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6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感受从算式到方程的优越性.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3.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利用方程可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买了一批树苗绿化校园,第一天种了全部树苗的31,第二天种了50棵,两天合计种了90棵,学校共买了多少棵树苗?两天合计种了90棵,第二天种了50棵,那么第一天种了多少棵?90-50=40棵第一天种了树苗的31,问全部树苗有多少? 40÷31=120 综合列式为(90-50)÷31=120小学我们学了简易方程,你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这道题吗?解:设学校共买了x 棵树苗,依题意得:31x+50=90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导入知识,解释疑难1.例题讲解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3)某校女生占全校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析】(1)已使用时间+继续使用时间=规定的检修时间(2)2(长+宽)=周长长=1.5×宽(3)女生人数=52%×全校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80男生+女生=全体【答案】(1)设经过x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根据题意可得:1700+150x= 2450(2)设长方形的宽为x cm,根据长是宽的1.5倍可知,长应该为1.5x,根据题意可得:2(1.5x+x)=24(3)可以设该校男生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可得女生人数应该为(x+80)人根据题意可得:× 52%= x+80让学生观察上面各个方程,发现它们的特征:(1)未知数的个数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2)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归纳:像上面得到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探究活动引导探究主题:如何根据题意列方程探究准备:某校初一(5)班49人,现增加3名女生后,班上男生与女生人数相等,问班上原有多少名男生可?多少名女生?探究过程:问题中一共涉及哪些量?这些量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如何?班上原来的人数49=原有男生人数?+原有女生人数?班上现在的人数52=现有男生人数?+现有女生人数?解:若设班上原有x个男生,则原有(49-x)个女生,现有男生人数为x,现有女生人数为(52-x)个依题意有:x=52-x列方程关键要抓住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例题讲解某市在端午节举行划龙舟大赛,有16个队共352人参加.已知每个队一条船,每条船上人数相等,且每条船上有1人击鼓,1人掌舵,其余的人同时划桨.设每条船上划桨的有x人,那么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为____________.【解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16个队×每队的人数=总人数,根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解:设每条船上划桨的有x人,则每条船上有(x+2)人,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16(x+2)=352.故答案为16(x+2)=352.【答案】16(x+2)=352(二)归纳总结,知识回顾本节课主要讲了列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通过解应用题的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代数法的优点,有了方程后,人们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实数和代数的基础知识。
他们对代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的讲解和例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基础的方程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以及解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对于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题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引导,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题步骤。
3.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引导,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3.学生学习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价格为x元,他给了售货员10元,找回的钱为5元,请问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并解释方程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
然后,通过一些实例,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题步骤。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2课时)》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基础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数学知识,对于方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说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一元一次方程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些基本的解法。
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刚刚学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解。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学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什么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