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六章 组合体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68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示方法。
3. 培养学生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相交、相切、相互穿插3. 组合体的表示方法:三视图、剖面图、断面图4.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组合体的图片、组合形式示意图、三视图示例。
2. 教学素材:组合体模型、绘图工具(如直尺、三角板、橡皮等)。
3. 练习题库:组合体三视图绘制练习题。
【教学环节1】1. 导入:通过展示组合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教学环节2】1.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2. 练习:学生自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环节3】1. 讲解:讲解组合体组合形式的具体表示方法,如相交、相切、相互穿插等。
2. 练习:学生绘制不同组合形式的组合体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环节4】2. 作业布置:布置组合体三视图绘制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5】1. 课堂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点评。
2. 教学拓展:介绍组合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环节6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讲解:讲解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重点讲解如何确定视图的投影关系和绘制顺序。
七、教学环节71.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实例,讲解如何根据组合形式和投影关系来确定视图的绘制顺序。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一、引言机械制图是一种图形化表达机械构件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的方法。
在机械制图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组合体的三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组合体的整体形状和结构,有助于设计、制造和装配工艺的进行。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二、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概念组合体是由多个部件或构件组装而成的机械装置。
组合体的三视图指的是以组合体为对象,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绘制的三个视图,即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主视图是组合体的正面视图,俯视图是从上方俯视的视图,侧视图是从侧面看的视图。
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三、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绘制方法1. 绘制主视图绘制主视图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一般选择组合体的最大外形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面。
先绘制组合体的主视图的主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然后根据投影线的方向和组合体的形状,确定主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
最后在主视图上绘制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2. 绘制俯视图绘制俯视图时,将组合体置于平面上,从上方沿垂直方向观察。
先确定组合体在俯视图中的位置和外形,然后绘制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最后在俯视图上绘制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3. 绘制侧视图绘制侧视图时,将组合体转到侧面,从侧面观察。
先确定侧视图中组合体的位置和外形,然后绘制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最后在侧视图上绘制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四、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注意事项在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视图之间要按照约定的位置关系进行布置,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下方,侧视图在右侧。
2.视图之间应该有充分的间距,便于观察和绘制标注。
3.绘制尺寸和标注时,要注意统一使用标准符号和加工要求。
4.在组合体的主视图中,应该绘制整个组合体的尺寸和标注,并用箭头指向各个部件。
5.绘制视图时要注意比例和准确性,尺寸要与实际相符。
五、总结组合体的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可以全面了解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 - 组合体引言机械制图是一种通过图纸来表达机械设计的方法。
组合体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整体。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机械制图中绘制组合体,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组合体的定义组合体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整体,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或系统。
每个部件可以是一个标准零件或者一个自定义的部件。
组合体的绘制通常包括以下要素:•部件的标识:每个部件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图纸中进行引用和标注。
标识符通常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
•组装关系:组装关系指的是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在图纸中,通常使用箭头或者虚线来表示组装关系。
•尺寸和公差:组合体的各个部件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这些尺寸和公差信息通常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在图纸中。
组合体的绘制步骤下面是一些绘制组合体的基本步骤:1.确定部件:首先需要确定组合体中所包含的部件。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标准零件或者自定义部件。
2.绘制部件:使用机械制图软件或者手绘工具,绘制每个部件的图纸。
确保每个部件都有正确的标识符,以便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进行引用。
3.确定组装关系:根据设备或系统的功能和要求,确定各个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
这包括确定各个部件的位置、方向和连接方式等。
4.绘制组装图:在机械制图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图纸,将各个部件按照确定的组装关系放置在图纸上。
使用箭头或者虚线表示各个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
5.标注尺寸和公差:根据设计要求,在图纸上标注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和公差信息。
这可以帮助制造人员了解组合体的几何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装配。
6.完善图纸:检查图纸是否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例如材料规格、加工方法和其他特殊要求。
确保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审查和修改:将绘制好的图纸提交给相关的设计人员或者工程师进行审查。
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优化,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组合体绘制的注意事项在绘制组合体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标识符的唯一性:每个部件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1、用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讲解分析17分钟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2、讲解分析(17分钟)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⑵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
伴随学生的回答,由多媒体课件展现。
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第6章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成的类似机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本章着重研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为今后学习零件图奠定基础。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6.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
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经过钻孔、切槽等加工。
如图6-1a所示的支座,可看成由圆筒、底板、肋板、耳板和凸台组合而成,如图6-1b所示。
在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应首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基本体,并按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组合形式画出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视图。
这种假想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它是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注和看图的基本方法。
a) b)图6-1 支座的形体分析a)直观图 b)分解图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组合形式,或者是两种组合形式的综合。
叠加是将各基本体以平面接触相互堆积、叠加后形成的组合形体,如图6-2a 所示。
切割是在基本体上进行切块、挖槽、穿孔等切割后形成的组合体,如图6-2b所示。
图6-2c所示的组合体则是叠加和切割二种形式的综合。
a) b) c)图6-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a)叠加式组合体 b)切割式组合体 c)综合式组合体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三种形式。
弄清圆筒底板肋板耳板凸台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对画图和看图都很重要。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界线,如图6-3所示。
(2)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时,在视图中的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如图6-4、图6-5、图6-6所示。
图6-3 两表面平齐的画法 图6-4 平面与平面相交图6-5平面与曲面相交 图6-6 曲面与曲面相交(3)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时,在视图中的相切处不应画线,如图6-7所示。
机械制图组合体简介机械制图组合体是由一组机械制图所组成的整体,用于描述机械装置、机械部件或机械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关系。
机械制图组合体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制图,如平面图、剖面图、装配图等。
通过一个完整的机械制图组合体,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机械装置的外观、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之间的关系。
组成部分机械制图组合体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平面图平面图是机械制图组合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机械装置在某个特定平面上的形状、尺寸和结构。
平面图可以是正交投影图、俯视图、侧视图或底视图等。
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了解机械装置的外观、形状和布局,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剖面图剖面图是机械制图组合体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机械装置或部件的内部结构和构造。
通过剖面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机械装置或部件内部的构造细节,了解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组装方式。
剖面图可以是垂直剖面图、水平剖面图或斜剖面图等。
3. 装配图装配图是机械制图组合体中用于展示机械装置或部件的组装关系和拆卸顺序的图纸。
通过装配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机械装置或部件的组装方式和装配顺序。
装配图通常包括装配顺序图、爆炸图和装配说明等。
4. 明细图明细图是机械制图组合体中的一种详细图纸,用于展示机械装置或部件的特定细节和尺寸。
明细图通常包括局部放大图、放大细部图和尺寸标注等。
通过明细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机械装置或部件的特定细节,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
制图规范为了确保机械制图组合体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制图过程中应遵守以下一些常见的制图规范:1. 尺寸标注在制图过程中,应准确地标注机械装置或部件的尺寸。
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使用统一的符号和单位。
2. 符号表和图例为了确保机械制图的统一性,应编制符号表和图例,明确规定各种图形符号和标记的含义。
3. 图纸比例机械制图通常需要使用比例尺,以确保图纸能真实地还原机械装置的尺寸。
常见的图纸比例有1:1、1:2、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