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殖细胞(2014)
- 格式:ppt
- 大小:11.26 MB
- 文档页数:59
⽣殖系统⽣殖系统⽣殖也称为“繁殖”,是⽣育后代各种⽣理过程的总称。
⼈类的⽣殖机能是在神经及神经体液的控制下,通过两性⽣殖器官的活动来实现的。
它包括⽣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受精卵的种殖“着床”、胚胎的发育及分娩等过程。
精⼦和卵细胞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卵进⼊⼦宫腔,逐渐埋⼊⼦宫内膜⽽被固定,这⼀过程称卵的种植或着床。
着床后受精卵发育后的⼀些细胞及⼦宫内膜发⽣变化,形成胎盘。
胎盘的功能有⼀是胎⼉及母体间的物质交换。
⼆是产⽣雌、孕激素及绒⽑膜促性腺激素。
受精卵在⼦宫内着床后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妊娠,妊娠期约280天。
胚胎发育成熟以后经分娩排出母体。
⽣殖系统包括男、⼥性⽣殖器官,⽣殖器官⼜可分为内、外竽殖器两部分。
内⽣殖器:包括能产⽣⽣殖细胞及性激素的腺体以及位于排也⽣殖细胞管道上的某些附附属属腺体。
能产⽣⽣殖细胞及分泌性激素的腺体称主性器官,男性是睾丸;⼥性是卵巢。
外⽣殖器:是完成体内受精的器官。
除主性器官以外的内、外⽣殖器⽆称为附性器官。
第⼋章男性⽣殖系统<!--[if !vml]--><!--[endif]--><!--[if !vml]--><!--[endif]-->男性⽣殖器内⽣殖器睾丸:产⽣精⼦,分泌雄激素输精管道:贮存、营养、输送精⼦的作⽤。
附属腺:增强及维持精⼦活动⼒。
外⽣殖器包括阴茎、阴囊。
第⼀节男性内⽣殖器⼀、睾丸睾丸为男性⽣殖腺,位于阴囊内,左右各⼀,呈卵圆形,在活体上由⽪肤表⾯可触及。
<!--[if !vml]--><!--[endif]-->(⼀)睾丸的结构睾丸由被膜和实质所组成。
<!--[if !vml]--><!--[endif]-->被膜睾丸鞘膜脏层:位于最外层,是胎⼉时期随睾丸下降到阴囊的腹膜鞘突的⼀部分。
⽩膜:为鞘膜下的致密结缔组织。
⾎管膜:为直接覆盖于睾丸上的富有⾎管的结缔组织。
人类的生殖(含答案)未命名一、单选题1.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A.胎盘B.脐带C.子宫D.羊水【答案】A【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所以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胚胎的发育过程。
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2.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A.输卵管、子宫B.卵巢、子宫C.子宫、子宫D.输卵管、输卵管【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受精的过程是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
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
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
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2014高考生物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 【2014考纲解读】(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4)伴性遗传Ⅱ(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6)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选材恰当: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研究方法由简到繁:先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分离定律,再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③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原理: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究由以往的描述推进到了定量分析。
④严密地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实验的操作程序: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性状显隐性及基因型的鉴定(1)性状显隐性判断:②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显性性状基因型鉴定:①测交法(更适于动物):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3.相关概念辨析(1)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
(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例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易混点】(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15高考考纲解读】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Ⅱ2.植物的组织培养Ⅱ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Ⅱ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Ⅰ【2014高考在线】1.(2014·北京卷)在25 ℃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2.(2014·四川卷)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3.(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溶于2 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答案】C【解析】酵母和菜花都含DNA物质,都可用来提取DNA,A项正确。
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所以DNA在2 mol/L的NaCl溶液或者蒸馏水中都能溶解,B项正确。
鸡血细胞加水搅拌,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DNA存在于溶液中,C项错误。
DNA与二苯胺在沸水浴条件下反应,冷却后变蓝,D项正确。
4.(2014·福建卷)[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
其技术流程如图:(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
(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_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
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男性生殖系统起着繁殖后代的重要作用,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男性生殖器中一个关键的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以及其在生殖中的重要性。
一、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概念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指正常细胞分裂中两次DNA复制与一次有丝分裂相结合的特殊分裂方式。
它是繁殖细胞的特征性分裂方式,也是生殖细胞形成的重要步骤。
在男性生殖器中,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主要指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
二、男性生殖器中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1. 精母细胞的准备阶段在男性生殖器中,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起始于精母细胞的形成。
这个过程通常开始于青春期,伴随着男性性腺(睾丸)的发育。
精母细胞是一种具有卵细胞样的大细胞,其细胞质融合,染色体交换等事件的发生使其成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前体细胞。
2. 第一次减数分裂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精母细胞将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重组,从而使染色体变为亲和配对的状态。
接着,染色体在细胞质纺锤体的牵引下发生分离,形成两个细胞——一细胞具有父亲的染色体,另一细胞具有母亲的染色体。
3. 后续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结束后,两个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四个细胞,这些细胞称为精细胞。
在这一过程中,染色体并未复制,从而使得细胞数目减半,而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这四个细胞都含有父母亲染色体的不同组合,这样的遗传重组为后续的生殖过程打下基础。
三、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重要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男性生殖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保证了生殖细胞的遗传稳定和多样性。
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和分离,每个精细胞都可以拥有不同的遗传组合,每个精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
这种基因的重组和分离为种群的遗传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也为生物种群的适应性演化提供了可能。
四、总结男性生殖器中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男性生殖细胞形成的重要过程。
它经历了精母细胞的准备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以及后续分裂等阶段。
通过这一过程,每个精细胞都具备了不同的遗传组合,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铺平了道路。
解读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外阴)方三高;薛德彬;肖华亮;石群立;周晓军【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2)003【总页数】7页(P241-247)【关键词】外阴肿瘤;WHO;分类【作者】方三高;薛德彬;肖华亮;石群立;周晓军【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 400042;浙江省新华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5;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 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 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5外阴肿瘤在WHO(2014)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1](简称新版)中位列最后一章;与WHO(2003)第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2](简称旧版)相比,新版增加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简化及重新命名一些疾病,用二分法的鳞状上皮内病变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IL),代替旧版的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IN)系统,并与非HPV感染相关的外阴SIL——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differentiated-type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VIN)分开。
将皮肤附属器肿瘤整节删除,使之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充实。
本文现介绍新版外阴肿瘤的主要变化,为临床病理医师认识新增病种提供参考。
与旧版不同,新版按恶性肿瘤在前,良性肿瘤在后排序。
将旧版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相关病变和前驱病变中的“相关病变”删除。
鳞状细胞癌中删除“角化棘皮瘤样”、“伴有肿瘤巨细胞的”及“其他”三个亚型。
与子宫颈一样,采用SIL替换VIN系统,以VIN作为别名,保留dVIN名称,并作为SIL新的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