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2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状物的文章,作者叶圣陶通过对爬山虎脚的细致观察,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绘,使文章充满了情趣。
以下是《爬山虎的脚》的批注示例:
1.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
批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爬山虎的叶子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爬山虎叶子的喜爱。
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
批注:这句话通过细致的观察,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形状,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能向前爬,爬山虎的脚也能向前爬。
”
批注: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爬山虎的脚与蜗牛的触角进行比较,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形状和功能。
4. “爬山虎的脚一触到粗糙的墙,就紧紧地巴住墙。
”
批注: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爬山虎的脚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牢固和坚韧。
5. “爬山虎的脚在墙上爬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批注:这句话通过详细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爬山虎脚在爬行过程中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爬山虎脚的工作原理。
通过批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19课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19课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述了一个慢性子裁缝和一个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的故事。
慢性子裁缝的性子很慢,接到了一个急性子顾客的订单,顾客一会要求换布料,一会要求换颜色,一会要求换款式,结果到最后,裁缝按照顾客的要求做出来一件衣服,顾客却等不及了,穿着半成品就走了。
重点词语:
(1)裁缝:制作衣服的工人。
(2)顾客:来商店购买商品的人。
(3)慢性子:性子很慢。
(4)急性子:性子很快。
课文解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的故事。
慢性子裁缝的性子很慢,接到了一个急性子顾客的订单,顾客一会儿要求换布料,一会儿要求换颜色,一会儿要求换款式,结果到最后,裁缝按照顾客的要求做出来一件衣服,顾客却等不及了,穿着半成品就走了。
知识点:
(1)学习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建议:
(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qín 兵bīng 马mǎ俑yǒng》秦qín 兵马俑bīngmǎyǒng 在zài 我国wǒguó西安xīān 的de 临潼líntóng 出土chūtǔ,它tā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是shì享誉xiǎngyù世界shìjiè的de 珍贵zhēnguì历史lìshǐ文物wénwù。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规模guīmó宏大hóngdà。
已yǐ发掘fājué的de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总面积zǒngmiànjī近jìn 20000平方米píngfāngmǐ,差不多chàbuduō有yǒu 五十wǔshí个gè篮球场lánqiúchǎng 那么nàyāo 大dà,坑kēng 内nèi 有yǒu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近jìn 八千bāqiān 个gè。
在zài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 中zhōng,一yī号hào 坑kēng 最大zuìdà,东西dōngxī长cháng230米mǐ,南北nánběi 宽kuān 62米mǐ,总面积zǒngmiànjī14260平方米píngfāngmǐ;坑kēng 里l i 的de兵马俑bīngmǎyǒng 也yě最多zuìduō,共有gòngyǒu 六千liùqiān 多duō个gè。
一yī号hào 坑kēng上面shàngmian,现在xiànzài 已yǐ盖gài 起qǐ了l e 一yī座zuò巨大jùdà的de 拱形gǒngxíng 大厅dàtīng。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虎在森林里的生活,它因为胆小、懒惰、不自信而被称为“窝囊的大老虎”。
课文通过这只老虎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勇敢、自信、努力,不要被别人的嘲笑和误解所影响,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但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帮助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对故事进行简单的评价和讨论。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勇敢、自信、努力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解释和帮助。
2.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环节。
2.生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3.学生作业本:用于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教师对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帮助。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