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梦想成真123
- 格式:ppt
- 大小:5.14 MB
- 文档页数:31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第18课昌盛的文化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远古至589年)中国历代王朝表(夏至隋)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25课设计奥运圣火传递路线中国历史大事年表(581-1840)中国历代王朝表(隋至清)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社会历史小调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伟大的开端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第25课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840-1949)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5课“万方乐奏有于阗---”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战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化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第22课人类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第五单元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第24课昔日的辉煌第25课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会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2000)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约500万年前至15世纪)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21课追《根》溯“园”—走进美国黑奴的生存空间第四单元构建文化的圣殿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第25课弹《命运》论《英雄》—贝多芬作品弹奏与赏析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15世纪至20世纪初)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2课苏联的崛起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第5课追忆列宁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课邪恶的轴心第7课疯狂的战车第8课正义的胜利第9课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0课“冷战”与“热战”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3课挑战“两极”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15课“漫画”历史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6课告别“雅尔塔”第17课干戈不息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19课机遇与挑战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
第十八课读后感你得告诉我这第十八课到底是啥内容呀,不然我可没法写读后感呢。
就像让我评价一道菜好不好吃,可我都不知道这是啥菜,是红烧肉呢,还是炒青菜?你给我点提示呗,这样我就能开始我的“读后感之旅”啦。
比如说,如果这课是关于一个冒险故事的,那我可能会这么写。
哇塞,读完这第十八课的冒险故事,我感觉自己就像跟着主角在那个神秘的世界里闯荡了一圈。
这主角就像开了挂一样,遇到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他那些机智的应对方法,我感觉比我玩游戏的时候还神呢。
我在想啊,要是我到了那个故事里,估计第一个难关就把我困住了,可能直接哭着喊妈妈了。
而且故事里描写的那些神秘的地方,什么布满了闪闪发光宝石的山洞,还有那满是奇异生物的森林,感觉就像我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3D电影。
我都能想象到那些宝石的光芒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那些奇异生物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有的还会朝我吐舌头,可调皮了。
这故事就像一把小钩子,把我的好奇心勾得死死的,让我一直想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恨不得作者立刻就出个续集。
要是这课是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那又不一样咯。
第十八课讲这个科学家的故事可太酷了。
这个科学家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不过他的战场不是什么外太空拯救地球,而是在实验室里跟那些奇奇怪怪的实验仪器打交道。
他那些奇思妙想,在我看来就跟外星生物的想法似的,我都怀疑他是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他做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要是我啊,估计早就放弃了,心想这事儿太难了,我还是回家躺着玩会儿手机吧。
可是他不,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最后终于成功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给他鼓掌。
这故事让我觉得,原来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背后,都是这么多的汗水和坚持啊。
我可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虽然我可能成不了这么厉害的科学家,但也得有点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不然以后连个小数学题都解不出来,那可就丢人丢大啦。
所以呀,你快告诉我这第十八课到底是啥内容吧。
第17课干戈不息一、和平路漫漫1.中东的范围:中东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现在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国。
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信仰伊斯兰教2、战火频仍的中东(1)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概况:1948 年以色列建立,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矛盾尖锐起来(2)五次中东战争:1948—1982 年(3)1991年,海湾战争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原因: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②历史矛盾、宗教矛盾、种族矛盾的存在。
③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④美,苏,英等国的干预使巴以问题更加复杂。
(2)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阿拉法特、拉宾和佩雷斯为中东和平的努力二、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1)科索沃战争的原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美国霸权主义的介入,转化为国际冲突。
2)影响: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侵犯了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②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3)北约轰炸的停止,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作用,意味着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三.课本习题1。
议一议P105战争能否解决阿以之间的冲突?为什么答:由于民族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以及西方大国的干预,从1948年至1982年,中东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使这一地区饱受蹂躏,人民流离失所。
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加剧矛盾,解决阿以冲突的途径只有一条——和平谈判2想一想P106 答: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维护人权的名义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严重侵犯了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这种行为也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公然践踏,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和制止北约轰炸过程中,俄罗斯、中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道具——一个盆子(盆子的背面贴着“聚宝盆”三个字),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同学们,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聚宝盆”的故事,贫苦的老百姓,幻想世上有一种宝物:假如放进一个铜钱,就能聚集无数的铜钱。
大家请思考,这可能吗?我们一般把这种离奇而不切实际的想法称为——异想天开。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先人的异想天开,才有了后人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努力,最终梦想成真。
幸运的同学们啊!你们正是生活在梦想成真的时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吧!(二)、新课探讨教师活动:提问——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让学生观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知识点,重新掌握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明白历史发展的联系性。
顺势导出第一子目:想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请跟我来——第一站:神奇的电脑世界。
板块一:电脑无“脑”显神通此板块是本课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从而理解人类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
教师活动:讲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效益。
展示学生课件,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电脑的所见、所闻、所用、所感。
如浏览资讯,网上购物,元旦配乐,试卷投影,看电影,听音乐等。
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启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讨论,理解科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它的不良影响。
如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性格障碍,甚至暴力杀人事件。
我们要学会抵制其不良影响,变害为利。
同学们,电脑的奥秘远远要比这些多得多,你们好好学习,也许,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你。
正是因为聪明的人们的努力,“电脑无脑显神通”电脑实现了以往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梦想。
中班游戏课教案《梦想成真》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梦想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努力的愿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提供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白纸、彩色铅笔、贴纸、大海报纸、矿泉水瓶、小球等。
2. 教学素材:与梦想相关的图片、故事书等。
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与梦想相关的音乐,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注意。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分享一些与梦想相关的经历或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讨论梦想(10分钟)给幼儿分发白纸和彩色铅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梦想。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梦想。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
3. 梦想填空游戏(15分钟)将一份大海报纸贴在教室的墙上,上面有许多孔洞。
每个孔洞下面均配备一个矿泉水瓶。
教师将一些与梦想相关的词语写在贴纸上,粘贴在矿泉水瓶上。
每个幼儿轮流站在一定距离的位置,用小球射击矿泉水瓶。
当他们射中一个矿泉水瓶时,根据贴纸上的词语,幼儿说出与之相关的梦想。
4. 讲故事(1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关于梦想的故事书,向幼儿讲述一个鼓励和激励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激发幼儿对梦想的向往。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让他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
5. 游戏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游戏的目的和内容,再次提醒幼儿要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并鼓励他们将梦想付诸行动。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课,幼儿能够理解梦想的概念,并表达出自己的梦想。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教师在游戏中不仅起到了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进一步教育幼儿积极追逐梦想的态度和努力的精神。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让梦想成真一一职业体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心理健康课程《让梦想成真——职业体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职业体验,理解个人兴趣与未来职业的关联性,提高自我认知和规划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激发对未来的积极向往与行动决心。
二、作业内容1. 自我探索:学生需认真回答关于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价值观取向等问题,形成个人特质分析报告,分析个人特质与可能适合的职业领域之间的联系。
2. 职业初探: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收集至少五个不同行业的职业信息,包括行业概述、职业发展路径、从业者心声等,并撰写简短的行业报告。
3. 模拟体验:学生需选择一个职业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天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并记录下模拟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4. 家庭交流:与家长进行一次关于未来职业规划的交流,了解家长的职业建议和期望,并记录交流过程及家长的意见。
三、作业要求1. 个人特质分析报告要求真实反映个人情况,至少包含500字的分析内容,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2. 职业初探报告要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报告不少于800字。
3. 模拟体验过程中需全程记录,形成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体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情境描述、感受分享和收获总结。
4. 家庭交流记录应详细记录交流过程及家长意见,反映真实的家庭互动和沟通情况。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语言表述、逻辑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结合学生的自我探索深度和广度,对职业初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 模拟体验的真实感和收获的深度也将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4. 家庭交流环节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也将被纳入作业评价中。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评价,并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指导。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作业的修改和完善。
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作业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进步。
4.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
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
知道克隆技术的产生。
列举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过程,知道在20世纪人们终于实现了航天的梦想。
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并结合调查表的分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通过想像和讨论,增强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认识克隆技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是生物技术的创新,因此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通过动手模拟火箭的简单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识科学技术的威力和魅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科技的热情。
通过用电脑制作“我的梦想”系列作品,锻炼学生使用电脑、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克隆技术的日益发展、航天领域的突破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逐步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以我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电脑网络技术、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创制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史实,理解科技是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的结果,从而树立努力实践、刻苦学习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准备学情分析1.本课涉及的内容科学性、趣味性强,距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近,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
中考历史诵读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P2)1、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2、革命后的形势: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3、新目标的确立: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P3-P4)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2、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4、性质:无产阶级革命5、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P4)1、背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2、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3、影响:帮助苏维埃政府渡过了难关。
四、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P4-P5)1、背景:A、国内战争结束,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B、人民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缴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退还部分国有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影响: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4、特征评价: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斯大林模式(P8-P9)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一、知识在线1、智慧乐园:⑴“二战期间,美国通过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美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⑵下列重大的发明创造中对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计算机技术B、克隆技术C、航天技术D、原子能技术⑶二十世纪生物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发明是()A、细胞工程B、发酵工程C、酶工程D、克隆技术⑷中国古代有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实现这一现实的是哪个国家()A、苏联B、中国C、美国D、英国2、拨乱反正:下列科学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⑵克隆羊“多利”诞生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⑸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⑹第一个宇宙空间站建立3、对号入座:⑴“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弹⑵克隆羊“多利”诞生⑶第一个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⑷建立第一个宇宙空间站⑸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⑹第一架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美国________苏联_________英国_______4、图说历史:仔细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右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何时?图中的宇航员是谁?②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什么?③你有什么感想?二、思维冲浪5、看图说话:本世纪宇航工业发展迅速,1961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代表人类第一次扣开了宇宙之门,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上天愿望。
美国不甘示弱,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十一号”宇宙飞船载着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这成为世界科技史上最为精彩的一项。
这一天,全世界有几亿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点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宇宙飞船,用左脚首先踏上了月球表面松软的土壤。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评课稿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教材概述《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通过介绍近代以来科技和思想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梦想成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代以来科技和思想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到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积极追求梦想。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科技和思想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和思想变革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引导学生思考梦想与努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科技发展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予学生一个问题,如: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对于社会进步有哪些重大影响?步骤二:呈现新课文本内容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科技和思想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停下来,向学生解释一些专业术语和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步骤三:展开课堂讨论在课文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科技和思想变革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具体影响?2.如今的科技发展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3.梦想与努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步骤四: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在讨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思考以下问题:1.你有哪些自己的梦想?为什么?2.你认为要实现这些梦想需要怎样的努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梦想和热情。
步骤五: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在个人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努力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增强学生对梦想和努力的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