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测试工艺及资料解释应用(二)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测试工艺概述一、地层测试地层测试是指钻井中途或完井之后,沟通地层到井底的通道,将地层流体诱流到地面,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测试,搞清地层流体产能、性质、地层压力、温度及动态特征的整个工艺过程。
其目的在于,为油气层评价和科学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资料和参数,以进一步加快勘探速度,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地层测试可以直接取得地层产能、地层压力及温度、压力恢复曲线及地层流体样品等四项资料。
通过地层测试达到以下目的:●证实所钻构造是否存在工业油气层;●探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界面;●结合电缆地层测试资料探明气、油、水层的纵向分布及是动力系统;●搞清油、气层的产能、压力、温度及渗透率等动态特征参数;●搞清井下及地面地层流体性质;●观察地层压力衰减,探明油(气)层连通范围,估算单井控制储量;●观察边界显示,计算不渗透边界距离;●搞清油气层受损害的程度,计算理想产能;●搞清地层水性质为测井解释提供参数。
1二、地层测试类型根据工艺特点和测试的差异,地层测试分为以下三类:a.钻杆地层测试(DST);b.TCP+DST联作测试;c.延长测试(EDST)。
三、测试设计的重要性海上测试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完成得好坏,不但与测试阶段的工作有关,而且与测试前的钻井和完井作业质量有关。
如钻井期对油层保护较好,井身较规则,固井质量好,测试层段无窜槽现象,这些都是测试成功的前提条件。
就测试作业而言,有如下四个紧密相关的环节:测试设计、工艺施工、资料录取和资料解释。
每个环节都关系着测试质量,其中测试设计又是首要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测试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测试方案设计)应该是,针对不同地层、测试层段、井身条件和测试目的,采取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测试方案。
使测试既能满足取资料要求,又能达到施工安全、快速和低成本。
地层测试设计基本内容:第一章拟测试井的基本数据a.构造位置;e.开钻日期及完钻日期;b.地理位置;f.完钻井深及完钻层位;2c.经纬度及坐标;g.钻头程序及套管程序;d.水深及补心海拔;h.人工井底。
第二章地层测试主要内容一、地层测试概述二、钻柱测试第一节地层测试概述油田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田地质结构、油气水分布、油气藏的能量、储量计算等;其资料来源包括: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试油或地层测试。
这三种类型的资料作用不同,录井、测井资料指出了油气层的位置,但只知道油气的层位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弄清楚油气层产量、压力、产液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
这样才能合理地开发、开采油气田,而这些资料的取得是通过地层测试来完成的。
1、概念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ing):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后对油气层进行测试,获得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从而及时准确地对产层作出评价。
是确定地层有无工业生产能力的一次暂时性完井。
基本原理:利用井下测试设备或工具使测试层与其它地层和井筒内钻井液隔离,而直接暴露在大气压下,在ΔP作用下流体便可进入钻杆中,进行测试。
速度快,获取的资料多,最经济的“临时性”完井方法。
2、分类①据测试时间分:中途测试:探井钻进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
一般在裸眼井中进行,岩性致密,井壁规则,早期评价。
完井测试:完井后进行的地层测试,又称为试油(试气)。
通常在套管井中进行,开井时间长,地层参数齐全,可靠程度高。
②据不同类型的井分:裸眼井测试:套管井测试:③据测试方式分:常规测试:封隔器下部只有一个测试层。
跨隔测试:在一口井有多层的情况下对其中某一层进行的测试,要求必须有两个封隔器将测试层的上部和下部都隔开。
3、测试方法:近些年来,无论国内、外,地层测试技术都被广泛应用着,大部分探井和部分生产井都要进行地层测试。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地层测试技术,无论是测试工具方面,还是资料的处理都已日臻完善。
在开发、应用地层测试技术方面,美国、加拿大、法国是比较先进的国家,尤其美国,不但历史长,发展也快,可以作为西方石油发达国家的代表。
1.总论在石油及天然气勘探过程中,为了对钻进过程中遇到的油气显示层段能尽量做出准确评价,目前除采用地质综合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岩心分析等基本方法外,还采用了地层测试技术;不过前几个只是直接或间接地确定油、气、水层,而只有通过后者才能确定储层产能和地层动态参数。
(一)、地层测试技术的目的地层测试又叫钻杆测试,国外叫DST是Drill Stem Testi ng的缩写。
它是指在钻进过程中或完钻之后对遇到的油气显示层段不进行完井而用钻杆或油管下入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获得在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从而及时准确地对产层作出评价。
这种方法速度快、获取的资料多,是最经济的“临时性”完井方法。
在我国,通常把钻井过程中进行的地层测试称为中途测试;把下完套管,完钻之后进行的测试称为完井测试或套管测试。
无论是哪种测试,都是用钻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下入待测层段,进行不稳定试井,测得测层的产量、温度、开井流动时间、关井测压时间,取得流动的流体样品和实测井底压力- 时间关系曲线卡片。
钻杆测试的具体目的是:①探明新地区、新构造、新层位是否有工业性油气流,验证油、气层的存在;②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油气藏的驱动类型和产油、气能力;③通过分层测试,取得分层测试资料,计算出储层和流体的特性参数,为估算油、气储量和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钻杆测试取得的时间- 压力卡片,结合试井分析理论,可以得到下列主要参数:①渗透率我们最关心是的流体流动时的平均有效渗透率,通过地层测试可以获得这一最有价值的参数;②地层损害程度通过测试资料可计算出地层堵塞比和表皮系数;③油藏压力通过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可外推出原始油藏压力;④衰竭在正常测试条件下,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油藏有衰竭,可以推断所控制的地质储量,判断油藏是否有开采价值;⑤测试半径是指测试过程中因流量变化所引起的压力波前缘传播深入地层的径向距离,也叫调查半径;⑥边界显示在测试半径内如有断层或边界存在,可通过压力曲线分析计算出距离,还可确定边界类型。
Q/CNPC-XJ地层测试资料解释新疆石油局质量安全环保处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目前测试技术的新要求对Q/XJ0136-98进行修订的。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在修订本标准时,基本保留了原标准中适用的内容,格式进一步规范。
修订原则为对测试资料的解释进行规范,何种情况应求取何种资料、以及资料如何求取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XJ0136-98。
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石油管理局生产运行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石油管理局试油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毕全福Q/CNPC-XJ 0230-2003地层测试资料解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层测试资料的解释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层测试资料的解释。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CNPC-XJ 0230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NPC-XJ 0025-2003 试油地质层定名Q/CNPC-XJ 0253-2003 测试压力卡片读卡方法3 地层测试资料的解释3.1测试资料的选取3.1.1确定为工艺成功、资料合格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
3.1.2确定为不合格的测试资料,不进行解释,但需说明测试资料不合格的原因。
3.2时间-压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3.2.1测试带电子压力计时,用电子压力计记录的测试资料,直接读取时间--压力值,按开关井顺序划分不同的流动段,将压力值换算为法定单位,并将压力折算到油层中部。
确定时间--压力无误时,输出每个流动期和关井期的时间--压力数据表。
3.2.2机械压力计记录卡片,采用测试卡片读卡仪进行读卡,再根据相应的处理软件,计算出时间--压力值,并将压力折算到油层中部;时间、压力值有误差时,应查明原因,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