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适应性练习理综生物及答案【一模】干净版
- 格式:doc
- 大小:368.50 KB
- 文档页数:3
1.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等地发现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
H7N9型禽流感病毒依靠其表面的糖蛋白与宿主细胞碰撞、融合感染宿主,通过神经氨酸酶将其从宿主细胞中游离出来去感染新细胞,达菲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会引起淋巴细胞的分化B.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定是利用宿主细胞完成其基因的复制和表达C.该病毒因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所以变异性较弱,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D.可用达菲治疗被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也可以通过注入痊愈者的血清治疗答案C2.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分裂期B.在连续分裂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变异C.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D.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群体,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 C3.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C.图中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D.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答案 D4.如果用不同的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下列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答案5.如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 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 点时,植物有机物含量最低;在e 时,植物有机物含量最高B .在Ⅲ曲线中,a 点前CO 2排放量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 .在Ⅲ曲线中,d 点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曲线Ⅰ表示的温度过高影响了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D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CO 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答案 C6.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具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北京卷)一、选择题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 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 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蚁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5. 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二、非选择题29. (18分)为研究赤霉素(GA5)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
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分为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
结果见图2:(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的作用。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 物 2014.1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物质与其基本组成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 )A.抗体——氨基酸B.糖原——葡萄糖C.tRNA ——核糖核苷酸D.脂肪——磷脂2.研究者破坏某原核细胞的DNA 后,再“注入”人造DNA ,得到具有生命特征的“人造生命”。
下列有关“人造生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遗传信息储存在RNA 中C.人造DNA 控制合成蛋白质D.具有能生长、繁殖的特征3.下列过程不需要受体参与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C.抗原刺激B 细胞使其活化 D.血清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4.关于下列a 、b 、c 、d 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和d 不具有核膜包被细胞核B.a 和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a 、b 、c 、d 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D. a 、b 、c 、d 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7.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② C.②×③ D.②×④8.下列基因的遗传无法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9.科学家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 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B.搅拌使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C.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D.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 起作用 10.图2示DNA 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限制酶切断①②之间的化学键 C.复制时DNA 聚合酶催化形成⑤ D.DNA 分子中⑥的排序代表遗传信息11.遗传学家发现一种某基因的突变对该基因编码的多肽没有影响。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 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 +、Na +、Cl -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25℃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二、非选择题)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6.为研究赤霉素(GA3(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2014高考新课标北京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1。
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
都有拟核 B。
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
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B】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D】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C】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C】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25 ℃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A.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50分。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绝密★启用前机密★考试结束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本试卷共15页,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 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 Na Cl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2014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实力测试生物1.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A.叶绿体基质中将C3复原为糖B.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C.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D.植物根细胞逆浓度汲取矿质离子2.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行能发生的是A.细胞通过外表的蛋白质接收来自其他细胞的信号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更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一样的两个子代DNAD.细胞的生理功能减退与紊乱引起细胞苍老3.探讨者探究不同光强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分别表示高浓度与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B.若一样条件下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像的试验结果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4.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
将两物种限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
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肯定不是少数基因确定的5.下列生物学试验操作,可以顺当到达试验目的的是A.在固体培育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育液获得单菌落B.在接种酵母菌的簇新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C.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上挑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干脆接种在培育基上获得愈伤组织29.(16分)为探讨某种蛇毒阻遏神经传递的机理,探讨者进展了下列试验。
(1)该蛇毒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根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大鼠的呼吸中枢发出两条传出神经M与N支配膈肌收缩。
麻醉条件下切断N,保存M完好(如下图),记录两种不同处理下a 处传出神经外表与b 处膈肌外表的放电频率,试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 生 物 2014-3-14
1.下列物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对应,不正确是
A.乙酰胆碱-突触小泡-信号分子
B.纤维素-细胞壁-储能物质
C.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遗传物质
D.磷脂-细胞膜-基本支架
2.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3.某海域多种鱼类的捕获量日益降低,近海渔业面临危机。
若要研究乌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下列最不急于获得的乌鱼的生物学数据是
A.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基因频率和亲缘关系
D.捕获量和捕获率
4.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种不同反应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过氧化氢分子,四种反应条件是37℃、60℃、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37℃下加入FeCl 3。
其中表示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图像最可能是( )
5.下列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3H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转录过程
B.用层析的方法分离菠菜色素提取液中的四种色素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松山地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D.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9.(16分)研究发现,细胞中分解糖原的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结构形式:活化型酶a 和失活型酶b ,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如图1),酶a 能够催化糖原分解,酶b 不能催化糖原分解。
科学家用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沉淀物(细胞质基质在上清液中,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在沉淀物中)进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1)选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中富含_____________。
(2)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够促使血糖水平________,其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图1 图2 糖原磷酸化酶b
糖原磷酸化酶a (活化型)K 酶对照
E+G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注:E 代表肾上腺素,G 代表胰高血糖素酶 a 相对含量
0细胞百分率(%凋亡细胞G 1期细胞S 期细胞G 2期细胞
放射剂量(Gy )(4)据实验三和实验四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中的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5)在实验一、二、四中均检测到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c ,若要证明物质c 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 ,则实验组应选择的材料及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上清液
b.沉淀物
c.肝匀浆
d.加入物质c
e.检测酶a 含量
f.检测酶b 含量
30.(18分)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使水稻叶片形成病斑导致水稻减产。
研究者将野生稻中找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 转入水稻植株中,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对其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
(1)将基因X 与载体结合构建______________,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感病水稻,获得T 0代植株。
(2)用____________稀释白叶枯病菌液,接种于T 0代植株,以_________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M )作为抗病反应参数,以_ 作为感病对照,筛选抗病植株。
(3)选T 0代植株中M
为1%,PCR 鉴定基因X 为阳性的植株种植,收获_________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11
注:15%为抗感界限
据表分析,T 1代的抗病性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说明T 0代植株为__________。
最早在__________代能够选择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T 1代某一植株表现为感病,但PCR 检测为阳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插入的基因X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的统计结果中,抗白叶枯病植株:不抗白枯叶病植株=15:1,检测其转入的基因X 功能正常,推测转入了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
31.(16分)放射线治疗(放疗)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科研人员用T 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 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1)正常人体内,T 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在_____________(器官)中发育成熟。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2)T 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 细胞是正常人的几十倍,但其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这是由于其T 细胞______________。
(3)放射线诱导的DNA 损伤能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研究者探究不同放射剂量对T 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___________,分裂间期分为包括G 1期(蛋白质合成)、S 期(DNA 复制)和G 2期(蛋白质合成)。
据图分析,低于1.0Gy 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无显著变化,而___________比例增加,推测低剂量射线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有利于DNA 损伤的______________,细胞周期能正常进行。
大于1.0Gy 剂量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变高,说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凋亡。
参考答案:1—5BDCDA
29.(16分)
(1)肝糖原(1分)
(2)升高(2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3)增加酶a的含量(2分)酶b转化为酶a(或“提高酶K的活性”)(2分)
(4)沉淀物(2分)细胞膜(2分)(5)a、d、e(答不全不得分)(3分)
30.(18分)
(1)表达载体(或“重组载体”、“重组DNA分子”)(2分)
(2)无菌水(2分)病斑面积(2分)接种白叶枯病病菌的感病水稻(2分)
(3)自交(1分)性状分离(1分)(转基因)杂合子(2分) T2(2分)
(4)不表达(或“低表达”、“突变”)(2分)
(5)非同源染色体(2分)
31.(16分)
(1)(骨髓)造血干(或“淋巴干”)(2分)胸腺(2分)基因(2分)
(2)功能降低或丧失(2分)
(3)分裂期(1分) S期和G2期(2分)修复(2分) DNA损伤不能修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