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坐标转换中四参数法与七参数法精度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77.47 KB
- 文档页数:3
七参数四参数的坐标转换与应用七参数和四参数是地理坐标转换中常用的参数化模型,用于描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量工程中,由于地球本身的形状和椭球体模型的差异,不同坐标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七参数转换模型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比例因子参数。
平移参数用于描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原点平移关系,旋转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关系,比例因子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尺度差异。
四参数转换模型只包括三个平移参数和一个比例因子参数,没有旋转参数。
这种模型适用于转换关系中不考虑旋转的情况,一般用于小范围地理坐标转换。
在坐标转换中,七参数和四参数通常需要通过观测数据进行估计。
观测数据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已知控制点进行引线测量。
通过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最优的转换参数。
七参数和四参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方面,它们可以用于不同地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例如WGS84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另一方面,它们可以用于地形变形分析和大地测量中的坐标转换,例如地震监测和地质断层研究。
此外,七参数和四参数还可以在地图投影中使用,用于不同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总的来说,七参数和四参数是地理坐标转换中常用的参数化模型。
它们的应用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工程、地形变形分析、大地测量和地图投影等领域。
通过准确的坐标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数问题一直是测量方面最大的问题,我简单的解释一下,首先说七参,就是两个空间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三步就会产生必须的七个参数,平移有三个变量Dx,Dy,DZ;旋转有三个变量,再加上一个尺度缩放,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空间坐标系转变成需要的目标坐标系了,这就是七参的作用。
如果说你要转换的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是重合的,那么我们仅通过平移就可以实现目标,平移只需要三个参数,并且现在的坐标比例大多数都是一致的,缩放比默认为一,这样就产生了三参数,三参就是七参的特例,旋转为零,尺度缩放为一。
四参是应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转换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说的有点乱,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给我留言。
希望有帮助。
七参数是由一个坐标系统向另一个坐标系统转换所用参数,三个旋转参数RX、RY、RZ,三个平移参数DX、DY、DZ,一个尺度比参数K。
在GPS应用中使用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XYZ三个方向上重合且坐标比例一致,因此仅用三个平移参数DX、DY、DZ便可进行坐标转换,也称为三参数,另外,WGS84所用椭球与北京54、西安80所用椭球不一致,因此额外多出两个参数DA、DF,DA为两种坐标系统椭球长半轴差值,DF为两种坐标系统椭球扁率的差值,因此,在使用GPS将WGS84经纬度坐标转为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时,实际使用DA、DF、DX、DY、DZ,也称为五参数。
1.2 四参数操作:设置→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四参数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
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 GPS 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参数计算/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控制点坐标库”计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
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 5-7 公里以内。
测绘中坐标转换的方法与精度控制在测绘工作中,坐标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能够将不同坐标系下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转换,使得不同测量数据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比对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并探讨如何控制转换精度,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坐标转换方法1.七参数法七参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它通过求解七个参数来完成坐标的转换。
这七个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尺度参数。
平移参数用于描述不同坐标系下原点之间的偏差,旋转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旋转角度,尺度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尺度差异。
通过求解这七个参数,可以将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
2.四参数法四参数法是一种简化的坐标转换方法,它只考虑了平移和尺度的影响,而忽略了旋转的因素。
四参数法可以适用于一些坐标系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情况。
由于四参数法的简化性质,计算过程相对较简单,适用于一些实时测绘和导航定位等应用中。
3.分区转换法分区转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它将大范围的坐标转换问题划分为多个小区域的转换问题。
通过对每个小区域进行坐标转换,然后再将各个小区域的转换结果进行拼接,就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坐标转换。
分区转换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转换效率。
二、精度控制方法在坐标转换过程中,精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转换精度不够高,就会导致测绘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增大,影响到后续的应用。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转换精度,确保测绘结果的可靠性。
1.观测数据的选择观测数据的选择对于转换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应该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观测数据进行坐标转换。
一般来说,使用多个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进行转换可以提高转换精度。
例如,可以使用GNSS观测数据、地面测量数据和遥感数据等进行坐标转换。
2.精度分析与评定在进行坐标转换之前,需要进行精度分析与评定。
通过对原始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可以预估坐标转换结果的精度范围。
常⽤的七参数转换法和四参数转换法以及涉及到的基本测量学知识原⽂:1.背景在了解这两种转换⽅法时,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些与此相关的基本知识。
我们有三种常⽤的⽅式来表⽰空间坐标,分别是:经纬度和⾼层、平⾯坐标和⾼层以及空间直⾓坐标。
2.经纬度坐标系(⼤地坐标系)这⾥我⾸先要强调:天⽂坐标表⽰的经纬度和⼤地坐标系表⽰的经纬度是不同的。
所以,同⼀个经纬度数值,在BJ54和WGS84下表⽰的是不同的位置,⽽以下我说的经纬度均指⼤地坐标系下的经纬度。
⼤地坐标系是⼤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为基准⾯建⽴起来的坐标系。
下⾯我跟⼤家⼤致谈谈其中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概念。
2.1⼤地⽔准⾯和⼤地球体地球表⾯本⾝是⼀个起伏不平、⼗分不规则的表⾯,这些⾼低不平的表⾯⽆法⽤数学公式表达,也⽆法进⾏运算,所以在量测和制图时,我们必须找⼀个规则的曲⾯来代替地球的⾃然表⾯。
当海洋静⽌时,它的⾃由⽔⾯必定与该⾯上各点的重⼒⽅向(铅垂直⽅向)成正交,我们把这个⾯叫做⽔准⾯。
但是,地球上的⽔准⾯有⽆数个,我们把其中与静⽌的平均海⽔⾯相重合的⽔准⾯设想成⼀个可以将地球进⾏包裹的闭合曲⾯,这个⽔准⾯就是⼤地⽔准⾯。
⽽被⼤地⽔准⾯包裹所形成的球体即为⼤地球体。
2.2地球椭球体由于地球体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引起重⼒⽅向的变化,这个处处与重⼒⽅向成正交的⼤地⽔准⾯边成为了⼀个⼗分不规则的也不能⽤数学来表⽰的曲⾯。
不过虽然⼤地⽔准⾯的形状⼗分的不规则,但它已经是⼀个很接近于绕⾃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了。
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旋转椭球来代替⼤地球体,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2.3常⽤⼤地坐标系不同坐标系,其椭球体的长半径,短半径和扁率是不同的。
⽐如我们常⽤的四种坐标系所对应的椭球体,它们的椭球体参数就各不相同:BJ54坐标系:属参⼼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
XIAN80坐标系:属参⼼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
坐标转换七参数和四参数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坐标转换,七参数和四参数这些小东西。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做饭,配料多了也能变出美味的菜来。
先说说四参数,顾名思义,就是四个参数。
简单说,四参数主要是用来描述平面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简单易懂,不像那数学书里那么死板。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换了一个口味的披萨,底儿是一样的,配料换了几样,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四参数包括平移、旋转,还有尺度变化,就像把你家附近的路换成了另一种风格,周围的建筑可能长得不一样,但你还是能找到回家的路。
再来说说七参数,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七参数的转换主要应用在更复杂的空间里,比如说地理坐标的转换。
这可比四参数复杂多了,像是煮一锅大杂烩,里头的材料五花八门,想要和谐共处可不是那么简单。
七参数除了包含四参数的那些家伙,还加上了三个额外的角度,听上去就像是加了几道菜,整个丰盛了不少。
这几个参数帮助我们在三维空间中完成更精细的调整。
想象一下,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街,都是通过这些参数精确定位的。
你瞧,坐标转换就像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神奇的线,帮你找到最短的路。
做坐标转换就像解一道谜题,参数越多,谜底就越复杂。
但一旦你摸清了这套规则,恭喜你,基本上就可以轻松驾驭各种坐标系统了。
就好比你掌握了几种不同的方言,随时都能和不同地方的朋友畅聊。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每一个参数都在默默地为你服务,像个看不见的助手,真的是太酷了。
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数学吗?不,我想说,坐标转换其实也可以很有趣。
想象一下,咱们在地图上标记自己的位置,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个新地方,心里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转换坐标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未知的旅程,虽然有时候会迷路,但每一次迷路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这就像人生,曲折而精彩,没错吧。
四参数和七参数之间的选择,跟你在超市挑水果似的。
想要更简单快捷的,就选四参数;要是想要更加精准复杂的,那七参数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七参数四参数转化七参数和四参数转化是在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两种经纬度转换方法,用于将不同坐标参考系下的坐标相互转换。
下面将详细介绍七参数和四参数转化的原理和应用。
1.七参数转化七参数转化是一种常用的大地测量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七个参数来描述两个坐标参考系的空间相对关系。
这七个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参数(dx, dy, dz),三个旋转参数(rx, ry, rz),以及一个尺度因子(s)。
假设我们有一个已知坐标参考系A,以及一个需要转换到的目标坐标参考系B,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方式获得A到B之间的七个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将A坐标系下的点转换到B坐标系下的点。
七参数转化的公式如下:Xb = s(Rx * Xa - Ry * Za + Rz * Ya) + dxYb = s(Ry * Xa + Rx * Za - Rz * Xa) + dyZb = s(Rz * Xa + Rx * Ya + Ry * Xa) + dz其中(Xa,Ya,Za)是坐标参考系A中的点的坐标,(Xb,Yb,Zb)是坐标参考系B中的点的坐标。
七参数转化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大地测量、导航等领域。
通过七参数转化,可以将不同坐标系统下的点转换到同一坐标系统下,实现数据融合和统一管理。
四参数转化是七参数转化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七参数转化中忽略了旋转和尺度因子的影响。
四参数转化只考虑了平移因子,即通过三个平移参数(dx, dy, dz)来描述两个坐标参考系的空间相对关系。
四参数转化的公式如下:Xb = Xa + dxYb = Ya + dyZb = Za + dz其中(Xa,Ya,Za)是坐标参考系A中的点的坐标,(Xb,Yb,Zb)是坐标参考系B中的点的坐标。
四参数转化通常应用于简单的坐标系转换,适用于小区域的坐标变换问题。
总结:七参数和四参数转化是大地测量中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用于将不同坐标参考系下的点的空间位置相互转换。
四参数法和七参数法坐标转换的比较_宫文学四参数法是一种简化的坐标转换方法,它假设了坐标系之间的平移关系。
四参数法的转换公式为X'=X+DXY'=Y+DY其中,(X',Y')是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Y)是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DX,DY)是平移参数。
四参数法适用于只有平移变化的坐标系转换,例如在局部区域内进行地理测量时,由于尺度变化较小,只考虑平移关系可以近似得到较好的结果。
七参数法是一种更为综合的坐标转换方法,它考虑了坐标系之间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关系。
七参数法的转换公式为X' = X * s - Y * rz + Z * ry + DXY' = X * rz + Y * s - Z * rx + DYZ' = -X * ry + Y * rx + Z * s + DZ其中,(X', Y', Z')是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 Y, Z)是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DX, DY, DZ)是平移参数,(rx, ry, rz)是旋转参数,s是尺度参数。
七参数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地理测量,可以更准确地考虑到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方法。
如果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平移变换,四参数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如果需要考虑到旋转和尺度变化等因素,七参数法更为适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需求,以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方法。
总的来说,四参数法和七参数法是常用的地理坐标转换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劣。
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和计算效率等因素,以得到最准确、最适用的转换结果。
测绘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及转换方法导读:在测绘领域中,坐标系统的运用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地描述和定位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信息。
本文将介绍测绘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及其转换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经纬度坐标系统经纬度坐标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坐标系统,它通过经度和纬度来描述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差,以东西向“0度”为基准,以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某点到地球赤道的角度,以南北向“0度”为基准,以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经纬度坐标系统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信息,适用于大范围的测绘工作。
二、高斯-克吕格坐标系高斯-克吕格坐标系是一种局部坐标系统,它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广泛应用。
该坐标系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个几何体,每个几何体都有自己的映射关系。
当我们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高精度的测绘时,常常会选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该坐标系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位置信息,适用于工程测绘、地方测绘等领域。
三、UTM坐标系统UTM坐标系统全称为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系统(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它根据地球表面的椭球形状进行投影,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个投影带,每个投影带都有自己的中央经线。
UTM坐标系统的特点是误差小、操作简单,适用于中小范围的测绘工作。
UTM坐标系统广泛应用于土地测绘、城市规划等领域。
四、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在实际测绘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不同的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1. 七参数法:七参数法是一种基于旋转、平移和尺度变换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它利用已知相对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在两个坐标系统之间进行坐标转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的测绘工作。
2. 四参数法:四参数法是一种基于平移和尺度变换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它通过确定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平移和尺度变化关系,将坐标值从一个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
RTK坐标转换中四参数法与七参数法精度比较
作者:茹树青, 吉长东, 王宏宇, RU Shu-ping, JI Chang-tong, WANG Hong-yu
作者单位:茹树青,RU Shu-ping(阜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阜新,123000), 吉长东,JI Chang-to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 王宏宇,WANG Hong-yu(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河
道站,辽宁,阜新,123100)
刊名:
东北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OF NORTHEAST CHINA
年,卷(期):2006,24(5)
被引用次数:4次
1.张秋民七参数法GPS-RTK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矿山测量 2010(5)
2.薛君.郭建明.黄珍船舶监控系统中GPS定位功能的设计与开发[期刊论文]-船海工程 2008(3)
3.王解先七参数转换中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期刊论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2)
4.王解先七参数转换中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期刊论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bslsd20060502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