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县海榆路市政景观大道总体设计思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5
188YAN JIUJIAN SHE探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及技术要点Tan tao cheng shi dao lu jiao tong she ji si lu ji ji shu yao dian罗伟彬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重要部分的城市道路,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的大环境下,如何设计好城市道路是提高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城市道路是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架,它不仅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维持着城市各个建筑之间的关系。
所以做好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做好城市道路的空间设计,只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够保证庞大的车流量能够在城市道路中畅通地行驶,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随着我国现如今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以往的城市道路在设计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情况下已经阻碍城市发展。
由于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所以现阶段下,我们一定要有所依据,要立足于当前城市的发展状况,还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
才能更好的设计城市道路。
现如今许多城市道路在设计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在过去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宽度问题,同时也没考虑好道路城市空间问题。
虽然在表面上看,许多道路都有着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不同的车道,但并没有完全考虑好城市交通各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就影响着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安全与通行能力。
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时我们要注意城市对于城市道路的实际需求状况,重视城市道路的线性设计,要保障主干道的畅通性。
同时还应该站在驾驶员的角度上去考虑,比如要注意道路两旁的建筑是否会阻碍驾驶交通。
而对于非主干道的设计尽量的选曲线形设计,这样设计道路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减缓驾驶员的驾驶疲劳。
在设计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与城市面貌保持高度的一致,使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相协调。
此外还要注意城市道路的实用原则,必要时,还要采用天桥、高架桥等城市道路的其他形式,来保证城市道路能够畅通无阻。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中县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中县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新市农场,县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各单位,各人民团体,省驻琼中各单位,各国营农(林)场、海胶集团各分公司,农垦营根机械厂、金石橡胶加工分公司:《琼中县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八日琼中县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迎来的第二次重大机遇,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将2010年确定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年”。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关于贯彻实施<若干意见>的决定》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若干意见>的决定》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按照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社会治安环境,营造整洁优美卫生环境,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的总要求,本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部门分工、综合执法”的工作原则,整合综治力量,注重源头治理,突出提质增效,严格督查考核,下大力气整治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的突出问题,打造文明、安全、洁净、有序的旅游环境,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安全和谐、文明有序的发展环境。
浅析“琼中营根洋旧城改造项目”黎族特色建筑设计摘要:何为“居者有其屋”,指需要居住的人都应当获得房屋,满足人类安全以及温暖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房屋的追求已经不仅局限于纯粹的居住需求,对于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风格也越来越高,国家根据人民的实际需求也制定了相关的建筑标准,彰显区域文化风貌、历史特色。
关键词:黎族特色风格;旧城改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多元化需求意识的增强,建筑本身是当代生活的最基本元素,人们不满足千篇一律的设计,而是更多的追求多元化和特色化。
本项目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县之一,其特征明显的建筑风格也对当地民族建筑风格影响甚远。
最为典型的是黎家人的船型屋。
设计者们会有意的结合实际条件,将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传承民族特色,探索更多的设计思维方式。
1.项目概述基地位于“一河两岸,黎苗水镇”城镇更新区,且处于沿河地带,北临海榆中线,南靠营根河,南侧与百花岭风景区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良。
在营河西路、虎头路布局以沿街商业为主,整个商业街引入黎族文化情怀,以黎锦、黎陶以及特色餐饮文化为基础,将作为旅游和宣传的基地,拟对营根洋区域进行旧城改造,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味,改善居(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本工程为政府保障性住宅项目,A-01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3068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576.2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618.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958.12平方米。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5836.77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0781.35平方米。
地上14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45米,共计9栋建筑单体。
2.特色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1平面概况现场原地貌中部相对平坦,北侧与东侧高差较大。
整体地形为北高南低,内部道路规划布置为高层区的环形道路,消防通道宽度为4~5m,每个建筑单体确保至少一个长边消防车道及总长不小于建筑单体周长1/4的登高操作面的设置满足消防设计要求。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在城市建设项目过程之中,基本的公共设施建设便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合理设计市政道路的基础上,确保市政道路能够正常使用,以确保城市的规划设计能够到位海绵城市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对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为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做保障。
这座海绵城市的建设最突出的意义就是在于它可以让该城市在防止雨水和洪水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一定的雨水范围。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目的假如从防雨防洪的角度看,实则就是减轻城市的排水压力。
以防止城市在极端暴雨期间无法满足防水防洪系统的要求。
这是我们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目标。
从替代雨水到替代海绵城市建设,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城市利用雨水资源。
所以海绵城市这一名字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海绵”,它既吸水又排水。
吸水是为了缓解城市紧急减灾期间的排水压力。
海绵排水是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水,因为避免殖民主义也是当前的状况。
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中为数不多的资源之一,可以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足够的扩展,是对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
1海绵城市与市政规划的要点具体而言,海绵城市也就是说城市具有类似海绵一样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很好地应对环境变化,还可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雨季海绵城市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在高用水需求时,海绵城市能放水,从而可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生态优先的原则施工,同时,自然通道和人工措施应有效衔接。
在城市排水防涝这一功能正常实现,以及可以运作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们的城市安全,它的雨水储存和净化功能提高了雨水自然资源的可利用率,达到保持自然环境生态性的目的。
海绵城市严格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施工,强调确保城市排水和防洪安全,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雨水在保护城市聚集、渗透和净化、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管理和控制能力方面的作用。
浅谈海南市政道路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与养护———以乐东滨海开发区道路绿化工程项目为例李晓娟(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60)摘要: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下,海南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其独特的热带风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海南旅游观光。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名片,选用海南地区特有的园林植物,营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对于促进现代旅游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重视和加强市政道路的园林绿化施工工作,对于城市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8-0032-02市政道路园林景观建设是市政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改善市政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海南省乐东滨海开发区道路绿化工程为例,从项目的植物景观搭配、施工要点和绿化养护这几个方面论述道路绿化施工的关键要点。
1乐东滨海开发区道路绿化工程项目简介乐东滨海开发区道路绿化工程由乐东黎族自治县林业局建设,设计单位为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本项目道路全长3530m,共有5条市政行道树绿化,分别为龙湖大道1150m,一横路450m,二横路450m,市场小街280m,山海湾大道1200m,总绿地面积为7361.8m2,施工工期90d。
2项目的植物景观搭配海南地区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高湿,年平均气温在23~26℃之间。
海南地区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选择适合高温高湿环境的种类[1]。
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意不同种类的植物搭配,并应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花期和花色,以便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可赏。
本项目选用的植物多是一些具有热带特色的园林植物,种类多达50多种,涵盖棕榈类、乔木类、灌木类和花卉类植物。
首先是运用大量棕榈科植物,如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enii)、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和龙血树(Dracaena)。
海南海榆西线公路改建工程景观设计构思简介
龚雪琴;沈党云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公路沿线的景观及沿线区域的现有植物进
行了调查研究,从文化、景观、安全等方面对海榆西线公路改建工程进行景观设计,目的是创造一条充分体现自然的、回归自然的、安全的景观公路。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龚雪琴;沈党云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京100031;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8.9
【相关文献】
1.海榆西线高速公路K38左滑坡整治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
2.填隙碎石基层在榆清
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运用3.公路改建工程绿化景观设计——以郑州市西绕城公
路为例4.公路改建工程绿化景观设计--以郑州市西绕城公路为例5.西线调水在地
质条件上是可行的—南水北调西线区域超前期工作及认识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省三亚市榆亚路全长10.4km ,是一条三板四带式的城市道路,道路红线内绿地面积9.7hm 2,红线外绿地面积29.4hm 2,是海南省最早的环岛公路之一,也是三亚市最早的主干道,因三亚市曾被称为“榆亚特区”而得名。
该道路自西向东连接鹿回头、大东海,穿越红沙片区至吉阳镇接亚龙湾,连山通海,穿越三亚市多个大型居住组团,是串联东部旅游资源的旅游通道,是展示东部沿海景观的风景画廊,也是沟通城市山水环境的滨海绿廊,在三亚市交通、景观、生态系统中担任重要角色。
1场地现状榆亚路绿化带内小叶榕分布路段长达2km ,栽植时间长、体量大、树荫浓,极具热带特色,已成为这条道路的绿化名片,是三亚市民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城市场景。
但也因建成年代久远、养护管理不到位、周边用地杂乱等因素,存在道路景观整体呈现出红线内绿化带乔木长势及树龄不一、外观不整齐,中下层植物种植形式繁多,无整体感;路侧绿带不连通、景观品质低、绿化特色不突出、游憩体系不完善、生物多样性低;绿地排水与道路排水工程脱节,缺少雨洪管理措施等不足之处。
2方案概况榆亚路景观提升建设以“椰影榕荫,花果溢香”为设计理念,以打造成一条“亲切、浪漫、自然”的城市景观路为目标,并依据沿线用地、道路的绿化现状,对道路不同位置的绿化进行针对性设计。
例如,分车带重点统一树木外貌,以榕树和椰树为特色,中下层种植结合“海绵”设施;人行道选择遮阴性好、外形整齐的大乔木,应用连续的多功能树池;外侧绿带丰富的植物种类可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突出应用果树及观赏花乔木,强调自然式片植,并适当增加设施,提高绿带的使用功能。
在空间上形成“链状”景观结构,全线划分成“三大景观区段+若干特色节点”。
1)对于红沙片区段,依托现有长势良好的榕树,补植完善形成榕荫如盖的城市道路;整理林下地被层,结合榕树的补植移栽,设置雨水收集设施;结合道路两侧古树和街角绿地,增加活动场地和设施。
2)对于棕榈滩段,以棕榈类的椰树成片种植,以凸显热带特色;外侧绿带内收稿日期:2023-03-04作者简介:高倩倩(1988—),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设计。
琼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第一章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和原则一、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一)“博鳌亚洲论坛”设立带来的发展契机新世纪之初的琼海市迎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与挑战,“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选在博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并使琼海市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琼海市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很多寻求商机的投资者,为琼海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琼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以“博鳌亚洲论坛”建设为契机,加快琼海的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向中等城市迈进,实现琼海市城市跨越式发展目标----生态、环保、智能城市。
(二)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琼海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南省确定的“两地一省”和“生态省”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琼海市确立的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和“生态示范城市”的构想,对琼海市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琼海城市规划能够密切配合海南省和琼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促进琼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作为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重要依据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体现琼海市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且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落实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和要求。
(三)琼海市城市发展建设的自身需要琼海嘉积镇城市总体规划(1988-2010 年)于1988 年编制完成,同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十多年来,琼海市(嘉积镇)城市总体规划在琼海市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指导了琼海市的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各项建设的合理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琼海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琼海市的城市建设经过快速发展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琼海市城市人口从建省初期4.0 多万人增长到9.6 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0 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9.6 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已从昔日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现今的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为琼海向中等城市规模迈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琼中县四季路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编制日期:2018年3月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琼中县四季路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法人代表梁森联系人谢肖舜通讯地址琼中县营根镇虎头路14号联系电话152****6305传真邮政编码572900建设地点琼中县城营根镇西南部立项审批部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琼中发改函【2016】176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4911.36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6768.83环保投资(万元)176.6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琼中县四季路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可使得周边片区之间的交通出行时间降低,提高周边片区的交通出行效率。
浅谈滨海景观道路选线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滨海改扩建道路选线的主要原则,总结了滨海景观道路的设计选线经验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滨海景观;道路选线;旅游资源;空间模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在飞速增长,旅游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
滨海地区拥有无可比拟的滨海资源优势,若要最大化的开发滨海景区的旅游价值,其内部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滨海景区内部主要交通干道的道路选线进行分析。
一、项目概况某道路位于防城港市西南部的旅游度假区内,是该度假区最重要的交通干道。
该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北部湾,作为防城港市开发建设的重心,并且位于防城港市沿海旅游带的中心,欲打造为国际知名、国家一流的5A级旅游景区。
项目所在区域地势起伏多变,山体延绵,属山地丘陵地貌,目前拥有多个景区,但旅游环境相对滞后、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将旅游度假区内数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高档优质的滨海旅游度假区,道路的选线至关重要。
二、选线分析本道路作为一条城市滨海景观大道,拥有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其选线应区别于普通城市道路的设计,定位为交通与景观功能并重的主干道。
在满足普通的交通功能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其旅游服务功能及景观游览功能,从空间构成模式、历史文化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景观视觉感受、商业娱乐及道路线形美学等多方位进行思考和探索。
滨海道路选线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工程技术要求道路改扩建应依据工程技术标准、相关规范要求、海洋水文条件及交通流量等方面进行选线设计,满足道路线形要求,并结合度假区内路网结构进行路线设计。
作为主要干道应承担度假区内几个主要片区之间的交通功能,并与度假区内主要道路相衔接,共同构成度假区的路网骨架。
2、空间构成模式该旅游度假区一面为陆、三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山、景、海融为一体的环境景观格局。
图1 “山-景-海”模式示意图道路选线设计中应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空间模式相结合。
城市设计项目建议书【篇一:保亭县城市设计项目建议书】琼中县营根镇营根洋片区旧城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暂定名)工作计划书1、项目认知: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县城营根镇位于琼中县中部、百花岭北麓.本次规划营根河位于营根镇南部与百花岭交汇处,北距省会海口市136公里,南至三亚市165公里,东离万城镇90公里,西抵那大镇84公里.海榆中线沿规划区西北侧经过,营根河至西向东贯穿整个规划区。
拟编制的《琼中县营根镇营根洋片区旧城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暂定名)》位于百花岭风景名胜区南边边缘也在营根河综合治理区南北两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也是展示琼中县城景观风貌、提升琼中县城品位的重要轴线,同时更是琼中县城开发建设的主要载体与规划管理引导的重点区域。
基于上述原因,琼中县政府组织编制《琼中县营根镇营根洋片区旧城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暂定名)》,并责承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设计事项。
我公司受邀编制此项目,为使今后设计工作开展顺利,特提出此计划书.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1研究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河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以规划区1:500或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本技术工作平台,充分调研规划区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用地建设现状;—-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46号令)要求与琼中县营根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特别是房屋建设需求,准确把握规划区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和道路、市政等配套设施及生态环境等要素的衔接与协调,合理确定规划区各类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建筑的体型体量、风格特征以及环境配套要求;——在认真解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琼中总规),充分听取县建设局和城投公司、营根镇政府、发展改革、土地、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水务、园林绿化等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琼中总规关于规划区的各类用地及市政配套设施安排,在大比例尺上具体定位,缜密设计规划方案并及时与委托单位互动,保障规划方案科学合理;——所有文说、图说文件与数据标注等都严格按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技术文件所要求的标准一丝不苟表达,将本规划编制成优质工程。
海榆中线永兴至枫木公路澄迈段改建工程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实施方案海榆中线永兴至枫木段公路改建工程工程已经省发改委〔琼发改审批〔2021〕348号〕核准立项。
依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意见?〔琼府〔2021〕58号〕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榆中线永兴至枫木段公路改建工程征收土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21〕165号〕文件精神,为确保该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土地权属单位、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1.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那么;2.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征地〔含租赁土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3.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4.依法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工作机构为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步伐,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海榆中线永兴至枫木公路澄迈段改建工程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该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黄富锦〔县政府副县长〕副组长: 王昌〔县国土环资局局长〕陈家壮〔永发镇党委书记〕成员: 李道强〔县财政局局长〕黄大雄〔县林业局局长〕颜为文〔县住建局局长〕王上明(县人社局局长)王峰〔县城管局局长〕杨健〔县公安局副局长〕符司铭〔县审计局副局长〕王开武〔县监察局执法室主任〕王峰〔县国土环资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征地工作组。
办公室设在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昌兼任,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项工作,草拟有关文件,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做好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征地范围海榆中线永兴至枫木公路澄迈段改建工程工程起点桩号K29+994,终点桩号K48+700,全长18.706公里,共需征收土地约24.06亩〔用地具体位置及四至范围以工程用地勘测定界图为准〕。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思路及要点分析摘要: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交通建设的规范性与可靠性,就公路工程建设来看,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与成本控制,关系着公路运输的安全性。
公路路线设计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保证设计理念的先进化以及设计技术的有效性,才能够满足公路工程设计要求。
鉴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运用先进的设计思路,严格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准确把握路线设计的要点,加强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设计;交通运输1公路线形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1.1气候对公路线形设计的地形地质的影响在公路线形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对公路线形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对地面径流流量分布和地下水水位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公路工程的降水量和强度等也会制约公路线形的选择设计。
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线形时,要注意收集工程区域的气象数据资料,充分了解水文条件,这样材料合理设计公路排水设施的结构形态以及规格等,以减少路面积水等问题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1.2水土对公路线形设计的地形地质的影响在公路线形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水土因素对公路线形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水流情况会直接路基土质特点,而土质结构特点直接关系到公路路面和路基的结构层式选择。
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线形时要充分了解工程区域的水流情况以及当地的实际水土流失情况,特别是在对复杂地形条件公路工程路段进行线形设计时,更要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以确保线形设计的合理性。
2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趋势对以往公路路线设计工作进行深度剖析后得知,其采取的设计手段往往以手工设计为主。
显然这种设计方式存在着较强的约束性,无法实现平面、纵面与横面的有效兼顾,公路设计离不开三维立体事物的大力支持。
倘若只是简单地从某个方面加以设计,那么,久而久之一定会给其他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相关设计者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过程中,对三维立体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充分运用,从三个平面加以设计。
浅析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理念和优化方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跃成为略低于美国的世界第二高速公路建设大国,为地区之间的流通,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高速公路建设当中,施工图的总体设计至关重要,其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进而关系到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以及经济效益,而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的有关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的水平,使高速公路的建设顺利开展已经成为所有的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对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总体设计的理念总体设计作为高速公路设计最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高速公路设计的灵魂,是影响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造价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在对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满目的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图总体设计当中需要坚持一定的设计理念,如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等,简单来说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质量,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建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高速公路,从而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坚持“最小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设计理念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坚持“最小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原则,在保证高标准的前提下,对技术指标进行灵活的运用,并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当地的环境、地形等情况进行线位的设置,不要过分的追求平线形和纵线性的指标,例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降低边坡的长度和高度,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并注意做好平线、纵线以及横线与建设当地地形地貌的衔接工作,从而尽可能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美观的原则在对高速公路施工图进行设计时,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美观的原则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对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我们整个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