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国古典哲学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位哲学巨匠的师生关系浅析德国古典哲学发展

姓名:XX

学号:2XXXX

院系:XXXX

课程:德国古典哲学

指导老师:XX

德国古典哲学自从20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就一直是我国西方研究的重点。伴随着各种“现代”,“后现代”的各种“时髦”的哲学流派轮番登场,这一研究重点却不仅没有被取消和动摇,反而得到了巩固与加强。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是我们原来重视德国古典哲学,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直接哲学来源,其次是,在接受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思潮之后,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德国古典哲学既是源自古希腊的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同时又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最高峰。

众所周知的是,德国古典哲学是一种哲学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不可包容的多元发展格局,但鲜为人知的是,其中观点不相容的三位哲学巨匠:康德,费希特,谢林之间居然是师生关系,费希特以康德为师,谢林以费希特为师。这与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大为不同,在中国,自古就有“尊师”的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更是薪火相传,对老师是尊敬有加,不敢有任何批评指正。但在西方,自从亚里士多德喊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口号之后,学生们便有了用“真理”的名义来批判讨伐老师的权利。

本文将从三位巨匠的师生关系入手,来剖析当时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康德的前半生是一位科学家,是他真正成为哲学家,并把德国引入哲学之路的,就是他在1781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时康德已经57岁,费希特19岁,在耶拿大学读大一,而谢林才六岁。

1790年,28岁的费希特在认真研读了康德的第一和第二批判之后,就揣摩出康德哲学必然要回答的宗教问题,于是按照康德的思路写下了《试评一切天启》,来作为拜见康德的敲门砖,这一著作被康德看到后,感到十分满意,这本著作不仅表达了他的观点,而且具有康德作品中所缺乏的流畅的文笔。于是康德热情地将这本书推荐给一家出版社。由于出版社并未注明作者,所以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书为康德所作。康德获悉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此事,将作者费希特公诸于世。这样一来就使得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费希特名声大震,成为了康德的“正宗”弟子和德国哲学一颗耀眼的新星。

所以,从康德出版《纯粹理性批判》到费希特成为知名哲学家,只有短短九年时间。而在这九年中,前八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因其枯燥晦涩的语言,根本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789年因赖因霍尔德对它的精彩阐释,才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随之出现解说,注释,讨论的热潮。费希特的“知识学”就是在这种讨论语境当中形成的。

然而,在费希特后来出版了代表自己哲学思想体系的著作《知识学》,并认为他的“知识学”克服了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二元论,“自在之物不可知”等所谓的康德的缺点时,他自以为完成了康德所追求的使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的形而上学”。可是, 康德却在这时申明费希特的“知识学”与他的哲学体系并无干系。也就是说,费希特的“知识学”是在1794年出版的,康德是在1804年去世的,在这十年之间,一个学生不断地用知识学来批判和修正老师的思想,

而老师却根本不认可这种发展,并拒绝这种发展。

费希特不赞同康德对于物自体存在问题的论述,他认为这种将表象与物自体分离开来的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导向一种怀疑主义。在他看来,一个严密的哲学体系应该是象笛卡尔那样,从一个最高的明确无误的不证自明的第一原理出发,按照其内在的必然性,以严明的逻辑推理出来的系统。经过休谟提出的问题,物到理智之间的过渡存在一个逻辑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他同意康德的意见,也就是只有唯心主义才是可能的。但他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物自体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概念。这个绝对自我,不是经验的自我,也不是先验的自我,而是所有自我意识中的先验要素。这种自我意识提供了所有认识的先验根据,是一切知识和经验实在性的根据和先验的源泉,也就是认识论和知识学中的最高根据和出发点。这里他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并给予了自我一种相当高的地位,赋予了自我创造性行动的可能。他的学生叔本华评论他勇敢地将认识问题归之于理智直观,彻底取消了物自体,是一种绝妙的灵感。

让费希特绝对想不到的是,同样地“戏剧”居然会在他身上历史性的重演,而主导这出戏剧的就是谢林。

谢林在学生时期自认是费希特的学生。据文献来看,谢林第一次见到费希特的时间在1793年6月,当时费希特应聘为耶拿大学教授,谢林便趁机拜会了他,并让他讲述他还未思考成熟的“知识学”。谢林的聪明才智在这次会晤中表现的令人吃惊,因为他听了费希特所讲述的“知识学”这一哲学体系之后,不仅心领神会地马上领回了其本

质与特性,而且按照费希特的这套“自我”,“非我”概念,写出了《论一般哲学形式的可能性》一书,也是在1794年出版,比费希特的《知识学》就晚了半年,这时的谢林才19岁!1785年他又出版了《论自我作为哲学的原则或者论人类知识中无条件的东西》和《关于独断主义和批判主义的通信》这两本书。于是,世人惊喜的看到,几乎与费希特成为哲学家的时间相同,又一颗哲学新星诞生了,这就是年轻的谢林。

在这段时间,说谢林是费希特的学生,是毫无疑问的,就连谢林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尽管他在书中已经表现出了与费希特的差别,但他自己并没有明显意识到差别究竟在哪里。所以一直到他1797年写的一篇《对近期哲学的基本看法》一文中,还尊称费希特是新哲学的首领,其哲学水平比康德更高。

不过谢林也是在1797年又出版了一部新书:《自然哲学的理念》,这是一部标志着其明显与费希特分道扬镳的作品。在费希特那里,哲学的最高本原是绝对自我,在谢林看来这种论调忽视了客观自然的重要性。而自然和精神两者同一的最高本原在于绝对,也就是要求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同一。绝对在谢林的同一哲学中有着双重含义,一是认识论层面上的(精神),二是本体论层面上的(自然)。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精神的表达,因为正是从对自然的崇拜中,产生出与启蒙理性主义不同的作为现代性早期批判者的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这是现代的一个全新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其说是起源于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不如说是起源于谢林的“创造性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