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

3 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

(1)习得与学习假说

(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3)输入假说

(4)监控假说

(5)情感过滤假说

4. 文化适应理论

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

1.关键期假说

2.语言学能

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

4 语言习得态度

5.学习者焦虑

6 认知策略

7 元认知策略

8 补偿策略

9.记忆策略

10 社会策略

11 情感策略

12 场独立与场依存

13.语言自我

14 歧义容忍度

第三部分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概说

1.中国文化特点

(1)农耕型文化

(2)伦理型文化

(3)三纲、五常

(4)宗法制

(5)内圣外王

2.中国文化的优势

(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中国人“天”的概念

(3)“天人合一”的含义

(4)中和、中庸

(5)修身克己

二、中国的学术思想

1.“诸子百家”的含义

2. 儒家

(1)孔子

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

2)孔子的政治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孟子

1)孟子思想的核心

2)孟子的“仁学”理论

3)孟子的政治思想

(3)荀子

1)荀子的“人性观”

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

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

(4)两汉经学

1)古文经、今文经

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

3)“六经”的内容

4)郑学、王学

5)“太学”的设立

(5)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

3)横渠先生

4)关学、濂学

5)二程

6)理学四大家

7)朱熹的理学精髓

8)闽学

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

10)知行合一

(6)清朝朴学

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

3)《日知录》

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 道家

(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

(2)道家的代表人物

(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

(4)老子

1)老子的“道”

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3)老子的策略思想

(5)庄子

1)庄子的代表作

2) 庄子思想的核心

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

4.墨家

(1)墨家的代表人物

(2)战国时代的“显学”

(3)墨子的代表作品

(4)墨子的思想

(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

5.法家

(1)法家的代表人物

(2)法家三派

(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三、民众的信仰世界

1. 民间三大崇拜

(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

(2)天地山川崇拜

1)封禅

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

3)五岳

(3)祖先崇拜

太庙、宗祠

(4)君师圣贤崇拜

1)文圣、武圣

2)封建帝王祭孔

2.佛教

(1)佛教的创立

(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

(5)佛教的基本信仰

(6)佛教主要教派

(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

(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道教

(1)道教产生的时间

(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

(3)道教的基本信仰

(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

(5)道教宗派

(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7)重要道观

四、中国古典文学

1.诗词作品及诗人

(1)《诗经》

(2)《楚辞》

(3)乐府诗

(4)建安七子

(5)宋词派别

2.散文及其作者

(1)先秦散文

(2)西汉散文代表作

(3)骈体文代表作

(4)古文运动

(5)三苏

3.辞赋及其作者

(1)先秦辞赋

(2)散体大赋代表作

(3)宋代辞赋代表作

4.戏剧及戏剧家

(1)元曲四大家

(2)元杂剧代表作

(3)明传奇代表作

(4)南洪北孔

5.小说及小说家

(1)刘朝小说代表作

(2)四大奇书

(3)清小说代表作

五、中国风俗习惯

1. 茶酒与烹调

(1)中国饮茶史

(2)《茶经》

(3)八大菜系

2.衣冠服饰

(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

(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

3.民族祥瑞动物

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

4 花草树木

(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

(2)花中四君子

(3)岁寒三友

5.崇尚和禁忌

(1)十二生肖

(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

(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

(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

六、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七、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1)路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

(1)佛教东传

(2)西行求法

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4.郑和下西洋

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1)《马可波罗游记》

(2)利玛窦

(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分类

3.文化的特性

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

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

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

8.影响交际的因素

9.“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

二、文化定势

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

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

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

2.中国人民族性格

3.“价值“的含义及特点

4.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

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

6.“思维方式“的含义

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

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

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1. 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

2. 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

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

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

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

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

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

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

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

一、语音常识

1.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

1)音高

2)音强

3)音长

4)音色

(2)语音的生理性质

1)发音器官

2)发音部位

3)发音方法

(3)语音的社会性质

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

不同

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2.音节和音素

(1)音节

(2)音素

3.元音和辅音

(1)元音和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

4.声母、韵母和声调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零声母

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

(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

(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

(2)单韵母

(3)复韵母

(4)鼻韵母

(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

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

(1)韵和押韵

(2)韵母和韵的差异

8.汉语语音的特点

(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

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

(2)没有复辅音

(3)元音占优势

(4)有声调

9.音位

(1)音位

(2)音位归并的原则

(3)音位和音位变体

(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

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2)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开端。

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

(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

(6)以模仿和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

(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三、汉语拼音方案

1.记录汉语语音的符号系统

(1)直音法

(2)反切法

(3)注音字母

(4)国语罗马字

(5)汉语拼音方案

(6)国际音标

2.《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字母表

(2)声母表

(3)韵母表

1)韵母表

2)韵母表的说明

(4)声调符号

(5)隔音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

(1)声调符号的位置

(2)大写、小写和连写、分写

(3)汉语拼音正词法

四、汉语声母教学法

1.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

1)双唇音

2)唇齿音

3)舌尖前音(平舌音)

4)舌尖中音

5)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

6)舌面音

7)舌根音(舌面后音)

(2)发音方法

1)阻碍的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2)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

3)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

2.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

(1)声母发音描述

(2)声母发音总表

3.声母发音重点

(1)不送气声母和送其声母

(2)清声母和浊声母

(3)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音j q x

(4)舌尖后浊擦音r

(5)唇齿音f

4.声母教学方法

(1)吹纸法

(2)咬指法

(3)带音法

(4)手势法

(5)对比法

五、汉语韵母教学法

1.舌面单元音韵母

(1)高元音和低元音

(2)前元音和后元音

(3)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

(4)舌面单元音的描述

2.特殊元音韵母

(1)舌尖元音

(2)卷舌元音

3.普通话韵母的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

(1)复元音

(2)二合元音

(3)三合元音

4.前响、后响和中响复元音韵母

(1)复合元音的响度

(2)前响复元音韵母

(3)后响复元音韵母

(4)中响复元音韵母

5.鼻韵母

(1)鼻音尾韵母

(2)前鼻音韵母

(3)后鼻音韵母

6.普通话韵母发音重点及其教学方法

(1)i 和ü

(2)o和e

(3)发音不同的三个i

(4)鼻音韵尾n

(5)ou和uo

(6)ui、iu 和un

(7)u 和ü

(8)ao 和iao

(9)ong 和iong

(10)e、ei、ie 和en、eng

(11)a、an、ian 和ang

六、汉语声调教学法

1.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法

(1)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方法:调类、调号、调值、调型(3)五度标调法

2.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

(2)阳平

(3)上声

(4)去声

3.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

(1)唱四声

(2)一声

(3)二声

(4)三声

(5)四声

4.普通话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1)上声+上声

2)上声+非上声

3)上声+轻声

(2)去声的变调

(3)“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2)“不”的变调

七、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综合教学方法

1.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1)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2)韵母的四呼

1)开口呼

2)齐齿呼

3)合口呼

4)撮口呼

(3)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

2)三拼法

3)声介合拼法

4)直呼法

2.轻声

(1)轻声

(2)轻声音节调值

(3)轻声的作用

(4)何时读轻声

3.儿化

(1)儿化

(2)儿化的发音

1)音节末尾是a、o、e、ê、u时

2)音节韵尾是i、n

3)音节韵母是i、ü

4)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时

5)音节韵尾是ng

(3)儿化的作用

1)辨别词义

2)区别词性

3)表示小、可爱、喜欢、亲切或轻蔑、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4)儿化的运用

4.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

(1)模仿练习

(2)四声唱练

(3)声韵指辩

(4)填空练习

(5)读卡听写

(6)辨音填空

(7)拼音擂台

(8)绕口令

八、针对不同国别留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教学

1、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日语语音特点

(2)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2、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韩语语音特点

(2)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3、对欧美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英语为例)

(1)英语语音特点

(2)英美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欧美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4、对东南亚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泰语为例)

(1)泰语语音特点

(2)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东南亚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第六部分词汇及词汇教学

一、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

1.对外汉语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基础

(1)词汇教学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始终

(2)词汇教学集多种形式的教学于一体

1)词汇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体裁

2)词汇是文化和语法的载体

(3)词汇教学不是护士虚词教学

2.词汇教学的基本

(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

(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

二、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1.词汇教学的课堂操练环节

(1)旧词语的复习巩固

1)问答交流

2)听写词句

3)造句复述

(2)新词语的学习操练

1)听写检查

2)领读纠音

3)朗读纠错I

4)词语释义

5)搭配扩展

(3)新词语的总结归纳

1)重点难点词语

2)句法相关词语

2.词汇教学中的词语释义

(1)词汇教学中的“量”与“度”

(2)词汇释义中的“繁”与“简”

3.词汇教学中的搭配扩展

(1)词语搭配教学

(2)词语扩展教学

1)词语的横向扩展教学

语素扩展

同义扩展

反义扩展

综合扩展

2)词语的纵向扩展教学

4.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对比

(1)词汇的概念义与语境义的对比教学1)词语的语用色彩对比

2)词语的语义轻重对比

3)词语的适用范围对比

4)词语的适用对象对比

(2)词语在具体语言应用中的对比教学1)近义词句的语用对比

2)词句的语义指向对比

5.词汇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说明及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有关说明 本次考试将采用书写一课时教案及课堂教学两部分结合判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第一部分:书写一课时教案(满分:30) 教案写作要求 (1)教案要求书写工整,步骤齐全,打印。 (2)大标题黑体四号字,小标题宋体小四号字,涂黑。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3)教案字数800-1000字。 (4)教案后面附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当堂讲授,老师根据其讲课水平打分(满分:70),教案制作和讲课水平两者结合,最后给出期末成绩。 附:印尼版华语教材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你们班有多少名学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练习对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2. 背诵情景会话,能将本课所学的表达法用于交际 3.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结构 二、教学重点: 1.课文和生词 2. 语音: 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在音节拼读的语流中掌握声韵调的正确发音。 3. 会话: (1)用多少询问数量 (2)用想表示希望和打算 4. 汉字:多,少,男,女,同,学,山。 三、教学难点: 1. “有”字句 2. 量词“个,名,口”的区别 3. 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

四、教具: 1. 词语卡片 2.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1.以旧带新 2.讲练结合 六、课时: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请三对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七课情景对话 (2)背诵第七课情景对话 (3)听写第七课的生词和汉字(教师酌情挑选) (二)新授 (1)引人新课(话题引人,复习引人:几---多少;口—个,名等) (2)学习新课 领读生词 认读生词 组词组句:扩展法(词—词组—句子) (1)班\个\名: 班—你们班—你们班有多少个(名)学生? 我们班—我们班有十九个(名)学生。 (2)多少:多少—多少人—你们班有多少人去游泳,多少人去爬山? (3)男\女: 男人\女人—男\女同学—你们班有多少个男\女同学? (4)活动:有活动—我们班有活动—你们班有什么活动?—你们学校有什么活动? (5)打算:打算去游泳—打算去爬山—打算回家—打算去参观—打算去看足球比赛 (6)想:想去游泳—想去爬山—想回家—想去参观—想去看足球比赛 (三)巩固复习 多种方式练习 归纳语言点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略)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主编:杨寄洲 副主编:邱军 编者:杨寄洲邱军李宁 编写说明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本大纲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 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大纲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 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重要依据。 本大纲还包括几个附属文件,它们是: 1、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语法大纲 2、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功能意念大纲 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情景和言语活动大纲 4、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考试大纲 5、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 一、教学对象 母语为非汉语、以不同学习目的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 1、年龄: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 2、学历: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 3、汉语水平: A、基本没有学过汉语,零起点的学生。 B、学过少量汉语,词汇量为600左右,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学生。 C、学过汉语,词汇量为1200左右,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语音 语调不准,语法不清楚,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学生。 二、教学时间 A、B类学生教学时间为一学年(两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为40周, 每周24学时,共计96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 C类学生教学时间也是一学年(两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为40周,第一 学期每周24学时,教学时间为4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第二学期每周 20学时,教学时间为400学时,年教学时间为8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语言实践活动)。 学习时间不少于上述所规定的学时,才能达到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要求。 三、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 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 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 定的一年级的标准。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 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 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 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①语言的______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 ②______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新概念英语》是这种教 学法的典型教材。 ③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______。 ④第二语言教学法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 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严重作用外,_____________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成果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⑤话语分析是对话语的_______分析,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⑥教学单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依据教材的_______划分的。 ⑦学习语境主要指课堂、教材、教师和_______。 ⑧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区分失误和_______这两种例外性质的错误。 ⑨在一本教材中包括了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内容的称为_________教材。 ⑩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____试题。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建国以来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0年成立于: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京外国语学院 D.北京师范大学() 2.《语言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也是______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A.直接法 B.听说法 C.自觉实践法 D.功能法 () 3.最早提出“中介语”概念的是 A.奥苏贝尔 B.皮特.科德 C.塞林格 D.克拉申 ()4.进行教学总体设计的关键是______与_______相一致。 A.教学原则、教学类型 B.教学目标、教学类型 C.教学原则、教学内容 D.教学目标、教学原则 () 5.会话教学最根源的原则是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 2、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3、 4、2、演绎法 5、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 6、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7、A 比B+ 形容词 8、“他比我高。” 9、 10 、?3、归纳法 11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12、 13 、?4、对比法

15、有点儿 比较 16、 贵 17、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18、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19、 20、便宜 21、 22、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23、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24、 25、5、情景导入法 26、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27、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28、 学生:他昨天没来。 29、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30、 31、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类课堂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2011-02-1516: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游戏,适用的范围各不一样,优劣皆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于生词、拼音、句子或课文教学。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来源: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对外汉语教学 (教案) 一、课型: 中级汉语词汇课。 二、教学对象: 掌握1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中级) 三、教学内容: 1、词组:越……越…… 2、量词: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越……越……”的语义特征、句式特点和准确用法。 (2)通过量词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量词“趟”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领域: (1)听:能够听懂含有“越……越……”句式和量词“趟”的语句。 (2)说: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表达。 (3)读:能够会读“越……越……”句式和量词“趟”。 (4)写: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写作。 3、情感领域: (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 (2)学生有用这种词汇来描述自己经历的愿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生词“越……越……”和“趟”的词义和用法。 六、教学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七、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二)学习生词(6分钟) 1、领读。 2、讲解。 (1)越……越……/越来越……: PPT图片:他以前很矮,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以现在他怎么样了? ——他越长越高。/他越来越高。

PPT图片:杰克以前很瘦,可是因为妈妈做的菜太好吃了,所以他现在怎么样了? (2)S1越……S2越…… 如:A、汤姆特别喜欢吃辣的。 ——菜越辣他越喜欢吃。 B、天气越冷我们穿得越多。 C、你们的汉语水平越高,老师——(越高兴)——他越吃越胖。/他越来越胖。 (3)趟:V.+一趟 趟表示来回走动的次数,前面的动词一般是“来、去、跑、走、回”,强调来回的整个过程。 如:我去了一趟教室。 请你来办公室一趟。 他去了一趟上海。 3、齐读。 4、个别认读。 5、综合练习(7分钟) (1)图片展示:这是你们送给老师的生日卡片,老师看着这张卡片。(老师越看越高兴) (2)用生词填空。 她的钱包丢了,特别着急,我告诉他别着急。(越着急越找不到。) (3)问:你/他昨天去了哪? 可以答:我昨天去了一趟超市。 他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 (4)用生词填空。 我刚去了一(趟)火车站。 爸爸去了一(趟)北京。 九、布置作业(1分钟) 1、各写一个“越……越……”和“趟”的句型。 2、预习生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 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 /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 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 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 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 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作业

[一、二看现代汉语书,三、四、五找出英文单词] 一. 汉语拼音拼写 二. 汉语的笔顺 三. 汉语学名词术语 1.元音Vowel / vau额l/ 2.辅音 consonant 3.声母initial consonant 4. 韵母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of a Chinese syllable 5. 声调tone 6.音节 syllable 7.单音节词monosyllabic word 8.双音节词disyllable 9.多音节词polysyllabic word 10.阳平 rising tone/second tone 11.阴平 high and level tone/first tone 12.上声falling-rising tone 13.去声falling tone 四. 汉字学名词术语 1.汉字Chinese characters 2.书法 handwriting 3.笔画 strokes 4.点 dot/point/spot 5. 横transverse/ horizontal/cross 6.竖 upright/vertical 7.撇 cast aside 8.捺 press down/restrain 9.提 raise/ 10.横折 cross break 11.竖折Vertical fold 12.横撇Horizontal right-handed 13.笔顺order of strokes 14. 部件component/ parts 15.偏旁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the side of a Chinese character 16.单人旁 single side 17.言字旁 18.竖心旁 19.宝字盖Treasure word cover 20.学字头Learn injured-dedicated 五. 语法学术语 1.名词 noun 2.专有名词 proper noun 3.动词 verb 4.助动词 helping verb/ auxiliary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及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说来,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兼顾外国学习者及其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加强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外国汉语人才。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它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特点,因而比其它情况下的汉语教学更充分地显示出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加上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外汉语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或然的;语言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称的,而言语只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母语和第一语言 (1)母语: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2)第一语言: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 3、外语和第二语言 (1)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2)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通常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语言。 4、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1)语言习得:“习得”是一个外来的词语,也可译作“获得”。习得一般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 (2)语言学习:“学习”也有人译作“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 1、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 答:“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综合。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在化,这些语言规则就是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乔氏理论的不足在于他的语言能力理论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答:“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由克拉申于1977~1982年提出,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这一理论共有五个假设: 第一,习得-学习假设。“自然获得”与“正式学习”这两个概念是克拉申理论的中心。自然获得是集中在意义层次上的自然交际中产生的,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而正式学习则是在课堂上有规律的学习,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 第二,自然顺序假设。克拉申强调语言习得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一个不变的自然顺序,这一假说还坚持语法结构是按一定顺序而获得的。 第三,语言监控假说。克拉申认为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语言控制调节系统,学习者利用这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 别是、、、。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以教师为。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和。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为中心,以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结合,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和。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和。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和。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 15、直接法是作为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 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 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 等。等。 、、 20、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 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 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 。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试题。 ①语言的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 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新概念英语》是这种教 学法的典型教材。 ③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④第二语言教学法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 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作用外,及 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成果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1(“您好”,零起点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课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纠音『F调;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以及轻声、三声连读的读法。 3(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式进行问答、对话。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检查(14分钟): 1(巩固己学过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教师板书,学生快速认读。 2(检查前一天所学语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复习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展示新课语音: (1)}教师板书并领读单个声母(j、q、X)、复韵母、鼻韵母…,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帮助纠音。 (3)声、韵、调拼读,在语流中进行练习。 板书:bao bai bian bie…一,,跑步、发音、英语、铁路、家庭、列车…… (4)辩 音辩调:针对某些声母、韵母或某个声调,用对比法让学生分辨。 板书:bao…pao 由于、爷爷、奶奶…一 (5)听写学习的新课语音。 2(认读新字、生词: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F发音……( (2)手势法讲解轻声的读法…一补充练习(如:爸爸、我们、朋友…一) (3)图示法讲解三声连读的读法……补充练习(如:老板、可以、语法…() (4)利用课堂语境设计情景,用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会话操练。 (四)本课小结(2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并再领读三遍。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写拼音、写汉字,熟读课文。 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2 1(语音教学(学习en—eng,an…ang,“是”字句) 1(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F 音正调。能运 用学过的词汇、句型进行问答、对话。 2(教学重点:如:en…eng,an…ang,“是”字句 3(教学方法:对比、声韵拼合 4(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三分之一的时间) 快速认读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复习汉字读音……听写 (3)学习新课(三分之二的时间) 1(练习四个声调:写出音节后领读,如ren,再写出相应的汉字“人”后重读。 与以前学过的拼音进行对比,如in…,ing。 2(认读新字、新词:先借助拼音读出汉字,再擦掉拼音读汉字,再做扩展练习, 如“工人”,扩展为“他是工人。”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 一、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 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 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总论2学时(理论讲授) 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思考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为什么 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试卷A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_对外汉语教学法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对外汉语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考试时间:90分钟考核方式:闭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 一、填空15%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__、___、___。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___、___、___。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___,以教师为___。 二、选择10%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 A直接法B听说法C翻译法D全身反应法 2、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B效度C难度D准确度 3、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A精讲多练B听说领先C学习者为中心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我们熟悉的《新概念英语》是()的代表教材。 A翻译法B听说法C交际法D视听法 5、如果欧美学生比较多的班级,比较适合的精读课教材是()。 A实用汉语课本B标准汉语教程 C汉语会话301句D基础汉语40课 三、名词解释25% 1、教学行为 2、学习动机 3、区分度 4、交际能力 5、承接性话语 四、问答题30% 1、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 3、听力技能训练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五、分析题20% 阅读下面这篇课文,找出文中的语言点,并且为这些语言点设计一些操练方法。 课文 甲:开开电视,看有没有好节目。 乙:(打开电视)怎么不亮? 甲:插头没插上。 乙:(插上插头)屋子里太亮了。拉上窗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