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实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6篇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心愿;意向;思想;想法。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香气。
(3)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清秀;优异。
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F 】之者谁 原意为:名称,名字,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②故自号.【F 】曰醉翁也 原意为:别号,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①山.【F 】行六七里 原意为:地面上由土、石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为:翅膀,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杂然而前.【F 】陈者 原意为:方位名词,与“后”相对,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原意为:快乐,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1)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2)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F 】而宾客从也4.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________________ (3)峰回.路转 回:_____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________________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_______________寓:________________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____ (7)云归而岩穴暝.暝:________________ (8)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______ (9)朝而往,暮.【F 】而归 暮:________________(10)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_________(11)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_(12)往来而不绝.【F 】者 绝:________________(13)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____(14)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__(15)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__(16)非丝.非竹. 丝:____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____(17)弈.者胜 弈:________________ (18)起坐而喧哗..【F 】者 喧哗:______________(19)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_____(20)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______________(21)树林阴翳. 翳:________________(22)游人去.【F 】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_____ 5.文言虚词(1)其⎩⎪⎨⎪⎧其.西南诸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乎⎩⎪⎨⎪⎧在乎.山水之间也2015A 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实词和虚词整理《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这篇文章将作者在醉翁亭的一次饮酒经历作为核心,以此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洞察。
整篇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通过对实词和虚词的整理,可以更好地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手法。
实词是直接表达意义的词语,而虚词则主要起到连接、修饰、衔接等作用。
首先,实词在文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章中的实词主要用于描绘景物、表达感受和情绪。
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烟波江上”描绘了江水的景象,“使人愁”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实词的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情感。
其次,虚词在文章中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
虚词主要包括连词、助词和虚词衔接语。
连词的使用使文章的观点和情节之间更加流畅地连接起来,如“而今博采众长,每为一家之治效尤,天下之治趋同,而民胥以安乐自适也”中的“而今”、“而民胥以安乐自适也”等。
助词则起到修饰语气和句法结构的作用,如“若夫乘舆御之盛,庶人之家无庶人之具者,非有造父之功,不可得而享也”。
此外,虚词衔接语也在文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衔接语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段落之间更加紧密,内容之间更加有机地衔接。
比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有时闻疏砧,夜月坐危琴。
”中的“处”、“深”、“有时”、“夜月”等词语起到了衔接语的作用。
综上所述,《醉翁亭记》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流畅。
实词描绘了景物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而虚词则起到了连接、修饰和衔接的作用。
通过对实词和虚词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名篇。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第8课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考情搜索:贵州三州近8年,黔西南2012年以单篇形式考查;黔南2015年以单篇形式考查。
全国视野 课内外对比:2019辽宁盘锦(节选第二~四段)和主旨相关....的《方文观止·黄冈竹楼记》(节选)对比考查。
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①山.【F 】行六七里 山:________________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________________ ①杂然而前.【F 】陈者 前: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动词①名.【F 】之者谁黔西南2012、黔南2015名:_______________①故自号.【F 】曰醉翁也 号: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__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黔西南2012 (2)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F 】溪而渔 (3)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4)归⎩⎪⎨⎪⎧云归.而岩穴暝 朝而往,暮而归.【F 】 (5)发⎩⎪⎨⎪⎧野芳发.而幽香 苍颜白发.【F 】 3. 其他重点实词知识盘点(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_____________(3)峰回.路转回:_______________(4)醉翁之意.不在酒黔南2015意:_______________(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_____________寓:_______________(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黔南2015 霏:_______________开:_______________(7)云归而岩穴暝.黔西南2012暝:_______________(8)晦.明变化者黔西南2012晦:_______________(9)野芳.发而幽香芳:________________(10)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______________(11)伛偻提携....伛偻:______________提携:______________(12)临溪而渔.【F】黔西南2012渔:_____________(13)泉香而酒洌.洌:_____________(14)山肴野蔌.蔌:_____________(15)杂然而前陈.者黔南2015陈:____________(1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_____________丝:_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_ (17)射.者中,弈.者胜射:_____________弈:_____________(18)觥筹..交错.觥:_____________筹:_____________错:_____________(19)苍颜..白发苍颜:____________(20)颓然..乎其间者颓然:____________(21)树林阴翳.翳:_____________(22)醒能述.以文者述:_____________ 4. 文言虚词(1)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2)醒能述以.文者__________________(3)之⎩⎨⎧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于⎩⎪⎨⎪⎧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行者休于.树黔西南2012 二、句子翻译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第5篇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版本导航:◎统编九上第11课;◎语文八下第24课;◎苏教九上第22课。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今义:主意,心意(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今义:香(3)佳木秀.而繁阴古义:今义:秀气、好看(4)非丝.非竹.古义:今义:丝线古义:今义:竹子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之者谁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②故自号.曰醉翁也原意为:名号,在句中的意思为:③至于负者歌.于途原意为:歌曲,在句中的意思为:(2)名词作状语①山.行六七里原意为:山峰,在句中的意思为: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③杂然而前.陈者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原意为:欢乐,在句中的意思为:3.一词多义(1)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③把酒临.风(《岳阳楼记》)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2)谓:①太守自谓.也②太守谓.谁③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④予谓.菊(《爱莲说》)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3)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朝而往,暮而归.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发:①野芳发.而幽香②苍颜白发.③有时朝发.白帝(《三峡》)④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乐:①而乐.亦无穷也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环:(2)其西南诸.峰诸:(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深:秀:(4)渐闻.水声潺潺闻:(5)峰回.路转回:(6)饮少辄.醉辄:(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寓:(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开:(9)云归而岩穴暝.暝:(10)晦.明变化者晦:(11)山间之四时.也时:(12)朝.而往,暮.而归朝:暮:(13)而乐亦无穷.也穷:(14)至于负.者歌于途.负:途:(15)前者呼.,后者应.呼:应:(16)往来而不绝.者绝:(17)临溪而渔.渔:(18)泉香而酒洌.洌:(19)杂然而前陈.者陈:(20)宴酣.之乐酣:(21)射者中.,弈.者胜中:弈:(22)觥筹交错.错:(23)苍颜.白发颜:(24)颓然乎其间.者颓:间:(25)人影散乱..散:乱:(2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27)树林阴翳.翳:(2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29)而不知.人之乐知:(30)醒能述.以文.者述:文:5.(1)也(2)其(3)之(4)于(5)酿泉为.酒(6)杂然.而前陈者(7)颓然乎.其间者二、重点句子翻译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译文的字词学习内容《醉翁亭记》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九课的课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字词学习方面的主要知识点,并附课文原文。
一、虚词注解1、“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2、“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二、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5、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6、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词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回来2、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5、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6、而溪深而鱼肥;表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五、成语释义1、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实词小测环滁皆山也环林壑尤美尤蔚然而深秀者蔚然深秀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翼然作亭者谁?名之者谁作名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日出而林霏开霏云归而岩穴暝归暝野芳发而幽香芳发佳木秀而繁阴秀负者歌于途负者伛偻提携伛偻临溪而渔临渔山肴野蔌蔌杂然而前陈者杂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丝竹射者中,弈者胜射弈觥筹交错觥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苍颜颓然树林阴翳阴翳翳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太守谓谁谓《醉翁亭记》译文环绕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
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到溪边来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11醉翁亭记学生姓名:年级:初三任课教师:王老师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而”“乐”等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作者欧阳修的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创作背景及文化意义;3.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把握“与民同乐”的精神实质;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感情。
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掌握特殊句式3.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把握“与民同乐”的精神实质一:文学知识: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2.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文体。
(3)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文体。
(4)记......事:古代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
.
1、环:环绕
2、壑:山谷
3、尤:格外
4、蔚然:茂盛的样子
5、秀:秀丽
6、山:沿着山路
7、泻:倾泻
8、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9、临:靠近 10、作:造 11、名:命名 12、谓:命名 13、辄:就 14、号:取别号 15、意:情趣 16 得:领会 17、寓:寄托 18、霏:雾气 19、开:散 20、归:聚拢 21、岩穴:山谷 22、暝:昏暗 23、晦:暗 24、芳:香花 25、发:开放 26、佳:好的
27、秀:开花,这里有滋长的意思 28、繁:浓郁 29、时:季节 30、负:背着东西 31、途:路途 32、休:休息
33、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人
34、提携: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 35、绝:断 36、游:出游 37、临:到
38、酿泉:用酿泉 39、为:酿
40、洌:清澄
41、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成的菜 42、蔌:菜蔬
43、杂然:杂乱的样子 44、陈:摆开 45、宴:举行宴会 46、宴:宴会
47、酣:尽情地喝酒 48、丝:弦乐器 49、竹:管乐器 50、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 51、弈:下棋 52、觥:酒杯 53、筹:酒筹
54、苍颜:脸色苍老
55、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56、已而:不久 57、归:回去 58、从:跟从 59、翳:遮盖
60、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61、乐:乐趣 62、乐:以…为乐 63、乐:乐事 64、述:记述 65、以文:用文章 66、谓:为,是。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中考考点梳理(第一段)一、重点词语1. 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_______,今义:意思,主意,想法2.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山.[F]行六七里原意:山峰,句中意:________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原意:翅膀,句中意:________(2)名词用作动词①名.[F]之者谁原意:名字,句中意:________②故自号.[F]曰醉翁也原意:名号,句中意:________3. 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__________(3)峰回.路转回:____________(4)翼然临.于泉上者临:____________(5)太守自谓.也谓:____________(6)饮少辄.[F]醉辄:____________(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__________寓: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1.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一、重点词语1. 古今异义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________,今义:芳香发:古义:________,今义:散发2. 重点实词(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____________(2)云归而岩穴暝...岩穴:__________暝:____________(3)晦.明变化者晦:____________(4)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1.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一、期1.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2.时间,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龟虽寿》)3.期限。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4.希望,期望。
期有得耳。
(《狱中杂记》)译文:期望得到些财物罢了。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译文:一来饮酒就要尽兴,期望一醉方休。
期望秋风回,一扫无余孽。
(《秋蝇》)译文:期望秋风回来,把余孽一扫而光。
5.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jī nián,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能期月(jī yuè,一个月)守也。
(《中庸》)译文:一个月都不能坚持。
二、去1.已经过去的。
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2.离开。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秋草独寻人去后。
(《长沙过贾谊宅》)蓬山此去无多路。
(《无题》)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有孙母未去。
(《石壕吏》)一狼径去。
(《狼》)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
(《木兰诗》)久而不去。
(《卖油翁》)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成礼而去。
(《周亚夫军细柳》)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表示趋向,往……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公然抱茅入竹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欲乘风归去。
(《水调歌头》)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朝天子·咏喇叭》)4.消失,逝去。
三、临1.居高面下,从高处往下看。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读懂古代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40 个常见文言实词的解释及例句。
1、安解释:①安稳,安定。
②安全。
③安逸。
④使……安。
例句: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2、比解释:①靠近。
②比较。
③及,等到。
例句: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3、鄙解释:①鄙陋,目光短浅。
②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句: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②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4、兵解释: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士兵。
例句:①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③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5、病解释:①疾病。
②困苦不堪。
③毛病,缺点。
例句:①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③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6、察解释:①明察,考察。
②识别,看清楚。
例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7、朝解释:①朝廷。
②朝见,朝拜。
③早晨。
例句: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8、曾解释:①同“增”,增加。
②竟然。
例句:①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9、乘解释:①坐,驾(车)。
②趁,顺应。
③冒着。
例句: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③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10、诚解释:①真心,真诚。
1、环:环绕
2、壑:山谷
3、尤:格外
4、蔚然:茂盛的样子
5、秀:秀丽
6、山:沿着山路
7、泻:倾泻
8、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9、临:靠近
10、作:造
11、名:命名
12、谓:命名
13、辄:就
14、号:取别号
15、意:情趣
16 得:领会
17、寓:寄托
18、霏:雾气
19、开:散
20、归:聚拢
21、岩穴:山谷
22、暝:昏暗
23、晦:暗
24、芳:香花
25、发:开放
26、佳:好的
27、秀:开花,这里有滋长的意思
28、繁:浓郁
29、时:季节
30、负:背着东西
31、途:路途
32、休:休息
33、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人
34、提携: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
35、绝:断
36、游:出游
37、临:到
38、酿泉:用酿泉
39、为:酿
40、洌:清澄
41、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成的菜42、蔌:菜蔬
43、杂然:杂乱的样子
44、陈:摆开
45、宴:举行宴会
46、宴:宴会
47、酣:尽情地喝酒
48、丝:弦乐器
49、竹:管乐器
50、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
51、弈:下棋
52、觥:酒杯
53、筹:酒筹
54、苍颜:脸色苍老
55、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56、已而:不久
57、归:回去
58、从:跟从
59、翳:遮盖
60、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61、乐:乐趣
62、乐:以…为乐
63、乐:乐事
64、述:记述
65、以文:用文章
66、谓: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