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酸碱盐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358.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溶液酸碱性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2SO4=2 H++SO42-;HCl= H++Cl-;HNO3= H++NO3-。
一般命名为“某酸”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NaOH=Na++OH-;Ca(OH)2=Ca2++2OH-。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3.酸性溶液:含大量氢离子(H+)的溶液,有酸味。
如食醋、柠檬汁、西红柿等4.碱性溶液:含大量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有滑腻感和涩味。
如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5.中性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相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如食盐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知识解读】(1)酸: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电离出的阴离子叫做酸根,氯离子(Cl-)又叫盐酸根;②酸是由H+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③酸一般命名为“xx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叫做氢氧根离子;②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离子构成的;③碱一般命名为“氢氧化x”。
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Cu(OH)2-氢氧化铜。
(3)酸(碱)的溶液,一定显酸(碱)性;但是,酸(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
如纯碱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尝味道:有酸味的溶液显酸性;有滑腻感和涩味的溶液显碱性。
注意:只能用于鉴别生活中的可食用的物质,2.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仍为紫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不变色仍为无色,遇碱变为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电离出的H+(或OH-)发生作用,导致其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所以,①溶液变色时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②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教案太公中学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概念,知道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知道酸和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认识常见的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 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2、酸碱指示剂能和酸碱溶液作用变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
3、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酸碱指示剂能和酸碱溶液作用显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浓盐酸挥发性和浓硫酸吸水性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五、教学媒体及用具:多媒体 课件 视频 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1、酸和碱的来源:“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2、复习: (1)、上册学习过的,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花朵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在右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氨水有什么性质?答:A 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具有挥发性,并且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二)新课: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图片展示:常见的酸性物质有:柠檬酸、苹果酸、醋酸。
常见的碱性物质有:肥皂、皮蛋、洗洁精。
通常酸性物质有酸味,碱性物质有涩味,手感滑,可是我们在实验室不能用手触摸药品,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那么我们怎样区别该物质显酸性还是显碱性呢? 板书:一、酸碱指示剂提问:怎么将酸和碱区分开?(还是说怎么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区分开?或者说:如何验证下列物质呈酸性或者是碱性?)实验10-1展示试剂: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 .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 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 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I、HNO3、H2SO4、H2CO3等。
HCI==H++C「;H2SO4==2H++SO41 2 3 4 5;(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 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I、NH4NO3等。
NaCI==Na++CI-;NH4NO3==NH4++NO3-;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 •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 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如何识别酸和碱1.识别酸和碱的方法(1)通常用 指示剂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显色规律——口诀: 石蕊酸红碱蓝中不变,酚酞酸无碱红中不变 。
)①石蕊:遇酸性溶液显 红 色、遇碱性溶液显 蓝 色。
②酚酞:遇酸性溶液显 无 色、遇碱性溶液显 红 色。
(2)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①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显 蓝 色。
②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显 红 色。
(3)用PH 试纸既可则酸碱性,也可测酸碱度。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2.溶液的酸碱度是指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通常用 PH 表示,其范围在 0~14之间。
中性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①当PH=7时,溶液呈 中 性;当PH ﹥7时,溶液呈 碱 性,PH 越大,碱性越 强 ;当PH ﹤7时,溶液呈 酸 性,PH 越小,酸性越 强 。
②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 。
3.电离时生成的 阳离子 全部是 H + 的化合物叫做酸。
【酸= H + + 酸根离子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 红 的本质原因是其中都含有 H + 。
4.电离时生成的 阴离子 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金属离子 + OH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 蓝 、酚酞变 红 的本质原因是其中都含有 OH -- 。
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5.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 5.6~7 ,只有PH ﹤5.6 的雨水才称为酸雨。
第二节 中和反应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1.定义: 酸 跟 碱 作用生成 盐 和 水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H + + OH -- = H 2O 。
3.特点:中和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复分解 反应。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4.应用(写出化学方程式):(1)农业生产中:酸性(含硝酸)土壤可以用熟石灰[Ca(OH)2]来中和改良。
实验六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1.2018·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2.2017·株洲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 min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测定17:05 17:10 17:15 17:20 17:25 17:30 17:35 时刻pH 4.95 4.94 4.92 4.88 4.86 4.85 4.85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D.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3.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氨水石灰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B .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C .紫薯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D .若不小心被黄蜂蜇了(黄蜂毒液呈碱性),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痛痒4.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 锌与稀盐酸B .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 .氧化铁与稀硫酸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5.锌、稀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6-S -1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6-S -1A. ①有固体物质产生B .②无明显现象C .③有蓝色沉淀生成D .④有气泡产生6.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6-S-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6-S-2A. 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D.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 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7.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溶液的是( )A. Na2CO3溶液、KCl溶液B.BaCl2溶液、KOH溶液C.FeSO4溶液、NaNO3溶液D.CuO、Na2SO4溶液8.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10.下列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图6-S-3A. 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40 ℃时,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混合11.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化学课堂的精髓,借助化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酸碱盐专题之离子检验和鉴别
引言
酸碱盐是化学中最基础的三类化合物,因此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和技巧对化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中,酸碱盐的离子检验和鉴别则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内容。
本文旨在介绍离子检验和鉴别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离子检验
检验离子的通用方法
将待检的离子和某一特定离子,如NH4+,Na+或Al3+等,反应得到明显的物理化学现象,如烟雾、沉淀等等,以确定待检离子是否存在、存在的量以及离子的化学性质(酸、碱、还是盐等)。
下面着重讲解三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 检验铁离子
将FeSO4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当加至一定量时出现深绿色到棕色的沉淀。
2. 检验钠离子
将NaCl溶液滴加至BaCl2溶液中,当加至一定量时出现白色的沉淀。
3. 检验铜离子
将CuSO4溶液滴加至NH3.H2O溶液中,当加至一定量时出现蓝色的沉淀。
离子鉴别
鉴别银离子和铜离子
银离子和铜离子的离子半径相近,且其化学性质有些相似,因此在实验中要分别鉴别这两种离子。
银离子鉴别
将待检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滴加一定量的HNO3溶液,并加热,若悬浮物质总离子中含有高量的Cl-和Ag+,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铜离子鉴别
将蒸馏水加入测试管中并加热至70℃,将待检化合物加入,然后再加入NaOH 溶液和K4[Fe(CN)6]溶液,若出现红色沉淀则为Cu2+离子,否则为其它离子。
离子检验和鉴别是化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
熟练运用离子检验和鉴别技巧,能够为我们的化学实验研究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专题六知识点一:常见的酸、碱、盐1. 酸金属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比如FeCl 2,而不是FeCl 3)。
浓硫酸可用来洗气干燥(长进短出)。
酸酸的组成:酸 H + + 酸根离子常 见 的 酸盐酸硫酸浓盐酸的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可以看见白雾(盐酸小液滴),敞口放置后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制造药物等。
浓硫酸的性质: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碳化现象)、强氧化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敞口放置后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金属除锈等碱碱的组成:碱 OH - + 金属离子(或NH )常见 的 碱氢氧化钠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颗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强腐蚀性,暴露在空气中会结合CO 2发生变质;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等。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腐蚀性;用途:建筑业上常用来砌砖抹墙;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还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怎么判断?补充:1、注意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酸碱盐的鉴别常见离子的鉴别离子鉴别试剂(方法)鉴别操作鉴别现象H+酸碱指示剂/ Zn /Na2CO3溶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Zn / Na2CO3溶液变色/ 有H2/ 有CO2OH-酸碱指示剂/ Cu2+/ Fe3+溶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CuCl2 / FeCl3溶液变色/ 蓝↓/ 红褐色↓CO32-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SO42-硝酸钡溶液,稀硝酸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振荡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Cl-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振荡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NH4+氢氧化钠(溶液)或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熟石灰,微热,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g+稀盐酸,稀硝酸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加入稀硝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Ba2+稀硫酸,稀硝酸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再加入稀硝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注意物质的干扰:1、Na2CO3与NaOH2、Ca(OH)2与NaOH 3、NaCl与Na2SO4)强化训练1、(07茂名)(8分)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A(如右图),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初中实验常用的药品,不会是NaHCO3、Na2SO4、Na2SiO3等。
它是什么药品呢?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AgCl、BaSO4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BaCO3溶于稀硝酸。
(1)小明:我猜想A是__________溶液。
(填化学式)[实验验证]取A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硝酸银和硝酸的混合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正确。
1、酸(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非氧化性酸),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SU式液遇酸溶液不变色(2)酸呈酸性(PH值〈7)(3)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起置换反应(非氧化性酸)酸+金属一-盐+氢气【置换反应】例:2HCl+Fe=FeC12+H2 t(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碱性(金属)氧化物一-盐+水例:3H2S04+Fe203=Fe2(S04)3+3H20(5)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1+Cu (OH) 2=CuC12+2H20(6)与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盐。
盐+酸二新盐+新酸,要依照复分解的条件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反应例:BaC12+H2S04=BaS04 I +2HC1{常见的酸:盐酸:物理性质:有刺鼻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易挥发,遇水蒸气形成口雾。
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用途:除锈,制药,胃液里的盐酸帮助消化。
硫酸: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
硫酸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稀硫酸有酸的通性。
2、碱非可溶性碱的性质:1、能与酸反应可溶性碱的通性:2、碱呈碱性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碱能使无色的酚駄试剂变红。
pH>7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注: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不是复分解反应】例:φCa (OH) 2+C02=CaC03 I ÷H20②2NaOH+CO2=Xa2CO3+H2O注:酸性氧化物不等于非金属氧化物4碱+酸=盐+水5碱+盐=碱+盐【反应物均可溶】{常见的碱:NaOH俗称:烧碱。
火碱。
苛性钠。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明显,易潮解。
化学性质;有碱的通性。
用途:除油污。
用于肥皂造纸纺织印染。
Ca(OH)2俗称:消石灰。
熟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碱的通性。
用途:水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制烧碱。
改良酸性土壤。
砌砖抹墙。
3、盐1.能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2.能和酸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3.能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酸与碱中和的产物(中和反应),由金属离子(包括钱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
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1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关于酸碱盐之间的分离、提纯、检验和推断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和推断是经常要考的题型,如何迅速、准确 的解答,在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之前,先要熟记下面的知识:1、质的溶解性。
典型沉淀:(表一)2、不能共存的离子。
在初中化学中下列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H '不能和 OH 「、CO 32「;OH 一:不能和H +、NH 4+以及除K +、Na 十、Ba"、Ca"以外的金属离子; SO 42-:不能和Ba" C 「:不能和Ag +CO 32-:不能和H +、以及除NH/和K +、Na +以外的金属离子;现将常见的离子之间的反应产物列表如下:(表二)3、酸碱盐的反应条件。
把如上的知识都掌握了,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学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将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分离一般首先考虑物理方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如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若二者均易溶,但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用结晶法(初中常用于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若沸点相差较大时,用分馏法(如工业制氧气)。
物质的提纯:是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将物质中的杂志除去,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方法与分离相同。
可用如下比方表示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小米中含有黄豆,需要两种物质各放一堆,就是分离,小米里 含有沙子,需要除去,只要小米,就叫提纯。
以分离大理石和水混合物,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例SO42-CO 32「可知,状态不同的物质容易分离,状态相同的物质不容易分离。
因此,分离的化学方法常见的沉淀法、气 化法、溶解法、吸收法等方法,其关键就在于,将状态相同的物质转变为状态不同的物质,或者说是将水溶性相同或相似的物质转变为水溶性不同的物质。
所以要熟悉物质或离子的性质,即之前要求掌握的知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