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菌种的来源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74
微生物工程试卷题型分配:名词解释: 15题共45分简答题: 7题共35分论述题: 2题共20分第一章概论1.微生物工程:即是指发酵工程,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2.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四个阶段特征):天然发酵,纯培养技术,深层培养技术,微生物工程.3.简述微生物工程组成及研究内容: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微生物工程研究内容:无菌生长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工艺技术,小试中试动力学模型,发酵工程工艺放大。
第二章生产菌种的来源1.试述生产菌种的来源及其分离思路来源:根据资料直接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依照生产要求、产物性质、菌种特性(分类地位及生态环境),设计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2.试述生物物质产生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定方案: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标本采集: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性能鉴定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 pH值、提取工艺等。
第三章微生物代谢调节及代谢工程1.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
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正好相反,是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
2.酶活性调节: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的速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