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33
岭南美七上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一、课题: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广东版)第一课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广东岭南出版社编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还没有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
五,教材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的编钟、赵州桥、长信宫灯等作品的赏析,和对作品的审美特征、实用功能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感受、认识以上艺术作品中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色,了解造型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探索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类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追求的孜孜不倦的美的理想。
教学策略: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着眼点来评析作品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实用、美观、经济)并以角色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使学生产生好奇、喜爱的心理.并帮助学生学习自学的方法。
兴趣点: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审美特征突出、实用功能强、科技含量高的作品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在审美、科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2)掌握查阅与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概括作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欣赏作品的方法,能够用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策略来评述一件作品。
(2)以学习卡的方式化难为易促进学生了解作品的不同方面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欣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2)将宝贵的人类艺术遗产继承与传承下去。
七、教学重点:欣赏具有庄重而阳刚的青铜器之美,了解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由厚重的青铜工艺,打击音乐逐渐发展成轻而实用的冶铁工艺和轻快柔美的管弦音乐。
八、教学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探究,掌握欣赏作品的方法。
解决办法:1、古今对比,巧妙导入出示大量的中国古代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品的图文资料,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讨论编钟、鼎、长信宫灯、孔明灯、浑天仪、赵州桥、唐三彩等古代艺术的结晶与现代科技的某些联系。
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用美观经济)。
2.了解和认识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优秀作品。
3.能从艺术与科技两个方面用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2学情分析
学生角度分析:作为初中生来说,世界观逐步形成,所以对于“美”应当给予正确的领导。
虽然具备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但对于如何鉴赏作品的方法还未完全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通过对有关中国古代的长信宫灯,浑仪,唐三彩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的赏析,特色以及对各个时代作品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感受、认识编钟等艺术作品中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色,进一步了解造型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时期艺术家、科学家、民间能工巧匠创造世界的智慧,探索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孜孜不倦追求美的理想。
教学策略分析:引导学生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中国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审美、实用、科技三者巧妙统一),使学生在对作品的感受、欣赏、分析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的无穷潜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评述古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
难点:理解古代艺术中的科技原理或跨学科的知识。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课堂导入
(一)教师提问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二)展示教学目标。
【精品】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启示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启示一、引言在古代社会中,艺术和科技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价值体系。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的艺术和科技开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启示,以期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古代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方式在古代社会中,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设计:古代的建筑不仅是艺术的体现,也是科技的象征。
建筑师们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材料、承重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
同时,建筑师们也会通过建筑的形式、装饰等方面来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因此,古代的建筑往往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2.工艺品制作:古代的工艺品制作同样需要艺术和科技的结合。
工匠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如材料的选择、加工技术、制作方法等,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
同时,工匠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才华,才能将工艺品制作得更具美感。
3.绘画和雕塑:古代的绘画和雕塑同样需要艺术和科技的结合。
艺术家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如颜料的选择、绘画技巧、雕塑技术等,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同时,艺术家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才华,才能将作品创作得更具感染力。
三、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启示古代艺术和科技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启示:1.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古代的艺术和科技结合告诉我们,跨学科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2.创新的重要性:古代的艺术和科技结合告诉我们,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创新,培养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和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古代的艺术和科技结合告诉我们,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对后世的影响;•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围绕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主题展开创意思维。
2. 教学重点•学习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历史背景;•了解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思考并创作出围绕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
3. 教学内容1.古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3.围绕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作。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让学生思考,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可以举例说明一下。
第二步:展示古代老鼠斗技图(10分钟)•展示一张古代老鼠斗技图,让学生沉浸在古代的氛围中。
•介绍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老鼠斗技的科技含义。
第三步:学习古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40分钟)•分组讨论,提出学生自己心目中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认识。
•通过资料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分组演讲,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步:学习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40分钟)•分析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如造纸术、印刷术等。
•以对应的古代文化演讲,介绍典型案例。
第五步:创作(3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围绕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主题,展开自己的创新。
•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工具,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分享和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和总结。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探讨古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并通过案例的讲解和学生的创作,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展示、讨论、演讲、创作等,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这些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意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第一篇: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课题: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欣赏·评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观察、探究、总结鉴赏,用语言概述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难点:1、重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难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评价法教学准备:1、教具:PPT课件、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图片、打火机、鹅卵石。
2、学具:课本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一级的新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地学过美术,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上中学的第一节美术课很有必要作课前的准备。
(1)上课的纪律。
(2)上课工具的准备。
(3)作业的收改等等。
出示精美打火机一个及鹅卵石一块提问导入。
1、这是不是艺术品?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现代人用打火机取火,古代人击石取火,这一发展的历程有什么奥秘?3、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学生讨论,谈感受。
二、讲授新课:1、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追求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来进行发明与创作,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进行的社会时间活动。
2、实用、美观、经济的统一,成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发展:1、投影观察感受经典的范例作品:(1)曾候乙编钟钟架呈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重5吨有余。
铜木结构,木质横梁上饰彩绘花纹,两端都套着浮雕或透雕的青铜套,起装饰和加固作用。
在这套65枚编钟中,有镈钟、甬钟和钮钟三种。
镈钟仅有一枚,是楚惠王在曾国君主乙死时赠送给他的。
甬钟45枚,为曾侯乙生前亲自测音监制,分五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音色嘹亮,下层形大体重,音色深沉浑厚,最大的一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