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了解有关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问题,要求学生能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课程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技术核心课、考试课。

先导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后续课

程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能

熟练阅读并正确理解地质勘察报告. 能够通过土工试验和常见的的土的

鉴别等实践环节掌握主要指标的测定。能够运用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

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能根确定基础的种类;具备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构造知识及

施工工艺;能确定各种基础的施工方案. 能够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及分类.

根据该课程内容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课程教学中灵活运

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

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案例情境

模拟教学、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设计如下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设计业的选修课程,它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土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理解一般地基基础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地基基础的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土的成因、结构、构造、组成、软弱地基等概念,讨论了土的三相比例关系、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土的工程特性、岩土的工程分类与野外鉴别以及软弱地基的处理原理与方法。 教学重点:土的成因、结构、构造、工程特性等概念,土的组成对土体性质的影响,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岩土的工程分类。 教学难点: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设计、施工要点,本地区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设计与施工要点。 第一节土的成因与组成

一、土的成因 二、土的组成 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一、土的三相简图 二、试验指标(基本指标) 三、导出指标(换算指标) 第三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与工程特性 一、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二、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三、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四、土的工程特性 第四节建筑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与野外鉴别 一、建筑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 二、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第五节软弱地基处理 一、概述 二、机械压实法 三、强夯法 四、换土垫层法 五、预压排水固结法 六、挤密法和振冲法 七、化学加固法 八、托换法 第二章地基中应力计算 6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讨论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概念;土中附加应力与地基变形的关系;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在地基中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土的自重应力计算方法及其分布规律;轴心受压及单向偏心受压状态下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及其分布形态;均布矩形荷载以及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角点法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矩形基础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条形基础(平面问题)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 第一节概述 一、土的自重应力 二、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 三、水平自重应力的计算 四、地下水和不透水层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第三节基底压力 一、基底压力的分布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三、基底附加压力 第四节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一 第1章绪论 1、基本概念 土力学: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土各种性能一门科学 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 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的一部分,通常称为下部结构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地面接触的土层 下卧层:地基内持力层下面的土层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 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人工地基:地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的地基 基础埋深:从设计地面(一般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浅基础:埋深小于5m,只需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即可建造的基础 深基础: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建造的基础。如桩基、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 2、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值。 (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3)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1、土的结构: (1)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3)絮状结构

2、土的构造 (1)层状构造;(2)分散构造;(3)裂隙构造(4)结核状构造 3、土的工程特性 (1)压缩性高;(2)强度低;(3)透水性大 4、土的颗粒级配 (1)土的粒径: d60 —控制粒径 d10 —有效粒径 d30 —中值粒径 (3)连续程度: Cc = d302 / (d60 ×d10 ) —曲率系数 5、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土的密度、有效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土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干重度 2)土粒的比重 3)土的饱和度 4)土的含水量 5)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 (2)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Dremaxeemaxemin (3)粘性土的物理性质: (4)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 IpLp ILpLp (5)粘性土的灵敏度 (6)粘性土的触变性 饱和粘性土受到扰动后,结构产生破坏,土的强度降低。当扰动停止后,土的强度随时间又会逐渐恢复的现象,称为触变性。土的触变性是土的结构联结形态发生变化引起的,是土微观结构随时间变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设计 背景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土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土的压缩、滤、强度和稳定性问题以及土与结构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土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的技能。 教学目标 •了解土的组成结构及其物理和力学特性 •理解土的压缩、滤、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掌握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的技能 教学内容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 1.1 土的组成结构 1.2 孔隙比、空隙率和饱和度 1.3 各种土的颗粒分布特性1.4 土质分类及其标准 第二章:土的力学性质 2.1 土体的应力状态 2.2 土体的应变状态 2.3 塑性力学基本原理 2.4 弹塑性及刚塑性模型

第三章:土的压缩性能 3.1 土的压缩性质及压缩变形规律 3.2 压缩试验及压缩曲线 3.3 压缩参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第四章:土的滤性能 4.1 土的渗透特性和渗透理论 4.2 不同土的滤透系数 4.3 常用渗透试验及滤透参数测定 第五章:土的强度性能 5.1 恒定应力三轴试验 5.2 原位试验 5.3 基坑支护 5.4 坡面稳定分析 第六章:地基基础设计 6.1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建筑物荷载和地基基础反力的计算方法 6.3 地基基础类型及其特点 6.4 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授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地基基础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用评分制,通过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分。其中,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50%,平时作业和课堂小测验占总评分的50%。在考试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 •《土力学应用基础》,沈春霞、姚新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一是为后续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二是为将来的就业——建筑施工技术奠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土质及地基处理等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图的能力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包括土的分类及性质、土应力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土坡稳定、岩土勘察、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等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理解基础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基础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地基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掌握土应力及地基变形的计算;

3、掌握土坡稳定性的条件,能够分析挡土墙; 4、掌握岩土勘察的流程及验槽所需注意的事项; 5、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及设计方法; 6、掌握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对地基基础计算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 2、具有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3、具有对岩土工程勘察流程进行有序工作的能力; 4、具有对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能力; 5、具有通过实训课以增强工程实践和综合职业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对土应力及地基基础计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 2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而创新的能力,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综合性技术法律法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应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 4、培养学生能够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待综合性技术问题,能够采用多途径解决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初读该书序,得知它是土木建筑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任务为保证各类建筑物既安全又经济,使用正常,不发生各类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因此需要掌握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地基基础设计原理和先进经验.学习土力学基本理论,就要从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特性着手,牢固掌握土的性质,应力,变形和强度等基本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结合力学概念和结构理论以及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问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材共分9章.第1章“土的力学性质几分类”,这是本课程的基础.要求了解土的三相组成,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和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的定义,物理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要熟练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三相换算,了解地基土的工程分类的依据与准确定名.第2章“土的力学性质”,是图例学的基本理论,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要求掌握土中应力分布及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试方法,了解土的极限平衡原理和条件,并学会应用计算地基承载力.第3章“土压力与土坡稳定”,要求了解作用挡土墙压力产生的条件,掌握各种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土坡稳定分析方法.第4章“工程地质勘察”,要求了解地基勘察与测试的基本任务内容与方法.了解地基勘察报告的内容和编制工作.第5章“腿安然地基土的浅基础设计”,要求了解浅基础的各种类型与应用.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的确定方法,掌握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基础尺寸的尺寸设计.第6章“桩基础”,要求了解桩基础的特点及使用条件.了解桩的类型.掌握单桩竖向承载力,群桩承载力与桩基设计.第7章“软弱地基处理”,需要了解软弱土的种类与工程性质.掌握土的压实原理.各类加固地基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效果.第8章“区域性地基处理”,要求了解湿陷性土,膨胀土三种特殊土地基以及山区地基的特性及其工程措施.第9章“地基基础抗震”要求了解地震的成因类型,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概念,了解地基的震害与场地土和场地类别的关系.掌握地基土液化的物理概念和液化判别的方法,掌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和基本原则,地基抗震验算和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由于个人对桩基基础这一章颇感兴趣.这里将其做详细介绍. 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是深基础的一种.当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沉降量过大或稳定性不能满足建筑的要求时,常采用这种基础. 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管,H型钢等材料作为受力的支承杆件打入土中,称为单桩。许多单桩打入地基中,并需要的设计深度,称为群桩。在群桩顶部用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称为承台。由桩基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作为上部结构的桩基础。采用一根桩以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独立基础称为单桩基。由两根以上基桩组成的桩基础称为群桩基础。 随着桩的材料,构成形式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而名目繁多,桩基础可按多种方法分类。按制桩材料,桩可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桩及组合材料桩等;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按其功用可分为承压桩,抗拔桩,横向受荷桩等。 通常情况下,桩基础适用如下范围:〈1〉地基的上层土质太差而下层的土质较好。〈2〉除了有较大的垂直的荷载外,还有水平荷载及大偏心荷载,〈3〉由于上部结构形式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相当敏感,如冷藏库,机场跑道等。〈4〉用于动力荷载及周期性荷载的基础。〈5〉地下水位很高,采用其他深基础形式施工时排水有困难的场合。〈6〉位于水中的构筑物基础,如桥梁,码头等。〈7〉地震区,在可液化地基中,采用桩基础穿越可液化土层并深入下部较密实稳定土层,可以消除或减轻液化造成对建筑物的危害。〈8〉因基础沉降对邻近建筑物有影响时。 此外,在下列场合,也不宜使用桩基础。〈1〉上层土较下层土坚硬的多,且较厚。〈2〉回填土地自身变形还没有稳定。〈3〉大量使用地下水的地基。 总的来说,桩基础一般具有较高承载力与稳定性,是克服复杂条件下不良地质现象危害的重要措施,且有良好的抗震,抗暴性能;桩基础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对结构体系,范围及荷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本专业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课间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解决路基、堤坝、码头、岸坡、房屋建筑物及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中有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常用基础类型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了解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具备进行地基基础初步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应用高等数学、土建力学、市政工程识图与绘图、市政工程材料等;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工程地质与水文勘测、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市政管道工程施工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桥梁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市政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市政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市政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在道路、桥涵、管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用的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1)设计八个学习情境即:①地基与基础认知;②土中应力计算;③土的压缩及沉降计算;④ 土的强度及地基承载力分析;⑤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⑦桩基础设计;⑧地基处理与加固。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课程目标 1 .认知目标 (1)掌握有关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地基应力,应变,强度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原理和实际计算; (2)学会一定埋置深度的基础下的地基应力计算及桥台后填土引起的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3)能说明地基沉降量计算原理,应用规范法计算基础总沉降量,描述沉降与时间关系; (4)会操作土的固结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地基承载力检测等仪器设备,并能整理试验结果和编写试验报告; (5)能说明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6)能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作用于挡土墙或桥台上的土压力; (7)能描述基础的基本类型,并能进行刚性扩大浅基础的初步设计计算; (8)能描述桩基础的基本类型,并能分析计算桩的轴向承载力,会进行单排桩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2篇 1. 土力学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学科。它通 过研究土壤力学特性,预测和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以便优化土木工 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土力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地 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土力学对土壤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关键的参数包括土壤的 粒度分布、密实度、压缩性和剪切强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 可以预测土壤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这些预测结果对于土 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地基基础是最重要的一环。地基的良好设计 和施工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力学 的研究,工程师可以确定土壤的承载能力,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支撑。此外,土力学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修筑地基的方法和材料选择,以 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土力学在地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还包括土壤加固和地下结构设计。当土地条件不理想或工程要求特殊时,土力学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土壤 加固方法,如挤密、灌浆和土体置换等。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承 载能力,从而满足工程的需求。 另外,土力学也为地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地下结构 包括地下室、地下管道和隧道等。这些结构在地下环境中承受着巨大 的压力和荷载。通过土力学的研究,工程师可以预测土壤对地下结构 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保证这些结构的安全性和持 久性。 综上所述,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学科,在地基基础工程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研究,可以预测土壤的 力学行为,为工程提供可靠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因此,对土力学的深 入了解和应用有助于确保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116 020316 课程性质 B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课程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前导课程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后续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监理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 制定人郭道远制定日期2014.9 审核人尹协玲 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核人 签发人签发日期 一、课程定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专业高职类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地区差异、地质复杂,以及地基与基础设计施工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涉及到施工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并且也是本专业“专升本”考试的主要考点和难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具备相关施工技术岗位基本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应用这些知识来初步解决某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尤其应为本专业学生专升本统一考试积累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较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2)培养现代的文化模式——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 (3)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 (4)养成科学的工作模式,工作有思想性、建设性、整体性。 2.能力目标 (1)能初步识别常用的土类; (2)掌握建筑地基、基础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做法;

(3)具备进行一般建筑基础设计的能力; (4)能熟悉常用建筑地基处理的方法; (5)能根据土力学相应计算公式,进行地基土的沉降计算,并与实时观测结果相比较。 3.知识目标 (1)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知识; (2)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 (3)掌握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的知识; (4)掌握常用建筑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 (5)掌握土压力与土坡的稳定性计算; (6)掌握土中应力与变形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 建议学时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土的物理与工程 性质的认知 (1)能计算土的 三相含量指标、 塑性指数和液性 指数 (2)能通过土工 试验确定土的基 本指标 (3)能够进行土 的工程分类 (1)掌握土的三 相组成和物理指 标计算的相关知 识 (2)理解粘性土 的物理状态和相 应指标 (3)掌握土的分 类及现场鉴别的 相关知识 6 2 2 土中的应力分布 与计算 (1)能够进行基 底压力的计算 (2)能够进行地 基土中自重应力 和附加应力计算 (3)正确理解自 重应力和附加应 (1)掌握地基中 土的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和附加 应力的计算 (2)了解地基土 中自重应力、基 底压力和附加应 8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073109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学时数:64 执笔者:宁培淋学分数:4 编写日期:2010年3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课时约64学时。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工程中常用的土工实验方法;并在学习土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工程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一般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地基基础的概论(2学时) 主要内容:地基的基本概念,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学科发展概念。 掌握地基基础的概念,熟悉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了解学科发展概念。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地基勘察(2学时) 主要内容:土的形成,常见勘察方式及勘察报告的阅读。 掌握土颗粒的形成过程,工程地基勘察的常见方法,熟悉勘察的任务和内容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了解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6学时) 主要内容:土的成因和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土的结构性和击实性、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与其工程特性的关系。 了解土的成因和组成、土的结构性和击实性,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与其工程特性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6学时) 2.土的渗透性与渗流(4学时) 主要内容:土的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破坏、渗流量计算。 掌握土的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破坏、渗流量计算。 (教学方式:讲授4学时)

浅谈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教学

浅谈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教学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包括土力学(专业基础)和地基基础(专业)两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地基与基础作为建筑物的根本,在土木这个行业中统称为基础工程,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指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其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经济和正常使用。这门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理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工程地质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建筑工程技术、水利工程、公桥梁工程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具有理论公式多、概念抽象、系统性差、计算工作量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学科比较多,加之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和学习能力有限,使得其对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学习显得很吃力,更不用说将其正确运用到工程实例中解决疑难问题了。学生一旦学不懂,就会对其缺乏兴趣,加之专业课的学习本身是枯燥无这样一来就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 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作为一名专业的专业课老师,除了要保证自己的专业基础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既能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又能将其正确运用到工程实例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显得至关重要。

二、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编排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分开教学,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课堂氛,加之专业课的学习本身是枯燥无的,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高等院校中均安排教学任务。目前,仍有一些高等院校的理念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加之本身的设施条件不够齐全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要是偏少要是不合理,这与这门学科的终极培养目标――应用技能型的培养要求不相符。 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学科广,综合实践性强等特点,一方面学生对这门课有全面的认识,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很多在工地上用不上,还不如直接去工地来得实在,从而打心地里对这门课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不是用不到,只是目前不知道用在什地方而已;另一方面由于先前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一旦牵涉到理论公式的计算,力学问题,加之计算工作量大等原因,使得他们很难跟上老师的步伐,学起来显得非常吃力,一旦学不懂了,学习兴趣也就消失了,这都使得老师的教学工作在实行过程中受阻。 三、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五个一”的教学方式,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 第1章绪论 1、基本概念 土力学: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土各种性能一门科学 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 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的一部分,通常称为下部结构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地面接触的土层 下卧层:地基内持力层下面的土层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 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人工地基:地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的地基 基础埋深:从设计地面(一般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浅基础:埋深小于5m,只需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即可建造的基础 深基础: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建造的基础。如桩基、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 2、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值。 (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3)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1、土的结构: (1)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3)絮状结构 2、土的构造 (1)层状构造;(2)分散构造;(3)裂隙构造(4)结核状构造 3、土的工程特性

(1)压缩性高;(2)强度低; (3)透水性大 4、土的颗粒级配 (1)土的粒径: d60 —控制粒径 d10 —有效粒径 d30 —中值粒径 (3)连续程度: Cc = d302 / (d60 ×d10 ) —曲率系数 5、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土的密度、有效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土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干重度 2)土粒的比重 3)土的饱和度 4)土的含水量 5)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 (2)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Dremaeemaemin (3)粘性土的物理性质: (4)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 IpLp ILpLp (5)粘性土的灵敏度 (6)粘性土的触变性 饱和粘性土受到扰动后,结构产生破坏,土的强度降低。当扰动停止后,土的强度随时间又会逐渐恢复的现象,称为触变性。土的触变性是土的结构联结形态发生变化引起的,是土微观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宏观表现 第3章土的渗透性与工程降水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一、课程类型: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时:6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适用专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六、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学以致用。 学完该课程后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内容。 2、掌握土中应力计算的方法。 3、理解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掌握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掌握土压力计算及土坡稳定性分析。 5、熟悉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 6、理解桩基础、沉井基础。 七、基本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学习项目1 土中应力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掌握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及建筑物基础下地基应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教学难点】 图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主要内容】 任务1.1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1.1 均质土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2 成层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3 有地下水土层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4 土中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 任务1.2 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1.2.1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 1.2.2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1.2.3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任务1.3 建筑物基础下地基应力的计算 1.3.1 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 1.3.2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学习项目2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了解土的压缩性实验及相应指标,掌握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熟悉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任务2.1 土的压缩性试验及相应指标 2.1.1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及相应指标 2.1.2 现场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 2.1.3 旁压试验 任务2.2 地基沉降计算 2.2.1 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 2.2.2 压力面积法计算最终沉降 任务2.3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题一绪论(共2学时,讲授2学时)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概念(重点) 了解土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内容,并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认识 2.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3.本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 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课题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共6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1.概述 土的成因;土的机构与构造; 2.土的组成(重点) 土中固相;土中液相;土中气相 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难点) 土的三相简图;三相指标的定义;三相指标的换算 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重点) 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岩石;沙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 课题三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共6学时,讲授4学时,其他2学时) 1.概述

2.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重点) 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水平自重应力的计算;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建筑场地填平时地基应力 3.基底压力的计算(重点) 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计算;基底附加压力 4.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难点) 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矩形面积梯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 课题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共8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习题2学时)1.土的压缩性(重点) 基本概念;压缩试验与压缩曲线;压缩指标 2.地基变形计算(难点) 分层总和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法;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地基沉降与实践的关系 3.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容许变形值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地基允许变形值 教学建议:了解土的压缩性及引起地基土产生压缩的主要原因,掌握土的压缩指标概念及试验测定方法。重点讲授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要求强调分层总和法与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的主要异同点。了解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技术要求,掌握地基变形分类及其允许值。关于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简介。 课题五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共6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1. 概述 2. 土的抗剪强度(重点) 库仑定理;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3.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难点) 土中某点应力状态;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4.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 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 5.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的变形的三个阶段;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教学建议:简要介绍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

土力学、地基及基础概念

【绪论】 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概念: 土力学——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用于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和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基础工程学——关于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知识。 地基: ❖定义:承受建筑物或构筑物荷载、受这些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 ❖种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基础: ❖定义:支承上部结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层中地基内的、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下部结构。 ❖种类:浅基础和深基础。 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 ❖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值。 ❖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3基础工程学学习方法: (1)重视工程地质勘察及现场原位测试(2)重视地区工程经验 (3)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4)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绪论(补充内容) 土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土的形成与颗粒特征 一、土体的形成:土是岩石经风化、搬运、堆积而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二、土体的三相组成 (一)、固体矿物颗粒(固相)

1. 矿物成分 原生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包括三种类型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粘土矿物: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氢氧八面体构成的晶胞所组合而成 颗粒大小 基本概念 粒度:天然土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 粒组:天然土的粒径一般是连续变化的,工程上把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 粒径级配: (1)定义:工程中常用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粒度成分)。(2)粒径分析方法 •筛分法(d>0.075mm的土) •沉降分析法:(d<0.075mm的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