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震荡最优美
- 格式:ppt
- 大小:985.00 KB
- 文档页数:52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的98例患者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然后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的23例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的75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作用。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存活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明显的损坏,其损坏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当。
窦性心律震荡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分析、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键词:窦性心律震荡急性心肌梗死影响【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16-02急性心肌梗死是极容易导致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疾病,临床上对于其预后的判断一致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与关注,近年有临床研究发现其预后与窦性心律震荡有一定的关联[1]。
我院就对窦性心律震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43-86岁,平均年龄为(67±13)岁,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98例患者中,经过临床治疗,死亡23例,存活75例。
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为(63±9)岁,作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选出符合条件的室性期前收缩,计算出患者的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两个指标[1]。
窦性心律是什么病有什么中药调理方法*导读: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表现出不规律的情况,导致患者的心房和心室也随之出现不规则的节律的问题,虽然这种疾病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不易于发现的一种疾病,所以还是要了解清楚这种疾病,要是真的发生了应该要怎么治疗比较好。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表现出不规律的情况,导致患者的心房和心室也随之出现不规则的节律的问题,虽然这种疾病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不易于发现的一种疾病,所以还是要了解清楚这种疾病,要是真的发生了应该要怎么治疗比较好。
*窦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护理窦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很多时候患者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和表现,临床的意义就不是很大,没有治疗的需要,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中药食疗调理的方法来缓解这种情况,不要服用过多的药物,否则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也是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窦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窦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病人的心动过缓的情况,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放缓,不要过于激动和过于着急。
*窦性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方法第一、益气养血。
心主血脉,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流动的速度主要是依赖心气的推动作用,并且如果患者的心气出现的强弱,都是直接的影响到自身的血流速度,在患者的脉搏的强弱程度也是能够看得出来,如果患者是有气血不足的情况,会出现结代脉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脉搏动力不足的情况血液不能够很好的到达患者的末梢,因此患者会经常性的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情况,因此,很多时候治疗心悸的和窦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最主要就是补气益血为主要的目的。
药方一: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青霉素反应。
药方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阳虚心悸证,症见心悸、胸闷、气短畏寒、四肢发冷、舌淡苔薄白、脉弱者。
第二、滋阴润肺。
肺部是与心同居上焦,调理好自身的肺部可以很好的起到助心行血的作用,因为人体的肺部主要是主导我们的气,心脏主导我们的血,气血不分家,只有一起调理了,身体才会是棒棒的,血液的流动是有助于气的推动,因此气机的升降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带你了解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现在很多人对于自己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关注,都养成了定期去体检的习惯。
心电图检查是体检的必做项目,作为排查心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心电图具有快捷简单、成本低廉、对身体无损伤等优点,现在无论是常规体检还是入院常规检查,心电图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而人们在心电图报告上经常会看到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字样,很多人对这些医学术语不解,会有疑问,那么窦性心律是什么意思呢?窦性心律失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窦性心律失常的危害有哪些?窦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下面向大家普及这些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窦性心律?每个人的心脏会不停的跳动,24小时约10万次左右的频率。
这主要是在人体心脏右心房后壁与上腔静脉交界处,有一个长约10-20mm,宽约2-3mm的装置,称作窦房结,由它发出的冲动控制心脏跳动频率,称之为窦性心律,即正常的心律。
2.什么是窦性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正常人的心脏起搏是窦房结发出的起搏,所以称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由于窦房结冲动,发放的频率异常,或窦性冲动向心房的传导受阻,导致的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中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几种类型。
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比较容易治疗。
如果心脏每分钟跳动的频率小于60次/分,可以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如果跳动的频率大于100次/分,可以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律失常的原因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多见,在规律的心跳过程中出现一个提前心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生理性原因可见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消化不良、大量吸烟、饮酒,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早搏是偶发,没有明显不适。
病理性原因多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早搏没有特异性,是很多疾病共同具有的症状,病理性早搏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用药。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也是常见心律失常,病理性心动过速多见细菌感染、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病理性心动过缓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或急性心肌梗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心电图窦性心律
导语:什么是心电图窦性心律?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许多的人不是很了解,可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的人已经养成了定时体检的好习惯而窦性心
什么是心电图窦性心律?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许多的人不是很了解,可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的人已经养成了定时体检的好习惯而窦性心律的检查也在这一行列,可是怎么看心电图窦性心律却成为许多人的问题,因为相关知识的缺乏,许多人都不知道怎样去看明白,其实心电图上表示的是很清楚明白的,只要你学习了下面的这一些,你就知道怎样去看图了。
窦性心律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控制整个心脏电活动的主导节律,可分为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
①清醒及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的频率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为60~100 次/ 分,通常为65~85次/分。
婴幼儿和儿童的频率比成年人快。
婴儿期心率约为110 ~150 次/分,平均为130次/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接近8岁时就能达到成年人的频率。
当窦性心率> 100 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而当窦性心率<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②窦性P波的形态:Ⅰ、Ⅱ和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Ⅲ、aVL导联P波方向不一致,可呈直立、平坦、双向或倒置;V1和V2导联可以倒置,但V5和V6导联为直立;③PP间期规则,相差不超过0.12s; ④PR间期0. 12~0. 20s ,但随着心率的改变可略有不同。
上述的解释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心电图窦性心律的线条都表示着特定的概念,只要记住了他们就能很清晰明了的知道上面所显示的内容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特点【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
方法:对30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做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机上读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
结果:慢性心衰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心衰组患者HRT较正常健康者存在“钝化”现象。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窦性心率震荡;心电图特点心衰患者中猝死占总病死率的20%~45%,及早识别高危心衰猝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窦性心率震荡[1]是临床心电生理学又一新的检测措施,能反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平衡性的变化,它的异常,被认为与猝死有关,是心肌梗死后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它在心衰、扩张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展开。
心率震荡(HRT)指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出现短暂的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是自主神经对单发室性早搏这种微弱刺激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同时反映窦房结的双向变时功能。
震荡初始值(TO):震荡初始值代表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的加速。
是用室性早搏后最初两个R-R间期的均值,减去室性早搏前的2个R-R 间期的均值之差再除以后者。
其中性值为0,≥0为异常,<0为正常。
震荡斜率值(TS):震荡斜率是定量分析室性早搏后是否存在窦性心律减速现象。
首先测定室性早搏后的前20个窦性心律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的序号为横坐标,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绘制R-R间期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窦性心律的R-R值作出回归线,其中正向的最大斜率为TS的结果。
TS值以每个R-R间期的毫秒变化值表示,其中性值为2.5 ms/R-R间期,当TS>2.5 ms/R-R间期时,表示窦性心律存在减速现象,而TS<2.5 ms/R-R间期时,则表示VPC 后的窦性心律不存在减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3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为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间的住院患者,排除标准:非窦性心律者、房室传导阻滞者、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者、严重短期进展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1
细雨飘摇ing,知识分享,文档创作
“窦性心律”的名词解释。
答:“窦性心律”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指的是:心脏的右心房
上有一个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叫做窦房结,它产生的电流可以
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
窦房结每发生一次冲动,心脏就应该跳动一次。
正常人的心律就
是窦性心律。
正常成年人窦房结的频率是60-100次/分,所以心率就
是60-100次/分。
若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
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