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接线图
- 格式:doc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8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照(b).相量图图2-—1用户计费电能表20202020202020ABCφφ(a).接线图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2—1(b)所示。
从相量图2—1(b)可看出,电能表第I元件所加电压为通过电流为,与的夹角为φ′I=30°-φ;第II元件所加为,通过电流为,与的夹角为φ′II=15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元件计量功率为:P′I=U AC I Acosφ′I=UI cos(30°-φ)第II元件计量功率为:P′II=U BC I Ccosφ′II=UI cos(150°+φ)= - UI cos(30°-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P′= P′I+ P′II= UI cos(30°-φ) - UI cos(30°-φ)=0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UIcos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0,电能表不转,P=UIconφ计量功率。
(b).相量图(a).接线图图2—2用户计费电能表202020202020ABCu ABu ABu ABφφ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2—2(b)所示。
从相量图2—2(b)可看出,电能表第I元件所加电压为通过电流为,与的夹角为φ′I=150°-φ;第II元件所加为,通过电流为,与的夹角为φ′II=9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元件计量功率为:P′I=U AC I Ccosφ′I=UI cos(150°-φ)第II元件计量功率为:P′II=U BC I Acosφ′II=UI cos(90°-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P′= P′I+ P′II= UI cos(150°-φ)+ UI cos(90°-φ)=- UI cos (30°+φ)+UIsinφ= UI()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Uicon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UI(),应按εP== ==计量功率。
单相、三相电能表配互感器接线图
负载
电源线从互感器P1进的接线方式
拆除电压锁片的接线
电源线从互感器P2进的接线方式负载
S2
零
火
电源线从互感器P[进的接线方式
□n
不拆电压锁片的接线
线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电
源
从
进
(a)外形图山)接线图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
负载
电源线从互感器FM进的接线方式
负载
负
__________
电表拆除违接卡勾接线方式
9凰P1 三相三线电度表接互感器电路 负载
-- 电源从进§ 包源线从P2穿过:逆穿)接线图
用
3亍单相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电淋线从P1而适负* K 救兀源矩从P1穿过(顾穿播绘他
电源红从P2穿过逶穿;接理09
E )日
rii-
n
r tn
3个单相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P1 ■ S1 ■ V 电源线从p 1面穿过S2 S1 S2 ill 】
—零线铜排
互感器二次线端接电流表不分彼此•- j 4 •八…........ ........... ' 「
有功电表.无功电表接线
无功电表
3个单相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负
载
我顶一下(2)我踩一下(0)。
带互感器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接线方法
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接线方法
翻过接线端子盖,就可以看到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其中1、4、7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端,即电流进线端;
3、6、9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2端,即电流出线端;
2、5、8分别接三相电源;
10、11是接零端。
为了安全,应将电流互感器S2端连接后接地。
注意的是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
不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
三相四线电度表带互感器的接线图
三相四线外接互感器的电能表接线图。
带互感器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接线方法
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接线方法
翻过接线端子盖,就可以看到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其中1、4、7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端,即电流进线端; 3、6、9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2端,即电流出线端; 2、5、8分别接三相电源;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10、11是接零端。
为了安全,应将电流互感器S2端连接后接地。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注意的是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
信息来源:
不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信息来
源:
三相四线电度表带互感器的接线图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三相四线外接互感器的电能表接线图
补充
三相四线制有功计量表内部一般是三元件表,电压线圈220伏。
如果三个线圈末端星接,每个线圈电压也是220,不接零线的话会造成计量误差大或有损坏元件
可能性。
三相四线电度表的电压线圈实际就是个星接法中性点接零,如果零线不接在三相电压正常的话3个电压线圈都能得到正常的电压电度表计量是不受影响的也就等于是三相三线电度表了,如果电源有一项缺相其中肯定有的电压线圈得不到正常的电压所以就计量不准确了,所以说三相四线的电度表必须中性点接零线。
翻过接线端子盖,就可以看到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其中1、4、7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端,即电流进线端;3、6、9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2端,即电流出线端;2、5、8分别接三相电源;10、11是接零端。
为了安全,应将电流互感器S2端连接后接地。
注意的是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
不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表接线图
三相四线电度表带互感器的接线图
三相四线外接互感器的电能表接线图。
开关、电机、断路器、电热偶、电表接线图大全(135张图)
这是非常齐全的一篇电工接线图的文章,包含开关接线图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回路接线图,电机逆转、正转原理接线图,电表进出接线图,电路开关接线图,电热偶接线图,希望能帮到想学这些专业的朋友,不是专业的也可以看一下懂得这些原理,以免家里电路有问题的时候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但是前提必须在安全的情况下动手去做,毕竟比较危险,电不能开玩笑的。
一、开关接线图一开单控开关接线图
二三开连体单控开关接线图
一开五孔单控插座接线图
一开双控开关接线图
四开单控开关接线图
二三开双控开关接线图
二、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回路:
三:热电偶:
四、电能表:
三相四线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电源线从互感器P1进的接线方式
电源线从互感器P2进的接线方式
三相四线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电源线从互感器P1进的接线方式
三相三线电度表接互感器电路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
电源从P1进
电源线从P2穿过(逆穿)接线图
汇总
3个单相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电源线从P1面穿过
互感器二次线端接电流表不分彼此
五、其他:单相电机顺逆转控制
控制顺逆转
电葫芦吊机
六、电动机:。
单相有功电度表的接线方法图解
画出接线原理图直入式有功电度表接线
单相有功电度表分为直入式电度表(全部负荷电流过电度表的电流线圈)和经互感器接线的电度表两类。
直入式电度表又可分为跳入式和顺入式两种。
电度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环境应符合规程要求。
其接线要求分别为:(1) 电度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全都;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负荷电流;(单相用电1KW≈4.5A)(2) 应使用独股绝缘铜导线,其截面应满意负荷电流的需要,但不应小于2.5mm2。
(有增容可能时,其截面可适当再大些);(3) 相线、零线不行接错,零线必需进表,零火不得反接,电源的相线要接电流线圈(否则会造成漏电且担心全);
4) 表外线不得有接头,电压联片必需连接坚固;(5) 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相跳入式电能表
单相顺入式电能表经互感器接线的有功电度表接线要求
(1)电流互感器要用LQG型的,其精度不应低于0.5级。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负荷电流为便利接线尽可能选线圈式;
(2)电流互感器的极性要用对,K2要接地(或接零);(3)电度表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全都,其额定电流应为5A;(4)二次线要使用绝缘铜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其截面为:电压回路应不小于1.5mm;电流回
路应不小于2.5mm;(一次线按一次电流选)(5)电流互感器应接在相线上,相线、零线不行接错,零线必需进表;(6) 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U
1.单相计量有功负荷直接入方式。
N
2.低压压计量有功电能直接入方式。
N
3.低压计量有功电能分相接线方式。
U
V
W
5.非有效接地系统高压计量有功及感性无功电能分相接线方式。
U
V
W
6.非有效接地系统高压计量有功及感性,容性无功电能分相接线方式
高压计量有功,无功,感性,容性联合接线方式
1、U AB(I A)、COS (30°-φ)
2、U CA(-I A)、COS (30°-φ)
U CB(I C)、COS (30°-φ) U BA(-I C)、COS (90°-φ) U AB U A
UA
I A-I C
U CB U C
I C -I A U B
U C U B
U CA U BA
3、U BC(-I C)、COS (30°-φ)
4、U BC(I A)、COS (90°-φ)
U AC(I A)、COS (30°-φ) U AC(-I C)、COS (30°+φ)
U AC U AC
U A U A
I A I A
-I C
-I C U BC U BC U C U B U C U B
5、U AB(I C)、COS (90°-φ)
6、U AB(-I A)、COS (150°-φ)
U CB(-I A)、COS (90°-φ) U CB(I C)、COS (30°-φ)
U AB U AB
U A U A
U CB
I C U CB I C
U C U B U C U B -I A-I A
电能表接线、电压与电流组合方式
六种正转、相量图
1、U BC(-I A)、COS (90°+φ)
2、U BC(I A)、COS (90°-φ)
U AC(-I C)、COS (30°+φ) U AC(I C)、COS (150°-φ)
U AC U AC
U A U A I A
-I C U AC
I C U AC
U C U B
-I A U C U B
3、U CA(I C)、COS (30°+φ)
4、U BA(I A)、COS (150°-φ)
U BA(-I A)、COS (30°+φ) U CA(-I C)、COS (150°-φ)
U A U A
I A
-I C
I C
U C-I A U B U C U B
U CA U BA U CA U BA
5、U CA(-I A)、COS (30°-φ)
6、U CA(I A)、COS (150°+φ)
U BA(I C)、COS (90°+φ) U BA(-I C)、COS (90°-φ)
U A U A
I A
-I C
I C
U C U B U C-I A U B
U CA U BA U CA U BA
电能表接线、电压与电流组合方式
六种转向不定、相量图
1、U CA(I A)、COS (150°+φ)
2、U BC(I C)、COS (150°+φ)
U BA(I C)、COS (90°+φ) U AC(-I A)、COS (150°+φ)
U A U AC
I A
U A
I C
U C U B I C U BC
U C-I A U B
U CA U BA
3、U BC(-I A)、COS (90°+φ)
4、U AB(-I A)、COS (150°-φ)
U AC(I C)、COS (150°-φ) U CB(-I C)、COS (150°+φ)
U AC U AB
U A U A
-I C
I C U BC U CB
U C U B U C U B
-I A-I A
5、U AB(-I C)、COS (90°+φ)
6、U AB(I A)、COS (30°+φ)
U CB(I A)、COS (90°+φ) U CB(-I C)、COS (150°+φ) U AB U AB
U A
U A I A
I A
-I C -I C
U CB U CB
U C U B
U C U B
电能表接线、电压与电流组合方式
六种反转、相量图
1、U CA(-I C)、COS (150°-φ)
2、U CA(I C)、COS (30°+φ)
U BA(-I A)、COS (30°+φ) U BA(I A)、COS (150°-φ)
U A U A
I A
-I C
I C
U C-I A U B U C U B U CA U BA U CA U BA
3、U BC(I C)、COS (150°+φ)
4、U BC(-I C)、CO S (30°-φ)
U AC(I A)、COS (30°-φ) U AC(-I A)、COS (150°+φ)
U BC U BC
U A U A
I A
-I C
U BC U BC
I C
U C U B U C-I A U B
5、U AB(I C)、COS (90°-φ)
6、U AB(-I C)、COS (90°+φ)
U CB(I A)、COS (90°+φ) U CB(-I A)、COS (90°-φ) U AB U AB
U A U A
I A
-I C
U CB U CB
I C
U C U B U C-I A U B
电能表接线、电压与电流组合方式
六种不转、相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