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07.50 KB
- 文档页数:9
蚌埠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4.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杜甫《望岳》)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6.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二、实践题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
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
9.某校举行“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语:2.小明同学参加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上留言劝说他,你会怎么说?3.下面是小强同学写的一段感悟,请你帮他修改。
为国家纪念日的设立“点赞”,而一个纪念日能否具有生命力、感召力,【A】还有赖于当代人的务实探寻,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
国家仪式的崇高感从哪里来?【B】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的诠释与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20分(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在“答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默写。
(8分)“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因际遇不同而有着丰富的情感意蕴。
在王绩的《野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夕阳山林的静谧寂寥;在王维的《使至塞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蓬草归雁的孤寂飘零;在陶渊明的《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采菊远眺的悠然淡泊;在郦道元的《三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白霜林涧的肃杀凄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萤火虫常常借助用来补充腿力不足的攀升器官爬到高处,选择它的猎物。
我们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它后腿末端有个白点,上面大约有十二个短短的肉刺,时而拢聚成一团,时而张开像玫瑰花瓣,这就是攀升器官。
它用此器官可以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甚至固定在一个十分光滑的表面上。
工作时,它就打开它的玫瑰花结并用自己身体的黏性,把自己紧紧贴在这个支撑物体上。
这个器官通过抬高和放低、张开和闭合,帮助萤火虫行走,使之方便、快jié地获取食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攀()升黏()性快jié()(2)结合上文,谈谈《昆虫记》中的理趣和情趣。
(4分)(3)结合你对《昆虫记》的阅读,选择下面列举的一种昆虫,参考例句,仿写“昆虫名片”。
(2分)示例:萤火虫,绰号:“麻醉专家”,特长:在吃食物之前,对其麻醉,使之失去知觉。
A.蟋蟀B.蝉C.螳螂3.珠城学校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默写二、名著阅读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
【甲】泸定桥用铁索修成。
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
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dǎo,对方冒险成功!(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乙】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
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
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
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改编自法布尔《昆虫记》)(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潜.伏三、综合性学习3.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诚信立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
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警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2)下面是小雨同学写的“诚信,从我做起”演讲稿(节选),请你帮她修改。
诚信是秤,它衡量着人的言行、处事的方法、对人的态度。
[A]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在自己拥有的“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中要挑一个出来以降低负担,他竟将“诚信”丢掉了!那就太愚蠢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8分)1.默写。
(10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5)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悲叹身在乱世,纵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6)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紧张氛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0分)螳螂在摆出这种令人诧异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死死盯住敌人,随时准备开战,投入激烈的战斗。
螳螂的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哪怕蝗虫只是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立刻转动一下它的头。
螳螂的这种盯人战术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对方对它感到惧怕,并让这种恐惧深入到敌人的心灵深处,让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俘lǔ的敌人不堪重负。
螳螂虚张声势、假装凶猛,还有奇怪的架势,其实都是在用心理战术震慑敌人,真不愧是个心理专家。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诧()异俘lǔ()震慑()(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心灵深处”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阳光灿烂B.调查研究C.和谐社会D.激动万分(3)文中描绘了昆虫间的战斗,下面诗句不是关于战斗的一项是()(2分)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安徽省蚌埠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 . 风靡(mǐ)旋律(xuán)纯粹(suì)山岚(lǎn)B . 骤然(zhòu)一泓(hóng)堪称(zhàn)谛听(tí)C . 静谧(bì)幢顶(zh uàng)红桧(huì)青苔(tái)D . 恍如隔世(huǎng)招揽(lǎn)镶嵌(xiāng)匹敌(pǐ)2. (2分)(2018·广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喑哑恻隐春华秋实杂乱无张B . 藻饰琐事既物起兴迫不及待C . 屏障筹划顾名思义一泻千里D . 汲取消释苍海桑田天伦之乐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B . 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C .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D .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4. (2分) (2017七上·南城月考) 下列各句意思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 .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怎么能损害国家形象?B .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千万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C .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不能不损害国家形象。
D .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绝不能损害国家形象!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1)月下飞天镜,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2)征蓬出汉塞,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5)《记承天寺夜游》中化无形为有形,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的一句是“________”。
(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早春繁花似锦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7)杜甫《春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感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二、名著阅读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答题网壁上的大蝗虫,正昏头昏脑地向螳螂靠近。
只见螳螂突然痉挛般一跳,刹那间拉起一副恫吓人的架式。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竖在后背上,直立得就好馋船帆一样。
一双劫持爪像两把锋利的大砍刀,威风凛凛地上下舞动着。
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螳螂固定着怪异的姿势,眼珠一动不动地盯住了蝗虫,脑袋随对方的移动而稍作扭转。
这只蝗虫肯定知道有险情,但它似乎吓傻了,无动于衷的面容上竟然看不岀有丝毫惊愕神色。
蝗虫已进入螳螂威慑力的有效范围。
只见两把铁钩落下来,钩住来者,双齿刃锯条腿随即合拢夹紧。
不幸者在那里徒劳反抗。
这时,螳螂折回翅膀,收起战旗,然后重操正常姿势,开始用餐。
(1)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一书,作者是________。
(2)“无动于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像选文中螳螂这样残忍的猎食者,在《昆虫记》中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________。
(4)此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请你结合选文,请分析它获得如此高赞誉的原因: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3.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八年级二班同学开展“蚌埠文化遗产•涂山禹王庙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漫延(màn yán)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B. 谦虚(qiān xū)憔悴(qiáo cuì)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C. 潜伏(qián fú)潜水(qián shuǐ)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D.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妙笔生花(miào bǐ shēng hu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使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B. 这座大楼高30层,大约有1000米。
C.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精致B. 勇敢勇敢C. 诚实老实D. 高兴高兴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智慧。
B. 那朵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C.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巍峨壮观。
D. 这篇文章生动形象,读起来让人如临其境。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你们知道吗?”小明问,“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B. 他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看起了足球比赛。
C.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嘴角却微微上扬。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怀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是一段关于怀远县的历史介绍。
怀远县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安徽省蚌埠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与运用 (共7题;共27分)1. (2分)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疟疾(nüè)泅着(qioú)提防(dī)竹篙(ɡāo)B . 苇塘(wěi)疟子(yào)寒噤(jìn)水淀(diàn)C . 吆喝(yāo he)一梭机枪(suō)蹿(cuān)仄歪(zè)D . 趴(pā)扒(bā)飒(sà)转弯抹角(mò)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 絮叨撺掇凫水蕴藻B . 冗杂磅礴骤雨辐射C . 脑畔延河糜子厉害D . 晃荡燎原麟火思暮3. (2分) (2017八上·德阳期中) 下面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A .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 .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C . 小明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毫不介意,谦虚地说:“做这点小事算什么,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D . 他为人低调,行事谨慎,其书法作品已呈现出遒劲稳健、潇洒自如的独特风格。
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B . 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 . 绥棱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 . 山坡上一个牧童正牵着牛吃草。
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B .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1.默写。
(8分)(1)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边塞风光的奇特壮美、气势雄浑。
(2)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
杜牧在《赤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称颂了天子,又表达了将士们奋勇杀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gài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诵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大gài()刹那()(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2分)(3)请把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分)(4)选文出自《____________》,此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着“____________”的美誉。
安徽省蚌埠市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这段话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古老的扬州隐藏了太多的故事,恍惚①huáng hū间,仿佛看到崔颢愁于烟波江上,杜牧醉倒于秦淮酒家,苏东坡把酒静观山间流岚②nán,还有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玉人,仿佛一砖一瓦间都隐藏着牵动心弦③xuán的故事?古老的扬州承载④zài了太多文化的典雅,积淀⑤diàn了太深历史的厚重,闻名遐迩⑥ěr的画舫⑦fǎng,杏花巷,乌篷船,舴艋⑧zhà měng舟……每掀开一页历史,都可以找到扬州的痕迹。
多想在烟雨蒙蒙中赤脚走在青石板上,拍遍朱楼的栏杆,望尽东逝的流水,玩赏一树嫣⑨yān然的琼花,洗去一身的浮华。
A . ①④⑥⑦B . ②⑤⑥⑧C . ④⑤⑥⑨D . ③④⑦⑧2. (2分)(2011·江西)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哽咽(yàn)迁徙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B . 鄙夷(bǐ)狼籍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C . 污秽(huì)忐忑锲而不舍(qiè)眼花缭乱D . 嫉妒(jì)震撼义愤填膺(yīnɡ)锋芒毕露3. (2分) (2017八下·高邮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精益求精体现了南中人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利器。
B . 扬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各县市的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C . 在净土寺广场上,一条小狗的精彩表演让所有在场的市民忍俊不禁。
D . 勤奋进取是我们九年级学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二法门。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经过妈妈再三解释,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上·江都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坍塌(tān)怂恿(sǒng)狡黠(xié)热忱(chén)B . 灼热(zhuó)抽噎(yē)红绫(líng)蜷伏(quán)C . 牵累(lèi)嗔怪(chēn)禁锢(gù)余晖(huī)D . 虐待(nǜe)蹒跚(shān)蹿出(cuàn)干涸(hé)2. (2分) (2018九上·高州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饶舌渺茫郑重其事B . 谴责褴褛不屑置辩C . 阔淖寒碜同捐前嫌D . 拮据掩映雕虫小技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狡诈者学问,愚鲁者学问,聪明者则学问。
A . 轻鄙运用羡慕B . 羡慕轻鄙运用C . 轻鄙羡慕运用D . 运用轻鄙羡慕4.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央视近日以《深山杏林傲风霜》为题播出了孝昌县“最美村医”何志英的动人事迹。
B . 湖北来凤县一所民办高中为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建雕像的做法引起社会广泛争议。
C . 一名武汉市79岁老人在目睹放鞭给人们带来的意外伤害后吟诗作词支持禁鞭。
D . 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选拔研究生的举措表明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重视。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5. (5分) (2017七下·费县期中)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6. (1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获如潮好评,节目当中的歌曲在多个音乐平台上高居榜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希望更多的经典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全国政委员、中国音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民和全民”的提案。
郑晓龙、奚美娟,巩汉林、戚建波等重政协委员也都大力支持。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也大力点赞节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经典咏流传》时解读了“咏”字。
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希望经典能够永远流传。
看完节目后,陈宝生力赞节目是央视打造的一个品牌,教育部能为《经典咏流传》一炮打响提供一点支持,参与到里面贡献一点力量、感到高兴,希望节目里的诸多经典诗歌能进入校园,成为大课间啦啦操的配乐,成为学生们平时随口道来、张口就唱的作品。
(1)将上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为有力推动传統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举办了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3)请你作为中学生代表,请对《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走进校园的提案,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设。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7. (15分)(2017八上·惠安月考)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3) ________,背灼炎天光。
(4) ________,拾此充饥肠。
(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归隐,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听其相顾言,________。
(7)吏禄三百石,________。
(8) 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9)兴,百姓苦;________。
(10)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1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
(12) ________,青山郭外斜。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8. (6分)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作注释。
①居________数月,其马将________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②策________之不以其道,食________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③一鼓作________气,再________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9. (16分)(2020·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靖康时事邓艾伐蜀,刘禅既降,又敕姜维使降于钟会,将士咸怒,拔刀斫石。
魏围燕于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思出战,至数千人,相率请于燕主,慕容隆言之尤力,为慕容麟沮①之而罢。
契丹伐晋连年,晋拒之,每战必胜。
其后,杜重威阴谋欲降,命将士出陈于外,士皆踊跃,以为出战,既令解甲,士皆恸哭,声振原野。
予顷②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虎旅云屯,不闻有如蜀、燕、晋之愤哭者。
近读《朱新仲诗集》,有《记昔行》一篇,正叙此时事。
其中云:“老种③愤死不得战,汝霖④疽⑥发何由痊?”乃知忠义之士,世未尝无之,特时运使然耳。
(节选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⑥【注释】①沮:阻止。
②顷:近来,不久前。
③老种:即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④汝霖:即北宋名将宗泽。
⑤疽:中医指的一种毒疮。
⑥《容斋随笔》内容繁富,对宋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多有记述与评析。
文中的蜀、燕、晋分属三个不同的乱世,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蜀,五胡十六国时的燕,五代十国时的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将士咸怒咸:________ ②为慕容麟沮之而罢为:________③不闻有如蜀闻:________ ④特时运使然耳然: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B . 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C . 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D . 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契丹伐晋连年,晋拒之,每战必胜。
②既令解甲,士皆哭,声振原野。
(4)蜀、燕、晋在抵御外侮时发生怎样令人痛心的情况?作者由一系列历史事件引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 (8分)阅读《望岳》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 . 由近望到远望B . 由远望到近望C . 由俯视到仰视D . 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 . 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 . 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 .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 .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 . 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个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全桥结构匀称,和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选文中心内容是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B . 这一段文字的结构方法是总—分—总。
C . 引用张嘉贞的话是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引用张鷟的话是说明桥的艺术价值高。
D . 选文运用大量的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加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12. (17分) (2019九上·徐闻期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①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
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成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
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②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
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便急着去看母亲,母亲看到我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
③“喝酒吗?”母亲问我。
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
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
”我就准备不喝了。
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
”我又喝。
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
”我停杯了。
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
”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
我就又喝了。
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
”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
”母亲说完,看着我喝。
④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⑤我的母亲!⑥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