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982.0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汇总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2)(本人为辽宁高三学生,以下内容适用于全国卷及难度类似的省份卷纸,江苏等hell模式的省份部分内容不适用。
)作为化竞党,把化学高考题刷到保底85+是高二上学期以前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里的保底是指任何全国卷左右难度的题必须85,一般能答90以上)。
随之而来的就是我需要解答来自同学各种各样的高考题,逐渐也大概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与其说是答题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思维。
首先,不管怎么说,整体来看高考题真的不难。
偶尔的确会有几道偏难怪,但所有人都答一张卷,你不会别人也抓瞎,那些分送给出题人就好,在能做到基础扎实可靠、答题行云流水之前不必过分纠结它们。
不难体现在什么地方?1 中庸。
化学要求很多方面的能力:碎片化知识的记忆,数字运算,描述性回答(比如问你重结晶的步骤,然后一个大横线,这种题在近年命题中有上升趋势),通过已知信息推断分析等等。
2 但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论知识内容的丰富度、碎片度,化学远小于生物,论计算量和分析难度,化学也低于物理和数学。
因此,只要你能力比较均衡,化学题就不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相反,如果你在某一个方面能力很差,考察这方面能力的化学题就会让你很头疼。
能力均衡很关键,但并不是我主要想说的。
3 因为每个人都有短板而且各不相同,大家只要努力去提升短板就好了,计算不会的去刷计算题,好好学数学;不会写描述性回答的多练练语文概括新闻什么的,我帮不了太大忙。
我今天着重针对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方面。
心得体会化学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
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培
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首先,化学实验让我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能够亲自操作化学试剂,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化学原理和规律。
这种直观的体验让我对化
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化学的兴趣。
其次,化学实验培养了我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
我需要准确地称取试剂、控制火焰大小、调节实验条件等,这些操
作不仅考验了我的耐心和细心,还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不断的实验操作,我逐渐掌握了实验的技巧,也提高了自己的
实验能力。
最后,化学实验培养了我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
在实验中,
我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严谨地记录
实验数据,这些要求培养了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实验精神。
同时,实验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法,这锻炼了我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方法分离的对象主要仪器应用举例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粗盐提纯溶解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食盐和沙蒸发结晶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降温结晶分离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较大的溶质氯化钠、硝酸钾混合液的分离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离油和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蒸馏利用组分中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从海水中制取纯水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n=Mm =NA N=VmV=C B ×V(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 )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格,如500 mL 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配制步骤使用仪器注意事项计算——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托盘天平或量筒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 ,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烧杯、玻璃棒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转移Xml 容量瓶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洗涤——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2 cm 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引言化学实验安全主备人:薛锋时间:2009年8月30日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省教学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Ⅱ、课堂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2、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子课本篇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电子课本篇二: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附录I后记周期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结束语附录后记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后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元素周期表后记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二、气体摩尔体积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二、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钠的重要化合物二、铝的重要化合物三、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二氧化硅和硅酸二、硅酸盐三、硅单质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氯离子(Cl-)的检验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一、氨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课本高中化学电子人教版数学电子课本人教版电子课本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_全册教学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
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过程;
2. 掌握滴定方法;
3. 学会使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溶液。
实验材料:
1. 盐酸(浓度约0.1 mol/L);
2. 硝酸钠(浓度约0.1 mol/L);
3. 氢氧化钠(浓度约0.1 mol/L);
4. 酚酞指示剂;
5. pH试纸。
实验步骤:
1. 将硝酸钠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2. 使用盖子盖住滴定瓶口,摇动瓶子,将硝酸钠溶液滴定至酚酞指示剂变红为止;
3. 用pH试纸测定滴定终点的pH值;
4.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滴定瓶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5. 重复步骤2和3,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变色为止;
6. 记录两次滴定实验的消耗量、pH值和终点颜色。
实验注意事项:
1. 滴定时需注意滴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滴定导致误差;
2. 使用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时,应适量加入,避免出现过多指示剂导致误差;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滴定瓶和玻璃仪器。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酸碱指示剂,比较它们的变色点和稳定性;
2.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分析实验数据,讨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过程;
3. 利用实验结果,探究不同酸碱对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酸碱滴定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