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古代希腊文明得到充分发展,呈现出辉煌景象,主要体现在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制度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摇篮。
教材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揭示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中心内容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度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历史作用和影响。
本课重点: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
本节难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第一目“希腊文明的摇篮”,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城邦的产生、特征、典型代表和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建立、初步发展。
人类早期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
古希腊是海的宠儿。
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处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隶制确立的过程中。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其政体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等。
其中,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
第二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讲述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
梭伦和克利斯提尼统治时代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出现和初步发展时期。
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改革进一步打击了旧氏族制度的残余势力,为奴隶主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等。
初中历史古代希腊历史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艺术。
2.掌握古希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培养学生对古希腊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
2.古希腊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
3.希腊城邦的兴衰和希腊文明的传播。
教学难点:1.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结构和民主制度。
2.古希腊文学、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希腊文明》。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25分钟)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
2.古希腊城邦的兴衰和文明传播。
3.古希腊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优缺点。
2.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古希腊历史人物,展示古希腊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思想。
四、总结(5分钟)总结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帮助学生加深对古希腊历史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针对古希腊文明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古代希腊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生将能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掌握希腊古代政治、文化、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一、导入
1. 讲述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展示古希腊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国土范围和主要城市;
3. 提出问题:古希腊是什么时候独立的国家?它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学习
1. 讲解古希腊的历史发展:米诺安文明、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的兴起等;
2. 组织学生学习古希腊的政治体制:雅典民主和斯巴达共和制的比较;
3. 简要介绍古希腊的文化特点: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神话、古希腊哲学等;
4. 展示古希腊的艺术作品:希腊神殿、雕塑等。
三、练习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2. 设计小组作业:让学生通过报告、PPT等形式,展示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和艺术成就。
四、总结
1. 总结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成就;
2. 提醒学生: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五、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阅读相关资料,写一份关于古希腊的学习心得。
六、拓展
1. 鼓励学生阅读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等;
2. 推荐学生观看有关古希腊的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对古希腊历史的理解。
教育案例2013-04一、教学设计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本专题我将用三个课时来完成,基于古代世界在时间、空间上都距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语言拉近学生与地中海文明的距离。
对于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古希腊民主政治以及古罗马法律我将分别采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课标的要求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本节课主要是对古希腊的自然、社会环境的了解,因此我将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一起去领略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内容分为三部分:自然环境、城邦生活、希腊人民。
在第一部分通过展示古希腊的地图、剖面图以及希腊的风景图,让学生总结出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点给希腊带来的影响,得出希腊的自然环境促使希腊人从事工商业活动,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基础。
并利用教材第102页的“学习思考”和第106页的“材料阅读与思考”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分别具有哪些特性?”“黑格尔和梁启超对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类型的关系持什么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观点?”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升华。
第二部分依然首先用希腊城邦的图片、雅典帕提农神庙、奥林匹克运动会、雅典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场景等图片引入主题,旨在解决三个问题:城邦建立的时间和概念、城邦的特点、得出充满活力的城邦生活哺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结论。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雅典公民,这部分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以课本的介绍为依托,展示雅典公民参加各项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设想雅典公民的一天。
最后对本节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标要求是“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加深学生对民主政治的理解,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教学。
首先用幻灯片向学生简单介绍古希腊五个时期: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时代,以及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据此再分别介绍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背景,随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表格:改革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废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设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设陪审法庭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地域部落代血缘部落;设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正式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提高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权力;制定“公职津贴制度”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出现了民主的“黄金时代”之后利用情景模拟希腊民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局限。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繁荣灿烂的文化。
希腊的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高的成就。
罗马人的法学、建筑成就也很突出。
本课主要介绍建筑艺术和公历的诞生,让大家初步认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2.知道罗马公历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希腊罗马优秀的文明成果,感曼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魅力。
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继承古希腊罗马人求知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罗马建议艺术的特点和公历的产生。
教学难点: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帕特农神庙和罗马斗兽场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两个建筑吗?学生回答。
教师:这两个是希腊罗马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格与中国截然不同。
它们代表了古希腊罗马辉煌的文化历史,今天我们一起学起古希腊罗马文化。
【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宏伟的古代建筑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20、21页,回答一下问题:1、古代希腊罗马有什么标志性建筑?2、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并对比两者有何异同?学生谈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在雅典的一座小山上,希腊人建造的雅典卫城被称为希腊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这里有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庙一帕特农神庙。
庙中的雅典娜雕像高12米,全身用黄金和象牙镶嵌。
帕特农神庙周围环以柱廊,东西两面各有廊柱8根,南北两面各有17根。
柱身有凹槽设计,粗犷中透出细腻。
神庙建在陡峭的山冈之上,可俯瞰大海。
在天空和大海之间,神庙展现了雄伟和谐典雅之美。
雅典卫城在希波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
战后在伯里克利领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帕特农神庙的重建。
帕特农意为贞女,是指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
初中历史古代希腊罗马教案
教学重点:希腊罗马古代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对今天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PPT、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呈现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今天世界有何影响?
二、学习古希腊(15分钟)
1. 古希腊的历史背景
要点:希腊半岛位于地中海东南部,是欧洲历史文明的摇篮。
2. 古希腊的社会制度
要点: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主义
3. 古希腊的文化特点
要点:希腊神话、雕塑艺术、哲学思想
三、学习古罗马(15分钟)
1. 古罗马的历史背景
要点: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753年,是古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中心。
2. 古罗马的社会制度
要点: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3. 古罗马的文化特点
要点:罗马法、建筑艺术、斗兽场
四、总结(5分钟)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对今天世界的影响。
教学延伸:分组讨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今天世界的传承与影响,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展示。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古希腊或古罗马某一方面的文章或制作PPT。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重点突出,通过多媒体素材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社会、文化,并对今天世界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后续可以进行更多的课外拓展和深入研究。
初中历史古希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2. 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
3. 掌握古希腊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要事件。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2. 古希腊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资料。
2. 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料。
3. 教学案例和作业。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引起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
2. 讲授:介绍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成就,重点讲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各组撰写小结。
4. 分享讨论:每组介绍自己的小结,学生相互交流,并互相学习。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古希腊文明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古希腊文明的展板等。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七、拓展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古希腊的遗址和遗迹。
2. 可以进行一场古希腊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希腊文明。
八、课后反思
1. 思考本次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做出评价和反思。
2. 思考下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准备工作,做好教学计划。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2、通过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和局限性的剖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古希腊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殊城邦政治景观,探究其与古希腊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2、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相关资料时,引导学生剖析、归纳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希腊辉煌的政治文明,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民主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多是学生以前很少接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增强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主要采用谈话讲述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这个以希腊智慧女神命名的城市,许多同学可能知道它是希腊的首都,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2004年奥运会的举办地。
至于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同学们也只是在初中简略地学习了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城邦是希腊奴隶制文明的全盛时期,对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历史可能有很多同学还不是很熟悉,但在我们当今世界的许多民主与法制制度,都深深留下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痕迹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梳理】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1、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教师可首先介绍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
介绍与亚非文明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亚非文明以大河流域为依托,而希腊文明孕育于地中海。
说明古希腊文化的发育离不开爱琴海的哺育。
古希腊初中历史教案
主题:古希腊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课时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古希腊的起源和各个城邦的发展情况
教学内容:
1. 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古希腊的社会和政治结构
3. 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通过地图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介绍其山地和海洋的特点
2. 讲解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如雅典、斯巴达等
3. 分组讨论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第二课时
1. 讲解古希腊各城邦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如雕塑、建筑和戏剧等
2. 分析古希腊民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 通过视频欣赏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如帕台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结合小组讨论
2. 多媒体展示和视频欣赏
3.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展示
评价方式:
1. 布置一篇关于古希腊起源和发展的作文
2.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展示所学知识
扩展活动:
1. 组织学生模拟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运作
2. 安排参观古希腊文物和遗址的实地考察活动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古代希腊》历史教案《古代希腊》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希腊城邦的衰落、亚历山大帝国。
通过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正确评价伯利克里、亚历山大。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民主制度之完善美和马拉松战役之精神美。
教学建议“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是本课的重点。
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城邦国家中最强大的,但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两者虽都是奴隶主统治的城邦,但斯巴达是贵族寡头专政的军事大国,被统治者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而雅典随着社会的发展,平民上层(富商、船主和手工业作坊主)参政机会不断扩大。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关于亚历山大,教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对他作出评价。
建议教师结合课文最后的思考题“想一想,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启发学生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发言后,教师针对回答情况作一小结。
“全盛时期的雅典”是本课的重点,其中对伯利克里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由于雅典在希波战争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也就从战争胜利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它依xx大量流入的奴隶充分发展了经济。
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成为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他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和移民,同时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扩大了平民的权利,当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
他还大力提倡文学、艺术,文学家和艺术家受到优厚待遇。
在此时期,文化昌盛,出现大量不朽的文艺作品。
教师可在讲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一目后,可画一张表,逐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城邦国家进行对比。
条目如下:1、地理位置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
2、社会结构斯巴达:统治者,斯巴达人。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建议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的主要成就,认识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第一单元的第2课,主要介绍了在希腊和爱琴海地,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众多的城邦,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是典型代表。
古代罗马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建立了帝国。
本课有三目,第一目“古代希腊城邦”,主要介绍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概况,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斯巴达寡头政治为例,介绍城邦政治的特点。
第二目“古代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介绍了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情况,重点是共和国的制度体现罗马共和国的城邦特点,随着罗马的扩张,这种体制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被帝制取代。
第三目“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艺术和法学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后世西方的影响非常大。
【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古代希腊、罗马国家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主要是城邦国家,罗马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学生理解希腊、罗马政治和文化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知古希腊、罗马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时空条件说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难点】重点:希腊城邦制度和罗马共和政治难点: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直接参与特征【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内容(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古希腊文明(4分钟)播放视频:荷马史诗简单介绍古希腊早期文明:克里特和迈锡尼观看视频了解爱琴海文明通过播放的视频,使学生了解城邦时代前的古希腊文明状况和了解这一时期重要的依据《荷马史诗》,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新课讲授一、古代希腊城邦12分钟1.出示图文资料讲述古希腊文明的产生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看图,阅读,听讲,记笔记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古希腊城邦政治所处的时空背景。
讲述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介绍古希腊城邦的种类介绍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出示图文资料,展开讨论,民主政治是否完美?介绍陶片放逐法听讲,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通过图文资料,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提升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古代希腊》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通过对伯里克利美德故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雅典民主制度之完善美。
【重点难点】一、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二、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与希腊有关的资料(含文字、故事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视屏播放第28届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你知道28届奥运会是在哪儿举办的吗?(学生回答后师导)对,是在希腊的雅典。
开幕式上的节目精彩纷呈,希腊演员以如诗如梦般的表演展示了爱琴海的浪漫和古代希腊的文明。
恩格斯说过:“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不会有近代欧洲。
”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而古代希腊更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那么古希腊社会有什么特色?它的奴隶制文明有哪些表现?他对欧洲有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希腊。
(出示课题:第1课古代希腊)学习新课:(教师引导过渡)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发展,丰富多彩。
勤劳勇敢的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古希腊早期的历史如何?后期历史的发展怎样?它的灿烂的文明有哪些表现?让我们来共同体验古希腊的繁荣。
(课件显示第一目标题)一、古希腊的繁荣(师导)古希腊的早期的历史,是围绕爱琴海地区而建立的奴隶制文明——即爱琴文明。
(出示小标题)(一)爱琴文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2页内容并出示《古代希腊》图,再围绕以下问题由学生回答)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儿?(学生容易答出是古希腊,并要求记住)2.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3.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学生答出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即可)4.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找出克里特岛、迈锡尼)5.爱琴文明情况怎样?(教师结合“木马计”传说、《克里特王宫遗址》图进行讲授,让学生对当时社会情况有粗略了解)6.爱琴文明的历史地位(学生回答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教师过渡)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至12世纪开始逐渐衰落。
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
(出示第二小标题)(二)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什么是城邦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得出)城邦是古希腊国家的典型形式,它通常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村社,疆域不大,人口不多。
城邦数量一度多达200多个,众多的城邦形成了一个希腊世界。
(师导)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学生回答后要求在地图中找出斯巴达和雅典的位置,全班在各自的《填充图》中填出,加深对斯巴达和雅典位置的识记)(师结合地图可作如下补充)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奴隶制军事化管理。
雅典位于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是一个沿海国家,航海业和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教师过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出示第三小标题)(三)古希腊的繁荣(引导导学生读教材第22页第二段大字和后面两段小字,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补充,归纳出如下要点)1.奴隶制的繁荣。
当时奴隶数量众多,手工作坊、商业贸易、交通运输、葡萄种植以及家务劳动都普遍使用奴隶,奴隶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
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结合22页小字和《锻造作坊中的奴隶》图加深印象,并引导学生得出“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的结论)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雅典工商贸易兴盛,各种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国际贸易中心。
(出示《双耳彩陶瓶》图,反映了古希腊手工艺的高超技术)3.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
以雅典为代表,经过几次改革,使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4.文化的繁荣。
雅典思想文化活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
戏剧活动兴盛,创作了大量流传于世的悲剧和喜剧作品。
雕塑和建筑艺术成就巨大。
(出示《罗马圆形剧场图》并播放中国艺术家在希腊露天剧场演出《为中国喝彩》的录像片断,烘托气氛,感受昔日希腊剧场热烈气氛和繁荣景象)正是这一切,使雅典成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城邦。
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师引导学生讨论)古希腊的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能回答出广大奴隶的辛勤劳动)(师补充引导)不仅如此,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铸就了希腊人独立、渴求知识、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普遍实行民主政治,它对希腊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尤其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雅典的民主政治。
(自然过渡,出示标题)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师过渡)在了解民主政治之前,我们来了解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
(出示小标题)(一)古希腊繁荣时期城邦政的基本情况(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明确)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国王,实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
(师引导)民主政治建立于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如何体现民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4页正文和小字,让学生有一大致印象)(教师过渡)古希腊繁荣时期,尽管有的城邦建立了民主制度,而民主政治的建立却始于雅典的梭伦改革。
(出示小标题)(二)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师补充梭伦改革)梭伦(约公元前630—56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
梭伦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资财中等,同情平民的遭遇,写过许多揭露、谴责贵族贪婪、自私的诗篇。
后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公元前6世纪初年,雅典的阶级关系极度紧张,平民为摆脱债务奴役正在酝酿武装起义。
公元前594年,在平民压力下,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
梭伦担任执政官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师出示改革内容资料)⑴颁布了“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⑵按财产把公民分四等,一、二等可任高官,第三等可任一般官职,第四等只能参加公民大会,任陪审员。
⑶设立掌握国家权利的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师生共同分析改革的进步和局限)使学生明白:这一改革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避免下等公民沦为奴隶的可能,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这些国家权利的机构的设立,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
这一切,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教师过渡)通过梭伦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始形成。
而将古希腊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是伯里克利改革。
(出示小标题)(三)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的顶峰(教师出示《伯利克里像》并作介绍)这位头戴战盔,表情凝重的历史人物雕塑头像,就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利克里。
关于他的美德,有许多故事。
伯里克利心胸开阔。
有一天晚上,他步行回家,一个贵族跟在后面骂他:“可耻啊,你这个疯子!你出身贵族,你的父亲曾经打败过波斯人,可你却忘掉了自己的朋友,反倒去逢迎那些下贱的百姓!”这个人就这样尖声叫骂,一直骂到伯里克利家门口。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就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
伯里克利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
他在当权的十几年里,没有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
他接受的唯一的一次邀请,是参加他侄儿的婚礼,可是不等吃饭就离开了。
人们说,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群众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
他临终留下的一句遗言是;“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
”他的这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他执政期间,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见彩图)、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
他当政时期雅典进入全盛时期。
(师导)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呢?(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正文几阅读内容,回答并标出,形成如下知识点)⑴改革目的:扩大民主、发展民主。
⑵改革内容: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结合小字和课后“史海拾贝”加深理解)⑶改革结果:实现了政治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教师过渡)无论是梭伦还是伯里克利,他们都顺应历史,锐意改革,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启迪着我们: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出示学习活动——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辩论会)将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反方和裁判组三个部分。
正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
反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虚假的民主。
双方各推选4~5名代表,在辩论会上展开辩论。
以持之有据、言之有理、逻辑清晰、口齿伶俐等方面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
由同学组成的5人裁判组对辩论进行监督、裁判、点评及宣布胜负。
教师适时控制课堂氛围,最后做总结发言。
师生应共同达成如下认识:进步性:雅典的民主政治出现于西方奴隶社会上升时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它创立的一些民主基本原则对后世的民主产生了重要影响;基本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公民都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
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是为雅典的奴隶制经济、奴隶主服务的,规定只有男子才有公民权,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即使享有公民权的人,也不可能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真正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人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