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5
大连电子学校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流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
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
(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
(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
(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
2. 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
(2)方法能力:
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物流专业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3.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5)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6)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参考学时
本课程共安排日本制图基础知识、投影法、图形的表示方法、尺寸的表示方法、装配图的制定方法等共5个教学单元。课程内容及要求的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及要求
五、实施建议(一)教学过程建议1. 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68学时,4学分,理论课、实训课、综合实践课时分别为12、44、12学时,在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学时。建议学时分配如表5-2所示:
表5-2 学时分配表
2. 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化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任务分析或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 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二)教学评价建议
1.考核形式及内容
本课程考核为阶段性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考核占60%。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学习纪实(40%):课前准备(5%)、学习态度(10%)、出勤情况(10%)、笔记作业)(15%)、专业技能(45%):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工作任务或教学模块中的知识技能获取、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综合评语(15%):自我评价(5%)、小组评价(5%)、教师评价(5%)
2.考核评价标准
六、教学资源
(一)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现代物流基础》,杨穗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2.参考资料:
1)《现代物流基础》,张晋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现代物流基础管理》,蔡昭君,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3月。
3)《现代物流基础》,李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二)数字化资源
1. 多媒体课件
2.物流模拟软件
制订人:郭晓妍教研组长:教学部主任:
2017年 8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