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小学语文五上第十单元《绿色千岛湖》课文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2022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课文及教案教师教案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绿色千岛湖》课文千岛湖在浙江淳安县境内,逆水而上70千米,就是风光如画的黄山;顺水而上,经新安江、富春江,可以到达杭州的西湖。
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
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众多。
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词。
这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所谓“千岛”可不是夸张,实际上这里还不止1000个岛呢!在水位最高时,湖面上有1078个岛屿,大的几十平方千米,小的两三平方千米。
这些岛各有特色,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着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
猴岛是千岛湖的“花果山”。
当游船靠近小岛的时候,岛上的猴子纷纷跑到岸边,等待游人的食物。
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翘的猴子,是这里的“齐天大圣”。
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它把另一只公猴打得落荒而逃。
王龙岛,又叫蛇岛。
岛上有四个蛇场,上千条蛇:眼镜蛇、银环蛇、蝮蛇、五步蛇、竹叶青……在这里人们能看到蛇自由活动,捕食和相斗的场面。
在清心岛上,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
它们围在游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游人带去的嫩枝嫩叶。
如果你高兴,它们还愿意跟你合影留念。
桂花岛,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岛上到处生长着野桂花。
每年秋天,小岛就弥漫着一片芳香中。
“鱼跃千岛湖”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
自千岛湖形成后,80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鲢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
捕鱼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网下去,少的几十千克,多的几百千克。
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其实出现才不到40年。
这里原来是一片山地,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新安江水电站。
1959年,100多米高的电站大坝建成,把新安江的水拦住储蓄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工湖。
课文解读
人类要发展,发展就要开发资源,开发资源就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从长远看,破坏了生态环境就不能继续发展。
发展与保护环境、保护现有资源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而千岛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这篇说明文针对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介绍了千岛湖。
课文第1自然段前两句说明了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突出了千岛湖的旅游价值。
然后,从两方面分写千岛湖之美:第一方面从“湖边”说到“湖面”,再说到“湖岸”。
第二方面写其他景观——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美上加美。
最后一句写“绿色”千岛湖的得名。
“绿”“翠”“青”都是绿,在这一段,“绿色”是指千岛湖风光美。
这样美的地方,当然是人们旅游的绝佳去处。
课文作者像导游一样,带着读者到千岛湖上,一个岛一个岛地去观赏,重点描绘千岛湖之富。
第2自然段概括描述千岛湖之“千岛”,下面举猴岛、蛇岛、鹿岛等几个例子具体介绍千岛湖物产多么丰富,去这些岛旅游如何意趣盎然。
而“鱼跃千岛湖”一段则描绘了壮观的捕鱼场面,“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
课文第二部分(第8~10自然段)重点写人对千岛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8自然段写千岛湖的形成。
第一句用“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来概括千岛湖,是承接上文;“其实出现才不到40年”是开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