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11
**至**至**铁路(**段)*****-01标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中国中铁中国中铁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段工程指挥部*分部二○一六年九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试验目的 (1)1.1试验依据 (1)1.2试验目的 (1)2 水泥搅拌桩工艺原理 (1)3 工程概况 (2)4 试桩目的验证 (2)5 试桩施工方法 (3)5.1.施工用原材料及试桩配合比 (3)5.2.试验要求 (3)5.4.试桩地点 (4)5.5.试桩布置图 (4)6 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4)7 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 (6)8 检测结果 (7)8.1无侧向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7)8.2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 (8)9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和参数确定 (14)9.1 试桩总结 (14)9.2 参数确定 (14)1编制依据及试验目的1.1试验依据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J1078-2010);4、《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2011;5、国家及**地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6、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7、本公司的施工能力、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方法及科技成果;1.2试验目的(1) 确定每根搅拌桩水泥用量。
(2) 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 根据不同掺和比确定技术参数。
(4) 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
(5) 校核单桩地基承载力。
(6) 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2 水泥搅拌桩工艺原理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将水泥浆与需加固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强制拌合,使其固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编制依据(1)《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5)《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T225-91)(6)《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设计图:LWS2012-42路通-02》二、工程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该试验段位于滨州市北海新区范围内,起讫里程为DK47+330~DK47+350段线路,线路主要以填方通过,根据地质钻探,本段所处地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下有软卧层,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粘性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
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2、主要技术标准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d=0.5m,桩间距1.2m,桩长10m,由路基面中心向两边按三角形布置;加固后水泥搅拌桩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9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DK47+330~DK47+350段水泥搅拌桩选定6种配合比,按每种配合比3根试桩,水泥搅拌桩试桩编号分别为1-1#~3#、1-4#~6#、1-7#~9#、1-10#~12#、1-13#~15#、1-16#~18#。
配合比如下表:材料配合比方案固结材料掺入比粉煤灰含量PO42.5山铝水泥(Kg/m)水(Kg/m)粉煤灰(Kg/m)1 15% 30% 1(37)0.77(28.6)0.43(16)2 15% 35% 1(34)0.84(28.6)0.56(19)3 16% 30% 1(40)0.77(30.8)0.43(17)4 16% 35% 1(37)0.83(30.8)0.54(20)5 17% 30% 1(42)0.77(32.4)0.43(18)6 17% 35% 1(39)0.83(32.4)0.54(21)三、试桩目的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5、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粉煤灰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试验总结报告2014年12月25日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总结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4年12月25日进行了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DK169+010段线路右侧路基进行了3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水泥搅拌桩桩施工范围:*****~******路基须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工程量为**万延米,。
采用三角形布置,桩径均为**m,设计。
水泥搅拌桩处理段一览表二、工程地质情况地表为水稻田,桩体长度范围内***米土层结构为粉质黏土,桩底持力层为***。
三、试桩目的验证情况⑴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顺序满足施工需要。
⑵浆液配合比按试验桩配合比施工满足施工需要。
⑶搅拌机钻头下沉时间每次6~7分钟、提升速度4~5分钟。
⑷验证供浆和停浆时间。
根据试验工艺,两次下降提升过程全部进行喷浆搅拌,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按要求对试验桩进行钻芯取样试验及单桩承载力试验,以确认水泥搅拌桩桩的设计参数及桩身的完整性。
见后附试验报告。
四、施工过程控制1、施工用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为水泥:土:水=800:5000:9332、人员、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人员2名,现场技术人员1名,机长1名,操作人员7名。
采用大扭矩水泥搅拌桩机1台、柴油发电机1台。
五、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桩位布置,三角形布置,间距1.2m 见下图:贵阳(1)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桩钻机施工流程图(2)施工方法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水泥搅拌钻机施工。
钻机就位后,启动搅拌机钻机,钻速稳定后钻杆钻入地下,钻孔过程做好记录。
钻至设计标高后,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射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 ,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至设计深度,反循环至地表。
① 放线:施工前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图统一进行测放桩位线,桩位中心点用钎子插入地下,并用白灰明示,桩位间距为1.22m 、1.18m 、1.19m 。
中铁二局浦梅铁路PM—5标工程指挥部路基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中铁二局浦梅铁路PM—5标工程指挥部2017年2月编制:复核:审核:日期:路基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复核地质资料,检验主要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是否合适,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浆液配合比,水泥用量的最佳参数及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等施工工艺参数。
二、适用范围DK380+570—DK380+763.5段内路基水泥搅拌桩,桩径0.5m,桩长21―55m,正三角形布置,打入下卧层不得小于0.5m,路基加固段长度共193.5m。
三、人员组织1大队长王军总体负责水泥搅拌桩桩工艺性试验组织。
2总工程师余志强为施工技术总负责人,负责与监理公司、设计单位代表的联系。
3龚潇鉴、唐世斌负责工艺性试验现场原始记录,罗启元具体负责工艺性试验施工工艺参数搜集、汇总及总结。
4樊涛负责混凝土的供应联系。
5袁善文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及混凝土试件取样。
6主要旋喷桩操作人员有何昌文、亢洪明及王春雷等6名。
四、设备选型PH-5水泥搅拌机2台,3KW灰浆搅拌机2台,12.5KW灰浆泵2台,1m³2个,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套。
五.试验工艺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定位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搅拌机的钻杆须垂直并对准桩位)。
2)制备水泥浆在搅拌机下沉之前,组织按确定的配合比搅拌水泥浆,搅拌均匀后前将水泥浆倒入二次搅拌池中。
3)搅拌下沉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1.0~1.2m/min,下沉过程中开启灰浆泵进行喷浆施工。
4)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在桩端停留30s,确保桩端质量。
然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提升速度控制在0.6~0.8m/min。
5)复搅重复前次作业,每根桩均要进行复搅复喷。
6)清洗、移机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目录一、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试桩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质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艺性成桩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试桩目的验证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实验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实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实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CFG桩成桩工程中质量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施工数据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CFG桩成桩过程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工艺参数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一、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二、试桩施工机具 (1)三、试桩目的 (1)四、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六、施工工艺 (3)七、试桩成果 (5)附件1:复合地基静载及钻芯取样结果报告 (11)附件2: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12)附件3: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平面图 (20)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2013年8月4日~6日,在DK191+005~DK191+528段进行了36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1m,搅拌桩直径为0.5m,设计桩长2.5~10.6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二、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PH-5D型深层水泥搅拌桩钻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一档为0.6m/min,转速正转15r/min,反转17r/min;二档为0.8m/min,转速正转25r/min,反转29r/min;三档为1m/min,转速正转44r/min,反转52r/min;四档为1.5m/min,转速正转70r/min,反转82r/min;五档为2m/min,转速正转108r/min,反转138r/min;PJ-5A泥浆泵一台。
PJ4-2型电脑自动记录仪一台。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配置了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1cm。
三、试桩目的(1)确认水泥掺入量及水灰比。
(2)确认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在软基处理三期真空预压区空旷场地进行试桩,距堆取料机基础轴线距离约20米进行了3组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每组4根,并按设计要求形成咬合桩,桩身搭接10cm。
搅拌桩直径为0.65m。
实际桩长约11m。
二、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SJB-2型深层搅拌桩机,主电机功率为37KW。
试桩前所有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2、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3、在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三、试桩的目的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如搅拌桩的钻头形式、泥浆泵的类型、送浆管类型等,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5、通过试验为设计提供相关设计参数,如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承载力等。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提升速度采用0.8m/min,允许偏差≤0.5m/min。
钻进速度采用1~2m/min。
转速为56转/分,泵速600转/分,采用3喷6搅进行施工。
(2)水泥掺和量的确定根据《吹泥区轨道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布置及试桩图》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18%和20%。
试桩数量如下:水泥掺量18%一组,编号S1,共四根;水泥掺量20%两组,编号S2、S3,每组4根共8根;合计12根。
每米水泥用量=水泥掺和量百分比×3.14×0.325×0.325×1740。
S1水泥掺和量为18%,104kg/m。
S2和S3水泥掺和量为20%,115kg/m。
(5)喷浆压力喷浆压力为0.5MPa。
关于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成果的报告---------------------- 工程监理办:2012年5月11日,在贵站现场监理工程师指导监督下,经过我项目部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在57省道平阳县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工程第2合同段K4+098.8〜K4+138.8段路基现场顺利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现将本次成桩试验成果报告贵站,望予审批。
附件: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报告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情况记录表K4+098.8〜K4+138.8段水泥搅拌桩桩位布置图-------------- 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O—二年六月九日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编希9: 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0—二年六月九日2012年5月11日,------------------------------- 工程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在K4+098.8〜K4+138.8段路基上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
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1、确定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满足施工需要。
2、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水灰比、水泥浆比重、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掺入量等各项工艺参数。
二、试验地段情况1、试桩位置:K4+098.8〜K4+138.8段1 —9号桩。
2、地质情况:本段路基为农田灌溉区,地层属多层结构,表部为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厚约1.2—2.3m,软塑状,具中压塑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中部为海积淤泥质粘土及海冲积卵石,淤泥质粘土流塑状。
下伏全一中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岩呈砂土状,中密状,强风化岩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岩完整性较好。
3、设计情况:本段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50cm、桩长12~14m、桩距0.8m, 正三角形布置。
三、试桩参数本次试桩共试验9根桩,顺序为:1#、2#、3#、4#、5#、6#、7 #、8#、9#。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东塘大道(元华路至北江滨路)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一、前言本次试桩是为了保证东塘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而进行的。
试桩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桩总结报告如下。
二、试桩情况本次试桩共进行了30根,试桩深度为12米。
试桩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水泥搅拌桩进行施工,保证了桩身的密实性和强度。
试桩结果显示,所有的试桩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试桩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桩身出现了微小的裂缝,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发现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不均匀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加强水泥搅拌的措施,确保了后续施工的质量。
四、结论通过本次试桩,我们对东塘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包括水泥搅拌桩、钢管混凝土桩等多种桩基础形式。
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可靠,需要进行试桩工作。
编写依据本试桩方案编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试验规程》、《桩基础设计规范》等。
试桩目的本次试桩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土层情况,为后续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试桩点和时间试桩点选取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四周,共设立12个试桩点。
试桩时间为每天的工作时间内进行,预计需要7天时间完成。
试桩准备试桩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土样采集和试验等工作,同时准备好试桩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试桩施工组织试桩施工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同时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保工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试验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试桩施工工艺试桩施工采用水泥搅拌桩工艺,具体包括孔洞开挖、配筋、灌浆、振捣等工序。
每个试桩点需要进行多次灌浆,确保桩身的质量。
试桩检测标准试桩的检测标准包括桩身的直径、长度、强度、变形等指标。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引言水泥搅拌桩是道路、桥梁和工程建筑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认搅拌桩工艺的可行性及其优化方案,通常会进行工艺性试桩。
本文就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试验过程1. 试验位置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实际工程环境,选取了试验场地的一个特定位置进行试验。
该位置地质条件比较典型,是一片相对软弱的黏土层。
这种地质条件较为常见,因此试验结果具有普适性。
2. 试验参数及步骤试验参数如下:•桩径:0.8m•桩高:8m•搅拌深度:15m•搅拌直径:2m•每个试验点施工时间:2小时试验步骤如下:1.按照先前确定的搅拌方案进行施工,直至达到所设定的搅拌深度。
2.将固化的搅拌桩进行取样,进行实验室试验,例如强度试验、密度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3.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出各桩的技术参数,并对比分析,确定优化方案。
4.根据优化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水泥搅拌桩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试验结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以下结果:•水泥搅拌桩施工施工效率高;•搅拌桩质量与工艺优化方案密切相关;•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搅拌桩施工后,对周边地基产生的影响较小;•试验经验表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的关键;三、结论综上所述,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木质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其施工效率快、工艺优化灵活、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等优点,使其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够为搅拌桩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泥搅拌桩试验总结我标段于2009年3月28日、29日在K14+094.5-K14+154.4段进行了水泥搅拌桩的试桩,水泥搅拌桩试桩采用湿喷工艺共试验12根(其中1#、2#、3#三根作为试钻用的,不进行取芯),直径φ50mm,桩长8m(设计),,目的在于确定合理的钻进及提升速度、喷浆压力和单位时间喷入量等技术参数,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后期水泥搅拌桩的大面积施工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具体总结如下:一、施工准备1、人员组织经试验总结每个桩机应配备一下人员:2、场地准备:(1)、清除施工场地内的地表附着物以及树根草根等,并整平。
(2)测量队精确放样,定出中边桩的准确位置,现场技术人员再根据中边桩确定出水泥搅拌桩的位置。
3、材料准备:水泥选用濮阳同力水泥厂生产的P.c32.5号复合硅酸盐水泥。
4、水泥浆水灰比的试验选择: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为了更好地确定经济合理的试验配方,按每米水泥用量分别为55kg、55kg、60kg 3种试验配比各试钻3根,根据实验检测报告确定采用每米水泥用量55kg、每米用水量33kg、水灰比0.6、泥浆比重为1.65 g/cm3。
开钻前,在钻机上标注明显的尺寸标记,以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并进行空负荷试运转,检查桩机运转是否正常,喷浆机输料管道是否畅通,确保试桩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四拌三喷)桩位放样钻机定位制备水泥浆(2挡)正循环喷浆钻进至设计深度(2挡)反循环喷浆搅拌提升至平整地面线下25cm 处(2挡)重复钻进喷浆至设计深度(3挡)反循环提钻至地面成桩结束钻机移位。
2、施工方法:(1)钻机就位检查钻头直径,连接好输浆管路,检查主机各部位间连接情况及水泥浆搅拌罐、输送泵是否正常,做好必要的调整和紧固工作。
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使钻头中心对准桩位,由现场质检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开始开机作业。
就位过程中并注意桩机平台的水平和导向架垂直度,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一、试桩目的本次试桩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水泥搅拌桩的承载性能和工程质量,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指导。
二、试桩方案本次试桩使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桩径为600mm,桩长为12m。
试桩选取了4个不同位置的试验桩点,以全面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桩基的承载性能。
三、试桩过程1.基础准备:试桩前,对试验区进行了清理,确保工作面平整无遮挡物。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对试验孔进行了标定,并进行了水平控制,以确保试桩的定位准确。
2.搅拌桩施工:采用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
搅拌桩机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3.桩施工质量监控:在桩身上设置了测距点,并对桩的竖向及水平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工程人员进行了质量把关,确保桩身的一致性和密实度。
4.桩顶处理:在桩顶处加设了胶泥砂浆平台,并进行了压实处理,确保桩顶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5.试桩记录:对试桩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详细记录,包括桩身竖向位移、水平位移、桩径等参数数据,为后续工程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四、试桩结果分析根据试桩记录的数据,对试桩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1.桩身质量:试桩记录显示,桩身质量较好,密实度高,没有明显的孔洞和空隙。
桩身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斜桩和偏位。
2.桩顶承载能力:试桩记录显示,桩顶经过胶泥砂浆的加固处理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沉降和变形。
在试桩过程中,对桩顶进行了反复锤击和负荷测试,结果显示桩顶的稳定性较好。
3.桩基变形:试桩记录显示,试桩后桩身的竖向和水平位移较小,说明桩基的稳定性和刚度较好。
根据试桩数据的监测结果,可以预估桩基的变形范围和沉降量,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五、结论与建议试桩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工程质量。
推荐在项目中继续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桩基的主要施工技术。
1.在试桩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全面了解地层情况和地质条件,以便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
粉喷桩工艺性试验总结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启复线电化工程项目部二O一O年七月粉喷桩工艺性试验总结(K179+400~K181+303.6)一、编制依据(1)中铁上海设计院提供的《改建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路基设计图》;(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200公里时速设计及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3)相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1)上海铁路局“2009年第一号局长令”2)工综函[2009]192号《关于城际铁路建设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3)工综函[2009]180号《关于印发〈上海铁路局客运专线工务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4)上铁工发[2009]416号《上海铁路局工务施工和日常养修作业安全管理办法》5)建工函[2009]260号《大型机械临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6)上铁运发[2008]316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7)上铁建发(2009)83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8)上铁运函[2009]603号《关于对〈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进行修订的通知》9)上铁运发[2009]451号《关于印发〈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10)铁道部第3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等有关规定⑷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丹阳货场搬迁工程K1249+200~K1252+150和GDK0+446.00~GDK1+256.00段工程施工任务,施工范围内K1250+500~K1251+850段为,全长1350米,地基加固采用粉喷桩,桩长6~9m,桩间距1.1m,桩径0.5m,共100683延米,按正方形布置。
固化剂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站场内信号楼地基加固才用粉喷桩加固,桩径0.5m,有效桩长6m,共2502延米。
K1250+500~K1250+900范围内桩长为8m,桩间距为1.1m; K1250+900~K1251+670范围内桩长为9m,桩间距为1.1m; K1251+670~K1251+770范围内桩长为6m,桩间距为1.1m;K1251+770~K1251+850范围内桩长为5m,桩间距为1.1m。
目录目录 (1)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2、试桩施工机具 (1)3、试桩目的 (1)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6、施工工艺 (5)7、试桩技术要求 (6)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测情况 (7)9、试桩总结 (11)10、附件 (13)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NQYDK2+550~NQYDK2+691段软土地带进行了9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1m。
搅拌桩直径为0.5m,设计桩长4.4-4.8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2、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ZGA-A型桩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必须完成以下工作:(1)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试桩目的(1) 确定每根搅拌桩水泥用量。
(2) 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 根据不同掺和比确定技术参数。
(4) 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
(5) 校核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6) 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搅拌速度和提升搅拌速度如下:试桩施工中,严格控制机头的钻进速度(1.8m/min)及提升速度(0.9m/min),注意保证桩头的质量(采用停留喷粉或喷浆30秒的方法),用电子秤或电子自动记录仪来记录每米喷粉量(湿法则记录总喷浆量及平均喷浆量),如发现喷粉量或喷浆量不足,则采用复搅复喷的方法来保证桩身质量(试桩时未发生)。
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DK101+690~DK101+737.5)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编制:复核:审核:中国路桥渝万铁路土建3标项目经理部四分部目录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二、试桩施工机具: (1)三、试桩的目的: (1)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1)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六、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2)七、试桩结论: (4)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在DK101+690~DK101+737.5处进行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试桩已按原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0.5米,桩间距1.1米,桩长2.5~4.7m,桩间距按梅花桩式排列,桩要求打入下卧层不小于0.5m。
二、试桩施工机具:试桩前所有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深度刻度盘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吊垂线,并画上垂直线。
(3)每台桩机桁架间横撑间距为 1.2m,以便观察钻进与提升速度。
同时在带动钻杆的链条上系上红绳,直观地观察钻进深度。
三、试桩的目的:为保证成桩质量及确定各施工参数,试验地点设在DK101+690~DK101+737.5处。
试验目的:1、确定该地质下符合质量要求的合理喷浆量及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确定喷浆量的各种参数(如钻进、提升、转速、钻进提升时管道压力及喷浆管道压力等)。
4、磨合机械和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以便指导施工5、确定灰浆稠度(水灰比)6、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掺入比。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4.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提升速度采用0.8m/min,允许偏差≤0.5m/min。
钻进速度采用1.47m/min。
转速为56转/分,泵速600转/分。
4.2水泥掺和量的确定:水泥掺和量为15%。
4.3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水灰比为0.45~0.55。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方案一、编制依据1、同类工程原有的施工经验;2、青岛蓝色硅谷创业路等五条道路市政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二、试验目的通过工艺性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参数,检验成孔质量和搅拌灌注质量,确定桩的完整性及强度是否满足要求,为规模施工提供相关的施工技术参数。
通过试验桩施工,将确定的主要施工参数如下: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如搅拌桩的钻头形式、泥浆泵(搅拌泵)的类型、送浆管类型等,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
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5、通过试验为设计提供相关设计参数,如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承载力等。
三、试验桩位置及适用范围试验桩位置:水泥搅拌桩的试验桩设在南泊河西路K0+111至K0+211段路基处,在红线范围内,共试桩9根,试验桩桩底标高-5.5m,桩顶标高1.46m,现在地面标高2.46m,设计桩长7.96m(工艺性试桩桩顶至地面),设计桩径50cm。
适用范围:试验桩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适用于我标段施工的K0+111~K1+211段内路基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地段的施工。
四、试验方案1、水泥搅拌配合比根据设计图纸:桩身水泥浆采用42.5级中抗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掺入比不少于15%的基本要求和试配,水泥浆水灰比0.5。
根据以往同类地区同类工程经验参数和设计要求,按水泥掺量变化高中低原则试配三种配比进行试桩验证,水泥用量分别是63kg/m、67kg/m、70kg/m,对应参入量分别为17%、18%、19%。
共试9根桩,每种配合比试3根桩。
2、采用“四搅两喷”施工工艺采用“四搅两喷”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如下: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百度文库-----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汇总
————————————————————————————————作者:————————————————————————————————日期:
关于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成果的报告
---------------------------------工程监理办:
2012年5月11日,在贵站现场监理工程师指导监督下,经过我项目部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在57省道平阳县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工程第2合同段K4+098.8~K4+138.8段路基现场顺利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现将本次成桩试验成果报告贵站,望予审批。
附件: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情况记录表
K4+098.8~K4+138.8段水泥搅拌桩桩位布置图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六月九日
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九日
2012年5月11日,-------------------------------------------工程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在K4+098.8~K4+138.8段路基上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
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目的
1、确定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满足施工需要。
2、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水灰比、水泥浆比重、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掺入量等各项工艺参数。
二、试验地段情况
1、试桩位置:K4+098.8~K4+138.8段1—9号桩。
2、地质情况:本段路基为农田灌溉区,地层属多层结构,表部为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厚约1.2—2.3m,软塑状,具中压塑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中部为海积淤泥质粘土及海冲积卵石,淤泥质粘土流塑状。
下伏全—中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岩呈砂土状,中密状,强风化岩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岩完整性较好。
3、设计情况:本段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50cm、桩长12~14m、桩距0.8m,正三角形布置。
三、试桩参数
本次试桩共试验9根桩,顺序为:1#、2#、3#、4#、5#、6#、7#、8#、9#。
1#、2#、3#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为0.6m/min,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8L/m,水泥用量为58.7kg/m。
4#、5#、6#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搅拌速度为0.8m/min,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4L/m,水泥用量为53.8kg/m。
7#、8#、9#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搅拌速度为1.0m/min ,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0L/m ,48.9kg/m 。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质量要求:
(1)所用的水泥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搅拌桩的数量、布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
(3)每根桩的喷浆量不得少于设计要求。
(4)水泥搅拌桩的桩身质量、长度、完整性、承载力值、强度应满足
清 基 平整场地
排 水
测量放样
桩机就位
预搅下沉
钻到设计标高
钻孔对位、调平
喷浆提升搅拌
重复钻进搅拌
重复喷浆提升搅拌
关机移位
室内试验
设计要求。
(5)施工方法采用四搅两喷法。
3、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
(1)工区指定专人旁站水泥搅拌桩施工全过程。
(2)钻机开钻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查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3)桩体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为保证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桩位。
(4)施工过程中,检查的重点是水泥用量、施工桩长、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浆液泵送压力、单桩施工时间、水泥浆比重。
(5)水泥搅拌液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
并由专职试验员用浆液比重计检测浆液密度。
(6)段浆量的控制:段浆量为每米桩体所需喷浆量的体积。
根据计算,水灰比为0.50,施工桩的总浆量=段浆量×施工桩长度。
按照配合比拌制浆液的罐数总量与施工的桩数量进行对比,以此来控制施工过程中桩身浆量总量。
(7)在试桩部位28天内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碾压。
五、试桩施工过程
1、现场施工准备情况:
(1)本段搅拌桩设计桩长为12~14m,机架高度为19m,钻杆长度为17m。
(2)选用的水泥(P.C 32.5R早强硅酸盐水泥)均已经监理工程师检验。
(3)水灰比采用1:2。
(4)桩位间距横向0.8m,纵向0.67m,正三角形布置,放样误差不大于1cm。
(5)选取的桩位:1#、2#、3#、4#、5#、6#、7#、8#、9#;桩位均插设竹签定位,白灰标识。
2、施工设备及人员情况:
(1)机械设备见下表: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进场时间技术状况
1 搅拌桩机PD-5D 1 2012.4.24良好
2 挖掘机CX210B 1 2012.1.28良好
3 灰浆搅拌机Y112M-6 1 2012.4.24良好
4 泵浆机UB-34KW、
1 2012.4.24 良好
33L/min
5 流量计量机LD-8111-A 1 2012.4.24良好
(2)人员安排:
序号职务名称姓名人数备注
1 队长- 1
2 施工负责人- 1
3 施工员- 1
4 质检员- 1
5 安全员- 1
6 电工- 1
7 机械操作员 5
8 其他人员10
3、试桩情况:
(1)钻机及输送泵检测
开钻前,对输送泵及钻机管路进行压力检测,确保管路安全可靠。
(2)钻机就位
钻头尖对准桩位点后固定钻机,对准偏差不大于2cm;
水平尺量测钻机水平及垂直度,调整钻机液压脚,使钻头尖及桩位中心成一直线,确保桩身竖直。
(3)钻孔
本段路基表层均为粉质黏土、黏土、海积淤泥质黏土。
钻进过程中,对不同的地质、钻进速度作出详细记录。
(4)成孔
根据钻机钻杆上所标尺寸控制钻孔深度,钻至设计高程后停钻。
钻进应先慢后快。
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
(5)水泥浆输入
水泥浆预先搅拌好后,再由输浆管泵入钻机钻杆内送入孔底。
开始提升钻头,提升钻头过程中按设计速度提升,不宜太快,提升过程中应边提升边喷浆,提升速度均匀连续。
(6)钻机移位
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施工时由于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
因此,下一根
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五、试验桩质量检查情况:
(1)试桩结束后,我部于5月18日开挖桩头检查,桩头外观良好,桩径符合设计要求。
(2)试桩28天后,进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取芯试验,具体详见检测报告。
六、试桩结论(试桩参数确定)
1、采用搅拌桩桩机成孔及芯管喷水泥浆的施工方法,适合本段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
2、水泥浆水灰比为:1:2,水泥用量50㎏/m。
3、机械控制参数
钻进、提升速度:0.6~1.0m/min;
泵压:0.4~0.6MPa;
按上述施工工艺参数进行施工,可确保施工质量,可以组织大面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