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制程常见缺陷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14
SMT产品常见不良及其原因分析_产品不良的分类SMT 产品常见不良及其原因分析_产品不良的分类SMT 常见不良及其原因分析一. 主要不良分析主要不良分析.锡珠(Solder Balls):1. 丝印孔与焊盘不对位,印刷不精确,使锡膏弄脏PCB 。
2. 锡膏在氧化环境中暴露过多、吸空气中水份太多。
3. 加热不精确,太慢并不均匀.4. 加热速率太快并预热区间太长。
5. 锡膏干得太快。
6. 助焊剂活性不够。
7. 太多颗粒小的锡粉。
8. 回流过程中助焊剂挥发性不适当。
锡球的工艺认可标准是:当焊盘或印制导线的之间距离为0.13mm 时,锡珠直径不能超过0.13mm ,或者在600mm平方范围内不能出现超过五个锡珠。
锡桥(Bridge solder):1. 锡膏太稀, 包括锡膏内金属或固体含量低、摇溶性低、锡膏容易榨开.2. 锡膏颗粒太大、助焊剂表面张力太小.3. 焊盘上太多锡膏.4. 回流温度峰值太高等.开路(Open):1. 锡膏量不够.2. 组件引脚的共面性不够.3. 锡湿不够(不够熔化、流动性不好) ,锡膏太稀引起锡流失.4. 引脚吸锡(象灯芯草一样) 或附近有联机孔. 引脚吸锡可以通过放慢加热速度和底面加热多、上面加热少来防止.5. 焊锡对引脚不熔湿, 干燥时间过长引起助焊剂失效、回流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引起氧化.6. 焊盘氧化, 焊锡没熔焊盘.墓碑(Tombstoning/Part shift):墓碑通常是不相等的熔湿力的结果,使得回流后组件在一端上站起来, 一般加热越慢,板越平稳,越少发生。
降低装配通过183° C 的温升速率将有助于校正这个缺陷。
空洞:是锡点的X 光或截面检查通常所发现的缺陷。
空洞是锡点内的微小“气泡”, 可能是被夹住的空气或助焊剂。
空洞一般由三个曲线错误所引起:不够峰值温度;回流时间不够;升温阶段温度过高。
造成没挥发的助焊剂被夹住在锡点内。
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空洞的产生,应在空洞发生的点测量温度曲线,适当调整直到问题解决。
缺陷一:“立碑”现象(即片式元器件发生“竖立”)立碑现象发生主要原因是元件两端的湿润力不平衡,引发元件两端的力矩也不平衡,导致“立碑”。
回流焊“立碑”现象动态图(来源网络)什么情况会导致回流焊时元件两端湿润力不平衡,导致“立碑”?:因素A:焊盘设计与布局不合理↓①元件的两边焊盘之一与地线相连接或有一侧焊盘面积过大,焊盘两端热容量不均匀;②PCB表面各处的温差过大以致元件焊盘两边吸热不均匀;③大型器件QFP、BGA、散热器周围的小型片式元件焊盘两端会出现温度不均匀。
★解决办法:工程师调整焊盘设计和布局因素B:焊锡膏与焊锡膏印刷存在问题↓①焊锡膏的活性不高或元件的可焊性差,焊锡膏熔化后,表面张力不一样,将引起焊盘湿润力不平衡。
②两焊盘的焊锡膏印刷量不均匀,印刷太厚,元件下压后多余锡膏溢流;②贴片压力太大,下压使锡膏塌陷到油墨上;③焊盘开口外形不好,未做防锡珠处理;④锡膏活性不好,干的太快,或有太多颗粒小的锡粉;⑤印刷偏移,使部分锡膏沾到PCB上;⑥刮刀速度过快,引起塌边不良,回流后导致产生锡球...缺陷三:桥连桥连也是SMT生产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会引起元件之间的短路,遇到桥连必须返修。
BGA桥连示意图(来源网络)造成桥连的原因主要有:因素A:焊锡膏的质量问题↓①焊锡膏中金属含量偏高,特别是印刷时间过久,易出现金属含量增高,导致IC引脚桥连;②焊锡膏粘度低,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③焊锡膏塔落度差,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解决办法:需要工厂调整焊锡膏配比或改用质量好的焊锡膏因素B:印刷系统↓①印刷机重复精度差,对位不齐(钢网对位不准、PCB对位不准),导致焊锡膏印刷到焊盘外,尤其是细间距QFP焊盘;②钢网窗口尺寸与厚度设计失准以及PCB焊盘设计Sn-pb合金镀层不均匀,导致焊锡膏偏多;★解决方法:需要工厂调整印刷机,改善PCB焊盘涂覆层;因素C:贴放压力过大↓焊锡膏受压后满流是生产中多见的原因,另外贴片精度不够会使元件出现移位、IC引脚变形等;因素D:再流焊炉升温速度过快,焊锡膏中溶剂来不及挥发★解决办法:需要工厂调整贴片机Z轴高度及再流焊炉升温速度缺陷四:芯吸现象芯吸现象,也称吸料现象、抽芯现象,是SMT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多见于气相回流焊中。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SMT制程(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不良现象在SMT制程中时有发生。
本文将讨论SMT制程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
1.焊接不良:焊接不良可以导致焊点虚焊、焊接断裂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焊接温度不够、焊接时间不足、焊接设备不稳定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焊接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加焊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精度等。
2.贴装不良:贴装不良可以导致元件偏移、元件漏贴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贴装位置错误、贴装头磨损、胶垫损坏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贴装机的精度和稳定性、定期更换贴装头和胶垫等。
3.元件损坏:元件在SMT制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电静电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损。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设备、增加元件存储和运输的保护等。
4.焊盘不良:焊盘不良可以导致焊点接触不良、导致电路连通性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锡膏质量不佳、焊盘形状不准确等。
改善对策包括使用高质量的锡膏、提高焊盘生产过程的精度等。
5.引脚弯曲:引脚弯曲会导致元件无法正确插入或连接。
常见的原因包括元件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引脚受到碰撞、搬运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措施、培训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等。
改善SMT制程不良有很多对策,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1.提高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采用高质量的设备和工具,可大大降低不良率。
2.优化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设备特性,合理的调整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焊接效果和质量。
3.加强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操作人员熟悉SMT制程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减少人为失误和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
4.严格品质管理: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校验、材料检测、过程控制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对元件进行正确的存储和运输保护,避免机械损伤、静电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元件损坏。
SMT 缺陷分析及对策一、桥联引线之间出现搭接的常见原因是端接头(或焊盘或导线)之间的间隔不够大。
再流焊时,搭接可能由于焊膏厚度过大或合金含量过多引起的。
另一个原因是焊膏塌落或焊膏黏度太小。
波峰焊时,搭接可能与设计有关,如传送速度过慢、焊料波的形状不适当或焊料波中的油量不适当,或焊剂不够。
焊剂的比重和预热温度也会对搭接有影响.桥联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
检测项目一:印刷网版与基板之间是否有间隙.对策:1、检查基板是否存在挠曲,如有挠曲可在再流焊炉内装上防变形机构;2、检查印刷机的基板顶持结构,使基板的保持状态与原平面一致;3、调整网版与板工作面的平行度。
检测项目二:对应网版面的刮刀工作面是否存在倾斜(不平行)。
对策:调整刮刀的平行度.检测项目三:刮刀的工作速度是否超速.对策:重复调整刮刀速度(刮刀速度过快情况下的焊膏转移,会降低焊膏黏度而在焊膏恢复原有黏度前就执行脱版,将产生焊膏的塌边不良)。
检测项目四:焊膏是否回流到网版的反面一侧。
对策:1、网版开口部设计是否比基板焊接区要略小一些;2、网版与基板间不可有间隙;3、是否用微间隙组装用的焊膏,微间隙组装常选择粒度小的焊膏,如有必要,可更换焊膏。
检测项目五:印刷压力是否过高,有否刮刀切入网板开口部现象。
对策:1、聚酯型刮刀的工作部硬度要适中,太软易产生对网版开口部的切入不良;2、重新调整印刷压力。
检测项目六:印刷机的印刷条件是否合适.对策:检测刮刀的工作角度,尽可能采用60度角。
检测项目七:每次供给的焊膏量是否适当。
对策:可调整印刷机的焊膏供给量。
二、焊料球焊料球是由于焊膏焊接中最普通的缺陷形式,其原因是焊料合金被氧化或焊料合金过小,由焊膏中溶剂的沸腾而引起的焊料飞溅的场合也会出现焊料球缺陷,还有一种原因是存在有塌边缺陷,从而造成的焊料球。
焊料球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检测项目一:基板区是否有目测不到的焊料小球(焊料合金被氧化造成).对策:焊膏是否在再流焊过程中发生氧化。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SMT制程(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在电子元件制造中常用的制程技术,用于将电子元件贴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
然而,在SMT制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焊接不良、元件丢失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SMT制程常见的异常进行分析。
1.焊接不良:焊接不良是SMT制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焊接不良可能由于锡膏的质量问题、焊垫的尺寸偏差、焊接设备的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常见的焊接不良有焊接剪切、焊锡球、云母等问题。
焊接不良会导致元件与PCB之间的电连接不良,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元件丢失:元件丢失是SMT制程常见的问题之一、元件丢失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元件自身缺陷、供应链问题等原因引起。
元件丢失会导致产品的功能性能下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
3.印刷问题:印刷问题是SMT制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印刷问题可能由于锡膏的质量问题、印刷设备的操作不当、PCB的表面不平整等原因引起。
常见的印刷问题有锡膏剪切、印刷偏移、印刷污染等问题。
印刷问题会导致焊接质量不良,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4.质量控制问题:质量控制问题是SMT制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质量控制问题可能由于生产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质量控制措施、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不足、设备维护不良等原因引起。
质量控制问题会导致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不稳定,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
针对SMT制程常见的异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分析和解决:1.异常分析: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排查出具体的原因。
可以通过观察异常的形态特征、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记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等方式进行分析。
2.数据收集:在SMT制程中可以采集相关的数据,如焊接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记录。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帮助找出潜在的问题。
3.过程优化:针对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制程的优化。
例如,对于焊接不良问题,可以优化焊接设备的参数,选择质量更好的焊接材料,加强操作工人的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