般N区为 n型半导体,其禁带宽度较宽,导电性易被电子产生,而P区为 p型半导体,其禁带宽度则很窄,容易被空穴产生。
两种材料在P-N结上结合时,由于材料特性的不同,电子会被P区吸引,而空穴则被N区吸引,因而在P-N 结区域内就会发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
复合时由于能量的守恒定律,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将以光的形式呈现出来。
性能类特征:发光二极管具有很多特性,其发光效率高、节能、使用寿命长、响应时间短等,都是其独特的性能。
目前,最高效的发光二极管可以达到250流明/瓦的效率,与传统白炽灯相比,节电效果明显,使用寿命也可达到5万小时以上。
响应时间只有微秒级别,非常适合高速通讯、摄像等需要快速相应的领域。
应用类特征:发光二极管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照明、信息显示、通讯、汽车行业、生物医学等,其中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照明领域,如公路照明、道路照明、影视照明等。
此外,发光二极管在室内照明及户外景观照明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信息显示方面,LED屏幕则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广告、场馆秀、体育等领域。
此外,发光二极管在电子产业和家电领域如电视、电脑等的照明和指示灯方面也有重要用途。
结语: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普及的光电器件,其独特的结构、材料及性能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常用于指示灯、数字显示、光电传感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发光二极管电路的基本原理、常见接线方式和应用场景。
一、基本原理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两种半导体材料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
在这种结构中,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与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结合,形成PN结。
当PN结被正向偏置时,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电子和空穴在PN结中复合,释放出能量,产生光辐射;反向偏置时,电流很小,不会产生光辐射。
二、常见接线方式单个发光二极管电路是最简单的电路,可以用于实现指示灯等基本功能。
如图所示,通过正向偏置PN结,使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产生光辐射。
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2.串联发光二极管电路串联发光二极管电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依次连接起来,形成电路。
如图所示,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依次连接起来,负极也依次连接起来。
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相同,但电压会被分配到每个发光二极管上。
3.并联发光二极管电路并联发光二极管电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并联起来,形成电路。
如图所示,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负极也连接在一起。
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电压相同,但电流会分配到每个发光二极管上。
三、应用场景发光二极管广泛应用于指示灯、数字显示、光电传感器等领域。
其中,指示灯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例如,电子产品中的电源指示灯、充电指示灯、信号指示灯等都是使用发光二极管实现的。
数字显示也是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应用之一,例如计算器、时钟等。
此外,发光二极管还可以作为光电传感器使用,可以检测光线强度、测量距离等。
发光二极管电路是一种基本的电路,具有简单、可靠、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光二极管类型和接线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它是由具有P-N结构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中间形成了一个禁带。
当正向电流通过LED时,P区的电子被输运到N区,而P区的空穴被输运到N区,同时在P-N结的附近形成一个空穴层和电子层的边界。
当电子从N区跃迁到P区时,它们会与空穴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形成可见光或红外光。
1.高效能:LED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接近100%。
2.低功率消耗:LED工作时电流非常小,因此其功率消耗相对较低,是一种低耗能的光源。
3.长寿命:LED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数万到数十万个小时,远远超过传统的光源,如白炽灯和荧光灯。
4.快速开启和关闭时间:LED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非常短,可以以毫秒为单位实现闪烁或瞬变的光效。
5.抗震动:由于LED没有灯丝或玻璃外壳等易碎物质,因此具有很高的抗震动性能。
1.照明: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照明光源。
它可以用于室内照明、室外照明和汽车照明等。
由于其高效能和低功耗,LED照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显示屏:LED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中,例如电视、电脑显示器和手机屏幕等。
LED显示屏具有亮度高、色彩鲜艳、对比度好等特点,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图像显示。
3.指示灯和信号灯:由于LED具有快速开启和关闭时间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指示灯和信号灯等场合。
它被广泛应用于交通信号灯、车辆灯光和电子设备中的指示灯等。
4.智能电子产品:由于LED的小尺寸和低功耗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子产品中,如手表、手机、电子手册和计算器等。
5.军事和安全领域:由于LED具有快速开启和关闭时间、高亮度和长寿命等特点,因此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LED被用于夜视设备、警示灯、激光雷达和激光通信等。
总之,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高效能、低功耗、长寿命和快速开启关闭时间等特点的器件,因此在照明、显示屏、指示灯、智能电子产品和军事安全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产品中。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PN结的电子结构,通过激发电子跃迁来产生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发光二极管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它们通过PN结相连接。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PN结上时,电子和空穴将会在PN结区域聚集,形成电子空穴对。
当电子和空穴再结合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其次,我们来解释一下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在发光二极管的PN结中,P区域的载流子浓度较大,N区域的载流子浓度较小。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P区域的电子将向N区域扩散,同时N区域的空穴将向P区域扩散。
在PN结区域,电子与空穴再结合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从而产生发光。
这种发光的原理称为电子复合发光原理。
另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能隙。
常见的发光二极管材料有红色、绿色、蓝色等。
对于红色LED,其发光原理是基于氮化镓(GaN)材料,其能隙为1.43电子伏特;对于绿色LED,其发光原理是基于磷化铟镓(InGaN)材料,其能隙为2.45电子伏特;对于蓝色LED,其发光原理是基于镓磷化铝(AlGaInP)材料,其能隙为2.1电子伏特。
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的能隙,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最后,发光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效、低功耗、寿命长的特点,能够节能环保;其次,发光二极管具有快速响应、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小型化、便携式设备;此外,发光二极管还具有抗震动、抗冲击、抗干扰等特点,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总之,发光二极管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PN结的电子结构,实现了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工作原理。
它具有高效、低功耗、寿命长、快速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产品中。
发光二极管基本结构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电流通过时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特性。
它是一种固态光源,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具有更高的能效、更长的寿命和更小的体积。
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两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 结。
当正向电流通过时,电子从N 型半导体区域跨越pn 结流向P 型半导体区域,同时空穴也从P 型半导体区域跨越pn 结流向N 型半导体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与空穴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与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和掺杂元素有关。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采用砷化镓、镓铝砷、和磷化镓等材料制成,其内部结构为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在发光二极管PN结上加正向电压时,PN结势垒降低,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致使P区的空穴注入到N区,N区的电子注入到P区,这样相互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后会产生复合,复合时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光的形式出现,因此而发光。
发光二极管在制作时,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那么就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有:红色光、黄色光、绿色光、红外光等。
发光二极管的外形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组合形、特殊形等。
常用的发光二极管应用电路有四种,即直流驱动电路、交流驱动电路、脉冲驱动电路、变色发光驱动电路。
使用LED作指示电路时,应该串接限流电阻,该电阻的阻值大小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电压和LED所需工
作电流来选择。
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一般为1.5~2.0 V,其工作电流一般取10~20 mA为宜。
发光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电阻特性。
本文将介绍发光二极管和电阻的相关知识。
一、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
它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
这两种材料通过PN结相接,形成一个二极管。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运动,同时空穴从P区域向N区域运动。
在PN结附近,电子与空穴相遇并重新组合,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产生可见光或红外光。
发光二极管具有多种颜色的发光效果,这是由其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掺杂元素决定的。
常见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等。
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和亮度也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调节。
二、电阻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遇到的阻碍。
它是电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材料和结构的不同,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而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或旋钮来改变。
电阻的阻值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阻值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即R=V/I,其中R 表示电阻的阻值,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其他元件不受过大电流的损坏。
此外,电阻还可以用来分压、限流、调节电流等。
三、发光二极管与电阻的关系发光二极管和电阻在电路中常常是同时存在的。
电阻可以用来限制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电阻特性,电流的大小会对发光强度产生影响。
通过调节电阻的阻值,可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中,还常常会使用电阻来限流。
因为发光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工作时,电流的大小需要进行控制,以避免过大的电流损坏二极管。
总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具有电阻特性。
半导体电转换器件——发光二极管的识别与使用发光二极管简称发光管(英文简称LED),它是采用特殊的磷化镓(GaP)或磷砷化镓(CaAsP)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能够将电能直接转换成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发光二极管虽然与普通二极管一样也是由 PN 结构成的,也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发光二极管不是应用它的单向导电性,而是让它发光作指示(显示)、照明器件。
当给发光二极管通过一定正向电流时,它就会发光。
与带灯丝的普通小电珠相比,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色彩艳丽、耗电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耐振动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器装置及仪表设备中。
发光二极管的识别1. 单色发光二极管单色发光二极管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普通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只能发出单一颜色的亮光来。
单色发光二极管按其管壳形状可分为圆形、方形和异形3 种,圆形尺寸主要有φ3mm、φ5mm、φ10mm,方形尺寸主要有2mm×5mm。
按发光亮度来划分,有发光亮度一般的普通发光二极管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表征普通发光二极管特性的参数包括电学和光学两类,主要参数有以下几项:①发光强度(I V)。
②最大工作电流(I FM),国产 BT-104(绿色)、BT-2 04(红色)型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均为30mA。
③正向电压降(U F),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比普通二极管要高,一般在1.8 ~ 3.8V 范围内。
不同颜色和不同制造工艺的发光二极管其工作电压也不同,如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约为 1.8V,黄色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约为 2V,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约为 2.3V,白色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通常高于 2.4V,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通常高于3V…… ④最大反向电压(U RM),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在 6V 左右,最高不超过十几伏特,这是与普通二极管大不相同的地方。
使用中不应使发光二极管承受超过 5V 的反向电压,否则发光二极管将可能被击穿。
led的半导体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
它由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利用PN结的电致发光现象来发出可见光。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具有更高的能效、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LED的半导体材料是整个器件的核心。
LED的发光原理是通过将正向电流注入到PN结中,激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可见光。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砷化镓(GaAs)、硒化锌(ZnSe)和碳化硅(SiC)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能带间隙,能够发射出可见光的能量。
LED的半导体结构决定了其发光特性。
LED一般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中间夹杂着一个PN结。
这种结构使得LED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只有在正向电压作用下才能发光。
此外,LED还可以通过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掺杂物来改变其发光波长,从而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
LED的半导体工艺对其性能影响很大。
在LED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溅射等工艺将半导体材料沉积在衬底上,并进行各种加工和制备。
这些工艺对于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材料的质量以及器件的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LED的半导体材料和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LED具有高能效的特点。
LED的能效可以达到传统白炽灯的数倍,因为LED发光时几乎没有热量损失。
其次,LED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一般LED的寿命可以达到几万小时,远远超过传统灯泡。
此外,LED还具有快速启动、抗震动、抗干扰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环境。
LE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LED可以用于照明、显示、信号传输等方面。
在照明领域,LED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照明源。
LED灯具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色彩还原性,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路灯、汽车照明等方面。
在显示领域,LED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电子屏幕等产品。
此外,LED还可以用于通信、生物医学、农业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一下,LED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来发出可见光。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原理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理论。
当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结合时,它们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形成可见光。
以下是LED的工作原理:
1. P-N结构,LED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
P型半导体中有多余的正电荷(空穴),N型半导体中有多余的负电荷(自由电子)。
当P型和N型半导体通过特定的工艺结合在一起时,形成P-N结构。
2. 能带结构,在P-N结构中,会形成能带。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P-N结构上时,电子从N型半导体向P型半导体迁移,同时空穴也从P型半导体向N型半导体迁移。
当电子和空穴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复合,释放能量。
3. 发光,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它们释放出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产生可见光。
LED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能隙宽度,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4. 发光特性,LED具有高效率、长寿命、低功耗等优点,因此在照明、显示、指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LE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空穴复合原理,通过控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来产生可见光,实现能量的转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ED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发射光的电子器件,它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它通常由半导体芯片,两个电极和透镜组成。
LED可以发射从红色到绿色和蓝色的多种光。
它具有良好的省电性能、相对稳定的光谱,耐久性好,可以快速响应,反应时间小于1毫秒,发光颜色、亮度和发光强度可调,可用于控制和信号指示等。
它是近20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型发光元件,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如汽车、手机、办公设备、家用电器、手表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目前,LED发光二极管是最先进的发光元件,它的发光性能相比传统光源有着多面的优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d的半导体
LED(Light-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
LED的半导体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P-N结发光原理。
在LED的半导体结构中,P-N结是最关键的部分,其中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形成了能够发光的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材料是LED的核心部分,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GaN(氮化镓)、InGaN(氮化铟镓)等。
这些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能够在电流通过时产生光致发光效应。
LED的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对LED器件的性能和发光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ED的半导体结构一般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和发光层。
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P-N结是LED的发光原理所在。
当外加电压作用于LED器件时,P-N结处的载流子会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并导致半导体材料发光。
LED的发光颜色和亮度可以通过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来调节和控制。
除了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和半导体结构的设计,LED的半导体器件还需要通过晶体生长、光刻、薄膜沉积、封装等工艺步骤来制备。
这些工艺步骤需要精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确保LED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具有稳定的性能和高效的发光效果。
总的来说,LED的半导体是LED器件的核心部分,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半导体结构的设计和工艺制备的过程都对LED的性能和发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LED的半导体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LED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LED的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将推动LED产业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美好的光明。
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是两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们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二极管是一种基本的电子器件,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可以将电流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传导,被广泛应用于电源、通信和计算机等领域。
而发光二极管则是在半导体二极管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来的元件,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并在光学显示、照明和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对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这两种元件做总体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并探讨其广泛应用的领域。
第三部分将解释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介绍其不同的结构和分类,并探讨它在不同应用范围内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将比较分析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和区别,包括理论性能差异、应用场景选择比较以及技术发展前景对比评估。
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将总结概括文章要点,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阐述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这两种重要电子元件的概念、原理、结构以及广泛应用领域。
通过对它们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扮演的角色,并为相关领域中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还将对未来这两种元件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电子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2. 半导体二极管:2.1 基本原理:半导体二极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制造的电子器件。
它由两个不同掺杂的半导体材料构成,通常是P 型(正负载) 和N 型(负载) 的硅或锗晶体。
当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时,即正压施加在P 区域上,而负压施加在N 区域上,电子会从N 区流向P 区,同时空穴从P 区流向N 区。
这种电荷移动形成了一个电流,在此过程中,在PN 结处生成一个电势垒。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基本知识
自从60年代初期GaAsP红色发光器件小批量出现进而十年后大批量生产以来,发
光二极管新材料取得很大进展。
最早发展包括用GaAs
1-x P
x
制成的同质结器件,以及GaP
掺锌氧对的红色器件,GaAs
1-x P
x
掺氮的红、橙、黄器件,GaP掺氮的黄绿器件等等。
到了
80年代中期出现了GaAlAs发光二极管,由于GaAlAs材料为直接带材料,且具有高发光效率的双异质结结构,使LED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GaAlAs发光材料使LED 的发光效率可与白炽灯相媲美,到了1990年,Hewlett-Packard公司和东芝公司分别提出了一种以AlGaIn材料为基础的新型发光二极管。
由于AlGaIn在光谱的红到黄绿部分均可得到很高的发光效率,使LED的应用得到大大发展,这些应用包括汽车灯(如尾灯和转弯灯等),户外可变信号,高速公路资料信号,户外大屏幕显示以及交通信号灯。
近几年来,由于CaN材料制造技术的迅速进步,使蓝、绿、白LED的产业化成为现实,而且由于芯片亮度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得蓝、绿、白LED在显示、照明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将介绍LED的基本结构、LED主要的电学、光度学和色度学参数,并简单介绍LED制造主要工艺过程。
1.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基本结构
图<1>是普通LED的基本结构图。
它是用银浆把管芯装在引线框架(支架)上,再用金线把管芯的另一侧连接到支架的另一极,然后用环氧树脂封装成型。
组成LED的主要材料包括:管芯、粘合剂、金线、支架
和环氧树脂。
1.1 管芯
事实上,管芯是一个由化合物半导体组成的PN结。
由
不同材料制成的管芯可以发出不同的颜色。
即使同一种材
料,通过改变掺入杂质的种类或浓度,或者改变材料的组
份,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光颜色。
下表是不同颜色的发光
二极管所使用的发光材料。
图<1>普通LED基本结构图
Emission Area
0.254×0.254
N Electrode
P Electrode GaP P Epi Layer GaP N Epi Layer GaP N Substrate
表<1> 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所使用的发光材料
发光颜色 使用材料
波长
普通红 磷化镓 (GaP ) 700 高亮度红 磷砷镓 (GaAsP)
630
超高亮红 镓铝砷 (GaAlAs) 660 超高亮红
镓
铟
铝
磷 (AlGaInP)
625-640
普通绿、黄绿 磷化镓 (GaP ) 565-572
高亮绿
镓
铟
铝
磷 (AlGaInP)
572
超高亮绿 氮化镓 ( InGaN ) 505-540 普通黄、橙 磷砷镓 (GaAsP) 590,610
超高亮黄、橙
镓
铟
铝
磷 (AlGaInP)
590-610
蓝 氮化镓 ( InGaN ) 455-480 紫 氮化镓 ( GaN ) 400,430 白 氮化镓+荧光粉
460+YAG 红外
砷化镓 (GaAs)
>780
图<2>是LED 芯片图形。
多数管芯正面为P 面,连接到电源的正极,背面为N 面,连接到电源的负极((GaAlAs 芯片正面为N ,背面为P ; 以蓝宝石衬底的蓝、绿芯片P 、N 都在正面)。
约在管芯 2/3高处,是P 区和N 区的交界处,称PN 结。
当有电 流通过PN 结时产生发光,发光颜色取决于芯片材料, 而发光强度除了和材料有关外,还和通过PN 结电流的 大小以及封装形式有关。
电流越大,发光强度越高,但 当电流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光的饱和,这时电流再增加, 光强不再增加。
1.2 粘合剂
粘合剂的作用是把管芯粘在支架的反射杯上,一般使用导电银浆作为粘合剂,但对
于蓝宝石衬底的芯片,因两个电极都在正面,因此使用绝缘胶作为粘合剂。
银浆有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目前使用的银浆大都为单组份银浆,这种银浆必须在低温下保存。
粘合剂的性能对制品的可靠性及透光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并注意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1.3 金线
金线的作用是把管芯的电极连接到支架上。
主要有φ25μm和φ30μm两种规格,一般场合使用φ25μm金线,对于通过电流较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则使用φ30μm金线。
1.4 支架
支架也即LED的外引线,一般使用基体为铁并镀银的支架,但有时为了提高制品的散热性能,则使用基体为铜的支架,当然,其材料成本也相应增加。
1.5 环氧树脂
LED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封装材料。
环氧树脂的性能对LED的光电特性尤其是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它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出光效果、工艺可行性及价格等。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台湾产的EP系列环氧树脂,而我公司外加工线则较多使用日本产的502、512、514等树脂。
502树脂的流动性较好,但出光效果较差,512树脂的出光效果好,但粘度较高,工艺可行性差,可靠性也较差,514树脂的最大优点是耐热性能好,因此,常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制品。
树脂分为主剂和硬化剂两部分,有的树脂在主剂中加入了颜料,因此得到了各种颜色的主剂,而大多数树脂主剂出厂时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封装时根据需要加入不同颜料,硬化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树脂中加入适量的散射剂可以提高发光的均匀性,增大散射角,但同时法向发光强度降低。
2. LED的主要技术参数
2.1 电学参数
2.1.1 正向压降指每个LED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压降,用符号V
F
表示。
由不同材料制成的LED具有不同的V
F
值。
此外电极材料的选择以及电极制造过程
工艺条件的控制也对V
F 值有着重要影响。
组装过程影响V
F
值的因素主要是银浆的质
量。
银浆过期变质,使用双组份银浆时搅拌不均匀都可能造成V
F
值增加。
2.1.2 反向漏电流是指给LED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通过LED的电流,
用符号I R 表示。
正常的LED ,I R 值应接近0。
反向漏电流的产生除了和管芯本身的质量有关外,还和组装时管芯安放状态有关。
银浆粘污PN 结和管芯崩裂是造成漏电的最主要因素。
当银浆沾污PN 结时,好像有一个电阻并联到结上,形成漏电通路,从而产生漏电。
管芯崩裂是因为安放管芯时设备顶针位置调校不当,使管芯受损从而产生漏电,由于管芯崩裂现象镜检时较难发现且由此造成的漏电现象呈不稳定状态,使得在成品检测时易出现漏判,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大隐患。
2.2 光度学及光度学参数 2.2.1 能量的辐射分布
光源的总辐射能量是各种波长能量之和,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
我们称发光器件的辐射能量随波长而变化的情况为发光器件辐射能量的光谱分布,以P λ表示。
发光器件在λ1和λ2范围内的辐射功率可表示为:
P λ1P λ 2 = ∫ P λd λ (1 )
P λ是一个相对的分布函数。
光谱分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它的峰值波长和光谱带宽。
(1) 峰值波长λp
峰值波长λp 是指光谱强度最大处的波长, 它可以由光谱图很容易地确定。
图<3>是CaN 绿色LED 的光谱曲线, 由曲线可见, 其峰值波长是505 nm 。
(2) 半波宽度Δλ0.5
半波宽度Δλ
0.5
由λp 两边的两个波长
λ0. 5 -Δλ0. 5 求得:
Δλ0. 5
=λ
0. 5
-λ
0. 5
(2)
λ1 λ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