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体系能力生成过程
- 格式:pdf
- 大小:333.63 KB
- 文档页数:4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矩阵评估方法曹强;荆涛;周少平【摘要】针对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难以客观、定量评估的问题,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基于矩阵运算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评估方法。
分析了武器装备体系能力的概念,建立了武器装备体系的复杂层次网络模型,描述了装备网络的组成、运行过程,定义了装备网络的矩阵描述方法和矩阵运算规则,提出了装备网络作战能力描述参数,给出了装备网络能力的矩阵计算方法,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可行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In order to evaluate capability of weapon system of systems more objectively and quantitively,complex networks theory is introduced,and a new matrix cap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ology is put forward. The capability definitions of weapon systemof systems are analyzed,a layered complex network model of weapon system of systems is built,the components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weapon network model are also described. Then matrix expression methods of weapon network and its special calculate rules aredefined,tailor-made operation capability indexes of weapon network are brought out. The algorithm of using single-layer-matrixes and inter-layer-matrixes to compute whole weapon network’s capability is presen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lgorithm are detailly analyzed. By the case studyof a nominal operation network,the feasibility,validity and flexibility of proposed methodology are proved.【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142-147,152)【关键词】武器装备体系;复杂网络;能力评估;矩阵;敏感性【作者】曹强;荆涛;周少平【作者单位】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161;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161;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N945传统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评估方法通常采用先自顶向下对体系进行分解,再自底向上逐层聚合各种战技术指标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装备性能对体系能力的影响,但忽略了装备间的关联依赖关系以及运行方式对体系整体能力的影响。
Research on capability requirement generation of weapon system-of-systems based on operational
activity decomposition
作者: 陈英武;豆亚杰;程贲;赵青松;姜江
作者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页码: 154-16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S1期
主题词: 能力需求生成;作战活动分解;元活动-能力规则;约束网络
摘要: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生成是武器装备体系需求论证的重要内容.针对作战背景下从使命任务获取能力需求困难,以及获取到的不同能力指标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合理性、甚至冲突等问题,本文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建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区间数度量体系能力需求指标,提出作战元活动的概念,通过对作战活动进行分解,利用元活动-能力规则实现元活动执行水平向能力需求列表的转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能力需求、作战需求、系统需求、技术需求等视角出发获取体系能力指标约束,利用约束网络的维持弧一致性算法对指标约束进行一致性检验和冲突消解,获得满足使命任务需求和体系能力指标约束的需求方案.最后,通过野战防空体系能力需求生成过程的分析与计算,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0引言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是适应战争制胜机理改变的客观要求[1],自2015年开始成为研究热点[2-15],逐渐在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立项论证、作战试验鉴定等装备论证评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6]。
目前,学术界对于体系贡献率评估尚未形成标准的定义和理解,不少研究者根据自身理解提出了一系列的体系贡献率评估理论与方法,其中很多文献在贡献率的计算上趋向于采用“相对贡献度即贡献率”的方法,从而通过相对贡献度的比较来获得体系作战能力变化中各系统贡献的比重。
1当前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1.1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文献在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计算上遵循“相对贡献度即贡献率”的思想,即采用相对比较的评估方法,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收稿日期:2018-03-16修回日期:2018-05-07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9140C910203150C91386)作者简介:彭耿(1980-),男,湖南平江人,博士。
研究方向:系统仿真、空间信息系统、信息对抗等。
*摘要:开展体系贡献率评估对于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立项论证、作战试验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剖析了当前主要采用的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提出了一种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据此设计了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并分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可为武器装备发展论证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作战需求,作战能力中图分类号:TJ02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9.04.007引用格式:彭耿,周少平,张绪明,等.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4):33-36.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彭耿,周少平,张绪明,孙冲(复杂舰船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61)Contribution Rate Calculation of Weapon SystemPENG Geng ,ZHOU Shao-ping ,ZHANG Xu-ming ,SUN Cho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Complex Ship Systems Simulation Laboratory ,Beijing 100161,China )Abstract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contribution to weapon system is significance for equipmentdevelopment planning ,project demonstration ,operational test evaluation and so on.First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main contribution ra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weapon system are analyzed.Then ,a new method of contribution rate calculation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operational requirement.Based on the method ,contribution rat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weapon system is designed and key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solved are analyzed.The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monstrationevaluation of weapon equipment development.Key words :weapon and equipment ,contribution rate of weapon system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operational capabilityCitation format :PENG G ,ZHOU S P ,ZHANG X M ,et al.Contribution rate calculation of weapon system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19,44(4):33-36.文章编号:1002-0640(2019)04-0033-04Vol.44,No.4Apr ,2019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4卷第4期2019年4月33··(总第44-)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年第4期式中的体系属性特征,即是体系能力、体系效能等方面的评估指标,相应的属性值即是各指标结果,可以是具有特定物理量纲含义的结果,也可以是无量纲的结果。
第28卷第6期 兵工自动化 Vol. 28, No. 6 2009年6月 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Jun. 2009·20·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09.06.008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杨晓段,李元左,尹向敏,刘曙云(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1416)摘要:以陆军武器装备及其结构关系构成陆军武器装备的基本体系,含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综合保障装备;以陆军部队和装备的体制编制现状提出陆军武器装备的编制体系,按编制级别划分为战区级、军级、师(旅)级、团(营)级4层;以基本体系和编制体系为基础,以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应用提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按作战层次划分为战略级、战役级、战术战斗级和格斗级4层。
关键词:陆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综合集成;效能评估;系统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TH166 文献标识码:A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ystem of Army Weapon EquipmentYANG Xiao-duan, LI Yuan-zuo, YIN Xiang-min, LIU Shu-yun(Dept. of Basic, Institute of Command & Technolog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Abstract: Based on army weapon equipment and its structures, the basic architecture of army weapon equipment includs main battle equipm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integrated support equipment; proposes a compiling system of army weapon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which is divided into 4 grades: war zone, corps, division (brigade) and regiment (battalion); proposes the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 system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army weapon equipment’s integrated synthesis system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 which contains 4 grades of strategy, campaign, tactics and combat.Keywords: Army weapon equipment; Architectur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complexity0 引言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是由陆军多种武器、装备系统通过信息网络连接而成的特殊集合,通常由陆军主战装备、综合保障装备、电子信息装备组成,是庞大而复杂的武器装备系统。
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体系
陈国社;马亚平
【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
【年(卷),期】2011(036)004
【摘要】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问题是现代作战模拟领域的一项基础数据工程.以"五力"为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其适度分解,形成了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内涵较为全面、详细的描述.对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层次进行了科学、合理划分,确定了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各分量的首要量化层次,形成了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体系结构.介绍了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指标体系建立和量化模型体系构建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相应研究思路.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陈国社;马亚平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北京,10091;国防大学,北京,1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945.16
【相关文献】
1.联合作战模拟中武器装备作战能力量化需求分析 [J], 李柯;马亚平;崔同生
2.信息的量化与联合作战模拟中武器装备作战能力指数 [J], 李柯;马亚平;崔同生;王振宇
3.基于非线性SEM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关联关系判定方法研究 [J], 成浩;何新华;杨哲宇;赵颖坤
4.基于非线性SEM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 [J], 何新华;成浩;邹瑞涛;赵兴刚;李云龙
5.基于改进结构方程模型的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J], 沈丙振;缪建明;李晓菲;贾广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本文首先给出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然后确定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评估指标并给出评估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系统动力学1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为适应未来战争“零伤亡”的要求,武器智能化、无人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1]。
军事智能化是传统军事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重要技术。
通过智能化方式对信息化、机械化装备进行控制,激发最大的作战效能[2]。
未来的战场,先进的智能化武器及手段会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多的主动权。
2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2.1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智能化武器指不需要人工操作及控制,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实现自主侦察、识别、搜索、瞄准并且攻击目标。
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体系与武器装备体系的对抗已成为主要的对抗方式。
智能化武器在作战中也要成体系应用才能更好实现战斗力。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是指由各种智能化武器系统、智能化保障装备系统等构成,各系统在智能化指挥控制的协调下,实现智能化作战的武器装备体系。
2.2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组成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军事智能化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智能化武器;2,智能化装勤保障;3,智能化指挥决策;4,智能化作战方式[2][3][4]。
智能化态势感知系统实时态势数据库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态势显示与分析规则库、专家系统智能化武器系统指挥决策系统图-1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图智能化作战形态下,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是核心。
作战环境和对抗双方的态势瞬息万变,影响因素众多,灵活准确高效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制胜的关键。
指挥控制系统需具备自适应能力,根据战场态势“随机应变”。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方法初探
吴红;许永平;王磊;王维平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09(026)002
【摘要】武器装备体系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主要表现为装备对象、关系和环境的动态性,因此,在全面考虑体系作战能力需求时,将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针对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依据国内外在武器装备体系论证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处理不确定性的三种方法:以价值为中心的方法、探索性分析方法、层次化递阶实验方法.三种方法提出的基点是在获取有效的论证结果的同时,尽量降低论证工作的复杂度.在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过程中,根据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将能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有效的论证结果,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所需的参考资料.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吴红;许永平;王磊;王维平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武器装备体系评估论证模型的构建研究 [J], 蒋德珑;曹建军
2.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 [J], 舒宇;谭跃进
3.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价 [J], 舒宇;谭跃进;廖良才
4.基于能力需求视角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J], 程贲;谭跃进;黄魏;熊健;鲁延京
5.武器装备体系需求论证研究 [J], 杨东昌;马永忠;宋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