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37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战争过程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
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
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作文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永远不忘记1978年初夏的越自卫反击战:那是一场中国人为保卫国家主权而展开的战争,一场中华民族的反抗,一次中华文明的高度显示。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在民间提出了反击越南的思想。
当时,历史上许多河流、山脉都遭受到了越南军队的进犯和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于是中国军队在政府的授意下,于1978年3月中旬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反击战事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一贯的英勇和可贵的勇气,他们坚定地把国家的主权和国土的完整放在首位,以果断的行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让越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使越南此次挑衅的企图破灭在沙场之上。
1978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政府自我解放的新起点,而且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抗争精神和勇敢斗争精神。
他们用生命的牺牲换来了国家的尊严与威信,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随着1978年的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中国人民也进一步紧握了自己的国家命运,并走上了一条繁荣发展的道路,将中国推向了一个自信、和谐、繁荣的国家。
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主权为本位,才能有效地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的尊严,唯有以穷兵黩武,才能抵得起英雄勇敢的责任,才能维持尊严的国家权力,使全国人民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
40多年过去了,但是对于1978年“越自卫反击战”,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坚定地珍视因为它足以鼓舞中国人民秉持不屈不挠的斗志,与世界各国民族相互尊重,坚持自由民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对越自卫反击战,既是中国人民抗争维权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国空前发展的利剑,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特殊历史时刻带给他们的历史教训!。
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事迹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越南人民军之间的一场战争,始于1979年2月17日,结束于同年3月16日。
这是一场中国坚决反击越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以中国取得胜利告终。
下面介绍几个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的故事。
1、排长蒋国强的英勇事迹1979年2月17日,排长蒋国强率领的28人部队奉命前往越南实施战术任务。
然而,行进到目的地时,发现越南军队已经在那里。
战斗一开始,由于机枪射击过于密集,多名我方士兵倒下了。
眼看局势危急,蒋国强率领弹药手径直冲到敌军机枪下。
机枪猛烈射击,子弹如雨,但蒋国强并没有被吓倒。
他一边向敌军发起进攻,一边喊着指挥自己的战士前进。
最终,蒋国强和他的战士成功攻占了那座山头,同时消灭了越南军队的守卫。
这个英勇的排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依然坚守阵地,为取得胜利,付出了血的代价。
2、士兵雷万峰的英勇表现1979年3月3日凌晨,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新一轮的反击战在越南境内打响。
士兵雷万峰带领战友们进攻了越南军队,但是遭遇到了强烈的抵抗。
在战斗中,雷万峰所在部队遭到了越军的猛攻,3人摆放的机枪被越军发现并用手榴弹瞄准。
就在越军准备扔手榴弹的时候,雷万峰悄无声息地爬进了越军棚屋中。
在越南兵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他猛的从门缝中冲了进去,越军警惕中醒了,开枪射向雷万峰,雷万峰一手捂住了伤口,喊着让战友们冲上来,然后他用双手推开棚屋门,打残的越南士兵“啊”的一声倒了下去。
黎明时分,我军打出胜利的“消灭”旗帜,在雷万峰的优秀表现下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
3、教导员刘永亮的勇气1979年2月25日,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在越南封堵了一支越南军队。
教导员刘永亮带领两名战士掩护皮货车过水濠,被越南军队火力点射中。
刘永亮负责看守后路,为了保护部队的通讯线,必须独自撤退。
他决定采用单兵火力突破越南军队的防线。
他先手榴弹击毙越军一个哨兵,深入越军阵地,使越战各部信奉神灵保佑,首地开枪射击,导致越军阵地松散。
影像站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三十年间,中国派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支援越南,中国人民还勒紧裤带为越南提供了价值两百亿美元的无私援助。
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政府却忘恩负义,疯狂反华排华侵华。
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79年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之后的十年中,还进行了收复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的战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大肆在中国边境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军民。
邓小平说:要给这忘恩负义的越南人一个教训。
△当年被越南当局驱赶的华侨很多是老弱病残,他们拖儿带女,颠沛流离。
△在越军的炮火袭扰下,我边境居民不得不躲进山里,小学生也只好在山洞里上课。
△被越南侵略者杀害的关志能的妹妹愤怒控诉越南当局的罪行。
△华侨被迫从陆地和海上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云南和广西。
△我军某部坦克团移动指挥部正在指挥坦克对越作战。
△解放军装甲部队通过红河。
△自卫反击战誓师大会。
△1979年2月17日早晨7:20我火箭部队万炮齐发,向越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步兵搭乘坦克进入攻击地。
△支前民兵的骡马队与大军车队运送弹药上前线。
△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坚守英雄连”的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战士杨启良。
当越军逼近无名高地时,只身坚守阵地的战士杨启良,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毫无惧色地一边连续投弹,一边对着对话机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凭借有利地形,他带伤孤身作战4个多小时,打退越军从班到排的4次进攻,毙敌18名,被战友称为“老山王成”。
△许世友与参谋长周德礼在对越自卫反击战阵地164师炮团视察。
△击败越军王牌316A师后直扑柑塘的我军某部。
△攻占越军254团(属黄连山省)德南团部。
△解放军攻占老街火车站的激战中。
△为保护越民财产,我解放军将商铺贴上封条。
△攻占越南军事要地谅山市的我边防战士在街头巡逻。
△激烈的越南老街市区争夺战。
△师长王引生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副班长褚万林在布置冲锋。
对越自卫反击战关于越战,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基本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8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战争一词与我们这一代越离越远,我们只能从课本上,电影上了解这段中越战解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越南这样的小国,怎么敢挑战中国这样的大国呢?其实,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
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
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突然紧张,而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的关系开始正常化。
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
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
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同时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
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
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
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
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
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这就是战争爆发的原因1979年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时间上离我们最近但被遗忘似乎更快。
朝鲜战争偶尔还有一些纪录片回忆录之类。
但对越自卫反击战除了在战争期间及后来十年的边境冲突期间进行过宣传,九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完全停止后就再没有任何宣传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年代背景是越南刚刚赶走美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中国粉碎四人帮一个新的时代刚刚开始。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越南排华反华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挑衅中国,中国忍无可忍所以发动了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其实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越南刚刚结束战争不进行休养生息就主动挑衅中国这不合情理,当然有有更深层的原因。
越战期间越南背后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老二中苏两个大国在同时支持它,那时候中苏两国已经决裂,越南被夹在了中间,为了同时得到中苏两国的援助,所以越南努力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国的紧张关系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而中国开始了三线建设,到处挖洞进行战略转移。
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得不开始转向与美国的关系缓和,而美国出于对苏的战略需求,也需要中国对苏联的牵制,双方一拍即合,这也促成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当时越南与美国还在打仗,中国的这一举动让越南非常不快,这无疑为后来越南倒向苏联埋下了伏笔,这里顺便说一下阿尔巴尼亚也是对中国与美国开始改善关系极为不满,以致1974年MAO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时遭到了霍查的坚决批评与反对,这也是后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有经济上中国实在无法满足阿尔巴尼亚的狮子大开口了。
1975年由于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不给力及美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不得不与越共签署协议撤除越南。
随后越共彻底打败了南越统一了全国。
越南统一后中国由于国内经济已到了极为严峻的状况,因此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并提出希望越南能够自力更生。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一、历史意义: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越南人民军队之间的一场正义战争,于1979年2月17日开始,为了回击越南军队对中国边境的侵犯而展开。
这场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彰显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决心,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不会容忍任何对国家利益的侵犯。
因此,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有助于让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二、缅怀英烈: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士兵和民兵为国家的安全和边境的稳定献出了宝贵生命。
纪念活动是为了缅怀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哀思。
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可以让人们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英勇精神。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正义之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纪念活动,可以加强人们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和理解,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培养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促进中越友好关系: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也是为了促进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
虽然这场战争给中越两国带来了一定的伤痛,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越两国已经建立了和睦稳定的邻国关系。
通过纪念活动,可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增进互信,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五、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也有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越两国边境地区,对当地的居民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纪念活动,可以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示战争的危害,促进地区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综上所述,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活动从历史意义、缅怀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中越友好关系以及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等多个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
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战争背景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
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
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丁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
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
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又无私地发起了抗美援越运动,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
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然而,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
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
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
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
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战争过程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
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1 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
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解密中越战争:对越⾃卫反击战爆发的原因、进程及胜负结果
1979年2⽉17⽇-3⽉16⽇,中越双⽅曝光了持续⼀个⽉的边境战争,中国把这场战争称为“对越⾃卫反击战”,越南则称为“中越战争”。
1975年越南打败美国之后,野⼼⾮常膨胀,开始不断在中南半岛推⾏地区霸权主义,还企图建⽴由越南为主导、⽼挝、柬埔寨三国组成的印度⽀那联邦,最让中国⽆法忍受的是越南完全站在苏联的⼀边与中对抗,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最后中国忍⽆可忍发动了对越南的惩戒性战争。
战争的过程是这样的:1979年2⽉17⽇,中国解放军动⽤20万⼈的兵⼒,在772英⾥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
在两个星期的战⽃中,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向越南⼀⽅推进约40公⾥。
2⽉20⽇,西线⼤军攻克⽼街,经朗多、封上,3⽉4⽇攻克沙巴,东线⼤军同⽇攻克谅⼭,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
⽽谅⼭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险可守。
谅⼭⼀破,中国就达到了惩越⽬的,于是撤军。
关于中越战争究竟是谁胜谁负,中国宣称赢得这场对越⾃卫反击战的最后胜利,越南也称“赶⾛”了中国军队,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其实想看⼀场战争的胜负,需要从战略⽬的、伤亡⼈数、战争的主动权三个⽅⾯来分析,从对越⾃卫反击战来看,中国不仅达到了惩罚越南的⽬的,⽽且⼤⼤了歼灭了越南的有声⼒量,战争主动权⾃始⾄终都掌握在中国军队⼿⾥,所以毫⽆疑问中国是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作文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的人们,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他们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其中一个最具标志性的例子就是越自卫反击战。
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实施的一次坚定的自卫反击,以反击越南侵略者,防止更多的冲突。
1979年,全国人民爆发了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决定对越南进行实施反击,主要是为了反击越军在延长线地区发动的入侵,以及越军在中国边界地区煽动种种暴力活动。
在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以积极的反击行动,强力抵制越军的侵略,并实行有力的反击,最终击败了越军,迫使越军撤出中国境内的武装部队。
越自卫反击战的发动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政治上的胜利,还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战略影响。
它使越南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使越军也将其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打乱,甚至使越军不敢再次发动侵略中国的行动。
它向世界发出了“针对任何侵犯中国领土的国家,中国都不会手软”的重要讯息,这对保卫中国主权和中华民族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中国人民在越自卫反击战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沙场女兵,她们以极大的勇气和忠诚,不惜献出生命,为祖国的统一而战,为中国的自由而战。
他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
越自卫反击战,给中国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也体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坚定不移坚持和平发展原则的决心。
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它
将永远由下一代传承,永恒流传。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始末从1976年起,越方自行中断了位于云南省河口县南溪河上的中越友谊桥,破坏了中越铁路联运被越军开枪打死在位于云南省金平县中越友谊桥上的解放军士兵。
云南边防民兵在被越军打死的烈士墓前宣誓解放军在红河岸边埋伏准备进攻解放军准备进攻解放军进攻前分析反坦克火箭筒手李光辉在战斗前沿准备出击解放军炮兵向越军阵地进行集火射击解放军火箭炮对越军发起轰击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坦克越过红河攻入越南老街省解放军攻克越南谷柳后,与越军展开巷战解放军攻克红河岸边的老街火车站解放军通过老街火车站继续向前推进解放军击败越军王牌316A师后直扑柑塘解放军攻占柑塘大桥解放军13军主力于1979年2月25日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解放军11军3月3日攻占封土县城解放军攻占越军254团(黄连山省属)德南团部解放军继续进攻进攻郭参1979年3月3日午,解放军攻占沙巴,歼敌2000多人,重创越316A“王牌”师解放军正在山林间搜索溃散越军跋山涉水,解放军继续向前推进轻伤不下火线是解放军的战斗传统坚持战斗,轻伤不下火线“战地上的九姐妹”电话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解放军将士向山上敌军进攻解放军士兵在欢呼胜利胜利者的笑容在战斗中宣读上级的嘉奖令雨中守卫在战壕里的解放军士兵战斗间隙,疲惫的解放军士兵学越语:我们宽待俘虏解放军车队翻山越岭向前线运送战斗物质支前民兵的骡马队与解放军车队一起运送弹药上前线漂亮的解放军女兵为战斗后的士兵表演节目日夜辛勤工作的解放军战地医院解放军给越南百姓分发粮食解放军士兵帮助越南瑶族妇女背粮食回家解放军帮助越南百姓修补房屋越南主人躲避战火去了,解放军士兵帮忙喂鸡解放军将越南商铺贴上封条解放军医务人员给越军女战俘治伤越军俘虏,他们打跑了美军,却打不过解放军越军俘虏,军容气质明显偏差战俘营中,越军战俘自办黑板报交换俘虏临别前,越军战俘与解放军看守热情告别解放军战斗英雄陶少文的母亲(左)和战斗英雄李成文的母亲(右)苦练杀敌本领,那时候的解放军令人尊敬中越边境线上,解放军时刻注意对岸越军动向搭乘坦克前进的解放军士兵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解放军的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凯旋回国的解放军战士凯旋回国的解放军有人说中越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无法理解的,也是最血腥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
------------------------------------------------------------------------------- 对越自卫反击战,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11]
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在此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 [32] 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
[9] 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
[2-3] [10]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1] [9]
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11]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
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