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华大学仪器分析复习提纲共14页

东华大学仪器分析复习提纲共14页

东华大学仪器分析复习提纲共14页
东华大学仪器分析复习提纲共14页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

第1章引言

1.了解仪器分析的作用、特点,

2.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

3.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色谱概论

一、色谱法的分类与气相色谱的特点

1、按两相状态分类

2、按固定相分类

柱色谱:包括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或薄层层析(TLC):

3、按分离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利用固定相对不同组分的吸附性能的差别分离

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不同离子在离子交换固定相上的亲和力的差别分离

凝胶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分子量的差别(即分子大小的差别)先后被过滤进行分离

4、气相色谱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或沸点不太高的固体在操作温度不分解,一般都可使用。有机化合物约20%可用GC 分析。

2)效能高:可一次分离分析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组分。

3)灵敏度高:ppm~ppb级

4)分析速度快: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可完成

5)操作简便:仪器成本相对较低

二、气相色谱流程与气相色谱仪

(一)气相色谱流程

(二)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检测器(作用,分类)

1)热导池检测器

2)氢火焰检测器

3)电子捕获检测:

4)火焰光度检测器

三、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色谱流出曲线

可定性

色谱图作用:1、由t

R

2、由峰面积可定量

3、由峰位置及宽度可对分离情况进行判断

(二)基线

(三)保留参数

1、保留时间(t R)

2、 死时间(t M )

3、 调整保留时间(t R /

4、

相对保留值 α1,2 = t R /(2)/ t R /

(1)=K 2/K 1

(四)色谱峰区域宽度

1、 标准偏差σ:峰高0.607h 处宽度的一半

2、 半峰宽Y 1/20.5h 处的宽度,Y 1/2=2.354σ

3、 峰底宽 Y=4σ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一、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分配过程

分配系数K=C S /C m

分配比(容量因子)k=p/q 注意:①K 是浓度比k 是分配总量之比 ②K 与β无关,k 与β有关

③k 越大,保留时间越长,k=0,则t R = t M ④k= t R // t M 二、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一) 塔板理论

n=5.54(t R /Y 1/2)2=16(t R /Y )2

n 有效=5.54(t R //Y 1/2)2=16(t R //Y )2

(二) 速率理论 (范第姆特方程) H=A+B/μ+C μ 式中: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系数 C ——传质阻力系数 μ—— 流动相线速度

可见:填充物粒度、填充物的均匀性,载气种类、流速,柱温等对柱效、峰扩张有关系 三、分离效率

1、 柱效率与分离效率

色谱的分离效率(或选择性)由相对保留值α衡量。 2、 分离度(分辨率)

R=2 [t R (2)- t R (1)] /(Y 1+Y 2)或 R=2d /(Y 1+Y 2)式中:d ——峰间距 3、色谱分离基本方程(柱效率、分离效率及分离度的关系)

R= n 1/2/4×(α-1)/α×k/(1+k ) [或R=n 有效1/2/4×(α-1)/α] 从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可看出:

① n 1/2

/4(反映柱效率对分离度的作用,称柱效项):α不变时,R

取决于n 有效或n ,为提高n 有效或n 可增加L 或减小H ② R 与k 的关系:k 增大R 增大,但k>10,R 增大不明显,1< k <10

时,可通过改变固定相,柱温变化或改变相比实现k 的变化。 ③ R 与α的关系(柱效率对分离度的作用):α增大R 增大,α代

表柱的选择性,α大选择性好,分离效果好,增加α的办法是改变固定相。

4、分离条件的选择

(1)载气流速

从H=A+B/μ+Cμ可看出:

、Ar)

1)μ较小时,应选择分子量较大的载气(N

2

、He)

2)μ较大时,应选择分子量较小的载气(H

2

(2)固定液的性质和用量(选择色谱柱)

(3)担体的性质和粒度(选择色谱柱)

(4)柱温选择:沸点最高的组分可分析的最低温度,不能超过色谱柱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

(5)进样量和进样时间

(6)气化温度

(7)检测器温度

固定相及其选择

一、GSC固定相(低分子量、气体样品的分析)

由待测成分的吸附能力选择(非极性、弱极性、极性)

二、GLC固定相

1、担体的选择

作用:承担固定液

要求:

1)化学惰性

2)多孔性

3)热稳定好、不易破碎

4)粒度均匀,大小合适

种类:

1)硅藻土型可分红色(非极性、弱极性)、白色(极性)

2)非硅藻土型可分为氟担体、玻璃微球、高分子多孔微球

选择原则:

1)固定液含量>5%,用硅藻土型

2)固定液含量<5%,用表面处理的硅藻土型

3)高沸点样品,用玻璃微球

4)强腐蚀性,用氟担体

2、固定液的选择

1)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

2)优先固定液的利用

3)广谱固定相的利用

4)特殊选择性固定相的利用

5)混合固定相的利用:串联或并联单一固定相柱,填料混合柱及混合涂渍填料柱等

气相色谱定性测试方法

一、已知物直接对照法

1、利用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定性

2、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3、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定性

特点:简便可靠

缺点:需纯物质

二、利用保留值与结构的关系定性

1) 碳数规律(用于同系物分析) 2) 沸点规律

三、利用不同检定器定性

四、与其它分析方法结合定性 1、 与红外光谱 2、 与核磁共振 3、 与质谱

4、 与化学分析

气相色谱定量测试方法

一、定量测试原理

m i =f i ×A i 式中:

m i ——i 组分的质量 A i ——i 组分的峰面积 f i ——i 组分的校正因子 二、 峰面积测定方法 1、剪纸称重法 2、几何作图法

1)A=h ×Y 1/2 2)A=h ×Y 3)A=hY 平均 4)A=h ×t R 3、积分仪法

4、电子数字积分器 三、 校正因子

1) 绝对校正因子f i =m i /A i ………………①

2) 相对校正因子:某物质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①质量校正因子f m =f i /f s =A s m i /A i m s ………………②

②摩尔校正因子f M = A s m i M s /A i m s M i …………………③

测定校正因子方法:准确称量被测组分和标准物质混合后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分析,分别测量峰面积用②或③计算。 四、 气相色谱定量计算方法

1) 归一化法

适合做全分析,各组分的含量均可测定

假设样品含有n 个组分,其质量分别是m 1、m 2……m n ,m 1+m 2+……+m n =m ,则

%C i =m i /m ×100%=m i / (m 1+m 2+……+m n )×100%

=A i f i /(A 1f 1+A 2f 2+……+A n f n )×100% 2) 内标法

不能全部分离时可用此法测定可分离的某些组分 测试方法: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m s ),加入准确称量的试样(m )中,由试样及内标物的质量及峰面积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m i = A i f i m s = A s f s m i = A i f i /A s f s ×m s

%C i = m i /m ×100= A i f i /A s f s ×m s /m ×100 若f s =1,则%C i = A i f i /A s ×m s /m ×100 内标物条件:

① 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② 保留时间和待测定组分相近,但可完全分离 ③ 物理化学性质和待测定组分相似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概述

HPLC 一般按其分离机理的不同分类。主要有:L-L 色谱法、L-S 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空间排阻色谱法。 一、L-L 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原理:和GLC 相似,分配系数K=C s /C m =k ×V m /V s

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

1、正向LLC :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适合极性物质分离。

2、反向LLC :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适合非极性物质分离。

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固定相各种不同的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键合到载体(硅胶)表面的游离羟基上。 二、LSC (吸附色谱法)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原理:利用组分吸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

机理:组分分子(X )和溶剂分子(S )对吸附剂(固定相)表面有竞争性吸附: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原理:离子交换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组分离子进行可逆的离子交换,利用试样中不同组分与离子交换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

离子对色谱法:与待测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离子)加到流动相或固定相中,使其与待测离子形成离子对化合物,利用在种离子对化合物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分析方法。可分为:

正相离子对色谱法:非极性固定相,极性流动相

反向离子对色谱法:极性固定相,非极性流动相

离子对色谱法可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离子色谱法(1975年Small提出):色谱柱后增加一个化学抑制柱,使洗脱也中背景离子变为低电导性物质。前面的例子中增加一条强酸性O,消除了OH-的影响。

柱,则OH-+ H+=H

2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用于分子量大于2000的组分分离

原理:试样中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组分进入凝胶柱时,题目渗入微孔的程度不同,大分子直接从间隙中越过,首先出柱,分子越小,进入微孔月深,保留值越大,溶剂分子通常最小,最后流出,组分一般在死时间前出柱。

固定相和流动相

一、固定相

1、LLC固定相

1)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分为全多孔型和表面多孔型

2)化学键合固定相

常用的固定液有:极性的-氧二丙青(ODPN),非极性的十八烷(ODS),异二十烷(SQ)等。

2、LSC固定相

有薄膜型硅胶、全多孔型硅胶,薄膜型氧化铝、全多孔型氧化铝、分子筛和聚酰氨等。

3、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1)多孔型树脂:能分离复杂样品,进样量大,但耐压性差;

2)薄壳型树脂:在玻璃微球上涂以薄层的离子交换树脂,耐压,柱效高,但容量小,进样少。

4、空间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固定相

1)硬质凝胶:硅胶、多孔玻璃珠等,适用于各种情况;

2)半硬质凝胶:有机高分子凝胶,适用于非水流动相;

3)质凝胶:、聚葡糖,适用于常压、水为流动相。

二、流动相

流动相选择原则:极性大的样品用极性大的洗脱剂

极性小的样品用极性小的洗脱剂

流动相要求:

1)高纯度

2)对样品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溶解度

3)与检测器相匹配

4)不溶解固定相

5)粘度小

梯度洗脱: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洗脱剂,按一定程序连续地或分阶段地改变流动相的组成进行洗脱的分析方法。通过梯度洗脱可提高选择性和分离效率,按混合程序的不同可分为:

1)低压梯度(外梯度):常压下按程序将溶剂混合后用泵输入柱中,只须一台泵;

3)高压梯度(内梯度):各种溶剂用高压泵输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入

色谱柱,每种洗脱剂均须一台泵。

3)内标标准曲线法

4)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毛细管色谱法

一、方法:用内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固定液的毛细管代替填充柱。

二、特点:

1、阻力小,可用高速载气、可用长柱;

2、分析时间短;

3、用样品少;

4、柱效高,分离能力大大提高

三、分类:

四、仪器差别:增加分流(减少进样量)和尾吹(减少扩散)装置

第7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1.了解光谱分析基础,

2.掌握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了解发射光谱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光源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

4.掌握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原理及方法,

5.了解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方法,

重点和难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原理及方法,塞伯-罗马金公式,内标法,内标准曲线法。

第8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1.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掌握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

4.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干扰抑制方法

5.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步骤,

6.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和难点: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标准曲线法的原理和相关计算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干扰及其抑制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样品分析步骤。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锐线光源发射的共振线被基态原子吸收的程度与火焰宽度及原子蒸气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即:吸光度A=log I

OV / I

V

= K

V

CL

原子吸收测试中一般固定火焰宽度,即L恒定。所以

A= K

V

C 原子吸收的基本公式

三、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为什么吸收线会有一定宽度呢?

其一. 由于原子本身的性质决定(自然宽度)

其二. 由外因引起(如热、压力等)

3.自然宽度ΔV

N

:无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谱线具有的宽度,约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摘要的统一要求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论点、实验方法、成果或提出的意见,对社会发展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定统一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撰写格式和顺序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为3~4万字。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1、封面和扉页: 采用研究生部印制的统一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答辩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5字。论文的扉页写上中英文论文题目及学科(专业)、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答辩日期等内容。并在扉页的右上角注明学校代码(10255)及本人的学号。 如果学位论文是基金资助项目,应将基金注释在题目所在页“地脚”位置。 2、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全文可以从网上下载(网址:ftp://https://www.doczj.com/doc/5812050419.html,),经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签名后生效。 3、中文摘要: 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约1000字左右,中文摘要应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说明科研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 中文摘要的上方应为题目。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中文摘要下方另一行注明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三~五个)。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4、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上方应为题目,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求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摘要结束时在右下方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专业名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右下方第二行写导师姓名,格式为Supervised by。 最下方一行为关键词(KEY WORDS)。 5、目录: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能清楚表明各章节的层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2015年10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作业题目一: 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哪几种?通常得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答: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无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等。通常得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 单容过程模型 1、无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多容过程模型 3、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当参数, 时,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多容有自衡能力得对象)与(多容无自衡能力得对象),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3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3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是什么?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 1260万平方公里 2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 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 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1、试验方案: 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 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 。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调节阀具有固定的开度。(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手动给定,或者AO 模块直接输出电流。) 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 突然加大调节阀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 通过物料平衡推导出的公式: μμk Q H k Q i O ==, 那么 )(1 H k k F dt dH -=μμ, 其中,F 是水槽横截面积。在一定液位下,考虑稳态起算点,公式可以转换成 μμR k H dt dH RC =+。 公式等价于一个RC 电路的响应函数,C=F 就是水容,k H R 0 2= 就是水阻。 如果通过对纯延迟惯性系统进行分析,则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以下S 函数表示: ) 1()(0 += TS S KR S G 。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2、实验步骤: 1) 在现场系统A3000-FS 上,将手动调节阀JV201、JV206完全打开,使下水箱闸板具有 一定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2) 在控制系统A3000-CS 上,将下水箱液位(LT103)连到内给定调节仪输入端,调节仪 输出端连到电动调节阀(FV101)控制信号端。 3) 打开A3000-CS 电源,调节阀通电。打开A3000-FS 电源。 4) 在A3000-FS 上,启动右边水泵(即P102),给下水箱(V104)注水。 给定值 图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 3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是什么?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 1260万平方公里 2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 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 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 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 6、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安全问题的思考? 略 1、什么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极其军事家、军事论著家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 (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 (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 (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 2、《武经七书》包括哪几部著作?其作者是谁? 《孙子》孙武、《吴子》吴起、《司马法》司马穰苴、《尉缭子》尉缭、《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佚名 3、《孙子兵法》的影响有哪些? 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 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 3、《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4、《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 1、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2、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4、“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5、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东华大学毕业论文参考模板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 )燃烧,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方式,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 x 和碳烟排放。此外HCCI 燃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燃料的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基于这个特点,发动机结构参数和工况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着HCCI 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本文以新型发动机代用燃料二甲醚(DME )为例,对HCCI 发动机燃用DME 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由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提出的DME 详细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及其开发的HCT 化学动力学程序,且DME 的详细氧化机理包括399个基元反应,涉及79个组分。为考虑壁面传热的影响,在HCT 程序中增加了壁面传热子模型。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充量加热、发动机转速、EGR 和燃料添加剂等因素对HCCI 着火和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DME 的HCCI 燃烧过程有明显的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热两阶段;增大压缩比、燃空当量、H 2、CO 使着火提前;提高发动机转速、采 EGR ,燃料添加剂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HCCI (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has advantages NO x and smoke emission. Moreover, one of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kinetics, so the HCCI ignition time can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s of engin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numerical scheme for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DME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is studied. The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of DME proposed by American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 and the HCT chemical kinetics code developed by LLN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an HCCI engine fueled with DME. The new kinetic mechanism for DME consists of 79 species and 399 reactions.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wall heat transfer, a wall heat transfer model is added into the HCT code. By this method, the effects of the compression ratio, the fuel-air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heating, the engine speed, EGR and fuel additive on the HCCI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DME consists of a low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and a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It is also found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on raition, the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temperature and the

ERP系列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一、采购管理系统综述 [选择“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三个主要子系统之一进行功能综述。] 采购管理子系统功能 采购管理模块主要是由供应商到本公司的业务流程整合。需要运用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和应付款系统,连续性操作。通过将在业务进行产生并取得的各项单据汇总到数据库中,从制定采购计划,制作请购单,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到商品入库时产生的入库单,生成商业发票等单据的便捷处理,减少了以往纸质单据的堆叠,提高了单据传递的效率。 采购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主要业务是普通采购业务。而普通采购业务又包括采购业务、现付业务、结算业务以及退货业务。采购业务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填制并审核请购单、采购订单、到货单、采购入库单等一系列采购单据。现付业务包括填制采购发票(包括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并做现付处理(包括现金、支票、汇票3种形式)。有4种方法可以实现结算业务,分别是在发票页面直接点击结算按钮、自动结算、手工结算和费用折扣结算,运费发票一般选择手工结算。退货业务一般是发生在采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分为结算前退货和结算后退货。 请购单是采购发生之前填制的第一种采购单据,主要用于向上级申请采购商品。在请购单中需要填写请购商品的相关内容(包括商品编码、采购数量、采购单价等),还需要填写业务类型,单据号(可以计算机自动生成)、采购类型等其他单据内容。请购单经过账套主管审核后,方可进行采购单的录入。 采购订单,请购单审核完毕后即可填写采购订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直接导入请购单中的相关信息。在采购订单的表头部分需要填写供货单位、部门、业务员、付款条件等来完整一张详细的采购订单,确认无误后审核。 到货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导入采购订单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商品信息的录入。到货单的表头信息需要手工填写,确认无误后方可审核通过。如果在验收后发现次品还需要填写到货退回单。 采购入库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生单的方式使计算机直接生成入库单。生单时要过滤选择需要入库的入库单,勾选“显示表体”,确认生单后要录入入库日期和仓库,填写表头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审核。如果需要退货则需要填写红字入库单,红字入库单的入库数量必须是负数。 采购发票,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导入入库单。在发生退货时需要另填写红字专用发票。运费要开具运费发票。 采购结算,生成发票并审核以上各单据后,方可进行结算,运输费用需要进行分摊。如果结算不是一单业务一结,最好不要选在在发票页面结算,可以用其他3中结算方法结算,需要结算的业务可以通过结算单列表检验结算完成。 二、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如果你选择的采购管理系统,则选择采购管理的某一业务流程,如普通采购、直运采购等,进行业务流程的描述,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向采购部门提出请购要求,采购部门业务员向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名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系统概论 (3) 二、对象的认识 (4) 三、执行机构 (14) 四、单回路调节系统 (15) 五、串级调节系统Ⅰ (18) 六、串级调节系统Ⅱ (19) 七、前馈控制 (21) 八、软件平台的开发 (21)

一、系统概论 1.1实验设备 图1.1 实验设备正面图图1.2 实验设备背面图 本实验设备包含水箱、加热器、变频器、泵、电动阀、电磁阀、进水阀、出水阀、增压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操作面板等。 1.1.2 铭牌 ·加热控制器: 功率1500w,电源220V(单相输入) ·泵: Q40-150L/min,H2.5-7m,Hmax2.5m,380V,VL450V, IP44,50Hz,2550rpm,1.1kw,HP1.5,In2.8A,ICL B ·全自动微型家用增压器: 型号15WZ-10,单相电容运转马达 最高扬程10m,最大流量20L/min,级数2,转速2800rmp,电压220V, 电流0.36A,频率50Hz,电容3.5μF,功率80w,绝缘等级 E ·LWY-C型涡轮流量计: 口径4-200mm,介质温度-20—+100℃,环境温度-20—+45℃,供电电源+24V, 标准信号输出4-20mA,负载0-750Ω,精确度±0.5%Fs ±1.0%Fs,外壳防护等级 IP65 ·压力传感器 YMC303P-1-A-3 RANGE 0-6kPa,OUT 4-20mADC,SUPPLY 24VDC,IP67,RED SUP+,BLUE OUT+/V- ·SBWZ温度传感器 PT100 量程0-100℃,精度0.5%Fs,输出4-20mADC,电源24VDC

东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东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学习最后阶段重要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东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上面的时间必须全部统一。论文撰写可以参考:本撰写规范或者论文参考样板,如果格式上有所冲突,请以本撰写规范为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放入学校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的资料应包括: A.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含外文原文及译文); B.开题报告;C.中期检查表和成绩评定表;D.毕业论文光盘;E.毕业设计(论文)附录(包括工程图纸、计算机程序、实验数据、作品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打印、书写和装订 1.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格式打印:(1)A4打印纸;(2)字体:((1)题目 用3号黑体字;(2)小标题用4号黑体字;(3)正文内容用小4号宋体;(4)图和表的字号采用小4号宋体。) 2. 论文装订采用东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封页上的内容由本人用黑、蓝墨水笔填写。 3.毕业设计(论文)应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1)封面(2)毕业设计(论 文)任务书(3)中文摘要,英文摘要(4)目录(5)前言(6)正文(7)参考文献(8)1万以上印刷符号的外文原文及译文,(9) 附录。如材料较多,可单独装订。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成册。(说明:任务书单独编制页码,摘要和目录一起编页,正文开始再重新编页。) 4.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和成绩评定表等单独装订,并采用专门封面。 三.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内容撰写的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若标题太长,可分成主、副标题。 2.摘要 论文摘要应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创新见解的高度概括,同时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在250~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基本对应。 摘要的最后应列出5~6个左右关键词。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号,要求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包括前言、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标明页数。 4.前言 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缘由以及对现有情况评述;说明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概述成果及意义。 5.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和设计工作的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题、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结论、感想和体会等。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成绩________ 过程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0-2 姓名: 曾鑫 学号:10034080239 指导老师:康珏

实验一液位对象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对象特性的曲线的测量的方法,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对象模型参数的求取方法。 二、实验项目 1.认识实验系统,了解本实验系统中的各个对象。 2.测试上水箱的对象特性。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水泵Ⅰ 2.变频器 3.压力变送器 4.主回路调节阀

m in y ?——被测量的变化量 m ax y ——被测量的上限值 m in y ——被测量的下限值 2) 一阶对象传递函数 s e s T K G τ-+= 1 00 K ——广义对象放大倍数(用前面公式求得) 0T ——广义对象时间常数(为阶跃响应变化到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τ——广义对象时滞时间(即响应的纯滞后,直接从图测量出)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前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反应曲线的初始点应是输入信号的开始作阶跃信号的 瞬间,这一段时间必须在记录纸上标出,以便推算出纯滞后时间τ。测量与记录工作必须 2. 所加扰动应是额定值的10%左右。 六、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了解本实验系统中各仪表的名称、基本原理以及功能,掌握其正确的接线与使用方法,以便于在实验中正确、熟练地操作仪表读取数据。熟悉实验装置面板图,做到根据面板上仪表的图形、文字符号找到该仪表。熟悉系统构成和管道的结构,认清电磁阀和手动阀的位置及其作用。 2.将上水箱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所用实验设备,参照流程图和系统框图接好实验线路。 3.确认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4.运行组态王,在工程管理器中启动“上水箱液位测试实验” 阶液位对象。 按钮观察输出曲线。 6.在 会影响系统稳定所需的时间)。 7.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适宜的正向阶跃信号(阶跃信号在5%-15%之间),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位将上升到较高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8.观察计算机中上水箱液位的正向阶跃响应曲线,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9.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与正向阶跃相等的一个反向阶跃信号,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将下降至较低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10. 为止。 11.曲线的分析处理,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于表格2-1。 七、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11月23号军事理论课作业

一、1、新概念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新型武器。 2、激光武器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毁伤目标的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是一种利用高能微波术毁伤目标的武器。动能武器是以每秒数千米以上高速运动的弹头的动能直接摧毁目标的武器。 3、基本特征:①创新的工作原理 ②独特的毁伤机理 ③特有的作战方式 ④一定的历史阶段性 影响: ①作战领域和空间更加广阔 ②对抗行动更加惨烈 ③传统攻防作战理论将被改写 ④军队编制体制将做出大的调整 二、1、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①社会经济形态是孕育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 ②技术的发展是产生信息化战争的直接动因 ③局部战争实践是形成信息化战争的初始标志 3、①战争全程信息主导 ②武器装备数字链接 ③作战空间多维立体 ④交战过程速战速决 ⑤作战要素联合一体 ⑥指挥结构扁平网络 ⑦作战行动实时精确 4、①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②太空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③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1、信息技术是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应用等功能的各种技术的统称。 2、①用于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 ②用于侦察与监视、定位与引导 ③用于信息攻击和信息防御 3、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4、①情报战------侦察与反侦察的对抗 ②电子战------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 ③网络战------破坏与反破坏的对抗 ④心理战------认知领域的对抗 ⑤实体摧毁------摧毁与反摧毁的较量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6 月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部门:工学院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日期:年月日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实验名称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学时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及课程设计教材过程控制系统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A3000现场系统,任何一个控制系统,万用表 二、实验要求 1、使用比例控制进行单溶液位进行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以及震荡曲线。 2、使用比例积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 比较。 3、使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比较。 三、实验原理 (1)控制系统结构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定性分析P, PI,PD控制器特性。 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u控制,流出量Qo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使用P,PI , PID控制,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控制策略使用PI、PD、PID调节。 (2)控制系统接线表 使用ADAM端口测量或控制量测量或控制量标号使用PLC端 口 锅炉液位LT101 AI0 AI0 调节阀FV101 AO0 AO0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测试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这些步骤不详细介绍。

2、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阀QV-115、QV-106,电磁阀XV101(直接加24V到DOCOM,GND到XV102控制端),调节QV-116闸板开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3、在控制系统上,将液位变送器LT-103输出连接到AI0,AO0输出连到变频器U-101控制端上。 注意:具体哪个通道连接指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依赖于控制器编程。对于全连好线的系统,例如DCS,则必须安装已经接线的通道来编程。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变频器电源,设置变频器4-20mA的工作模式,变频器直接驱动水泵P101。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测试项目界面。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将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切换到自动控制。 7、设置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用各种经验法来整定参数。这里不限制使用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 六、实验心得体会: 比例控制特性:能较快克服扰动的影响,使系统稳定下来,但有余差。 比例积分特性:能消除余差,它能适用于控制通道时滞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量不允许由余差的场合。 比例微分特性:对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显著的效果。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和答辩是大学学习最后阶段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通过集中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本人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特点。理论应用时,切忌照抄书本或他人的文章。 2、论文选题、内容论点要有时代气息,切中要害;提出的对策、方案或建议,既有理论性,又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进度安排的具体要求参照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执行。 4、字体不少于8000字。 二、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的写作及其成败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论题,就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选题定题应充分酝酿,仔细思考。题目一旦确定,就不应轻易变动,否则会影响时间进度。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给定的论文题目中选择一个或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另行定题。 2、选题应注意:应避免假、大、空、偏、全。 1)假:假设、假想。题目与自己工作无关则不易做好论文。要选自己熟悉,有经历、有切身体验的题目。 2)大:题目太大。如西部大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等,太大很难深入。题目小而具体,容易写得深入透彻。 3)空: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大量抄书和他人论文,空洞无物。应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4)偏:偏题、怪题。论文应着重解决现实社会、本单位、本部门或本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 5)全:求全。样样都想写,论文篇幅很大,但都写不深、写不透。要避免双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在这里我就大体写一下我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本科是江西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的是东华大学专硕控制工程。 专业课篇 我们信息学院专业课是三选一,分别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路。我选择的是自动控制原理,因为这门课程我本科学的比较好,而且作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再次精研自控还是很有收获的,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参考资料,自控作为控制类的基础课,知识点杂而多,但根据考纲来看是二三四五六章最重要。因此复习时间选择在7月初开始。首先是过一遍基础,把书认真看一遍,每个考纲的知识点做到第一遍是理解的,学校给的参考书是《Modern Control Systems现代控制系统》(第九版)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2002年。《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科学出版社,1994年。其中英文教材是东华本科上课教材,但我选的是胡寿松的教材,经典且易懂。这部书一定要精读且把例题搞懂。 第二是复习时间规划,首先呢专业课的分值是和数学一样的,因此战略地位和数学也是一样的,只是难度来说比数学简单点,因此简单,就意味着你的分不能太低,低过头了就是谢谢参与了。有些人总以为暑假后也可以来得及,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因从我给的建议是从七月开始,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复习时间。一直到考试前。 第三是复习方法。首先是教材的使用,我的建议是必须看两遍以上,第一遍首先建立自己已经忘记的差不多的知识体系,顺便温故一下知识点,然后做例题,做习题,根据习题的情况复习和巩固自己的知识。第二遍就是重点根据第一遍的自身情况再着重复习。其次是真题了,真题最能看出学校出题的思路和重点,一定要好好做和复习,最少三遍以上。 复试经验: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1505 姓名及学号:任杰311508070822 日期:2018.6.3

实验一、单容水箱特性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容水箱阶跃响应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 和传递函数。 二、 实验设备 1. THJ-FCS 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 万用电表一只。 三、 实验原理 图1 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 由图 2-1 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 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 Q 1,手动阀 V 1 和 V 2 的开度都为定值,Q 2 为水箱中流出的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02010=-Q Q (式2-1),动态时,则有dt dV Q Q = -21,(式2-2)式中 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 dV 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 h 的关

系为Adh dV =,即dt dh A dt dV =(式2-3),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2-3)代入式(2-2)得dt dh A Q Q =-21(式2-4)基于S R h Q =2,S R 为阀2V 的液阻,(式2-4)可改写为dt dh A R h Q S =-1,1KQ h dt dh AR S =+或()()1s 1+=Ts K s Q H (式2-5)式中s AR T =它与水箱的底面积A 和2V 的S R 有关,(式2-5)为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若令()S R S Q 01=,常数=0R ,则式2-5可表示为()T 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11/00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T t e KR t h /01--=(式2-6),当∞→t 时()0KR h =∞,因而有()0/R h K ∞==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当T t =时,()() ()∞==-=-h KR e KR T h 632.0632.01010,式2-6表示一阶惯性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下图2-2所示 当由实验求得图 2-2 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 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 T 。该时间常数 T 也可以通过 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 时间常数 T ,由响应曲线求得 K 和 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 数如式(2-5)所示。 如果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为图 2-3,则在此曲线的拐点 D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 B 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 A 点。图中OB 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

军事理论作业

1.如何看待2016年国防预算? 根据3月5日发布的预算草案报告,中国2016年国防支出为9543.54亿元,比2015年增长7.6%。2011年至2015年,我国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12.7%、11.2%、10.7%、12.2%、10.1%。在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后,我国国防预算今年增幅回落到个位数。 针对今年的国防预算数字,首先要看到我们的国防预算还在持续增长,这对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国防费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大体各占1/3。国防费的增加,有助于优化武器装备规模结构、培养新型军事人才。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增加国防投入,及时把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防实力,使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相协调、强军进程和强国进程相一致、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整体跨越。 对于今年的国防预算增幅比以往明显降低,确定国防预费规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富国和强军这两个轮子要平衡。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不能改变,国防建设还是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发展有实力了,国防建设要推进。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后,我们还是要按计划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富国并不等于强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再抓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一个国家国防预算的高低,关键看其是否与其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性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军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党和军队关系本质的反映,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经验,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每一步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来的。进入新世纪,党要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必须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国防现代化。其二,实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新军事变革对我军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在军队建设中体现世界最新军事理念、军事科技、军事文化的伟大变革,对于提高我军战斗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最有资格、最有能力领导军队实现这场军事变革。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的命根子。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既是我军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贯彻党的战略部署,勇立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头,把握历史机遇,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是新世纪我军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了军队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我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保卫者。在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和军队的法规上,都明确规定了我军的性质,因而也规定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东华教…2004?15号 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长宁路校区、松江校区、直属单位: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转发给你们,请及时传达到有关教师,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务必高度重视。为了加强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务处在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实施。学校在适当时候将组织检查。 附件: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2、《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二○○四年四月廿三日 主题词:毕业设计工作通知 东华大学校长办公室印 2004年4月27日 打字:朱伊妹校对:毛志敏附件二: 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一、总则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

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也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深远影响,对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必须做到: 1、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今后的发展。 2、严格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达到学士学位的要求。 各学院可以根据本规范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校院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 1、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学办负责人组成。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和检查准备工作,开展开题、中期、答辩检查以及工作评估、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2、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院负责人、院教学委员会成员、系主任、办公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组成。负责审定本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制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组织开题和中期检查;确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人选,检查答辩工作; 组织学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3、各系具体组织有关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定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人员,组织选题,提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并认真实施;定期召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长会议;组织答辩委员会开展工作;抓好毕业设计(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