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数学《八、时、分、秒的认识》吴丹PPT课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 格式:pptx
- 大小:28.48 MB
- 文档页数:44
1《认识时间》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认识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
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
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整10),知道1时=60分。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他的钟面,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认识几时55分更是困难。
【教学理念】2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2、在游戏中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3、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钟面刻度,能正确的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尝试、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即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知道1时=60分,能准确的用整五、整十分数的方法读、写时间。
准确的认识几时55分之类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突破】解决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玩一玩。
然后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1时=60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准备】钟面学具、多媒体、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课前谈话师:孩子们,今天你们是几点到校的,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上课了,看看现在是什么时间?(我知道,快10时了)2.复习导入师:请看屏幕,这些是什么?(钟表)关于钟表,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生汇报(有12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每个大格中间有4条刻度线,把一个大格中间分成了5个小格。
那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真了不起,这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数一数。
)师:那你认识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怎么想的?8时(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就是8时。
通常写作8时或8:00)师:其实生活中不止有整时,比如(用手指钟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认识时间。
板书:认识时间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认识时和分师:请看屏幕,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你发现了什么?生1:时针转的慢,分针转的快。
生2: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一圈。
生3:都是朝一个方向转动的。
(顺时针)师:我们规定时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播放课件以及板书)媒体演示:分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5分),走3大格?(15分),怎么想的?(3个大格,3个5)6大格?9大格?1圈?师:请把书翻到90页,把这个钟面图填完整。
请你们一起告诉我应该填几。
把书关上放在桌角。
2.时与分的关系师:我们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时和分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带着问题再次观察这幅动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授课人:冯海霞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钟表,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认整时刻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谜语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板书:认识钟表2、揭示课题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小助手,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欣赏钟表的兄弟姐妹有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
请大家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生发言)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钟表,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小结:钟表不仅有漂亮的外表,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
2、初步认识钟面(1)观察钟面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模型,汇报交流。
(2)认识时针、分针在钟表上,又粗又短的是时针,稍微细一点儿,长一点儿的是分针。
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认识时针、分钟。
拿学生做的钟表再演示一下,找学生说出时针和分针。
3、认识整时(1)学看整时刻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钟面,要想知道准确的时间,我们得学会看钟表。
(在钟面上拨正时)师:这是几时?此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学生要齐读两遍)再拨几个整时让学生进行整体辨认。
(2)整时的两种写法。
师:整时怎么写呢?6时我们先写6,再加一个“时”字就行了。
如:6时。
8时我们先写8,再加一个“时”字,如:8时。
(课件出示电子表)师:也可以象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表示:先写12,再写两个圆点,再写两个零。
8时先写数字8,再写两上圆点,再写两个零。
如:6:00,8:00。
(3)拔钟练习咱们会认时间了,下面老师就请你们认一认。
(教师拔4时、5时、10时,指名认。
源自生活回归本真——《秒的认识》教学预案南康市第一小学罗光理数学即生活,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
在数学的教学中,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本真,是每个数学教师的不断追求。
下面我就如何从身边的数学为切入点,对《秒的认识》进行预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60—61页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体验1秒、几秒、几十秒、1分的时间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分、秒时间单位间的关系,体验1秒、几秒、几十秒、1分的时间有多长。
教学准备:钟表、跳绳、毽子、篮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录像。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谈谈“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揭题、板书:秒的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奥运会、倒计时、红绿灯……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秒的认识与体验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了解电子表。
2、观察秒针的走动,知道秒针是怎样计量时间的。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3、体验一秒的短暂,通过系列生活实际数据感受1秒的重要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感受1秒的重要性,我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同时体会中国日益强大,科学技术水平向世界前列迈进,对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观察秒针走一大格、几大格是几秒。
5、组织游戏活动:5秒后微笑,我做小闹钟,参观国际钟表展览。
让学生分别体验5秒、10秒、20秒等时间的长短。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1秒有多长,准确把握分与秒的单位换算,最后通过估计1分有多长的时间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对于时间,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接触的较多。
特别是具体的时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学习。
段对于较短的时间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学生是模糊的。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地获取1分、1秒到底有多长,从而能较准确的估计时间的长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针、秒针的转动,让学生建立1分和1秒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估计1分有多长,从而感受时间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活动中,充分表达情感,体验,并展示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一分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一分钟时间的感知。
教学方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趣促学(一)、观看动画片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你们想看吗?动画片看完了,你们看够了吗?看来大家都觉得动画片的时间有点——短,那你能来猜一猜,刚才我们看了多长时间吗?生:一分生:60秒(二)、揭示课题看来你们的时间观念都很准,我们刚才观看的动画片就是一分钟,那么一分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分有多长(板书:1分有多长)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一)、认识秒针1、时间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不过他想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来猜一猜,这位老朋友是谁,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播放课件)这位老朋友是谁啊?——时钟。
同学们猜的可真准,那我们刚才听到的嗒嗒声,是钟面上哪根指针发出来的声音?(秒针)2、钟面上有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哪一根针是秒针,你能用自己语言描述一下吗?(又细又长的哪根针,走的最快的)你能模仿一下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声音吗?我们一起跟他学一下。
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教案执教者:潘庄洁课题认识时、分第几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
2、认识时和分的关系:1时=60分,30分就是半小时。
教学重点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
教学难点认识时和分的关系:1时=60分,30分就是半小时。
教具准备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时钟模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接下来请听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什么?(播放音乐)(音乐响起)生:是时钟!师:你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带来的礼物就是时钟,我们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时钟,(出示图片)我们通过这些时钟可以怎么样?生:看时间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1、认识钟面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时钟,我们需要从钟面上发现这些知识。
钟面上一共有()大格一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接下来,和同桌一起观察钟面,要求是:请拿出草稿本,完成这个表格,记录在草稿本上。
(学生观察发现)教师板书表格钟面上一共有()大格一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3分钟之后师:好了,都得出答案了吗?二次备课生:得出了。
师:请几个同学告诉老师,你们得出的答案。
生1:一共有(12)大格生2:一大格有(5)小格生3:一共有(60)小格师:好,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这是几大格?生:1大格。
师:从12到1这一格就是一大格,那么从1到2呢?生:也是1大格。
师:好的,那我们一起数,1、2、3……12好的,确实是12大格。
接着,我们看看一大格有几小格,一起数一数,1、2、3、4、5师:所以……生:一大格有5小格。
师:知道了一大格有5小格,要想知道一共有几小格,我们可不可以5个5个地数呢?生:能!师:一起数,5、10、15……60,师:认识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完成课本填空)2、认识分针(1)探索发现师:接着我们来认识钟面上的指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奥运开幕》教学设计阜阳市太和县郭庙镇中心小学随悦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
教材结合“奥运开幕”这一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能结合奥运开幕的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分,知道1时=60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2.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奥运开幕情境图。
请大家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片。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说说所获得的信息)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08分,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
这是全国人民百年的期盼,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变成现实。
可以说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献给世界最丰盛的文化产业大餐。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本次奥运会开幕式非常精彩,震撼人心。
这场别开生面的开幕式彰显出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它标志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厉害了,祖国!为了铭记这一重大事件,是钟表帮我们记下了这神圣而又难忘的时刻,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奥运开幕来探究钟表的奥秘。
板书课题:奥运开幕2.引导学生认识钟面。
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请你说给大家听,好吗?看一看:请你认真观察钟面,你又发现了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
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和大家说一说?请你在钟面上指出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哪根是秒针?怎样区别它们呢?让学生说一说。
除了这些钟面上还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呢?我们一起数一数。
大格和小格指的是哪里呢?你能在钟面上指出来吗?请拿出你的钟指一指。
课件演示。
让学生独自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
二、探究新知1.观察钟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手中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有几小格?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刘鹏飞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2.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1.这是什么声音?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时间王国继续探索有关时间的奥秘(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认识钟面1.走时时间王国,要想了解关于时间的奥秘我们得先认识钟面,请同学们仔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大格?我们来数一数B、一个大格被短线分成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2.你是怎样数的?(二)认识分1.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你能记住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吗?和同桌说一说(三)认识时1.看龟兔赛跑比赛,说说谁赢了?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当分针走一大圈的时候时针走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时间是多少?认识:1时=60分。
(四)读时间1.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2.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是8时的?3.这是几时几分?8:05写时间:生说师写那么这个时间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我们来看,因为是5分,不满10分,所以我们在小圆点右边的第一位,添写一个零。
(板书:8:05)这个时间我们还可以写做8时05分。
(板书:8时0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