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一次集体活动组织失败的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7.91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案例分析之问题学生管理上一篇/ 下一篇12-05-28 16:58:02 / 分类[导员爱科研]阅读(92)/ 评论( 0 ) / 分享加为好友(三)日常教育管理之问题学生案例分析在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既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安全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1、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 在美国称之为“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的学生”。
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称他们为“差生”,90 年代叫做“学困生”,90 年代中期,“问题学生”得到极大的关注。
杨怀甫在《对当代问题学生个性缺漏的若干思考》中指出:“从心理学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众不同,他们大都不被学校、同学和社会所认同。
”薛浩在《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出:“问题学生就是指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存在者偏差与不足,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冀学锋在《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和成因解读》中把问题学生定义为“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教育结构和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的影响,可能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大学生。
”我们把“问题学生”界定为: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方面自己不能平衡的暂时的冲突与矛盾,导致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出现差距,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
基于这样的认为,我们还认为“问题学生”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暂时性即问题是在某个时间段内产生的,随着问题转化的成功而结束;二是差异性即“问题学生”的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不一致;三是关怀性即“问题学生”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自己无法平衡,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我们的学生事务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类:学业困难型、心理障碍型、网络成瘾型、恋爱型、家庭变故型、家庭经济困难型、生理缺陷型、违纪违法型等。
《快乐的集体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认识到在集体中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相处,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集体生活的意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光。
3. 同伴相处:学会尊重、理解、帮助同伴,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意义,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相处,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集体生活的主题进行讨论,提高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学会与同伴相处的方法。
3. 实践锻炼法: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生活的意义。
2. 讲解集体生活的意义:阐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分析热爱集体的表现:讨论如何为集体争光,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4. 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讲解尊重、理解、帮助同伴的重要性。
5. 组织实践锻炼:安排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互助的乐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为集体做出贡献,提高集体凝聚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同伴关系:评估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的互动情况,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展现出尊重、理解和帮助同伴的行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快乐的集体生活》相关教材或故事书。
2. 活动材料:用于集体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集体生活的意义,讨论热爱集体的表现。
2. 第二课时: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组织实践锻炼。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集体生活的意义。
破除高年级无人竞选班干部之尴尬某专业班级,大一时,由于班长团支书没有能很好的发挥其他班团委的积极性,没有能很好调动班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各项活动都开展得十分困难,班团干部中除了班长团支书之外其他干部对待学生工作都比较消极,班团建设情况不理想,大二年级经过辅导员的动员勉强有了班委会,但工作开展仍不如人意,而辅导员对这样的情况没能很好的拿出解决方案,致使该班大三时无人竞选班团委员,而大二成立的党支部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样的尴尬境地让辅导员非常担心,如何应对高年级无人竞选班干部的尴尬呢?【解决对策】1.首先,从班级中挑选几名综合能力比较强有责任心的同学劝说鼓励他们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只有班子强,才能做到队伍强。
2.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选拔优秀的先进党员担任党支部委员,专业老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通过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带动班团的建设;3.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以班级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4.树立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积极主动的对待学习生活;5. 以寝室为重点,尤其是寝室中的党员,应该以身作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
通过举办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如,“优秀寝室”评选、寝室趣味运动会、雅室设计大赛等更好的团结寝室四个人之间、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寝室关系寝室氛围才能建设氛围良好的班团和党支部。
【工作启示】学生组织,尤其是班团、党支部等与普通学生息息相关的基层学生组织的建设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生群体是否能有朝气有活力。
同时基层学生组织如果能建设得好,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于学生组织如何建设的问题,首先要以点带面,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学生组织如果学生干部班子工作负责,能力出色那么这个学生组织就能建设得很好,班子强队伍才能强,所以对于辅导员而言,要重视班团委、党支部委员的选拔工作,挑选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能力较强的人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有利于班团、党支部的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干部后备人才的挖掘培养工作。
幼儿园大班集体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大班集体教育案例分析》在我们小区啊,就有一个幼儿园,我经常能看到那些大班的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耍,他们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
今天呢,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我观察到的这个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教育案例。
这个大班有个特别有趣的老师,叫张老师。
张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她总能想出好多好玩的办法来教育小朋友们。
比如说有一次,班级里要开展一个关于分享的活动。
张老师没有直接跟小朋友们说要分享呀,这样做是对的之类的大道理。
她呀,带来了一大盒彩色的糖果。
小朋友们一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眼睛都放光啦,就像小馋猫看到了鱼一样。
张老师笑着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
这盒糖果呢,我要分给大家,但是怎么分呢?”这时候,有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就大声说:“老师,都给我吧!”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张老师没有批评小明,而是说:“如果都给你了,其他小朋友就没有了,那他们会很伤心的呀。
就像你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但是别的小朋友都不能玩,你想他们会是什么感觉呢?”小明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他们可能会哭的。
”张老师就说:“对呀,那我们怎么分糖果,能让大家都很开心呢?”这时候,一个叫小红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分,这样大家都能有。
”张老师马上表扬了小红:“小红说得真好,这就是分享呀。
当我们把好东西分给大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就像我们在一个大花园里,每一朵花都散发着香味,整个花园就会香香的。
如果只有一朵花有香味,那这个花园就不那么美好了。
”小朋友们听了,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张老师就开始分糖果啦,每个小朋友拿到糖果都特别开心,还会主动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我们一起吃吧。
”还有一次,班级里要上关于合作的课。
张老师把小朋友们带到了户外的小操场。
她在操场的一边放了好多小皮球,在另一边放了几个大篮子。
然后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把这些小皮球都放进篮子里,但是呢,只能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皮球走过去放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案例分析)1.李某,男,大三学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活动不积极,人缘不是很好,同学们都认为他过分敏感,不好相处.有一次,因为跑步落在女生后面,引起同学们的哄笑。
从此,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
一天晚上外出未归,次日发现他在学校后山上上吊自杀身亡。
(1) 该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是。
A.其身体素质差B.其人缘不好C.体育成绩不好D.过分自卑引起的自我否定(2) 该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属于。
A.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B.学习能力问题C.恋爱问题D.性心理问题(3) 如果要避免该生自杀,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该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B.正确评价自我 ,接纳自我C.得到集体的关照D.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4) 帮助该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A.比较法B.投射法C.反省法D.访谈法答案:(1) D (2) A (3) ABCD (4) ABC2.大二男生王某,经常会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一个定理为什么这样理解,而不那样理解,明明知道那样理解是与事实不符合,也知道书上说的是对的,但老是想……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此他感到非常苦恼。
(1) 该生出现的症状属于是。
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疑病症(2) 该生出现的症状主要体现在。
A.情绪方面B.行为方面C.观念方面D.意向方面(3) 该生出现的症状隶属的范畴是。
A.人格障碍B.神经症C.性变态D.精神病(4) 对待该生出现的症状,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放松疗法B.采取顺其自然的方法C.思维阻断法D.多参加集体活动答案:(1) A (2) C (3) B (4) ABCD3.王强《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辅导员老师问他为什么没考好,王强说:“老师出题太偏,我复习的都没考到”,又说:“学校学习条件太差,图书馆位子不够,寝室太吵,教室晚上十点就熄灯”。
辅导员问其他同学为什么王强数学没考好,同学说:“他经常上网玩游戏,上课也经常不来。
集体活动策划方案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雪地滑雪俱乐部是一个由热爱滑雪的人士组成的团体,成员包括职场人士、学生和家庭成员。
俱乐部定期举办滑雪活动,旨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提升滑雪技能的平台。
本次活动策划旨在组织一次滑雪集体活动,进一步推广滑雪运动、增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成员的滑雪技能和自信心;2. 加强俱乐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3. 推广滑雪运动,吸引更多人参与;三、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为期两天的周末时间;2. 活动地点:选择一个有若干条雪道的滑雪场;3. 活动安排:- 第一天:早上集合,进行开幕仪式和活动说明。
学员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滑雪培训,涵盖初级、中级和高级级别。
每个小组有一个指导员进行技能指导。
下午每个小组将在不同的雪道上进行滑雪练习。
- 第二天:上午进行比赛,在不同难度的雪道上进行个人滑雪技巧秀。
下午进行团队赛,每个小组成员结成团队在指定雪道上进行滑雪比赛。
四、活动宣传1. 内部宣传:通过俱乐部内部的微信群、电子邮件和电话通知成员,并向他们介绍活动内容和时间;2. 外部宣传:通过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和小程序,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更多滑雪爱好者和潜在会员参与活动。
五、资源准备1. 活动经费:通过会员的年度会费和赞助商的支持筹集活动经费,用于租赁滑雪场地、雪具、培训费用、奖品等;2. 活动场地:选择一个有多条雪道的滑雪场地,确保能够容纳活动的人数,并满足不同级别的滑雪需求;3. 滑雪装备:租赁或购买足够数量的滑雪装备,包括雪板、雪鞋、头盔等;4. 指导员和教练:雇佣滑雪指导员和教练,提供滑雪培训和指导;5. 奖品和纪念品:为滑雪比赛的获胜者准备奖品和纪念品,以激励成员的参与度和竞争意识;6. 宣传物料: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小程序和宣传册,用于内部和外部宣传。
六、活动预算活动预算如下:- 滑雪场地租赁费:20000元;- 滑雪装备租赁费:5000元;- 指导员和教练费用:10000元;- 奖品和纪念品费用:5000元;- 宣传物料制作费用:3000元;总预算:43000元。
反面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在社会各个领域,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反面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该案例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一个中学中。
某一次,学生会组织了一场自发的篮球比赛,作为校园活动的一部分。
然而,比赛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一部分学生使用暴力手段,出言不逊,吃力不讨好等。
另外,一些学生明显懒散了,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大幅下降。
最终,这场比赛陷入混乱,无法正常进行。
三、案例分析1. 教育问题:这个案例展现了学生们在运动比赛中缺乏团队合作和自律的品质。
这可能与他们的教育背景有关。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 团队管理问题:学生会组织这个活动,但却没有对参与者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没有制定明确的比赛规则和处罚措施,导致了学生的自由行为。
3. 激励机制问题:比赛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学生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参与比赛,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下降。
四、解决方案和建议1. 重视教育品质: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律性。
2. 加强团队管理:对于学生会组织这类活动,学校应该建立明确的管理机制,制定合适的规则和处罚制度,以确保活动的秩序和质量。
3. 制定激励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设置表扬信、奖品或者荣誉称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多元化活动形式: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更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积极参与。
五、结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教育和团队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消极和不道德的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建立良好的团队管理机制,并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
238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jyxdhzz@高等教育管理DOI:10.16541/ki.2095-8420.2016.35.117“优秀”学生教育管理典型案例分析与思考李树鑫,赵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摘 要:高校优秀学生由于日常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成为学生工作者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忽略的对象,但事实上,优秀学生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学生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处理好学习成才、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优秀学生;教育管理;案例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负责众多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般会选择学业困难、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但同时也要关注优秀学生的心理状态,注重他们成长过程的引导,以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一 案例简介徐某是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一名大三学生,来自四川一贫困家庭。
徐某综合素质较好,入学后显示出要强的个性,积极追求上进,学习成绩优异,体育特长突出,自学通过了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先后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及班长职务。
徐某的家庭经济情况差,他特别懂事,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经常主动做一些网络兼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是时间总不够用,各方面都想做好,却又无法兼顾,心理压力较大,身体罹患疾病,大一期间被诊断出视网膜间歇性反应较弱的症状。
祸不单行,大二上学期期末徐某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徐某经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多门功课成绩下降。
经过辅导员心理疏导和学院各方面帮扶工作,大三学年,徐某状态相对稳定,努力补回学分,并在暑期找到某知名企业实习机会,实习表现较好,现已准确签约就业。
二 案例的分析、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徐某的问题,并非个例,究其原因,主要为课业压力、家庭变故及心理因素三个方面。
新生入学伊始,徐某即表现突出,在军训期间担任所在连队标兵,后竞选年级学生会副主席,谈吐举止大方,通过与该生交流,得知其高考成绩优秀,高中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遂将其确定为年级优秀学生的重点培养对象。
学生班级管理创新实践案例分析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织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校的班级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和实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学生班级管理创新实践案例,探讨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
一、背景介绍该案例发生在一所中学,该校的某个年级班级管理状况不佳。
学习氛围不浓厚,班级内部团结性不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问题较为突出。
二、问题分析2.1 学习氛围不浓厚的原因学习氛围不浓厚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作业布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2.2 班级内部团结性不强的原因班级内部团结性不强主要是由于学生交流和互动少、集体活动较少、团队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
2.3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原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是由于学习计划不合理、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的。
2.4 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师生关系不和谐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偏传统、评价方式单一、与学生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三、创新实践方案针对上述问题,该班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方案,包括改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
3.1 改善学习氛围为了改善学习氛围,班级组织了各类学习活动,如学科竞赛、知识分享会等。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通过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学习指导和建议。
3.2 加强班级凝聚力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增加了集体活动的频率,如班级联欢会、户外拓展等。
同时,班级设立了学习小组,由学生自行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班级还组织了各类志愿者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班级倡导学生使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同时,班级组织了学习技能培训,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案例分析——关注民生房县七河中学刘家凤案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材料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材料二: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三:①“家电下乡”,农民购买下乡家电可享受13%的政府补贴。
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消费积极性,下乡家电成为农民购买的首选。
②但许多农民经济收入还不高,还想多存钱养老看病,也有一些农民担心下乡家电的质量性能。
问题设计:(1)根据材料一、三,“家电下乡”体现了哪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根据材料二、三,“家电下乡”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有何经济意义?(3)为使农民乐意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购买家电,根据材料三②,请你对政府和家电企业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思品课的复习,如果一味地从理论到理论,尽是知识观点的罗列与梳理,学生容易疲劳,复习兴趣和效果都不会好。
而在梳理知识的同时,穿插结合一两个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往往事半功倍,尤其是在联系社会重热点问题复习书本知识的课堂上。
上述“案例1”的设计特点在于:一是目的明确。
其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些重点知识观点,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热重焦点突出。
材料和设问主要围绕“三农”问题展开,以家电下乡为抓手,突出体现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增长、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等等社会热重点问题。
三、变机械训练为灵活运用,体现学以致用理念。
由于思品复习课所教学的内容,除了时事政治外,都是以前学习过的,因此复习容易演变为做练习题。
教师准备许多题目,一一让学生解答,然后再逐一讲解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意要点等。
这种方式机械单一,最后难免变成题海,缺乏挑战性和新奇感,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为克服这种弊端,必须从机械训练向灵活运用转变:①在选题时,要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注意题型的迁移和变化,增加学生思维含量,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②要创设问题情境,巧妙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复习旧知识,构建新知识;③一个班的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复习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多面性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