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6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
- 格式:xlsx
- 大小:23.71 KB
- 文档页数:1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发展情况,指出经济发展中积极变化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各地市GDP 分析2016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广东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确保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061.17亿元,增长7.3%。
各地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一、广东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情况(一)各地市经济总量差距较大。
从经济总量看,5000亿元以上的地级市有3个,其中广州、深圳两市在1万亿元以上。
前三季度,广州、深圳两市GDP分别达1.40万亿和1.38万亿元;佛山、东莞的GDP总量分别为6137.9亿元和4916.0亿元;惠州、中山等9市总量则在1400-2500亿之间;清远、阳江等8个市总量在1000亿以下。
地市间经济总量差距较大,经济总量最小的云浮市(564. 15亿元)只有经济总量最大广州市的4.0%(见图1)。
从增速看,21个地市的GDP增速在5.1%—8.7%之间,增幅差为3.6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深圳,增长8.7%;其次是珠海和汕头,均为8.5%;增速排在后三位的是肇庆、汕尾和韶关,分别增长5.1%、5.7%和6.0%。
21个地市中,11个市增速比上半年同期提高,增幅最多的是珠海和汕尾,均提高0.7个百分点;湛江、揭阳和云浮3市增幅与上半年同期持平,有7个市增幅比上半年同期有所回落,回落幅度较大的是阳江和肇庆市,均回落0.4个百分点。
图1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及增速(二)珠三角发展领先,粤东西北相对放缓。
分区域看,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1%,粤东西北地区增长7.2%;其中:东翼增长7.1%,西翼增长7.3%,山区GDP增长7.3%,同比增幅分别回落1.1个、0.9个、0.3个百分点。
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7年3月19日)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8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3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2:30.22:68.56。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和77.0%。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能源类下降6.6%,高技术类下降0.5%;轻工业上升0.3%,重工业下降2.0%;生产资料下降2.4%,生活资料上升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4.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升2.7%,化工原料类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表1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7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3 —71.18%。
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2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7.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9万人。
2016年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
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经济发展(一)综述1、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09.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简称增长,下同)7.5%,占全市的14.84%,居全市第三位。
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66亿元,下降 2.5%,占GDP 的1.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6.66亿元,增长7.7%,占GDP 的98.19%,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0.66%、100.66%。
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81:98.19 。
经济密度达到86.07亿元/平方公里,服务密度达到84.52亿元/平方公里。
人均生产总值25.10万元,增长6.8%。
2、税收收入全区实现税收收入347.33亿元,增长5.0%,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
其中,完成国税收入179.99亿元,增长15.2%,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完成地税收入167.34亿元,下降4.2%,比上年回落15.1个百分点。
国税中增长较快的税种是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18.8%,其次是增值税,增长17.9%。
地税三大税种中,增长较快的是个人所得税,增长9.9%,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均为负增长。
税收密度达到10.28亿元/平方公里。
3、财政收支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92亿元,增长4.9%(按可比口径增长10.8%)。
其中,国税部门收入14.24亿元,增长39.1%(按可比口径增长26.4%);地税部门收入24.65亿元,下降6.5%(按可比口径增长3.4%);财政部门收入13.03亿元,增长1.2%(按可比口径增长10.9%)。
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7年3月19日)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8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3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2:30.22:68.56。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和77.0%。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能源类下降6.6%,高技术类下降0.5%;轻工业上升0.3%,重工业下降2.0%;生产资料下降2.4%,生活资料上升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4.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升2.7%,化工原料类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表1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7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3 —71.18%。
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2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7.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9万人。
2016年广东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排名2016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达到79512.05亿;全省人均GDP为73289.5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各地级市来看,珠三角城市GDP继续保持领先。
广州和深圳GDP均超过1.9万亿,分别为19610.94亿和19492.6亿;佛山市GDP位列第三,为8630亿。
从人均GDP来看,深圳、广州和珠海位列前三,共有7个地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较上一年度减少2个。
其中,广州市人均GDP为145254.39元,折合21868.09美元;深圳市人均GDP为171304.78元,折合25789.98美元。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市仍为7个。
梅州市人均GDP 最低,为3626.27美元。
(注:常住人口数据采用2016年年中数据,2016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6.6423)2016年广东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6年GDP排名地级市2016年GDP(亿元)2015年GDP(亿元)2016年年中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01广州19610.94 18100.41 1350.11 145254.39 21868.090202深圳19492.60 17502.99 1137.89 171304.78 25789.980103佛山8630.00 8003.92 743.06 116141.36 17485.11 0404东莞6827.67 6275.06 825.41 82718.53 12453.30 0605惠州3412.17 3140.03 475.55 71752.0810802.29 0706中山3202.78 3010.03 320.96 99787.51 15023.04 0507茂名2636.74 2445.6 608.08 43361.73 6528.12 1108湛江2584.78 2380.02 724.14 35694.48 5373.81 1609江门2418.78 2240.02 451.95 53518.75 8057.26 0810珠海2226.37 2024.98 163.41136244.42 20511.63 0311肇庆2084.02 1970.01 405.96 51335.60 7728.59 1012汕头2080.54 1850.01 555.21 37473.03 5641.57 1313揭阳2032.61 1890.01 605.89 33547.51 5050.59 1714清远1388.10 1285.00 383.44 36201.23 5450.10 1515阳江1319.33 1256.00251.12 52537.83 7909.58 0916韶关1218.39 1149.98 293.16 41560.58 6256.96 1217梅州1045.56 955.09 434.08 24086.80 3626.27 2118潮州976.83 910.10 264.05 36994.13 5569.48 1419河源898.72 810.08 307.35 29240.93 4402.23 1920汕尾828.49760.06 302.16 27418.92 4127.93 2021云浮778.28 710.07 246.05 31630.97 4762.05 18全省79512.05 72812.55 10849.03 73289.55 110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