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帮你解答常见妇科疾病
- 格式:docx
- 大小:57.39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对于女性的困扰其实是比较明显的,很多女性通过西药的方式治好之后,过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了,所以不妨通过中医的手段来对妇科病进行医治。
1.补肾滋肾
中医认为肾脏乃先天之本,主要藏着精气使人体能够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所在,当女性发育到一定的时间段,肾气就会非常旺盛,此时才会出现月经与怀孕的可能。
但如果肾气不足或者是有亏损的状态,就会导致妇科疾病,比如月经不正常,白带异常难以怀孕或者是出现流产等各种问题。
因此中医提倡补肾滋肾,这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个重要论点,如果是早婚多产或者是在房事方面不够节制,就有可能会损伤肾气。
所以补肾很有必要,不过补肾分为平补温补和滋补,具体的情况要按照患者的病情来看。
2.补肾益气
如果女性肾气虚,那么就会出现月经提前和月经先后不定,亦或是崩漏和胎动不够安稳,子宫脱垂和不孕不育等疾病。
所以中医往往在这种妇科疾病方面使用补肾益气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是大补元煎和固阴煎等。
3.滋肾补阴
如果肾脏阴虚,女性就会出现月经提前和闭经以及不孕不育等问题,对于这一类疾病。
中医一般会采用滋肾益阴的方式常用的药物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和补肾地黄丸之类的药物。
中医辨证论治女性阴道炎的症因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中医在治疗阴道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来探究其症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女性阴道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外感邪气。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都可能侵袭人体,导致阴道炎的发生。
其中,湿邪尤为关键。
湿性重浊、黏滞,容易下注,侵犯阴部。
比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或者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湿邪容易滋生。
若湿邪与热邪相兼,则会形成湿热,出现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阴部瘙痒等症状;若湿邪与寒邪夹杂,则表现为带下量多、色白、质地清稀、阴部冷痛等。
其次是情志失调。
现代女性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肝气不舒则气血运行不畅,阴部气血瘀滞,容易引发阴道炎。
同时,肝郁化火,火热下注,也会导致带下异常。
再者是饮食不节。
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甘甜、生冷等食物,会损伤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湿。
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内生,下注阴部,形成阴道炎。
比如,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容易产生湿热;嗜食生冷,则易导致寒湿内生。
然后是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长时间熬夜、过度劳累,会损伤肾气。
肾主生殖,肾气不足,封藏失职,带下过多。
而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使气血运行迟缓,阴部气血瘀滞,也容易引发炎症。
此外,房事不洁也是导致阴道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性生活不注意卫生,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过度,容易将外界的病菌带入阴道,损伤阴道黏膜,引发炎症。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辨证论治。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湿热下注证: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有臭味,阴部瘙痒、灼热,伴有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证型:脾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肾气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清经散》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盐水炒)、大熟地、白芍(酒炒)、茯苓2、月经后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以上者证型: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当归、熟地、人参、山药、杜仲、山茱萸枸杞炙甘草血虚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血寒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腹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温经汤》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气滞证:月经延后,量少或正常,色暗有血块,脉弦《乌药汤》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3、月经过多:月经量超过80ml,但周期正常。
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保阴煎》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三七、茜草4、月经过少:月经量少,或者经行少于2天,周期正常。
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血虚证:经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党参,山药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桃红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5、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周期正常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视角下女性外阴瘙痒的辨证论治女性外阴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阴瘙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摆脱这一烦恼。
中医认为,女性外阴瘙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肝经湿热。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肝经循行于外阴部位,湿热下注,就容易导致外阴瘙痒。
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症状。
其次是阴虚血燥。
素体阴虚,或者久病伤阴,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外阴肌肤,也会引起瘙痒。
其表现为外阴皮肤干燥、粗糙,夜间瘙痒加剧,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
再者是虫淫骚扰。
常见的如滴虫、霉菌等感染,中医认为这属于虫淫之邪。
此类患者的瘙痒往往较为剧烈,带下增多,呈泡沫状或豆腐渣样。
另外,还有风邪侵袭。
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与体内湿热相搏,也可导致外阴瘙痒。
在辨证论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肝经湿热型的外阴瘙痒,治疗应以清肝利湿、解毒止痒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物可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能利湿通淋;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以防苦寒伤阴;柴胡疏肝解郁。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入苦参、黄柏、白鲜皮等清热燥湿、止痒的药物。
阴虚血燥型的治疗则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为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麦冬、玄参滋阴润燥。
再佐以地肤子、蛇床子等止痒之品。
虫淫骚扰型需要杀虫止痒。
常用的方剂有萆薢渗湿汤加减,并配合外用的杀虫止痒药,如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煎汤熏洗。
风邪侵袭型应以祛风止痒为法,常用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蝉蜕等祛风解表;苍术、苦参、木通等清热利湿;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润燥。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缓解外阴瘙痒。
比如中药熏洗,将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汤,先熏后洗外阴部;中药坐浴,将药液倒入盆中,坐浴15 20 分钟;中药栓剂或药膏外用,直接作用于患处。
女生小腹胀痛要注意,御辕堂老中医认为有可能是卵巢问题所谓病从口入说明的是要注意饮食,而我们睡觉的时候其他地方可以不盖被子,但是小腹不能,这是因为小腹着凉容易拉肚子,容易引起肠胃问题,而女生如果出现小腹胀等问题一定是不能忽视的。
那么如果出现小腹胀会引起什么疾病呢?御辕堂老中医来讲解一下。
1、子宫疾病小腹胀痛很多人都会认为是闹肚子之类的,其实女生是特别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
因为女性小腹胀痛多数都有可能是子宫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子宫内的一些细胞出现在了它不该出现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有出现在了输卵管、膀胱、卵巢等。
这也是导致女性出现小腹胀痛的原因之一。
其实还有就是女生在月经最后的那几天一些细胞的转移会出现少量的出血,并且延伸到其他的地方发炎,其他组织受损也会引起小腹胀痛,同时这些如果不注意的话也是会引起生育放面的问题的。
2、卵巢囊肿现如今患有卵巢囊肿的女性越来越多,比如像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性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导致卵巢囊肿的主要原因。
而一旦患有卵巢囊肿,女性在平时生活中就经常会出现有各种不适的症状,其中小腹胀就是其中的症状之一。
而且卵巢囊肿的女性不管是运动或者静坐后站起,都会出现小腹胀痛的情况出现。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有这些症状,就表示你的病情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尽早的治疗。
这是由于囊肿内的积液因为重力作用使卵巢下垂,而当你在运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有一种坠痛,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小腹胀痛的原因。
3.痛经痛经对于广大女性而言也非常常见,而导致痛经的原因有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种,通常情况下都以继发性为主。
而所谓的继发性痛经是因为女性患有某些妇科疾病所导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以及小腹胀痛等情况。
而且继发性的痛经还会逐渐加剧呈周期性发作,这个时候最需要考虑的妇科病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两种。
还有一种就是原发性痛经,这种痛经一般以未婚女性以及青春期女性最为常见,导致的原因是雌激素分泌减少或者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只要适当的调整便能有效缓解。
老中医治妇科疾病经验方【转载】老中医治妇科疾病经验方叶腾辉,全国名中医师,承蜀中近代名中医巫镜明,深谙《内经》、《难经》,并对《伤寒》、《金匮》有很深的造诣。
叶老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我们来看看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方。
一、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指中青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临床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常与月经周期有关),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或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常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等,属中医“乳癖”范畴。
叶老认为,本病应以舒肝行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调理冲任为治疗大法。
经时调血疏肝,方以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经后以乳癖方加减。
乳癖方中皂角刺、浙贝母、法半夏软坚散结,香附、川楝行气疏肝,乳香、没药活血化瘀。
若经前乳房胀痛,合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若乳房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加三棱、莪术,或合失笑散;若乳络不通,加炮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若结节难消,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蛎。
典型病例:周某,女,46岁。
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侧乳房不适。
B超示:右侧乳头外象限可见一回声结节,大小约8毫米X4.6毫米。
西医诊断为“乳腺增生”,并给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未改善,遂求治于叶老。
症见:口渴,经前1—3天乳房胀痛,经时伴腰痛,经量、色、质如常,舌质稍胖,色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诊断:乳癖。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治宜疏肝行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处方:乳癖方加减。
枳壳、香附各15克,柴胡、青皮、皂角刺、乳香、没药、川楝、知母、黄柏扦10克,浙贝母、半夏、川芎各12克,白芍2()克,炮山甲6克,蒲公英20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共5剂。
二诊:患者诉乳房胀痛较前减轻,触之仍行疼痛感,口渴,舌质稍胖,色淡红,苔薄白,脉沉略弦。
处方:上方去知母、黄柏,加五灵脂、元胡各10克,草豆蔻3克。
后以此方加减,共服51剂。
患者症状箍本消失,B超示:回声结节大小约5.4毫米X2.8毫米。
白带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略带腥味或无味;其分泌量、质地受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高低的影响,随月经周期而有量多量少、质稀质稠的周期性变化。
如果白带增多的同时,还伴有颜色、气味、质地的异常变化,应警惕是病理性白带的表现。
白带多有异味常提示女性有妇科疾病发生,中医归属于“阴痒”和“带下”范畴,多数由于湿邪流注下焦,任脉失约,带脉不固,发为带下异味。
结合临床常见病介绍如下:1、白带多有异味有一部分阴道炎,是由阴道嗜血杆菌引起的,白带有一股特殊的鱼腥味。
同时,还伴有阴道灼热、疼痛、瘙痒、外阴潮湿等症状.2、白带多有异味还有一些厌氧菌感染、滴虫性感染或阴道嗜血杆菌感染的阴道炎,在这种情况下白带常伴有腥臭味。
3、若白带恶臭,常常是生殖道严重感染或肿瘤引起的。
如生殖道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子宫内膜炎、重度的宫颈糜烂。
特别是老年妇女,如果出现白带恶臭,而且颜色鲜红,往往是恶性肿瘤的信号。
女性白带多有异味怎么办?中医在治疗白带多有异味时主要是辨证分型治疗,现在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中医治疗白带多有异味的方法参考:脾虚型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胸闷乏力,食欲减退,大使稀,舌苔白。
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如愈带丸、或人参归脾丸。
湿热型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小便黄赤,舌苔黄。
宜采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如治带片、二妙散。
肝火型带下色黄量多,阴部搔痒,灼热刺痛,口干舌燥,舌红苔黄。
宜采用清热泻肝法治疗,如苦胆草片、龙胆泻肝丸。
肾虚型带下稀薄色谈,腰酸肢软,怕冷便溏,舌质淡白。
宜采用温补肾阳的中药治疗,如金匮肾气丸。
中医提醒:以上方药的使用仅供参考,使用时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制定剂量,不可盲目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盆腔炎症怎么治疗,老中医教你偏方治疗文章导读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
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因为卫生问题(个人卫生、不洁性交等)引起的。
盆腔炎可以通过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偏方来进行治疗。
一: 食疗偏方1: 苦菜莱菔汤治疗盆腔炎组成:凄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
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2: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佣。
3: 银花冬瓜仁蜜汤治疗盆腔炎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佣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佣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
每日l剂,连服1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二: 外用方法 1: 1.取大蒜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如皮肤起泡则暂停。
2: 2.鲜活蒲公英250克,捣烂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
3: 3.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5次。
4: 4.在床单或油布上均匀地铺8~10厘米厚的热砂,取俯卧位,然后将床单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温,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一疗程。
三: 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妇科疾病,大多是因为卫生问题(个人卫生、不洁性交等)引起的。
急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如病情严重,可有高热、寒颤、头痛、食欲不振等。
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低热,易疲乏,病程较长时,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还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症状。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妇科疾病是指妇女因生理、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和功能障碍。
在中医中,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按摩治疗等。
中医妇科治疗以中药为主,有“药补为主,医食同源”之说。
下面对中医妇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生理期的周期、周期次数和量的异常变化,包括月经提前、延后、脱期、腹痛、出血量过多或过少、闭经等症状。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气血失调、肝经郁滞、脏腑失调等因素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调经中药如当归、川芎、益母草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十宣、四神等方针灸穴位,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二、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腹部阵发性剧痛,也称月经痛。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凝血瘀等引起的经络不畅所致。
治疗时,可以选择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川芎、丹参、桃仁等药物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疏肝行气、月经调暖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三、月经过少月经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是由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气血阴虚等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择益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补肾养血、调经和血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四、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肌层。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血郁滞、肝肾不和、气滞血瘀等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赤芍、桃仁、三七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破气活血、祛瘀止痛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五、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夫妻一年内规律性同房而未避孕而未成功受孕。
中医认为,不孕症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滋补肾气的中药如人参、熟地、枸杞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补肾培元、调经养血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老中医传统外阴白班疗法的历史渊源在中医传统医学中,白班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特别是外阴白班。
据古籍记载,外阴白班是因湿气内滞、津液不化,导致阴道和外阴出现白色分泌物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治疗外阴白班,中医历史上形成了多种传统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外阴白班的传统治疗方法。
一、历史渊源传统外阴白班疗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
在《黄帝内经》中,包括了关于外阴白班的描述和治疗方法。
据记载,外阴白班是由于湿热内蕴,经络不畅所致,因此治疗上注重清热解湿、活血化瘀。
在《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外阴白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二、传统治疗方法外阴白班的传统治疗方法多样,并包括了中药、针灸、艾灸等多种疗法。
1.中药疗法中药治疗外阴白班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活血祛湿、调和气血等方式来改善疾病症状。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连翘、黄芩、生地黄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药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外阴白班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传统上,针灸治疗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气血的流动,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病理状态。
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中脘、气海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和气血的畅通。
3.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燃烧艾草并将其熏热的灼热气体直接作用于患处。
艾灸可以活血散寒,祛除体内的湿气。
在外阴白班的治疗中,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刺激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
三、现代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外阴白班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传统的治疗方法依然被广泛应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手段。
例如,现代的中药制剂对外阴白班的治疗有着更为方便和精确的效果,如中药浸剂、中药湿敷等。
另外,物理疗法如磁疗、激光疗法也被应用于外阴白班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结起来,老中医传统外阴白班疗法的历史渊源丰富而悠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中医帮你解答常见妇科疾病
导语:小阴唇及阴道上面有白色膜状物吗?是得了霉菌性阴道炎吧。
中医认为这是湿毒侵袭造成的,可用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苦参、雄黄、龙胆草等中药,熏蒸坐浴进行治疗。
老中医帮你解答常见妇科疾病
老中医帮你解答常见妇科疾病
尿路感染的绝对伤身体
Q:我出门在外,不到忍无可忍是决对不上厕所。
出差半个月,竟然添了难以启齿的麻烦:小便时总有种描绘不出的难受,欲出未尽的,一尿就疼,气味也又大又难闻,而且最近一直头疼脑热、腰发酸。
我被累病了吗?
A:是尿路感染了,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膀胱湿热,是由于患者不注意下阴卫生,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所导致,这样的患者要少食肥甘酒热之品,多多通淋排尿;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