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旋移综合症
- 格式:ppt
- 大小:52.28 MB
- 文档页数:40
一、引言脊椎病理治疗学是一门研究脊椎疾病病因、病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我参加了脊椎病理治疗学的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脊椎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 掌握脊椎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脊椎病因治疗学概述- 脊椎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症- 脊椎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脊椎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2. 脊椎病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础- 脊柱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脊柱的生理力学及生物力学- 脊柱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3. 脊椎病的病因、病机- 脊椎疾病的常见病因- 脊椎疾病的病理机制- 脊椎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4. 脊椎病诊疗进展- 脊椎疾病的诊断技术- 脊椎疾病的治疗方法- 脊椎疾病的预后及康复5. 脊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脊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影像学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6. 三步定位诊断法- 神经定位诊断- 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 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7. 颈椎、胸椎、腰椎正骨法- 颈椎正骨四步十法- 胸椎正骨法五法- 腰椎正骨法十法8. 骨盆旋移综合征- 骨盆旋移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骨盆旋移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和总结2. 实践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脊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学习 - 进行脊椎疾病的模拟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病例,总结诊治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五、实训收获1. 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了脊椎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掌握了脊椎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2. 临床技能- 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学会了如何进行脊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3. 思维方法- 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脊椎病理治疗学实训,我收获颇丰。
一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盆旋移症
廖某某,男,47岁,湖南人,装修工人。
主诉:十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臀部疼痛,伴右侧下肢放射痛。
曾在当地医院行腰椎MR检查,结果为:L5/S1腰椎间盘突出(右后侧),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部推拿及局部封闭治疗无效且渐行加重,遂前来求诊。
来诊时由家人搀扶,歪臀跛行,痛苦表情,现不能平卧,腰前屈功能受限,前屈时出现右侧下肢放射性麻痛,站立弯腰试验(+),坐位弯腰试验(+),但是活动幅度较站立弯腰时明显增大;触诊检查:腰部骨突及软组织无压痛和叩击痛,软组织无紧张或肿胀,右侧骶髂关节处肿胀明显,压痛(+++),骶三角两腰右长左短;患侧直腿抬高试验(+),约上能抬45°即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
进一步做直腿抬高:术者一手保持患者患侧下肢直腿上抬,同时一手从前向后按压同侧髂前上棘,边压边抬,一直抬高到90°,没有出现坐骨神经牵拉或刺激症状。
基本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怀疑骨盆旋移症,嘱补照骨盆正位片。
诊断:骨盆旋移症
治疗:1 抖针局部治疗
2 骨盆复位(主要手法按骶搬髂法)
结果:首次治疗后,能平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自如行走,弯腰时仍有下肢麻痛感,但程度减轻。
第二次来诊时患处肿胀已经明显消散,治疗三次症状基本缓解,嘱其回家休息。
分析:触诊腰部骨突及软组织无异常,而右侧骶髂部异常征象典型,故即使腰椎MR报告有腰椎间盘突出,我们在诊断时也不能过于盲从,尤其是做按压髂部的同时做直腿抬高试验时症状缓解,就更进一步明确病位在骨盆不在腰部。
所以,此病人的诊断舍弃了腰椎MR报告来确诊。
⾻盆旋移综合症⾻盆旋移综合症1、概论⾻盆旋移综合症在我国临床上尚未展开研究和建⽴诊断标准。
我院以往诊断为骶髂关节损伤或关节滑膜嵌顿。
魏征在研究脊椎病因学说中,明确提出了脊椎病的基础病因和诱发病因的理论,重点研究并总结出脊椎退变与椎间关节错位的关系和类型。
在此理论指导下,我院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1986年开始进⾏⾻盆旋移综合症的研究。
澳门黎秉衡总结他1991年-1992年真挚400例脊椎病⼈中,诊断为腰椎间盘病变45例,其中检出髂⾻旋移者20例,其他原因腰骶痛者40例中有18例,可见本症的发病率是较⾼的。
⾹港黄杰深⼊研究本症20余年,多次在全国医学会上报告《⾻盆紊乱与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腰-盆-髋整体学说,是欧美整脊治疗的理论基础。
法国Kapandji作较深⼊研究,其著作提出脊柱侧弯与旋转的复合运动,认为脊椎间没有纯粹的侧弯运动或纯粹的旋转运动;fryette指出,髂翼沿趾⾻联合做轴⼼旋转运动,并使两侧趾⾻间呈相反⽅向做上下、强后滑移;Sr Fred Mitchell⾸先提出腰-盆-髋⼯扼系统学说。
因此,⾻盆旋移综合症在我国外已有较完整的⾥理论和诊断治疗⽅法。
我所研究⾮⼿术了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中,并发骶髂关节损伤和⾻盆旋移综合症者约占40%,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盆旋移综合症者只按腰突症治疗(包括⼿术和⾮⼿术)疗效差这⼀难题,该为两症同治,能取得显著或痊愈的效果,⾻盆旋移综合症的真确诊治,是这类疑难病例取得疗效的关键。
故本⽂重点讲述我们对⾻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治⽅法。
2、治脊了法治疗⾻盆旋移综合症的作⽤机制。
2.1 ⾻盆旋移综合症的病因、病理:病因多由⾻盆诸关节发⽣扭伤、挫伤,引发关节错位所致,关节错位与关节功能紊乱不同,错位不能⾃⾏还原,错位⽐半脱位轻,⽬前因缺乏X线诊断标准,故极易漏诊。
临床发病部位:1、骶髂关节,2、腰骶关节,3、趾⾻联合,4、腰椎间盘突出症兵法⾻盆旋移综合症,5、⾻盆旋移综合症致脊柱变形侧弯,引发颈椎、胸椎、腰椎部分椎间不稳致脊椎多部位发病,6、继发性髋、膝关节劳损性⾻关节病。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骨盆旋移征74例临床观察宣守松;陶善平;段希栋;汪健;罗永宝;周丽艳;丁金磊【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2【总页数】3页(P1845-1847)【关键词】骨盆;手法,骨科;手法,整骨【作者】宣守松;陶善平;段希栋;汪健;罗永宝;周丽艳;丁金磊【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嘉定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605;R244.1骨盆旋移征是指骨盆由于体位、负荷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错位,压迫、牵拉、刺激了骨盆内的血管和神经,使相应的肌肉、韧带发生张力及功能改变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
骨盆旋移征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骶髂关节炎等病症极为相似,易发生误诊。
2009-10—2011-10,我院推拿科采用脊椎微调手法治疗骨盆旋移征74例,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74例均为我院推拿科门诊患者,男29例,女45例;年龄18~60岁,平均(23.00±0.68)岁;病程2 d~6个月,平均(1.00±0.12)个月;单纯髂骨移位32例,单纯骶骨移位13例,复合移位29例。
1.2 诊断标准1.2.1 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为下腰痛或臀部疼痛,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歪臀跛行,两下肢假性不等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如下腹部坠胀、尿频尿急及痛经等。
1.2.2 临床体征[1]①骨盆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的变化:主要观察髂后上棘、髂后下棘、髂嵴、躯体角、臀纹、臀沟等标志。
骨盆不正的分类和特点一、骨盆不正的分类骨盆不正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哦。
1. 前倾型这种类型就像是骨盆在向前弯腰似的。
从外观上看呢,肚子会比较突出,就像有个小肚腩一直收不回去一样。
而且臀部看起来是往上翘的,不过这可不是那种健康的翘臀哦。
这是因为骨盆前倾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也往前移了,就会让我们的腰部承受更多的压力。
时间长了,腰部会经常酸痛,就像有个小恶魔在腰间捣乱一样。
2. 后倾型骨盆后倾的话呢,整个人看起来就有点“萎靡不振”的感觉。
臀部会向后缩,而腹部却往前凸,和前倾型有点相反。
这时候腰部的曲线就不那么明显了,整个人的体态就没有那么优美啦。
而且这种骨盆状态会让我们的背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就好像它们一直在被拉着一样,背部就会容易疼呢。
3. 侧倾型想象一下骨盆向一侧歪了,就像一座小房子有点倾斜了。
这样的话,身体的两侧就会不平衡。
可能一边的肩膀会比另一边高一点,走路的时候也会感觉有点别扭,就像机器人的零件没组装好一样。
而且一侧的腰部和臀部受到的压力也不一样,可能一边会经常觉得酸累,而另一边却没什么感觉呢。
4. 旋转型这个就比较复杂啦,骨盆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陀螺,发生了旋转。
这会让我们的脊柱也跟着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的情况哦。
身体的肌肉受力就变得很不均匀,有的肌肉会过度紧张,有的却很松弛。
从外面看,身体的线条就不那么直了,可能会有点弯弯扭扭的,就像扭着身子在走路一样。
二、骨盆不正的特点1. 对体态的影响不管是哪种骨盆不正,对体态的影响都很大呢。
整个人看起来就没有那种挺拔、舒展的感觉了。
站着的时候不像一棵笔直的树,而是像一棵被风吹歪了的小树苗。
走路的时候姿势也不好看,没有那种轻盈自信的步伐,就像拖着脚走路一样。
而且长期的骨盆不正还会让我们的身高看起来变矮了呢,就像身体被压缩了一点,本来可以很高挑的,结果被骨盆不正这个小坏蛋给影响了。
2. 对身体肌肉的影响骨盆不正会让我们身体的肌肉群发生很大的变化。
龙氏正骨—骨盆旋移综合征龙氏正骨—骨盆旋移综合征在以腰、骶部痛为主的腰腿痛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骨盆旋移综合征者最多,单纯骨盆旋移症次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少。
骨盆旋移症受损的相关部位,常见的有:1. 骶髂关节错位2. 腰骶关节错位3. 并发耻骨联合错位4.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骨盆旋移综合征5. 骨盆旋移症导致脊柱力学失衡,使脊椎(颈、胸、腰椎)多关节功能紊乱。
6. 骨盆旋移症继发性的髋关节、膝关节或踝关节,因力学失衡,发展为劳损性骨关节病。
骨盆关节错位的类型:1.骶椎的旋转式错位——发生在骶髂关节时,可见“阴阳脚”,发生在腰骶关节时,触诊L5/S1棘突呈旋转式错位征。
2.骶椎的侧摆式错位——“长短脚”3.腰骶关节滑脱式错位(骶椎点头或仰头)——向前滑脱式错位者,俯卧触诊腰骶部成角凹陷压痛;若此时仰卧位双足均为“阳脚”,可能为骨盆分离,耻骨联合变宽。
——向后滑脱式错位者,俯卧触诊腰骶部呈平坦或后突,有叩击痛。
4.混合式错位。
主治法——正骨推拿法1. 腰骶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骨盆旋移症者。
摇腿揉腰法——侧卧搬按法——牵抖冲压法——双向分压法或直接冲压法。
2. 骶髂关节错位——侧卧牵抖冲压法(主治“长短脚”,兼治“阴阳脚”)——屈髋屈膝旋髋按压法(用于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俯卧牵抖冲压法(用于骶椎“点头、仰头”的滑脱式错位)龙氏正骨骶椎正骨手法操作要领1.按骶扳髂法:适用于骶椎向后髂骨前旋的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者。
患者侧卧位,贴床一侧下肢屈髋屈膝,离床—侧下肢向后伸直,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抓扶其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掌根于其骶椎中部,嘱患者放松腰臀部,术者用爆发力,双手同时一推一拉进行扳按,可重复2~4次。
此法亦可于俯卧位进行。
2.提臀撞正法:适用于骶椎向后骶椎点头的滑脱式错位者。
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站于其足部床上,双手同时握住其双踝部,将其双髋屈曲90°从床上提起,使其臀部离床约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发生撞击,先轻,而后可加大撞击力。
骨盆旋移综合症诊断标准
骨盆旋移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盆异常状况,其诊断标准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患者常常会出现骨盆区域疼痛、僵硬感、行走困难等
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骨盆区域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
的站立姿势、步态、髋关节活动度等。
通过触诊和观察,医生可以
初步判断骨盆是否存在旋移现象。
3. 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X射线、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医生确认骨盆的位置和可能存在的旋移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
提供直观的骨盆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4. 功能评估,医生可能会进行骨盆功能的评估,包括骨盆稳定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以了解骨盆旋移对患者功
能的影响程度。
5. 病史,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以往是否有骨盆受伤、
手术史、特定的运动或工作习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综合判断骨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医生可以对骨盆旋移综合症进行全面的诊断,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骨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断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盆旋移综合征症所谓骨盆旋移综合征是指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突发暴力、外伤以及不正确的长时间的工作、休息坐姿、卧姿、先天性关节不对称及下肢不等长等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脊柱、骨盆内外失平衡,发生相应力学改变,使韧带松弛,骨盆各构成结构及脊柱其他多关节错、滑动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一、骨盆的结构:要了解骨盆旋移综合症,首先需要了解骨盆的结构,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的。
在4块骨骼之间有坚强的韧带,并由关节或软骨相连接。
其中每块髋骨又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融合而成,两块髋骨除了由骶髂关节与骶骨共同联结以外,在前方由两侧耻骨之间通过软骨相连,称为耻骨联合,分娩时耻骨联合稍能松动,为胎儿娩出提供了条件;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包括4~5块尾椎,骶椎和尾骨则借软骨和韧带连接成骶尾关节,此关节活动性很大,在分娩时尾骨可以向后移动使骨盆出口的前后距离增加,有利于胎儿的自然分娩;在两侧髋骨与骶骨的耳状面之间形成骶髂关节,一般认为此关节活动范围甚小。
骨盆各部之间有两对坚实的韧带,一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个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如此,这4块骨骼,通过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接在一起,便组成了骨盆。
二、骨盆旋移的原因:事实上,骨盆虽然有关节、软骨连接,有坚实的韧带固定,但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突发暴力、外伤以及不正确的长时间的工作、休息坐姿、卧姿、先天性关节不对称及下肢不等长等可以破坏脊柱内外平衡,出现相应力学改变,使韧带松弛,关节错、滑动,逐渐或迅速产生骨盆旋移。
三、骨盆旋移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脊柱与骨盆间生物力学是密切协调的,而骨盆旋移则会使这种协调关系发生改变和代偿,容易引起腰椎代偿性侧弯和骨盆主横轴骶骨(即通过S2及两侧骶骨耳状关节的中枢点的连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错位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另外,骶骨,坐、耻骨,耻骨联合改变时可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所以,我认为骨盆旋移不能简单的以骶髂关节前后错位而引发的症状、体征来概括,而是设计全身多系统、多部位的临床综合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盆旋移症怎么办
导语:如今很多的白领为了生存,工作都是很拼命,尤其是经常的加班,这样长时间的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骨盆旋移症,这种症状就是因为不正常的坐姿
如今很多的白领为了生存,工作都是很拼命,尤其是经常的加班,这样长时间的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骨盆旋移症,这种症状就是因为不正常的坐姿导致的,这种症状是需要及时的治疗的。
那骨盆旋移症怎么办?还是有很多的朋友都想要知道的,下面就关于这个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下。
骨盆旋移症怎么办?
骨盆旋移症是指骨盆由骶骨和双侧髂骨、坐骨、耻骨连结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它是躯干的座基,躯干的重量由第五腰椎经骶髂关节面、髋关节传至下肢。
骶髂关节面一般在垂直面上十分贴合,周围有足够的韧带来维系,构成了一个“自锁系统”。
急、慢性损伤可通过各种轴向冲击破坏这个“自锁系统”而使之发生各种移位,出现相应力学变化,称为“骨盆紊乱”,亦即骨盆旋移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重力线移位,骨盆侧倾,脊柱腰段弧度改变和侧弯,胸段后突增加,颈胸交界出现水平倾斜并与骨盆水平相反,以求达到躯干稳定。
如果脊柱周围肌肉韧带力量薄弱,容易使颈、胸椎体发生移动,产生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病症。
骨盆旋移症不可忽视——骨盆,尤其是都市白领,长期劳累工作,好好爱护你的腰椎!
骨盆旋移症治疗可以参照如下几种方法:纠正错位关节,恢复脊柱与骨盆正常力学结构。
主治法:
1)纠正骶髂关节错位的正骨手法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护理干预作者:陈昕杨素萍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22期作者单位:014040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通讯作者:陈昕【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康复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
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
干预组4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心理、饮食饮水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干预组患者40例,治疗有效37例,其中显效33例;对照组40例中有效25例,显效15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康复治疗;护理干预骨盆旋移综合征在国外已有较完整的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而在我国临床上尚未广泛展开研究和建立诊断标准,因此需要对骨盆旋移综合征病因及病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广州军区总医院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进行骨盆旋移症的研究。
经统计,使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中,并发骨盆旋移症者占40%,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的发病率是较高的。
发病机制可以是由于急性扭挫伤同时引起这两个部位的损伤;也可以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脊柱侧弯,为减轻疼痛长期固定一侧睡眠,走路时健侧下肢承重,骨盆旋移(这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原发,骨盆旋移是继发);亦可能原有慢性骶髂关节损伤(重复损伤,长期单脚持重站立、睡姿固定一侧,长期绕腿久坐或妇女产后和更年期、肥胖腹大腰弓过伸等原因)引致骨盆旋移,腰椎轴线侧弯,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笔者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门诊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8~58岁,平均37岁,病程3月~10年,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采用贺续珊[1]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护理,干预组中功能5级6例,4级13例,3级17例,2级3例,1级1例,阴阳脚(仰卧时腿自然伸直,足外旋为阳脚,足内旋为阴脚)、长短腿(仰卧双下肢伸直并拢,双踝间中点与脐、鼻中点成一直线,术者将其足背曲时足跟不等长)40例;对照组功能5级6例,4级14例,3级16例,2级3例,1级1例,阴阳脚、长短腿40例。
一、如何自我发现骨盆移位骨盆的前后、上下移位可引起下肢关节变长或缩短。
这些改变有时不一定明显,但在日常生活、动作中会出现一系列有密切相关的变化,按照下面列出的条目逐一对照,根据自己属A或B的多少,便可以识别那一侧变长或缩短。
再结合疼痛的部位,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骶髂关节是前或后移位。
1.站立时:A.用右腿支持体重。
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左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右腿支持体重。
B.用左腿支持体重。
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右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左腿支持体重。
2.上下楼梯或走路迈出第一步时:A.前进时从左腿开始,后退时从右腿开始。
B.前进时从右腿开始,后退时从左腿开始。
3.回头向后看时:A.颈部向右侧旋转。
B.颈部向左侧旋转。
4.坐位和仰卧位时腿的搭法:A.总喜欢把左腿搭在右腿上。
B.总喜欢把右腿搭在左腿上。
5.蜷腿坐时:A.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右外侧。
B.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左外侧。
6.盘腿坐时:A.把左腿盘在里面。
B.把右腿盘在里面。
7.侧卧睡眠时:A.向右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右腿前。
B.向左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左腿前。
8.弯腰蹲下:A.把左膝向前突出,朝向右斜前方。
左脚放得比右脚略靠前。
B.把右膝向前突出,朝向左斜前方。
右脚放得比左脚略靠前。
9.笔直地站立时:A.脸向左侧倾斜,或左肩下垂,左侧的腰带较高。
B.脸向右侧倾斜,或右肩下垂,右侧的腰带较高。
10.裤子或裙子的穿脱次序:A.先穿左腿,后穿右腿。
B.先穿右腿,后穿左腿。
11.口唇的歪斜与脸的大小:A.在说话唇的右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右侧脸较大。
B.在说话唇的左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左侧脸较大。
12.臀部外形:A.俯卧位,右臀部隆起。
B.俯卧位,左臀部隆起。
13.大腿外形:A.仰卧时,右大腿较粗。
B.仰卧时,左大腿较粗。
14.提重物走路:A.总用左手提。
B.总用右手提。
15.跨越物体时:A.先跨左腿,后跨右腿。
骨盆旋转训练方案骨盆旋转是身体不对称的一种表现,通常是由于单侧或双侧髂骨在纵轴上相对脊柱发生向左(顺时针)或向右(逆时针)的旋转。
为了矫正骨盆旋转,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案:1. 骨盆时钟: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放到侧腰部位。
旋后的一侧腿部做侧放动作,有助于矫正骨盆旋转的状态。
2. 仰卧抬腿:患者身体平躺,将腰部紧贴地面。
双腿并拢向上抬起勾脚尖,可以纠正骨盆旋转。
3. 仰卧侧摆腿:身体仰卧在地上,两腿屈膝90度,两腿夹紧。
吸气,向左侧尽力旋转骨盆,然后呼气回到中立位置。
再吸气向右侧旋转骨盆,再呼气回到中立位置。
左右各做一次为一组,一组做10次,做2组。
4. 拉伸:明确自己骨盆旋转的方向后,采用椅子辅助进行拉伸。
例如,如果是右边髂骨向外,左边向内的旋转,进行相应的拉伸动作。
5. 瑜伽动作:延伸颈部,视线移向天花板。
将左腿勾起,脚掌维持踮脚姿势,用左手抓着脚背下压接近臀部位置,停留6~8秒。
同一脚进行3~5次之后,换边实施。
除了上述的自我矫正动作,还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牵引治疗:使用特殊的机器对骨盆部位进行牵引,促进骨盆旋转的恢复。
佩戴支具:属于保守治疗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骨盆的切开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来达到矫正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骨盆旋转,建议少穿高跟鞋,保持正确的坐姿,挺直腰背,双腿自然弯曲,避免翘二郎腿,并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以保持身体舒适。
请注意,以上训练方案和治疗方法应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痛经,小心是骨盆歪作者:何雪华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7年第11期几个月前,陈小姐到医院看病,自诉腰疼得厉害。
医生细细问诊,才知道陈小姐已经出现了半年的腰痛问题。
更雪上加霜的是,出现腰痛不久,她发现痛经也跟着来“捣乱”,每月的经期,总是出现剧烈的腹痛。
经过诊断,陈小姐患上了骨盆旋移症。
“房子歪了,家具移位”问题现骨盆不正会导致腰痛,这个容易理解,毕竟骨盆作为腰椎的根基,是腰椎力量来源的基石。
如果骨盆有偏歪,腰椎就要做出相应的偏歪来代偿以适应力学结构的稳定,从而导致腰部肌肉不平衡,引发腰痛。
但是,痛经怎么能跟骨盆不正扯上因果关系呢?原来,骨盆内有女性卵巢、子宫、膀胱等重要脏器。
两者好比是房子跟家具的关系——如果房子倾斜了,里面的家具的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发生骨盆偏歪后,可导致其中的卵巢、子宫等器官的位置发生改变,形态发生扭曲,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另外,骨盆不正导致腰椎发生偏歪,压迫神经,影响盆腔内脏器的正常神经传递,从而引发痛经。
自查骨盆是否不正骨盆不正有几种状态:①骨盆前倾或后倾;②骨盆左右倾斜;③骨盆左右旋转;④合并前面两种或两种以上。
如果骨盆不正,那么日常卧、坐、立、行的体态都不会正常。
但除体态观察,其实还可进行简单的骨盆偏歪自查检测。
方法如下:身体仰卧在床,完全躺直,双手拇指分别摸两侧下腹部前内侧的骨盆尖并感觉它们的位置关系。
高度是否一致正常情况下,两边骨盆尖的高度是一致的。
如果两边的骨盆尖一边较高,另一边较低,说明骨盆左右旋转。
与水平线是否平行正常情况下,两边骨盆尖的连线是平行于左右方向水平线的。
如果两边骨盆尖的连线,与左右方向的水平线不平行,说明骨盆左右倾斜。
如果发现自己骨盆有偏歪,同时也有腰痛、痛经等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
不过,骶骨是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的,骨盆的前倾或后倾,则需配合影像学才能更好地判断。
预防加治疗才有效合适的高跟鞋长期穿高跟鞋容易导致女性骨盆前倾,腰椎曲度增大,容易引发腰痛、痛经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