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作文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优秀作文范文:感受自然自己整理的中考优秀作文范文:感受自然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一条】中考优秀作文一首蛙歌能唤起一首灵动的诗;落叶可以沉淀成熟的人生。
流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向往;悠悠流水,唤起了人们对历史长河中无限英雄的怀念;清澈的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起伏.“海中百川,容忍度大。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江河溪流,是因为它宽容;高山能容花刺,因为包容。
宽容是保守和理解;宽容就是付出,付出。
”只有宽阔才能容纳人,只有宽阔才能承载货物.”这时候一定要真心接受,理解,原谅,不能“报恩当!”“滴水之恩,当泉水报.”看自然,每一只老鸟,在把孩子养大之后,都老得不能飞了。
这时,小乌鸦会找虫子喂妈妈。
此时此刻乌鸦反哺的故事。
人类应该像他们一样孝顺和尊重。
父母把我们带大不容易。
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应该认真履行孝道的责任,在所有美德中发扬孝道第一的优良传统,中国。
这时,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道德的体现。
我们要向乌鸦学习,学会“反哺”。
“落红不是无情之事,化作春泥护花。
”深秋,树木凋零,看似无情实则深情。
掉落的枯枝败叶渗入土壤,作为树木繁殖的养分,为来年树叶的重生创造了条件。
他们牺牲了自己,却让别人快乐。
植物懂得无私奉献,但人类的良心在哪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活得浮躁,自私自利,已经成为人们的“人生座右铭”。
为了享受自己暂时的快乐,不顾别人,这样的人简直肆无忌惮!自然界的植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美丽的自然,绚丽的生活。
自然,我要轻轻握住你的手!【第二条】中考优秀作文与城市的喧嚣相比,这是一个让人放松的圣地。
大自然就像一首音乐,无穷无尽。
每一个音符都有优美的节奏,每一个音节都有欢快的节奏,每一段都有柔和舒适的音调。
2021年1月16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参加了青年活动中心组织的“梦想蒲公英——美丽中国行”主题学习活动。
意外和危险是探索自然不可或缺的,这让我想起了这次研究活动中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跃进丛林”。
我感受到了()的美作文指导
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
自然的美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它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青山绿水,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当我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我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柔和的阳光、芬芳的花草,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快乐和幸福。
自然的美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宽广和深远。
当我仰望星空时,我被那闪烁的星星所吸引,它们无声地告诉我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当我欣赏河流流淌的美丽时,我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流动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续。
自然的美也教会了我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当我看到一棵高大的大树顶住了风雨的侵袭,依然挺立在那里时,我明白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存的勇气。
当我看到一只蝴蝶蜕变成美丽的花蝶时,我明白了生命的变化和成长的意义。
在自然的美中,我也学到了与他人共生共荣的道理。
各种动物和植物互相依存,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每个物种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只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才能共同保护和维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自然的美是无私的、纯粹的,它让人感到宁静、和谐和幸福。
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懂得珍惜自然的美,积极保护环境,与自然共同成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感受自然之美的作文《感受自然之美》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最纯粹、最动人的自然之美。
然而,有那么一次经历,让我深深地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它那无尽的魅力。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走进郊外的山林,去寻找那份失落已久的宁静与美好。
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这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旅程。
刚进入山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是混合着泥土、青草和野花的香气,仿佛是大自然为我准备的一场独特的欢迎仪式。
我贪婪地呼吸着这甜美的空气,心情瞬间变得无比舒畅。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忍不住伸手触摸那粗糙的树干,感受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
溪水潺潺流淌,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水底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见,还有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游弋。
我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动着溪水,感受着那清凉的触感。
溪水从我的指缝间流过,带走了我的疲惫和烦恼。
我继续向山林深处走去,耳边传来了鸟儿清脆的歌声。
它们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似乎在为这片美丽的山林欢呼。
我抬头寻找着鸟儿的身影,只见一只色彩斑斓的鸟儿停在枝头,它的羽毛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我静静地欣赏着它的美丽,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惊扰了它。
越往深处走,景色越发迷人。
山坡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我走进花丛中,仔细观察着每一朵花。
有的花瓣娇嫩欲滴,有的花蕊散发着阵阵芳香。
我忍不住摘下一朵小花,别在耳边,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山林中漫步,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压力,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自然的美景中。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那晚霞如同一片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天空染成了橙红色。
《感受大自然》教案感受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2. 练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 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用于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有过亲近大自然并感受它的美的经历。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个大自然的景色图片和视频,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美景和感受。
鼓励他们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张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共同描绘出场景,并写下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每个小组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派代表展示给全班。
4.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5. 练习与拓展:给学生发放一些素材,让他们从中选择一个大自然的场景进行绘画或临摹。
鼓励他们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观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感受大自然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六、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或进行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鼓励他们记录下所见所闻,并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在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时是否准确、丰富,以及他们在展示和分享时的表达能力。
同时,评价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上是本节课《感受大自然》的教案,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关于自然的高考命题作文:远近结合,感受自然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我们生存所离不开的基础。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不断地去探索、认识自然,并试图利用自然资源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然而,现代人对自然的破坏加剧,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却也在不断地伤害着自然。
因此,在我们走入高考考场之前,我们不妨思考并充实自己对于自然的体验和认知,这也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一种心灵操练和集体意识。
从远处观察自然,我们可以感受到时空的广阔和自然的浩瀚。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仰望苍穹,那无尽的星河和浩瀚的宇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不可思议。
还有,从远处的山峰望去,可以欣赏到山川河流的壮美,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包容。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们的心灵陶冶,消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担忧与纷扰,也让我们在自然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但是,远离自然的观察方式,往往也会让我们忽视自然的种种细节和微妙变化。
因此,走进自然,将让我们看到自然的另一面,这需要我们借助生活和旅游的方式去实现,并与自然亲密接触。
只有了解和认识这种自然,才能真正领悟自然与我们之间的联系,也才会更深刻地v震撼我们的视觉和心灵。
当我们在自然中漫步,并不断观察,很快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的许多奥秘,比如可爱的小动物,茂盛的植被,流动的水流等等。
这些都是自然的智慧与美好,使我们能够在其中获得安慰和喜悦。
通过远近相结合的感官体验,我们可以对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能够深刻掌握自然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也能意识到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自然中发掘更多的美好和可能性,通过自然世界中不同自然体系间的差异性,体会到世界的多元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还能够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从而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艺术视角。
在我们观感自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拥有对自然的珍惜和保护。
自然的优美,正因为其宝贵,所以我们必须保护自然,并且从中获得我们生存、发展的资源,由此也让我们感受到自然对于我们的恩惠和礼赞。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感受自然作文指导感受自然作文指导与范文一、习作要求1、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一定感染力。
二、老师指导这时,脑中独有一片空白,独有一片宁静,许多事已被忘记,而许多事又被忆起,一段美好温馨的记忆绵绵的思秋,凝造出浓浓的离绪别愁,我静静地看着你,送你前行。
你踏着夕阳,和着月色,踏着如思的惆怅,悠悠地离开了,只留下一首无韵的小曲,缠绵在我凄凉的心房。
深邃的天空中隐着我的希望,朦胧的雨曾把它淋湿,凋零的叶曾把它深藏,寂寂的夜曾让它迷失。
我知道,失去的童年不会再回来,逝去的友谊也不会再镜圆。
这个季节属于我,属于秋,我只有悄悄地告诉它,让它帮我藏起新的愿望。
【眉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收束,再一次将秋天展现地读者面前。
】【整体评析】应该说,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很是难得的美文佳作。
虽然文章在感情上略带些伤感,但对秋景和自己的感受的描述却很是细腻真切,加上独特的小标题并列式绘景抒情的结构模式,这就使文章有了极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很容易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
瀑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须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
【眉批:下笔含情。
】它所在的那座山,有着和它一样的气质。
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新、鲜活,静默中有一种隐隐的骚动。
细看,原是一脉清流涓涓注入,似乎满山都和着一种震荡的的节奏。
峰回路转,它竟在眼前了。
瀑是纯美的。
那叠翠堆绿的山头,泻着一条几米宽的绿色的瀑,鸣响着一曲澎湃动人的歌。
山被鼓动得喘不过气来,壁岩的新绿也像在涌动着,光洁而丰腴,有如少女的唇,接受着瀑布狂放不羁的吻。
【眉批:比喻、拟人的运用,让语言魅力十射。
】瀑是热烈的。
它浩浩荡荡地直泻而下,带着男儿强劲的呼号,虽然被岩石迎面劈成无数股水柱,但它仍顺势往下猛冲,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儿被击得狂放四溢,似烟似雾地朝人扑来。
一切像生活一样轰轰烈烈,永不枯竭。
【眉批:泻、呼、劈、冲、溅扑等动词,将瀑布的气势状写得淋漓尽致。
七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指导—《感受自然》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三习作指导—《感受自然》
作文题目:如何感受自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大自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逐渐远离了自然。
但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如何感受自然呢?
首先,走进自然。
要感受自然,就要离开城市,走进大自然。
周末可以去公园散步,踏青,或者去郊外露营。
在自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其次,欣赏自然。
自然有着独特的美丽,可以让人们欣赏。
可以去观赏美丽的日出和日落,欣赏春天的花海和秋天的红叶。
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再次,学习自然。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可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自然中的种种生命。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也更加珍惜大自然。
最后,保护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保护它。
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乱停车等。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让它更加美丽和健康。
总之,感受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我们需要保持这种感受,让自然陪伴我们一生。
希望大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去感受和保护自然,让自然更加美好。
感受自然自然一直被誉为人类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草木花果,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走近大自然,去感受其中的美好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自然的奇观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奇观。
大海的浩渺辽阔、山脉的巍峨壮丽、瀑布的澎湃奔腾,都让人震撼不已。
夜晚的星空中,银河从天穹中划过,群星闪烁,令人陶醉。
这些景象的美丽之处在于它们完全自然生成,没有一丝人为干扰,给人一种原始的纯净感。
在自然中,我们还可以亲身感受到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威力。
这些自然力量的释放让人惊讶和敬畏。
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无穷能量的地方。
自然的美食除了壮丽的景观,自然也给予了我们丰富多样的美食。
在自然中,我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它们充满了天然的色彩和香气。
在海洋中,各种海鲜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
而且,在自然中采集的食材更加营养丰富,口感更加鲜美,比起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食品具有更高的健康价值。
在自然中,我们还可以亲自体验种植和养殖的乐趣。
当我们亲手种植的蔬菜长成,或者亲眼见证动物的成长过程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自然中的食物一直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在现代,我们需要更加意识到自然的恩赐,并珍惜和保护它们。
自然的疗愈力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压力使人们渴望寻找一种治愈的方式。
而自然正是这种治愈之道的源泉。
在自然中,我们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微风的呼啸、溪水的潺潺声,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近年来,森林浴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疗愈方式。
在森林中漫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触摸树木的质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不仅可以舒缓情绪,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而且,许多研究表明,与自然接触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在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自然的教育意义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学堂,给予我们宝贵的教育经验。
在自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生物多样性、自然循环等重要概念。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感受自然作文指导"感受自然”作文指导与范一、习作要求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一定感染力。
二、老师指导【我要写】踏着春的脚步,顶着夏的阳光,嗅着秋的果香,品着冬的甘醇,走过春夏秋冬,看“半壁粉墙衬芭蕉”从眼底滑过,穿梭于扎染的片片碎花中,任雨水在脚下欢快地歌唱……同学们,你想用景物表达什么呢?记下你的所见、所思、所感吧,那就是你对大自然的最好感受。
【写什么】学会观察事物,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怎样写】要写的具体。
空洞必然无物,无物何来有情?只有细致的描绘才会具体可感,才会引起读者共鸣。
尤其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记忆最深的景物,以一定的顺序,细细描绘,让人触之可感,读之有味。
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人云亦云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哪怕是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感受,全在乎在自己的观察与审美,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独特的体会,写,就如同创名牌,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要尽量使生动。
味同嚼蜡的,谁愿意读呢?让平铺直叙的来一点变化,重要的是要使你描写的景物能在读者心中留下一副美妙的图画。
要注意的条理。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会让人不知所云。
对描写的顺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同学佳作【佳作1】绿,生命的颜色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绿,主宰着一切。
春天,万物复苏,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
是那么一丁点儿绿色,这使人们感觉到新的生命又开始了,绿色越来越多,春色越来越浓,整个世界充满了生命力,人们用“生机勃勃”来形容春天的一切。
的确,在绿色装点下的春天确实充满了希望。
夏天,浓荫蔽日,为人们挡住骄阳的,是那么一大片浓浓的绿色,这绿色浓得可爱,使人们感觉到更强的生命力在发挥作用,人们用“热烈”、“旺盛”来形容夏天的一切。
的确,在绿色支配下的夏天确实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
秋天,秋高气爽,一切都已经成熟了。
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世界,但是又有谁想到,金色是在经过绿色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没有绿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会结出金色的生命之果?人们用“成熟”、“收获”来形容秋天,其实,金色的硕果是绿色生命的结晶。
《感受自然》作文指导
【作文目的】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陶冶情操。
2、抓住主要特征观察景物,表现景物的美,表演景物的美,能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4、关注自然,关注环境。
【训练要求】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3、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思路提示】
文题1:走过(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提示一: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应以描写为主,在写景的基础上,加以感悟,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
1、要写出景物的特征。
写出景物的特征就是写出一时一地的景物与它时它地景物的不同之处。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
同时,为了写好景物特征,我们还要考虑到景物的地域、时令、角度等,选取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然后
借助形象感强的词语直接描摹,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突出,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2、要有合理的顺序。
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
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有的按照时间的变换,由早到晚、一年的四季来描述景物。
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3、选择好的角度观察。
首先要确定观察点,观察点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两种方法,定点观察也有平视、俯视、仰视、近视、远眺等很多种,移步换景是不断变换立足点的观察方法。
4、要渗透作者的情感。
景物本身没有感情,但是写景时要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写景贵有情,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离不开抒情。
任何写景文章都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
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
另外在描写时还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题2: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乐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感悟大自然”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我们提供了神
驰遐想的广阔空间。
写好此文的关键事如何打开思路,以及多角度观察和立意。
我们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这样才能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给写作提供无限契机。
不要静止地观察,要动态地观察和感知,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山有奇崛险怪,树有万种风情,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受小溪的清纯,感受大山的倔强,感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胸怀,只要我们用心去和大自然沟通,就会拥抱大自然的给予,笔下涓涓,尺幅天地!
提示二: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古人云:“意高则文胜。
”如果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
其次,对大自然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
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提示三:写这类文章一般从模拟实物的外部形态入手,可以从实物的形状、颜色、特点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具体、形象地描摹,然后准确地描述出所写对象的特征,或以物喻人,或托物喻理。
要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品性要与所喻之人或所喻之理有相似点,不可强硬地拉扯在一起,二者要恰切、妥帖。
【相关素材】
1、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
(玉外纳)
2、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布赖恩特)
3、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6、一朵花装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谚语)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