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 格式:docx
- 大小:52.24 KB
- 文档页数:2
可编辑可修改贺州广济康复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风险评估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根据以下风险因素进行DVT及PTE风险评估〔是,请在相应工程前打√〕:1外伤或骨折部位是:8脊髓损伤、瘫痪14既往有无以下疾病史:2年龄:□<40岁、□40~60岁、□>60岁9肢体需要制动①DVT或肺栓塞病史3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固定〕10卧床②恶性肿瘤4手术时间:□<45min、□>45min11肥胖③下肢静脉系统疾病5全麻12吸烟史④有无服用避孕药史6术中应用止血带13 血液高凝状态⑤糖尿病病史7重度创伤⑥肾病综合症⑦血液系统疾病DVT危险等级〔根据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及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溶栓治疗指南〕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度非手术患者危险分度预防措施危险度判断指标危险度判断指标低度危险手术时间无危险因无危险因<40岁低度危险<60岁根本预防<45’素素中度危险手术时间40~60无危险因无危险因<45’岁素>60岁素根本预防手术时间有危险因中度危险+物理预<45’素有危险因防手术时无危险因<60岁间>45’<40岁素素高度危险手术时间有危险因有多项危根本+物>60岁高度危险>60岁<45’素险因素理+药物1可编辑可修改手40~60有危因>45’素极高危手有多危重度、>40根本+物>45’因素卧床、有多极高危>60理+物骨科大手重度脊髓危因+⋯素根据上述危分度,您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防措施:1、根本措施:抬高患肢、踝关活、股四肌收、做深呼吸或吹气球及咳嗽作、戒烟戒酒、多水、保持大便通。
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下床活。
□都能做到、□局部能做到、□不能做到2、物理措施:穿力袜:□使用□拒使用3、物措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或家属_____关系______医年月日2。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风险评估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风险评估表
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
根据下列风险因素进行DVT及PTE风险评估(请在相应项目“□”打“√”):
1、外伤或者骨折部位是
2、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固定□、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其他□
3、是否需手术治疗:是□、否□;手术时间:半小时以内□、半小时以上□
4、年龄:小于40岁□、40~60岁□、大于60岁□
5、既往有无DVT或者肺栓塞病史:是□、否□
6、肢体是否需要制动:是□、否□卧床:是□、否□
7、既往有无恶性肿瘤病史:有□、否□
8、既往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有□、否□
9、术中应用止血带:是□、否□
10、全麻:是□、否□
11、肥胖:是□、否□
12、既往有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史:有□、否□
13、既往有无服用避孕药史:有□、否□
14、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有□、否□
15、既往有无吸烟史:有□、否□
16、既往有无肾病综合症:有□、否□
手术患者危险分度:
预防措施:
1、基本措施:多饮水、抬高患肢、踝关节活动、做深呼吸或者吹气球及咳嗽动作。
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动、
下床活动。
都能做到□部分能做到□不能做到□
2、物理措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拒绝使用□。
穿弹力袜,使用□拒绝使用□
3、药物措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利伐沙班口服□、华法林口服□
患者或者家属关系医师。
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大同县人民医院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表2021.7.10护理部第一次制定科室: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
护理级别:入院日期:诊断:
备注:1、每累计分值中,危险等级≤10 低风险,10-14 中风险,≥15 高风险。
2、低风险及以上的患者(≧10分)均须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及护理措施表》,并根
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防措施。
3、高风险人群入院24h内、手术后患者即时完成;≥15分者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至
少每三天一次)﹤1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
4、首次评分后报告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5、≥15分高风险患者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上报。
6、患者转科时,重新建立评估表,出院后由病区统一保管。
深静脉血栓评分量表
深静脉血栓评分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工具。
以下是常见的深静脉血栓评分量表:
1.Caprini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13个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风险因
素,每个风险因素根据其严重程度分配不同的分数。
根据总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2分)、中风险(3-4分)和高风险(≥5分)三个等级。
2.Padua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
每个因素也根据其严重程度分配不同的分数。
总分越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越大。
3.Wells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
每个因素也根据其严重程度分配不同的分数。
总分越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越大。
这些评分量表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评分量表并不是绝对准确的预测工具,仍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其在长期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为多种疾病的并发症。
早期有效的风险评估是降低VT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小编就常用的几种VTE风险评估量表作一介绍,希望能为血栓类疾病文章中预警性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Caprini量表
风险因素总分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4分为高危,≥5分为极高危。
患者入院2 h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返回后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6 h内完成评估。
低危患者每周评估1次,中危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次,高危及以上患者每日评估1次。
Caprini量表的风险因素及评分见表1。
表1 Caprini量表
Padua量表
风险因素总分<4分为低危(不采取预防措施VTE发生率为0.30%),≥4分为高危(不采取预防措施VTE发生率为11.00%)。
Padua量表的风险因素及评分见表2。
表2 Padua量表
Khorana量表
风险因素总分0分为低危,1~2分为中危,≥3分为高危。
Khorana量表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Khorana量表
Caprini量表一般用于外科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Padua量表一般用于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Khorana量表一般用于门诊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风险评估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
根据下列风险因素进行DVT及PTE风险评估(是,请在相应项目前打√):
1 外伤或骨折部位是:9 脊髓损伤、瘫痪14 既往有无以下疾病史:
①DVT或肺栓塞病史
2 年龄:<40岁、40~60岁、>60岁10 肢体需要制动②恶性肿瘤
3 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固定)11 卧床③下肢静脉系统疾病
5 手术时间:<45min、>45min12 肥胖④有无服用避孕药史
6 全麻13 吸烟史⑤糖尿病病史
7 术中应用止血带14 血液高凝状态⑥肾病综合症
8 重度创伤
⑦血液系统疾病
DVT危险等级
(根据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及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溶栓治疗指南)
根据上述危险分度,您的风险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预防措施:
1、基本措施:抬高患肢、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做深呼吸或吹气球及咳嗽动作、戒烟戒
酒、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动、下床活动。
都能做到□部分能做到□不能做到□
2、物理措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拒绝使用。
穿弹力袜:使用拒绝使用
3、药物措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服、利伐沙班口服、华法林口服
患者或家属_____关系____医师/护士_____
年月日。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姓名病区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贫血症包括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护理指引:高风险患者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加抗血栓袜中风险患者使用抗血栓袜,必要时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低风险者主要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方法干预方法:患者术后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用心电监护,术后2小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
具体活动措施:①用小枕垫高患者的脚后跟,使患者小腿悬空,与床面形成20-30度角为宜。
②帮助患者进行双侧足踝运动,即踝关节的被动背伸、趾屈和内外翻的“环转”运动,频率15-20次|min,每个动作重复20次。
③为患者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等,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侧肢体按摩5min。
④膝关节伸屈运动频率15-20次|min,重复活动20-30次。
⑤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由护士帮助患者进行第一次翻身,此后间隔2h翻身一次。
⑥清醒患者鼓励主动运动,包括进行深呼吸运动及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内翻和外翻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指导患者先呼吸10次,然后由肢体远端向近端依次进行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主动内翻和外翻运动,频率15-20次|min,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每次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放松5s,所有动作各重复20-30次。
术后2h开始进行第1-3项活动,术后2-4h内进行第4-5项,术后当日执行两次。
术后1-7d若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时,继续进行1-5项,但要求增加活动量;意识清醒者,鼓励进行第6项活动。
以上训练每天4次,分别在晨起、上午、下午及睡前指导患者进行;患者活动均在接受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协助和指导下完成。
参考文献:《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 2021月1月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除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在床头卡上做明显标记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告知家属应有人陪护患者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疗加强患者夜间巡视将两侧四个床档抬起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标准护理措施Morse跌倒评分说明: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之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非手术患者DVT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
表)
介绍
非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卧床、手术后或妊娠患者来说。
为了评估非手术患者DVT的风险,医学界广泛使用Padua评分表。
Padua评分表
Padua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非手术患者DVT风险的工具,通过对多项风险因素的评估,给出一个总分来判断患者的DVT风险级别。
以下是Padua评分表的具体内容:
1. 年龄(≥70岁):1分
2. 癌症:1分
3. 血液高凝状态:1分
4. 活动受限:1分
5. 心力衰竭:1分
6. 慢性呼吸系统病:1分
7. 肥胖:1分
8. 免疫缺陷:1分
9. 腿部肿胀:1分
10. 先前的DVT诊断:1分
11. 神经系统疾病:1分
12. 心脏疾病:1分
13. 并发症:3分
14. 慢性肾脏病:3分
总结
根据Padua评分表,总分≥4分的患者被认为有中高度DVT风险,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总分<4分的患者则被认为风险较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该评分表在非手术患者DVT风险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注意:本文档提供一份Padua评分表的完整版,供医务人员参考和使用,但请在使用时仔细确认内容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备注:1、≤10分低度危险;基本预防(指导病人被动或主动运动),必要时物理预防
11-14分中度危险:基本预防+物理预防(下肢穿弹力袜或压力泵治疗)+药物治疗
≥15分高度危险: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2、评估频率:入院时,手术后,病情变化、机体活动能力改变时;评分≥15分每三天评估1次,<14
分时每周评估一次。
3、CVA:脑血管意外
4、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5、机体活动能力评估: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Assessment Profile)静脉血栓是指形成在深静脉内的血栓,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PE)。
为了预防和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医疗机构常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来评估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总共有13项评估指标。
一、个人因素:1. 年龄<40岁:0分40-60岁:1分>60岁:2分2. 性别女性(除去孕妇和产后妇女):1分男性:0分3. 肿瘤史阳性:2分阴性:0分4. 过敏史阴性:0分二、手术尤其是创伤相关的因素:5. 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是:1分否:0分6. 麻醉时间>2小时:1分<=2小时:0分7. 围术期卧床休息时间>3天:1分<=3天:0分三、系统疾病:8. 中风或卒中史阳性:2分阴性:0分9. 心脏病史阳性:2分阴性:0分10.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阳性:1分11. 慢性肾脏疾病阳性:1分阴性:0分12. 高血压阳性:1分阴性:0分四、诱因性因素和疾病导致的因素:13. 急性感染或炎症有:1分无:0分总分:0-2分:低危3-5分:中危≥6分:高危根据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评分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低危患者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如提醒活动、穿弹力袜、间断气压等措施。
中危患者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服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高危患者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如使用药物治疗进行静脉血栓预防,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评估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判定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个别化的干预,提高预防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科室:
护理级别:
大同县人民医院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表2016.7.10护理部第一次制定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
入院日期:诊断:
项目
年龄(岁)
体重指数体重( kg) /
活动
创伤风险(术前评分
高危疾病
外科手术(只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特殊风险口服避孕药 :
患者情况
10-30 岁
31- 40
41- 50
51- 60
61- 70
70以上
低体重<18.5
平均体重18.5-
22.9
超重23.0- 24.9
肥胖25.0- 29.9
过度肥胖≥30
自由活动
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需要他人协助
使用轮椅
绝对卧床
头部受伤
胸部受伤
脊柱受伤
骨盆受伤
下肢受伤
溃疡性结肠炎
红细胞增多症
静脉曲张
慢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脑血管疾病
静脉栓塞病史
小手术< 30min
择期大手术
急诊大手术
胸部手术
腹部手术
泌尿系手术
神经系统手术
妇科手术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20-35 岁
35岁以上
激素治疗
怀孕 / 产褥期
分值评估时间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1
2
3
4
1
2
3
3
4
5
6
7
1
2
3
3
3
3
3
3
4
1
2
2
3
总分
护士签名
护士长复评得分 / 护士长签字
抬高患肢、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
指导做深呼吸或吹气球及咳嗽动作、
使用弹力袜
护每 2h 翻身,主动屈伸下肢
理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动、下床活动
措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施戒烟戒酒、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药物
其它
护士签名:
患者 / 家属签字
备注:1、每累计分值中,危险等级≤ 10低风险,10-14中风险,≥ 15高风险。
2、低风险及以上的患者(≧ 10分)均须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及护理措施表》,并根
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防措施。
3、高风险人群入院24h 内、手术后患者即时完成;≥15 分者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至少
每三天一次)﹤ 14 分者每周评估一次。
4、首次评分后报告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5、≥15 分高风险患者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上报。
6、患者转科时,重新建立评估表,出院后由病区统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