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线和经度-
- 格式:pptx
- 大小:10.18 MB
- 文档页数:20
初一()班姓名: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3)—经线与经度【学习目标】学会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线,掌握经线的分布和特殊的经线【学习重点】经线的分布规律和特殊经线【学习过程】一、经线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与纬线的线。
与纬线的差别是:2.特点:形状是;指示方向;长度:;位置关系:【学会观察】:用红笔描出下列各图中的经线二、经度(1)划分:本初子午线是°,该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表示;以西称西经,用表示。
极点为°。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经线的经度之和为__ ___ 。
(2)书写方法:东经120°,表示为:120°E;西经60°,表示为:。
0°经线、180°经线只有一条,所以不用带字母(3)特殊经线:东西经度的分界:(B)和(D)东西半球的分界:(A)和(C)(4)东西半球判断中国位于半球美国位于半球0°经线:半球【课堂作业】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线是半圆 B.纬线指示东西C.经线相交于极点 D. 20°N和 20°S长度不相等2.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A.正好相等 B.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C.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3.与30°W正好相对的经线是 ( )A.150°WB.30°EC.150°ED. 60°E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5.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 B.W C.N D.S6.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7.经度和纬度都是0 °的地方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读图l完成第8~9小题。
经纬线知识点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帮助人们标定位置、导航和测量地球各个区域,人们划定了一组虚拟的线,即经纬线。
通过了解经纬线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和地球的地理特征。
下面是关于经纬线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经线(经度)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的一组垂直于赤道的虚拟线,也称为经度。
经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位置的东西方向。
根据国际标准,经线范围是从0°到180°,以东经0°和西经180°为界,共有360个经线。
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通过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二、纬线(纬度)纬线是环绕地球的一组平行于赤道的虚拟线,也称为纬度。
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位置的南北方向。
根据国际标准,纬线范围是从0°到90°,以赤道为0°,北纬90°为北极圈,南纬90°为南极圈,共有181个纬线。
三、赤道赤道是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平行圈线,位于地球的中部。
赤道是纬度为0°的圈线,是纬线的起点。
四、经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和纬度通常使用度(°)、分(')、秒(")来表示。
例如,北京位于东经116°24'和北纬39°55'。
五、经纬线的作用经纬线在地理学和导航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经纬线的一些具体应用:1.定位和导航:通过经纬线,我们可以确定某个地点的准确位置,帮助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2.时间标准:经线还帮助确定不同地区的标准时间,如格林威治时间(经度0°)被用作全球标准时间参考。
3.地理研究:通过经纬线,可以对地球上的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和描述,如气候分布、自然资源分布等。
六、特殊经纬线除了赤道、本初子午线和南北极圈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如:1.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经度约为180°的一条虚线,东边的日期比西边的日期晚一天。
教案:初中地理——经线和经度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3. 使学生能够识别本初子午线和东经、西经的区别。
教学重点:1. 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2. 经度的划分方法。
3. 本初子午线和东经、西经的区别。
教学难点:1. 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2. 经度的划分方法。
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经线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让学生了解经线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5分钟)1. 向学生讲解经度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经度的概念。
2. 利用地球仪和长纸条,向学生演示经度的划分过程。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经度的划分过程。
三、本初子午线(5分钟)1. 向学生讲解本初子午线的概念和作用。
2.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让学生了解本初子午线的重要性。
四、东经和西经(5分钟)1. 向学生讲解东经和西经的概念和区别。
2.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东经和西经的位置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东经和西经,让学生了解东经和西经的区别。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一张经纬网,巩固经线和经度的概念。
2. 让学生思考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经线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经度的划分方法,能够识别本初子午线和东经、西经的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经度的划分过程。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主动思考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1 经线和经度(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经线的定义和特点(形状、长度、数量、指示方向);2、学生能够说出经度的划分及其度数变化规律;3、能够正确写出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并能够判断某点属于东、西哪个半球。
二、教学重点经度的特点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三、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四、教学方法读图法、问题引导法、比较归纳法五、教学过程【导入】(知识回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纬线和纬度,请问什么是纬线?生: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师:纬线有什么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数量)生:圆形、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无数条。
师:长度不等,哪个最长,哪个最短?长度是怎么变化的?生:最长的是赤道,向南、向北纬线圈逐渐缩小,缩小为一个点即南、北极点。
师:纬线有无数条,那如何区分不同的纬线呢?生:不同的纬线用纬度表示,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
师: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是多少?生:北极点为90°N,南极点为90°S。
师:高、中、低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生: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师(承转):大家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地球仪上另外一条重要的线:经线。
(板书:经线和经度)【经线】师:类似学习纬线的方法,关于经线,我们依然从观察地球仪入手。
师(拿着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看看这些经线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连接南极和北极,长度相等,都是半圆……师:恩,很好,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再看看,这些经线与纬线有哪些联系呢?生:这些经线与纬线垂直。
师:恩,很好,根据大家的观察认识,老师总结一下:经线就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也叫子午线。
(定义)(板书:定义……)师:学习了经线的定义,老师要问大家了,经线有哪些特点呢?生: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连接南北极点、指示南北方向、有无数条……(板书:特点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方向指示南北数量无数条)【经度】师:经线有无数条,我们如何区分它们呢?与纬线一样的道理,我们也为经线取了名字,叫做经度。
地理经线和经度笔记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度:经度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主要的地理经线有:
0°经线:英国、法国、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30°E: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等。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等。
90°E:叶尼塞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