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连梁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结构设计:纯剪力墙住宅洞口连梁设计
有哪些注意要点?
1.人防内的厕所、水房等,由于使用要求一般要垫起来,故此处洞口要抬高增大,造成其上连梁与一般梁不同。
2.剪刀梯入口处连梁,由于休息平台板的做法一般只有20厚,比一般楼板处较薄,此处连梁应按休息平台的标高考虑。
3.跃层、楼梯间出屋面处洞口一般要抬高,其上下连梁不同。
4.首层有窗井处因窗井采光的要求可能将其上的阳台及洞口抬高,造成上、下的连梁不同。
5.其他有门槛处上下连梁不同于一般连梁。
1。
浅述剪力墙连梁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连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结构的抗震性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剪力墙连梁,简单来说,就是连接两片剪力墙的梁。
它的存在使得剪力墙结构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为了更好地理解剪力墙连梁的设计,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受力特点。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会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由于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其内力分布往往比较复杂。
在设计剪力墙连梁时,有几个关键的参数需要重点考虑。
其中之一就是连梁的截面尺寸。
合理的截面尺寸能够保证连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如果连梁的截面尺寸过大,可能会导致其刚度增加,吸收过多的地震能量,从而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如果截面尺寸过小,则可能无法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
连梁的配筋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配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需要根据连梁的受力情况进行精确计算。
一般来说,纵向钢筋主要用于承受弯矩,而箍筋则用于承受剪力。
在配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钢筋的强度、直径、间距等因素,以确保连梁在受力时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此外,连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以提高连梁的承载能力,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其脆性增加。
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要求、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连梁与剪力墙之间的协同工作关系。
连梁的变形会影响剪力墙的受力状态,而剪力墙的变形也会反过来影响连梁的性能。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连梁和剪力墙能够共同工作,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为了保证剪力墙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交叉斜筋、对角暗撑等方式来提高连梁的抗震性能。
同时,软件分析在剪力墙连梁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可以对连梁的受力情况进行精确模拟,从而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浅谈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抗震剪力墙设计摘要:通过阐述钢筋混凝土周边有梁的破坏特点,抗震剪力墙的合理布置与选型,介绍了其计算原理公式,得出几点设计方案。
关键词:荷载;计算原理;配筋方案0前言随着建筑层面的提升,对于建筑抗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近年来地震经验表明,在宏观烈度相似的情况下,处在大震级中距下的柔性建筑,其震害要比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重的多;理论分析也发现,震中距不同时反应谱频谱特性并不相同。
抗震设计时,对同样场地条件、同样烈度的地震,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群的要求不同,需要采用设计地震动的强度及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来表征。
1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破坏特点钢筋混凝土连梁可视为两端与墙肢刚接连接,反弯点在跨中的反对称弯曲深梁。
在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墙肢产生弯曲变形,使连梁产生转角,从而使连梁产生内力。
同时连梁端部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又反过来减少了墙肢的内力和变形,对墙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改善了墙肢的受力状态。
起破坏形式和分两种:脆性破坏(剪切破坏)和延性破坏(弯曲破坏)。
连梁发生脆性破坏时,丧失了各墙肢的约束作用,将其称为单片的独立梁。
这会使结构的侧向刚度降低,变形加大,墙肢弯矩加大,并且增加p-δ效应。
连梁发生延微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从而吸收大龄的地震能量,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地震反复作用下,连梁的裂缝会不断发展,直到混凝土受压破坏。
连梁受力和变形与跨高比较大的细长梁或简支深梁都有很大的差别,起破坏香台与其剪压比、剪箍比、跨高比等因素有关。
一般可分为弯曲滑移型破坏、弯曲剪切型破坏和剪切型破坏三种,这些均带有剪切破坏的特点,延性和耗能指标都较差。
2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及类型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周边”的原则。
(1) 竖向荷载较大处、建筑物端部附近、楼梯和电梯间以及建筑平面刚度有变化处,宜设置剪力墙,以加强建筑在该处的薄弱环节。
剪力墙洞口连梁做法一、引言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发展,剪力墙在结构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洞口连梁作为剪力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做法进行详细探讨。
二、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定义与重要性剪力墙洞口连梁是指在剪力墙中设置的连接洞口两侧墙体的水平梁。
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剪力墙中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地震等外部载荷作用下,洞口连梁能够有效地将剪力和弯矩传递到整个结构体系中,减轻局部受力,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因此,正确设计和施工剪力墙洞口连梁对于保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三、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分类根据洞口连梁跨度、截面尺寸和受力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洞口连梁分为以下几类:1.按跨度可分为单跨和多跨;2.按截面尺寸可分为矩形、T形和L形等;3.按受力特点可分为弯矩主导和剪力主导。
四、剪力墙洞口连梁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剪力墙洞口连梁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要求,合理确定洞口连梁的跨度、截面尺寸和配筋;2.充分考虑地震等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剪力和弯矩传递,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3.保证洞口连梁的施工可行性,考虑施工条件和施工难度;4.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施工方法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具;确保施工场地安全。
2.支模: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支模,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位置准确性。
3.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选择、加工和绑扎,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数量符合规范要求。
4.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浇筑方式符合规范要求。
浇筑时应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开裂。
6.拆模:达到规定的拆模时间后,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拆模,并清理施工现场。
浅谈剪力墙结构的连梁设计[摘要]探讨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剪力墙连梁的计算模型该如何合理选取,连梁超筋后应如何用合适的方式处理等设计思路。
[关键词]连梁计算模型超筋处理中图分类号:[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3-0149-010.引言近年来,剪力墙结构在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做好剪力墙结构设计,已经成为结构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构件,更应在结构设计中重点关注。
1.连梁计算模型的合理选取目前连梁计算模型主要分为墙元(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模拟和梁元(即杆元,两节点间布梁形成的梁)模拟两种。
墙元模拟时连梁实际是墙的一部分,连梁四角与墙肢协调,连梁的抗弯刚度计算值要大于梁元的计算结果。
适合于跨高比小于5的强连梁的计算。
采用此种计算模型,结构抗侧刚度计算值较大,结构侧向位移计算值较小。
一般情况下,连梁超筋较多,剪力墙的计算数值较小(多为构造)。
梁元模拟时连梁两端与墙肢变形协调,其抗弯刚度计算值要小于墙元的计算结果。
适合于跨高比不小于5的弱连梁的计算。
采用此种计算模型,结构抗侧刚度计算值较小,结构侧向位移计算值较大。
一般情况下,连梁超筋较少,剪力墙的计算数值较大。
通常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相对较少,建议采用强连梁(高度大于400mm且跨高比小于5)连接的结构形式以保证墙体部分的足够刚度,且相对容易控制侧向位移比限值;对于纯剪结构,由于墙体数量众多,刚度足够大,位移比足够小,建议大量采用弱连梁(高度不大于500mm且高跨比不小于5)连接的结构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整个结构的四周窗洞,所有连梁顶可只布置到楼层标高处,其上窗台部分用填充砌体封堵即可。
这种对连梁的规则化处理,既可简化结构设计,又可节约成本造价。
2.连梁超筋的处理方法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是一种常见现象。
规范有明确处理措施:1.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
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高层建筑由于其本身的高度,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使建筑物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
剪力墙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
剪力墙洞口连梁既起着调节和保证剪力墙侧向刚度的作用,又是抗震剪力墙的第一道防线,起着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
因此对连梁进行抗震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连梁的受力原理及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的总体要求,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连梁设计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其配筋要求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塑性铰;刚度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s by leaps and bounds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high-rise buildings because of its own height, the seismic desig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must make building has enough lateral stiffness. shear wall with its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an be widely used. shear wall hole even beam not only play a regulation and ensure that shear wall lateral stiffness effect, and seismic shear wall of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plays the role of the seismic energy consumption. so even the beams seismic design research, has the vital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the stress of the coupling beam and failure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high-rise building shear wall design of coupling beam, and overall requirements from five aspects analyzes the design of coupling beam of specific measures, and finally the reinforcement requirements are reviewed.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shear wall; even the beam; plastic hinge; stiffness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连梁的受力原理及破坏机理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
浅谈剪力墙中双连梁设计在抗震设计时,很多情况下设计计算会出现连梁抗剪超筋的情况,本文简述对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设计的建议,引出“双连梁”这一处理连梁超筋措施,并例举双连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标签:连梁,双连梁,超筋措施1、引言剪力墙结构的延性主要通过连梁实现,连梁对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延性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是剪力墙结构塑性耗能机构的关键部件,是剪力墙结构中抗震设防的第一道防线,它的合理设计将为整体结构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在抗震设计时,很多情况下设计计算会出现连梁抗剪超筋的情况,双连梁是一種比较有效的处理连梁超筋措施,是对单连梁形式的优化,震害经验表明,跨高比较大的双连梁比跨高比较小的深连梁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2、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设计的建议剪力墙结构中墙肢和连梁协同工作。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连梁不应产生塑性铰。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允许进入弹塑性状态,连梁可以产生塑性铰。
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结构的设计应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即要求墙肢和连梁的设计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同时要求连梁的屈服要早于墙肢的屈服,而且要求墙肢和连梁均具有较好的延性。
在此,笔者对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设计提几点建议:2.1 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在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需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6、7度时可取0.7,8、9度时可取0.5。
位移和配筋计算时宜尽量取相同的折减系数,根据文献第6.2.13条2款的条文说明,计算位移时,连梁刚度可不折减。
2.2 增加连梁跨度以减少刚度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应具有适当的刚度并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一般可取连梁的跨高比在2.5~5之间。
当连梁刚度折减后,仍发生连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以增加连梁的跨度,以减少连梁刚度。
此时结构的整体刚度会减少,也就减少了地震作用的影响,使得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
2.3 增加剪力墙厚度可增加墙肢和连梁的截面宽度,结果会使结构整体刚度加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增加,但由于构件截面宽度增加后承载力会提高,而地震所产生的内力并不按截面宽度增加的比例分配给墙肢和连梁,往往墙肢会承担大部分内力,使得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及超筋处理分析【摘要】高层建筑中剪力墙连梁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连梁设计模型的种类繁多,在满足合理的设计要求下,对于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的标准很高。
我国针对连梁设计的规范标准不一,本文通过对剪力墙连梁结构做出简要的分析,并且在连梁的结构设计上提出几点建议,针对连梁结构容易出现的超筋现象进行一系列的原因分析,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超筋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超筋处理引言随着我国在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越来越迅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各大城市的建筑都开始朝着高层、超高层发展。
由此可见,高层建筑在近几年来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同时对于高层建筑在结构上的创新和质量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1 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结构的简易分析:在高层建筑中,连梁作为连接剪力墙墙肢与墙肢或框架柱之间的重要结构(图1),其主要功能是将墙与墙或墙与框架柱之间连接起来相互传力,使其分离的构件整体工作,对其材料要求有一定的刚度,一般具有跨度较小、横截面较大,且连梁两端与剪力墙的跨高比一般具有小于5的特点。
若连梁的跨高比不足5,则在竖向荷载下的弯矩比例过小,水平载荷对其产生的形变表现的十分敏感;若连梁的跨高比超过5,则竖向弯矩比例过大,但由于其刚度达不到一定标准,表现为不能实现传力作用,对于跨高比超过5的连梁应按照框架梁结构设计。
2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根据剪力墙连梁的结构分析,为了保证其在正常的使用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应满足一定的要求,连梁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需保持弹性,避免出现塑性铰现象。
在国家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中,发生地震时能保持弹塑性状态,连梁可以产生塑性铰,建筑在遭受低于当地设防地震强度时,不会造成太大损坏或不需修复便可继续使用;在遭受高于当地设防地震强度影响时,不会发生坍塌或者发生严重危害的破坏。
因此在连梁设计中重点强调要满足强剪弱弯的规范,并且对墙肢和连梁的延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就必须要求配筋率达到4.6%以上。
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设计实例分析连梁通常根据“小震弹性,中震屈服,大震破坏”的基本设计原则,作为抗震墙第一道防线。
结构计算中,按“强剪弱弯”原则使连梁端出现塑性铰,以耗散地震能量;按“强墙肢弱连梁”原则使连梁屈服先于墙肢,且使墙肢形成多铰机构而具有较大延性。
因此合理设计的连梁对于改善剪力墙有重要的作用。
1 连梁的结构定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3条文说明指出,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
2 连梁受力和变形在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连梁计算的调整比较频繁,跨度一般都比较小。
和普通框架梁的受力特点上的明显区别是:1)竖向荷载下连梁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一般较小,而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墙肢产生变形,连梁梁端产生相对转动,使得连梁产生弯矩和剪力;2)连梁端部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反作用于墙肢,使墙肢、连梁形成共同作用,减少了墙肢的内力和变形,对墙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改善了墙肢的受力状态。
3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第7.1.3条规定“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故这类连梁宜按框架梁输入计算,并且可称这类梁为弱连梁。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2009年版)第5.1.14条将跨高比不大于2.5且梁高不小于400mm的连梁称为“较强连梁”(简称为强连梁)。
故本文将连梁分为三大类:强连梁(跨高比≤2.5且梁高>400mm的连梁)、连梁(2.5<跨高比<5的连梁)、弱连梁(跨高比≥5的连梁)。
连梁一般情况下截面大、跨度小,且与其相连的墙体刚度大,因此在水平力作用下连梁内力往往很大,特别是抗震设防烈度较高时,连梁容易出现超筋现象。
高规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给出了一些处理方法:1.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2.剪力墙连梁的弯矩可塑性调幅(在内力计算前将连梁刚度进行折减);3.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使其破坏形态从剪切破坏变为弯曲破坏;4.当连梁截面宽度大于250mm跨高比不大于2.5时可采用交叉斜筋配筋,当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或对角暗撑配筋,可以改善其抗剪性能。
什么是剪力墙连梁(二)引言:剪力墙连梁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通过结合剪力墙和连梁的力学特性,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剪力墙连梁的概念、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
正文:1. 剪力墙连梁的定义- 剪力墙:承担竖向荷载和抗震力,专门用于吸收水平地震力的结构墙体。
- 连梁:将剪力墙之间的荷载传递和分配到剪力墙上,增强整体抗震能力和刚度。
2. 剪力墙连梁的设计要点- 剪力墙的选取:根据建筑结构和地震力计算,确定合适的位置和数量。
- 连梁的布置:采用梁柱剪力墙节点形式,连接剪力墙的顶部和底部梁柱,实现荷载传递和分配。
- 连梁的强度和刚度:根据剪力墙的设防要求,设计连梁的尺寸和配筋,确保其满足抗震要求。
3. 剪力墙连梁的施工方法- 剪力墙的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
- 连梁的施工:首先搭建连梁模板,然后布置和绑扎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 剪力墙和连梁的连接:采用连接钢筋和焊接方法,确保剪力墙和连梁的力学连接。
4. 剪力墙连梁的优势- 提高抗震性能:剪力墙和连梁的结合可以有效吸收地震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 增强结构稳定性:连梁的布置和连接可以增加建筑的整体刚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 节约材料和成本:剪力墙的设置可以减少其他结构构件的使用,节约材料和施工成本。
5. 剪力墙连梁的应用范围- 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在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 特殊地区:地震频发地区,剪力墙连梁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 超限结构:对于超限结构,剪力墙连梁可以增强结构稳定性,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
总结:剪力墙连梁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在提升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以上五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对剪力墙连梁的定义、设计要点、施工方法、优势和应用范围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中,剪力墙连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剪力墙连梁设计分析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占勇
搞要:
连梁与剪力墙轴线的夹角一般不大于25度。
连梁不应设计太强。
连梁超筋的解决方法,可采用减小截面高度、进行塑性调幅等方法。
关键词:连梁的含义连梁的作用超筋解决方法
前言:
剪力墙结构为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多用于高层住宅。
剪力墙结构中,两端都与剪力墙相连的梁,成为常见的梁的类型。
连梁配筋的安全与经济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
现对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的设计。
1.规范关于连梁的规定
《抗规》规定,“一、二级抗震墙的洞口连梁,跨高比不宜大于5”。
《抗规》规定,“抗震墙连梁的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2.连梁的含义
剪力墙连梁含义是:两端都与剪力墙相连,且与剪力墙轴线的夹角不大于25度,跨高比较小(不般小于5),刚度可以折减的梁。
值得注意的是:
(1)、一端支撑在剪力墙上,另一端支撑在框架柱上的梁,一般不作为连梁。
(2)、连梁一般应于剪力墙在一个平面内,或夹角不太大,如梁
支撑在两道垂直的剪力墙上,该梁不宜作为连梁设计。
(3)、跨高比小于2.5,作为连梁设计。
跨高比大于5,作为框架梁设计。
跨高比在2.5和5之间,根据工程实际酌情处理。
(4)、应当注意,剪力墙连梁是按连梁还是框架梁设计,不仅对连梁本身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有很大影响,对结构整体刚度,周期,位移计算也有影响。
3.连梁的作用
(1)、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绞,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耗能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连梁不应设计太强,其刚度可以折减,即允许大震下连梁开裂或损坏,以此可以保护剪力墙,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延性和实现多道抗震设防的目标。
(3)、连梁刚度折减是针对抗震设计的,通常抗震设防烈度低时连梁刚度少折减,抗震设防烈度高时多折减,非抗震设计地区,连梁钢度不宜折减。
4.PKPM软件对剪力墙连梁的设置方式:
(1)、在剪力墙上开洞形成的梁,程序默认其为连梁。
(2)、在两道剪力墙间布置的梁,程序默认其为框架梁。
如需要将
其改为连梁,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设定。
5.连梁超筋的解决方法
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很大的特点,因此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特别抗震设防裂度较高时,连梁在抗震计算中容易出现超筋的情况。
解决连梁超筋的方法有:
a、减小连梁的截面高度。
b、对连梁的弯矩和剪力进行塑性调幅。
c、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在大地震
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于工作。
但连梁本身设计仍须满足非抗震
设计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d、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较小的值,但不应小于0.5。
e、连梁中部设置水平缝。
6.设计中还应注意的问题
(1)、当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时,宜配置交叉暗撑;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2)、根据《高规》的规定,“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
”由于连梁刚度较弱,支承在连梁上的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扭刚度;其次连梁跨高比小以剪切变形为主,支撑主梁会进一步加大连梁的剪切内力,在地震力作用下连梁的脆性破坏会导致主梁随之破坏。
因此应尽量避免将楼面主梁支承在连梁上,当有个别楼层的个别主梁支承在连梁上时,可以在SATWE
特殊构件定义中将梁端定义为铰接,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2012.09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杨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