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14复习提纲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14复习提纲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14复习提纲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14复习提纲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范围

第一章算法与程序

1、何谓算法?简述算法的基本特性和表示方法。

2、如何评价一个算法?简述环路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

度的概念。

3、简述算法与程序的联系与区别,并列举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第二章常用数据结构

1、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数据类型的6个显著特征是什么?

3、举例说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三个方面的内容。

4、什么是线性结构?什么是非线性结构?举例说明。

第三章简单数据结构

1、线性表可用顺序表和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问:

●两种存储表示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如果有n个表同时并存,且处理过程中各表的长度会动态发生

变化,表的总数也可能自动改变;在此情况下应选用哪种存储

表示?为什么?

●若表的总数基本稳定,且很少插入和删除,但要求以最快速度

存取表中元素;这是应采取哪种存储表示?为什么?

2、设有一个栈,元素的进栈次序依次为A、B、C、D、E,问能否得到下面的出栈序列?若能请写出操作序列,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C、E、A、B、D

●C、B、A、D、E

●D、C、A、B、E

●A、C、B、E、D`

●A、B、C、D、E

●E、A、B、C、D

3、已知表达式的中缀表示为(A+B)*D+E/(F+A*D)+C,利用栈把它

改写成为后缀表示,并写出转换过程中栈的变化。

4、何为队列的上溢现像?解决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

是什么?

第四章树与二叉树

1、已知一棵树边的集合为{(I,M),(I,N),(E,I),(B,E),(B,D),(A,B),(G,J), (G,K),(C,G),(C,F),(H,L),(C,H),(A,C)},请画出这棵树并回答如下问题:

●那个是根结点?

●那些是叶子结点?

●那个是结点G的双亲?

●那些是结点G的祖先?

●哪些是结点G的孩子?

●哪些是结点E的子孙?

●哪些是结点E的兄弟?哪些是结点F的兄弟?

●结点B和结点N的层次号分别是多少?

●树的深度是多少?树的度是多少?

●以结点C为根的子树的深度是多少?

2、分别画出有三个结点的树和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3、已知一棵度为k的树中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k个度为k的结点,问该树中有多少叶子结点?

4、一棵深度为h的满k叉树是这样的一棵树,他的第h层上的结点全部是叶子结点,其余各层上的每个结点都有k可非空子树。如果对深度为h的满k叉树按层次自上而下,同层次自左至右的顺序从1开始对所有结点编号,问:

●各层的结点数目是多少?

●编号为n的结点的双亲结点若存在,其编号是多少?

●编号为n的结点的第i个孩子结点若存在,其编号是多少?

●编号为n的结点有右兄弟的条件是什么?其右兄弟编号是多

少?

4、一棵含有n个结点的k叉树,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和最小深度

各为多少?

5、对于下图所示的一棵二叉树,分别写出:

●前序遍历序列

●中序遍历序列

●后序遍历序列

●层次遍历序列

6、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EBADCFHGIKJ,中序序列为

ABCDEFGHIJK。请画出该二叉树,并写出它的后序序列和层次序列。

7、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后序序列为DCEGBFHGIKJ,中序序列为

DCBGEAHFIJK。请画出该二叉树,并写出它的前序序列和层次序列。

8、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层次序列为ABCDEFGHIJ,中序序列为

DBGEHJACIF。请画出该二叉树,并写出它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

9、把下图所示的两棵树,分别转化为相应的二叉树。

P126

10、把下图所示的森林转化为相应的一棵二叉树。

P127

11、把下图所示二叉树转化为相应的树,然后分别写出其先根序列

和后根序列。

P127

12、给定一个权重集合为W={3,15,17,14,6,16,9,2},请画出相应的哈

夫曼树,并计算其带权路径长度WPL。

13、已知二叉树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编写按层次遍历该二叉

树的算法。

14、已知二叉树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编写按前序遍历该二叉

树的算法。

第五章图与网

1、对如下有向图给出其邻接矩阵、邻接表和逆邻接表,并计算每

个顶点的度。

P159 图5-34(a)

2、对如下有向图给出其邻接矩阵、邻接表和逆邻接表,并计算每

个顶点的度。

P159 图5-34 (b)

3、对下图分别给出:

⑴深度优先搜素遍历序列和深度优先生成树;

⑵广度优先搜素遍历序列和广度优先生成树;

⑶用Prim算法求得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⑷用Kruskal算法求得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P159 图5-35

4、对下图分别给出:

⑴邻接矩阵;

⑵用Dijkstra算法求从v1出发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P159 图 5-36

5、用Floyd算法求下图中每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P159 图 5-37

6、用邻接矩阵表示图时,若图中有100个顶点和100条边,则形

成的邻接矩阵中有多少个元素?有多少个非零元素?是否为稀疏矩阵?

7、用邻接矩阵表示图时,矩阵中元素的个数与顶点个数是否相

关?与边的条数是否相关?

8、有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至少有多少条边?有n个顶点的有向

强连通图至少有多少条边?

9、对于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如何判断以下

问题:

⑴图中有多少条边?

⑵任意两个顶点i和j之间是否有边相连?

⑶任意一个顶点的度是多少?

第六章数据结构的程序实现

1、阐述数据结构在问题建模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检索与基本算法

1、若对大小为n的顺序表和有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检索,在等概率

的前提下,工况时的平均检索长度是否相同:

⑴检索不成功,即表中没有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

⑵检索成功,表中只有一个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

⑶检索成功,表中有若干个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依次

检索要求能全部找出所有关键值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

2、对长度为20的有序表进行二分法检索,画出他的一棵判定树,

并求出在等概率情况下检索成功和不成功时的平均检索长度。

3、对于10000个项的线性表,若采用等分区间顺序检索方法进行

检索,问:

⑴每块的理想长度为多少?此时把线性表划分成多少个块?

⑵平均检索长度为多少?假定在等概率情况下讨论。

⑶若每块长度为40,请平均检索长度为多少?

4、设结点序列为(60,30,90,50,120,70,40,80),用二叉

检索树的插入算法,画出按此结点序列建立的一棵二叉检索树T1;再用二叉检索树的删除算法,画出依次删除结点40,70,60之后的二叉检索树T2。

5、已知长度为12的表如下所示:

(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⑴按表中元素的顺序依次插入一棵初始为空的二叉检索树中,画

出最终的二叉检索树,并求在等概率情况下检索成功时的平均检索长度。

⑵若先对表中元素排序成有序表,求在等概率情况下进行二分法

检索时检索成功的平均检索长度。

⑶构造一棵二叉平衡树,求在等概率情况下进行二分法检索时检

索成功的平均检索长度。

6、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检索树有多少种不同的形态?一个高度为

h的二叉平衡树至少有多少个结点?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平衡树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各是多少?

7、给定关键字序列为(19,14,23,1,68,20,84,27,55,11,

10,79),设哈希表长为13,哈希函数为h(k)=k%13:

⑴画出用线性探索法消除地址冲突时所构造的哈希表。

⑵画出用链地址法消除地址冲突时所构造的哈希表。

⑶并求出以上两种哈希表的平均检索长度。

8、设计一个算法,求出指定结点在二叉检索树中的层次数。

第八章排序与基本算法

1、什么是排序?什么是内排序?什么是外排序?

2、给定排序码序列为(17,8,21,35,32,15,21,25,12,23),

分别写出: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增量为5,2,1)

●二路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共享栈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

●树形选择排序

●堆排序

●二路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3、在冒泡排序方法中,什么情况下排序码会朝着与最终位置相反

的方向移动?是举例说明。

4、对于n个排序码进行快速排序时,所需的比较次数与排序码的

初始序列有关。当n=7时,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最好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多少次比较?请说明理由。

⑵给出在最好情况下的排序码初始序列的一个实例。

⑶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多少次比较?请说明理由。

⑷给出在最坏情况下的排序码初始序列的一个实例。

5、写出快速排序的非递归算法,并回答下面问题:

⑴在非递归实现排序快速排序时,通常要用一个栈来保存待排序

区间的两个端点。这个栈能否用队列来代替?为什么?

⑵在非递归实现排序快速排序时,可根据基准把待排序区间分割

为两个区间。若下一趟先对较短的区间进行排序。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排序所需栈的深度为O(nlogn)。

6、若排序码有11个,为了完成树形选择排序,至少需要进行多少

次关键字值的比较?

7、判断下列序列是否为堆。若不是堆则把它们调整为堆:

●(100,85,98,77,80,60,82,40,20,10,66)

●(100,98,85,82,80,77,66,60,40,20,10)

●(100,85,40,77,80,60,66,98,82,10,20)

●(10,20,40,60,66,77,80,82,85,98,100)

8、希尔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都是不稳定的排

序方法,举例说明。

天津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2

实验报告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过程记录(源程序、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及心得体会等)】#include int work[10][2]; int idle[10][2]; int free[10][3]; int num=0,b=1,d,ch1,ch2; void init(){ idle[0][0]=1;idle[0][1]=100; free[0][0]=0;free[1][1]=0;free[1][2]=0; work[0][0]=0;work[0][1]=0; for(int i=1;i <=9;i++){ idle[i][0]=0;idle[i][1]=0; free[i][0]=0;free[i][1]=0;free[i][2]=0; work[i][0]=0;work[i][1]=0; } } void jishu(){ for(int i=0;i <9;i++) if(idle[i][1]!=0) num++; } void jishu1(){ for(int i=0;i <9;i++) if(work[i][1]!=0) b++; } void zuixian(){ jishu(); for(int i=0;i idle[j+1][0]){ int temp=idle[j][0]; idle[j][0]=idle[j+1][0]; idle[j+1][0]=temp; temp=idle[j][1]; idle[j][1]=idle[j+1][1];

天津理工大学软件学院UML复习

第1部分软件工程 一. 软件开发经历的三个时代 1. 程序设计时代 2. 程序系统时代 3. 软件工程时代 二. 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学 简单的说软件危机就是:在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上出现的严重问题1968年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提出。软件工程含义是:“按照工程化的原理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三.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软件工程学 软件开发方法学 软件工具 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管理学 软件经济学

2. 瀑布式生存周期模型评价: 特点:文档驱动。 优点: 简明、规范; 问题:只适合固定需求 四. 软件工程方法学 1. 结构化方法(面向数据流方法) ·结构化分析(SA ):注意结构化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主要工具是DFD …… · 结构化设计(SD ):注意模块化设计和模块独立性概念(高内聚、低耦合),主要工具是SC ·结构化程序设计(SP ):单入口/单出口设计 2. 快速原型方法 1) 原型技术开发步骤: 2) 原型技术评价 满意否? 修改、完善系统原型 评价系统原型 研制系统原型 确定系统最初需求 Y

优点: (1) 给用户尽快提供一个样品,让用户评价; (2)适合模糊需求; …… 缺点: (1)方法不规范, 无统一标准; (2)无统一开发环境和工具; …… 3. 面向对象方法 五.传统方法个阶段的要点 1.可行性研究阶段 1)可行性研究阶的内容 ·技术可行性(比如技术风险) ·经济可行性(比如成本—效益分析) ·社会可行性(又称做运行管理或操作可行性)2)可行性研究阶的结论(三种结论) 2.需求分析阶段 1)需求分析任务 2)绘制DFD技术(建模重点) 3.总体设计阶段 1)模块化设计 2)模块独立性及判别准则 3)模块独立性原则

数据结构基础知识大全

/** *名词解释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 *2、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也称为元素、结点、顶点、记录。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3、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及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它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的内容。 *4、数据的逻辑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5、数据的存储结构:指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的。 *6、线性结构:其逻辑特征为,若结构是非空集,则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其余每个结点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 *7、非线性结构:其逻辑特征为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8、算法:是任意一个良定义的计算过程,它以一个或多个值作为输入,并产生一个或多个值作为输出;即一个算法是一系列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计算步骤。 *9、算法的时间复杂度T(n):是该算法的时间耗费,它是该算法所求解问题规模n趋向无穷大时,我们把时间复杂度T(n)的数量级(阶)称为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 *10、最坏和平均时间复杂度:由于算法中语句的频度不仅与问题规模n有关,还与输入实例等因素有关;这时可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作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而平均时间复杂度是指所有的输入实例均以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算法的期望运行时间。 *11、数据的运算:指对数据施加的操作。数据的运算是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的,而实现是要在存储结构上进行。 *12、线性表:由n(n≥0)个结点组成的有限序列。其逻辑特征反映了结点间一对一的关系(一个结点对应一个直接后继,除终端结点外;或一个结点对应一个直接前趋,除开始结点外),这是一种线性结构。 *13、顺序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它是一种随机存取结构。通过将相邻结点存放在相邻物理位置上来反映结点间逻辑关系。 *14、单链表:每个结点有两个域:一个值域data;另一个指针域next,用来指向该结点的直接后继结点。头指针是它的充分必要的信息。单链表是一种单向的结构。 *15、双链表:每个结点中增加了一个prior,用来指向该点的直接前趋结点。它是一种双向、对称的结构。 *16、循环链表:是一种首尾相接的链表。单循环链表形成一个next链环,而双循环链表形成next链环和prior链环。 *17、存储密度:是指结点数据本身所占的存储量和整个结点结构所占的存储量之比。顺序表的存储密度为1,而链表的存储密度小于1。 *18、栈: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删除运算的线性表,称为“栈”(stack)。 *19、LIFO表:即后进先出表,修改操作按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譬如栈就是一种LIFO 表。 *20、顺序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栈,称为顺序栈。 *21、链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栈,称为链栈。 *22、队列: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称为“队列”(queue)。*23、FIFO表:即先进先出表。譬如队列就是一种FIFO表。 *24、顺序队列: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队列,称为顺序队列。 *25、循环队列:为克服顺序队列中假上溢现象,将向量空间想象为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库期末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适合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数据管理技术主要经历阶段的是 A、手工管理 B、机器管理 C、文件系统 D、数据库 2.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4. 下列不属于关系完整性的是 A、实体完整性 B、参照的完整性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逻辑结构的完整性 5.不同的数据模型是提供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不同工具,用于信息世界建模的是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概念模型 D、结构模 6.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正确的描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的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的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7.下面哪个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中模式 D、内模式 8.下面哪个命令属于SQL语言授权命令 A、update B、delete C、select D、grant 10. 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A、不能全同 B、可全同 C、必须全同 D、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如果D1有3个元组,D2中有4个元组,则D1×D2有(12)个元组。 3.在SQL语言中,“_”和(%)符号属于通配符。 4.在SQL语言中,“>ANY”等价于(>min)。 5.(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6.触发器的类型分为(行级)触发器和语句级触发器。 7.在MAC机制当中,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大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读取相应的客体。8.对于关系代数的查询优化,(选择运算应尽可能先做)优化策略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条。

天津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复习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天津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数据字典 2. 模块独立性 3. 单元测试 4. 软件维护 5. 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阶段,其中占用精力和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 运行和维护阶段 B. 设计阶段 C. 代码实现阶段 D. 测试阶段 2. 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瀑布模型,如果发现问题修改的代价很低。 B.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顺序将问题简化。 C.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D.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 3. 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使用性、()是衡量软件质量的几个主要特性。 A. 可靠性 B. 可复用性 C. 可理解性 D. 可修改性 4. 使用UML对系统进行动态建模,不能使用以下哪种图()。 A.类图B.顺序图C.状态图D.活动图5.软件总体设计是指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设计,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设计软件的模块结构 B.定义接口并建立数据结构 C.生成概要设计规格说明和组装测试计划 D.模块设计 6. 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的方法。 A. 对象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流 D. 控制流 7. 耦合度可以分为七级,其中最松散的耦合是(A) A. 非直接耦合 B. 数据耦合 C. 特征耦合 D. 控制耦合

8. 下述四个能力成熟度等级,级别最高的是()。 A.已定义级B.已管理级C.可重复级D.优化级 9. 下列模型中,属于成本估算方法的有()。 A.COCOMO模型B.McCall模型 C.McCabe度量法D.时间估算法 10. 用“自底向上”方式建立继承关系是指()。 A.把现有类细化成更具体的子类 B.从现有类泛化出更抽象的父类 C.从较高的层次推导出较低的层次 D.从较低的层次抽象出较高的层次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模型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面向规格说明、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等多种软件开发方法。 2. 数据流图就是用来刻画数据流和转换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它用简单的图形记号分别表示数据流、转换、以及外部实体。 3. 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的结果来设计 4. 在UML中,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5. 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称为。 四、简答与设计分析题(共60分) 1.(5分) 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 (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始分计算,得到标准分,存入考生分数文件; (2)计算录取线分:根据标准分、招生计划文件中的招生人数,计算录取线,存入录取线文件。 请用数据流图描述本系统的功能。 2.(5分)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未接到复印命令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接到复印命令则进入复印状态,完成一个复印命令规定的工作又回到闲置状态,等待下一个复印命令;如果执行复印命令时发现没纸,则进入缺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装纸,装满纸后进入闲置状态,准备接收复印命令;如果复印时发生卡纸故障,则进入卡纸状态,发出警告

西安理工考研2017数据结构

西安理工大学 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命题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863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折半查找算法适用于( a )的线性表 a.有序表 b.顺序存储的有序表 c.链式存储的有序表 d.任意 2、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函数调用过程中,普遍采用( d )数据结构保存函数调用的返回地址和现场变量。 a.树 b.队列 C.图 d.栈 3、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d )。 a. 0(logn) b. 0(nlogn) c.0(n) d.0(n2) 4、设有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5,},R={<1,2>,<1,3>,<2,4>,<4, 1>,<5,3>},则数据结构A是(c) a.线性结构 b.树型结构 C.图型结构 d.集合 5、一个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上有( c )个结点。 a.2k+1 b.2k-1 c.2k-1 d.2k-1 6、设某完全无向图中有n个顶点,则该完全无向图中有( a )条边。 a.n(n-1)/2 b.n(n-1) c.n2 d.n2-1 7、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在具有n(n>0)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空链域的个数为( c )。 a.2n-1 b.n-1 c. n+1 d. 2n+1 8、已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要计算第i个结点的出度。则应该(a)。 a. 计算邻接矩阵的第i行的1的个数 b. 计算邻接矩阵的第i列的1的个数 c. 计算邻接矩阵的第i行及第i列的1的个数 d. 计算邻接矩阵的第i行的0的个数 9、在有同图链表存储中,要想方便的求出顶点的入度和出度,最后是采用(a)进行存储。 a.邻接链表 b.逆邻接表 c.十字链表 d.双向循环链表 10、设某连通图中有n个顶点,则该连通图中至少有(a)条边。 a.n-1 b.n+1 c.n d.n(n+1) 11、在数据基本有序的情况下,下列排序方法中,( b )将是最慢的一个排序算法。 a.冒泡排序 b.快速排序 c.归并排序 d.堆持序 12、将递归算法转换成非递归算法时,除了单向递归和尾递归的情况外,通常需使用( b )保存中间结果。 a.链表 b.栈 c.队列 d.顺序表 13、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中用到的一个基本数据结构是( b )。 a.栈 b.队列 c.线性表 d.树 14、设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的表中有n个元素,现要求插入一个元素后使得该线性表保持有序,则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d )。 a.0(log2n) b.0(l) c.0(n2) d.0(n) 15、设哈希表长m=14,哈希函数H(key)= key mod11,若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处理突,表中六个记录,则其地址分别为addr(15)=4, addr (38)=5, addr (61)=6, addr (84)=7, addr (58)=3, addr

西安理工考研数据结构初试题

西安理工大学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命题纸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863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考虑将栈定义为顺序存储的栈还是链式存储的栈,是在选择数据的( d )。 a.逻辑结构 b.物理结构 c.相互关系 d.操作方法 2、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线性表中顺序査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c )(假定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 a.n b.(n+1)/2 c.n/2 d.(n-1)/2 3、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c )。 a.数据项 b.数据类型 c.数据元素 d.数据变量 4、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2,4>, <4,1>},则数据结构A是( c )。 a.线性结构b树型结构 c.图型结构 d.集合 5、深度为K(K>=1)的二叉树至多有(c)个结点。 a.2k+1 b.2k-1 c.2k-1 d.2k-1 6、设某完全无向图中有n个顶点,则该完全无向图中有(a)条边。 a.n(n-1)/2 b.n(n-1) c.n2 d.n2-1 7、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在具有n(n>0)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空链域的个数为( c ) a.2n-1 b. n-1 c. n+1 d.2n+1 8、已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要想删除所有以第i个点为起始点的弧,应该(c) a.删除邻接矩阵的第i行 b.除邻接矩阵的第i列 c.将邻接矩阵的第i行置零 d.将邻接矩阵的第i列置零 9、设无向图G中有n个点e条边,则其对应的邻接表中的表头结点和表结点的个数分别为(d)。课本164页 a. n, e b.e,n c. 2n, e d.n,2e 10、设某强通图中有n个顶点,则该强道通图中至少有(c)条边。 a. n(n-1) b. n+1 c. n d. n(n+1) 11、下列四种排序中( a )的空间复杂度最大。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希尔排序 d.堆 12、设某二叉树中度数为0的结点数为N0,度数为1的结点数为N1,度数为2的结点数为N2,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课本117性质3 a. N0=N1+1 b. N0=N1+N2 c. N0=N2+1 d. N0=2N1+1 13、若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logn),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 是(c)课本264表9.1 a.快速排序 b.堆排序 c.归并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14、设一个有序的单链表中有n个结点,现要求插入一个新结点后使得单链表仍然保持有序,则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d)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安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

目录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 (1) 西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 (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8) 高等教育学学科................................... ............. . . (1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 (11) 计算数学学科 (12) 应用数学学科 (14) 光学学科 (16) 力学学科 (18) 物理电子学学科 (20) 应用化学学科 (21) 机械工程学科 (22) 光学工程学科 (24)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2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 (2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 (30)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32) 电路与系统学科 (3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 (35)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 (36)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 . (3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 (40)

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 ................. .(41) 土木工程学科 (43) 水利工程学科 (45)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 (4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4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50) 区域经济学学科 (51) 金融学学科..................................................... . .(53) 国际贸易学学科............................................... . (54)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55) 会计学学科 (57) 企业管理学科 (58)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 (59) 设计艺术学学科 (61)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印刷工程) (62) 食品科学学科(包装工程) (64) 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学科 (66)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 (68)

西安理工大学《数据结构》链表合并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链表合并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131 学号 姓名 2015秋季学期

报告格式按以下标题及内容书写,标题为小四号宋体,正文内容为五号字,16开打印。 一、问题描述 实现两个链表的合并 二、基本要求 1) 建立两个链表A和B,链表元素个数分别为m和n个; 2) 假设元素分别为(x1,x2,…xm),和(y1,y2, …yn); 3)把它们合并成一个顺序表C,使得:当m>=n时,C=x1,y1,x2,y2,...xn,yn, (x) 当n>m时,C=y1,x1,y2,x2,…ym,xm,…,yn 4)输出顺序表C 5) 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顺序表C进行升序排序,生成链表D,并输出链表D。 6)能删除链表D中指定位置和指定值的元素。 三、算法思想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两个链表A,B,A链表的元素个数为m;B链表的元素个数为n;在将A,B链表进行合并,根据m和n的大小关系决定链表C的元素顺序(当m>=n 时,应该先插入A表中的数据元素,在偶数位插入A表中的数据元素,在奇数位插入B表中的数据元素,最后在插入A表中剩余的数据元素;当m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14复习提纲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范围 第一章算法与程序 1、何谓算法?简述算法的基本特性和表示方法。 2、如何评价一个算法?简述环路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 度的概念。 3、简述算法与程序的联系与区别,并列举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第二章常用数据结构 1、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数据类型的6个显著特征是什么? 3、举例说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三个方面的内容。 4、什么是线性结构?什么是非线性结构?举例说明。 第三章简单数据结构 1、线性表可用顺序表和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问: ●两种存储表示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如果有n个表同时并存,且处理过程中各表的长度会动态发生 变化,表的总数也可能自动改变;在此情况下应选用哪种存储 表示?为什么? ●若表的总数基本稳定,且很少插入和删除,但要求以最快速度 存取表中元素;这是应采取哪种存储表示?为什么? 2、设有一个栈,元素的进栈次序依次为A、B、C、D、E,问能否得到下面的出栈序列?若能请写出操作序列,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C、E、A、B、D ●C、B、A、D、E ●D、C、A、B、E ●A、C、B、E、D` ●A、B、C、D、E ●E、A、B、C、D 3、已知表达式的中缀表示为(A+B)*D+E/(F+A*D)+C,利用栈把它 改写成为后缀表示,并写出转换过程中栈的变化。 4、何为队列的上溢现像?解决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 是什么? 第四章树与二叉树 1、已知一棵树边的集合为{(I,M),(I,N),(E,I),(B,E),(B,D),(A,B),(G,J), (G,K),(C,G),(C,F),(H,L),(C,H),(A,C)},请画出这棵树并回答如下问题: ●那个是根结点? ●那些是叶子结点? ●那个是结点G的双亲? ●那些是结点G的祖先? ●哪些是结点G的孩子? ●哪些是结点E的子孙? ●哪些是结点E的兄弟?哪些是结点F的兄弟? ●结点B和结点N的层次号分别是多少? ●树的深度是多少?树的度是多少?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库期末复习试题一

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C A D B C A C A D D B C B C A B 1.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 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 性。 A.动态完整性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 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 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 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 E-R 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B.结构模型C.逻辑模型D.物理模型 7.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 .物理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D.概念结构设计 8. [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B.日志文件C.数据库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B.进程C.事务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客观存在的属性

2019年广东暨南大学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19年广东暨南大学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任意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中,各叶子之间的相对次序关系()。 A.不一定相同 B.互为逆序 C.都不相同 D.都相同 2.深度为4的二叉树至多有结点数为()。 A.18 B.14 C.15 D.16 3.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入度数之和为m,则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 A.m B.m-1 C.m+1 D.2m 4.快速排序在()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被排序的数据量太大. B.被排序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的关键字 C.被排序的数据完全无序 D.被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 5.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5,80,55,40,42,85),则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 A.(80,45,55,40,42,85) B.(85,80,55,40,42,45) C.(85,80,55,45,42,40) D.(85,55,80,42,45,40) 6.对有18个元素的有序表(下标为1~18)作折半查找,则查找A[3]的比较序列的下标为()。 A.1,2,3 B.9,5,2,3 C.9,5,3 D.9,4,2,3 7.具有n个顶点的完全有向图的边数为()。 A.n(n-1)/2 B.n(n-1) C.n2 D.n2-1 8.利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0,72,43,85,75,20,35,45,65,30)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以后,查找元素35要进行()。 A.4次 B.5次 C.3次 D.2次 9.判定一个有向图是否存在回路除了可以利用拓扑排序方法外,还可以用()。

09级《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潘向辉/吴学毅编写 印包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011年3月

实验说明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2000。 编程语言:C语言 【实验要求】 1.实验前,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按照实 验内容要求设计程序流程,书写预习报告; 2.本课程实验均为单人单组,独立完成; 3.实验所用计算机固定,以便实现实验之间的延续性; 4.按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结束后按照格式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验报告及考核】 1.实验报告撰写符合格式及规范要求,详见实验报告撰写格式及规范;2.本课程实验占课程总成绩的15%。

实验(一)线性表 一、实验项目 名称:线性表课时:4学时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顺序表的定义与实现,包括查找、插入、删除算法的实现; 2、掌握在各种链表结构中实现线性表操作的基本方法,能在实际应 用中选用适当的链表结构; 三、实验环境 Widows操作系统、C语言 四、实验内容 (1)顺序表 建立一如下表所示的学生信息表 使用结构体,用顺序表完成以下内容: 1.初始化线性表为空; 2.依次输入数据元素;(由键盘输入) 3.完成数据元素的插入、删除操作; 4.取第i个数据元素; 5.依次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2)单链表 建立一个单链表,依次输入数据元素0~9。使用结构体,用单链表完成以下内容: 1.初始化单链表; 2.在单链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数据元素; 3.删除指定位置的一个数据元素; 4.取第i个数据元素; 5.查找数据元素x 是否在单链表中; 6.销毁单链表; 五、思考题: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顺序表比链表好?

天津理工大学 2014-2015 操作系统复习

第一章引论 【了解和知道】1. 小标题,概念,各种名词,基本控制,(填空选择) 1.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方便性、可扩充 性、开放性。 2.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窗口方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1)自动性。在顺利情况下,在磁带上的一批作业能自动地逐个地依次运行,而无需人工干预。 (2)顺序性。磁带上的各道作业是顺序的进入内存,各道作业的完成顺序与他们进入内存的顺序,在正常情况下应完全相同,亦即先调入内存的作业先完成。 (3)单道性。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运行,即监督程序每次从磁带上只调入一道程序进入内存运行,当该程序完成或发生异常情况时,才换入其后继程序进入内存 运行。 5.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 (1)资源利用率高; (2)系统吞吐量大; (3)平均周转时间长; (4)无交互能力。 6.分时系统特点: (1)多路性; (2)独立性; (3)及时性; (4)交互性。 7、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最基本的是并发性。 【重点】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处理机管理功能:1、进程控制 2、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进程互斥方式:诸进程在对临界资源进行访问时 进程同步方式:相互合作去完成共同任务时

3、进程通信:合作的进程处于同一计算机上采用直接通信方式。 4、调度:作业调度:选出若干作业,为他们分配资源 进程调度:从线程队列中选出一个线程,分配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功能:1、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以减少 不可用的内存空间。可采用动态和静态 2、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内运行;决不允许用户 程序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和数据;不允许用户程序转移到 其他非共享程序中去执行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用来实现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 设备管理功能:1、缓冲管理:为了有效缓和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提高CPU 的利用率 2、设备分配 3、设备处理 4、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功能:1、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提高外存利用率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1、用户接口 2、程序接口 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的基本概念:前趋图:有向无循环图,必须不存在循环 进程与线程的关系:进程和线程都是由操作系统所体会的程序运行的基本单元。 进程与线程的不同点【重点】(简答) 1、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2、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3、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4、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2.进程同步:(貌似不考信号量)就绪和转换图 就绪 (IO完成) (进程调度) (时间片完)

暨南大学830数据结构2012-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A卷) ******************************************************************************************** 招生专业与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软件工程083500,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085211,网络空间安全083900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数据结构830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任意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中,各叶子之间的相对次序关系( )。 A.不一定相同B.互为逆序C.都不相同D.都相同 2. 深度为4的二叉树至多有结点数为( )。 A. 18 B. 14 C. 15 D.16 3. 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入度数之和为m,则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 为()。 A.m B.m-1 C.m+1 D.2m 4. 快速排序在( )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 被排序的数据量太大. B. 被排序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的关键字 C. 被排序的数据完全无序 D. 被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 5.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5,80,55,40,42,85), 则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 A. (80,45,55,40,42,85) B. (85,80,55,40,42,45) C. (85,80,55,45,42,40) D. (85,55,80,42,45,40) 6. 对有18个元素的有序表(下标为1~18)作折半查找,则查找A[3]的比较序列的下标为( )。 A. 1,2,3 B. 9,5,2,3 C. 9,5,3 D. 9,4,2,3 7. 具有n个顶点的完全有向图的边数为( )。 A. n(n-1)/2 B. n(n-1) C. n2 D. n2-1 8. 利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0,72,43,85,75,20,35,45,65,30)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以后,查找元 素35要进行()。 A. 4次 B. 5次 C. 3次 D. 2次 9. 判定一个有向图是否存在回路除了可以利用拓扑排序方法外,还可以用()。 A.求最短路径的Floyd方法B.求最短路径的Dijkstra方法 C.广度优先遍历算法D.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10.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它包含的连通分量的个数为()。 A.0 B.1 C.n D.n+1 11.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所指的结点不是最后一个结点,在p之后插入s所指的结点, 则执行( )。 A. s->next=p; p->next=s B. p->next=s; s->next=p C. p=s; s->next=p->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共5 页,第 1 页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专业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专业介绍 理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全院设有5个系(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工程力学和工程图学系),3个中心(理学院实验中心、陕西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军民两用超快光电研究中心),2个基地(化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创新基地、数学建模基地),2个研究所(应用化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拥有5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和光电子技术基础,具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较强的技术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高新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电子线路、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半导体物理、光电子技术与通信、光伏技术、结构与物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物理方程、微机原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基础、C语言、普通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应用物理专业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宽,能够在物理、物理技术、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光电信息、通信和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开发等相关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高新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物理、物理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计算机以及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理论基础,并掌握现代化学知识与化工工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既能从事化学及化工科研与设计,又能从事高分子合成、日用化学品、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的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生产与工艺和科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高分子化学与工艺、生物化学工程、化工设备概论、材料科学导论、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波谱分析、现代分离技术、应用电化学、功能材料与助剂、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制药、环保及轻化工等部门就业,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化学工程与工艺管理等。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选择去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教育部门、化工研究院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数据结构(西安理工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 A. 数据的逻辑结构 B.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数据在运算上的实现 C.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D. 数据的存储结构 2 【单选题】(2分) 关于算法的说法,的是()。 A.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B. 其他三项都是的 C. 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D. 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3 【单选题】(2分) 数据的()包括集合、线性、树和图4种基本类型。 A. 基本运算 B. 算法描述 C. 存储结构 D. 逻辑结构 4 【单选题】(2分) 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链式、散列和()4种基本类型。 A. 数组 B. 向量 C. 集合 D. 索引

5 【单选题】(2分) 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for(i=0;i

7 【多选题】(2分) 依据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同,数据结构分为()。 A. 线性结构 B. 物理结构 C. 非线性结构 D. 逻辑结构 8 【判断题】(2分) 在存储数据时,不仅要考虑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A. 对 B. 错 9 【判断题】(2分) 在逻辑结构定义的操作与具体实现有关。

数据结构暨南大学试题

1.对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设表长为La;插入一个数据元素需平均] 移动表中元素n/2 个;在最坏情况下需移动表中元素_n_个。 2.从逻辑角度看,四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可分为集合、线性结构、 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两种存储结构为顺序和链式。 5.堆栈被称为一个后进先出的线性表;队列被称为一个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6.静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主要有:有序表查找及有序表、静态树表、索引顺序表等查找方法; 8.内部排序方法大致可分为插入、交换、选择、归并和计数等五类; 简单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9.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的二叉树为单右支二叉树或孤立结点 10.文件的组织方式有顺序、随机和链等三种;顺序文件又可分为 连续文件和串联文件两大类。 11. 在内部排序中,平均比较次数最少的是快速排序,要求附加 的内存容量最大的是归并排序。 12.由n个权值构成的哈夫曼树共有2n-1个结点。 13.在单链表中,除首元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 结点的链域指示。 14.栈结构允许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的栈顶。 15. GetTail(p)为求广义表p的表尾函数。其中( )是函数符号,运算 GetTail(GetHead((a,b),(c,d)))的结果是(b)。 16.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从任一结点出发可以遍历链表中的所有结点17.在左右子树均不空的先序线索二叉树(有n个结点)中,空链 域的数目是1。 18.如果含n个顶点的图是一个环,则它有n棵生成树。 在有序表ST中折半查找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若找到, 则函数值为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0。 Low =1; high=ST.length; While (low<=high){ mid= (low+high)/2; if EQ(key, ST.elem[mid].key) return mid; else if LT( key, ST.elem[mid].key) high=mid-1; else low= mid+1; 2. 中序遍历二叉树T的递归算法,对数据元素操作调用函数printf()。InOrderTraverse(struct TNode *T){ if (T){ InOrderTraverse(___T->lchild___); printf("%c",___ T->data _____); InOrderTraverse(___T->rchild_____); 3. void Pop(SqStack *S0, char *e){ //若栈不空,则删除栈顶元素,用e返回其值。 if(S0->top= =__S0->base _____) return; ____(S0->top)_____; *e=*(____(S0->top)_____);

(完整版)天津理工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复试大纲

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二、考试的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试卷特点: 侧重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C语言程序的认识、分析和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 四、考查的知识范围 第1章 C语言概述 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第2章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 1. 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 理解并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定义与使用方法等。 3. 掌握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和输出函数:getchar、putchar以及scanf、printf等。 第3章运算符与表达式 1. 掌握算术运算、赋值运算、逗号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测试数据长度运算和位运算等 内部运算原则,以及各种运算之间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2. 掌握各种表达式的计算过程。 3. 掌握C语言赋值语句的语法、语义及用法。 4. 掌握各种表达式式以及表达式语句的正确书写方法。 5. 复合语句。 第4章程序控制结构 1.了解算法与程序结构的概念:包括算法的概念、表示形式等。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3.掌握C语言程序的顺序执行过程和程序结构。 4. 掌握if 语句3种形式的语法、语义及用法。 5. 掌握switch语句的语法、语义及用法。 6. 掌握while循环与for循环构造方法。 7. 掌握do-while循环构造方法。 8. 掌握循环嵌套的构造方法。 9. 掌握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 第5章数组 1. 掌握数组的概念。 2.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3.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4. 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5. 掌握数组元素的遍历、查找、排序等操作。 6. 掌握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