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振动特征分析共7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06 MB
- 文档页数:72
轴向轴承振动与稳定性分析轴向轴承是现代机械装置中非常重要的组件,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个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轴向轴承的振动与稳定性分析成为了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首先,我们来讨论轴向轴承振动产生的原因。
轴承振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轴承本身的制造和装配误差: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如轴承外环的偏心度、圆度等参数不符合要求,都会导致轴承在旋转时产生振动。
2. 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不平衡:轴承工作时,由于机械装置的不平衡或者操作过程中的不同因素,轴向力和径向力会产生不平衡现象。
这些不平衡力对轴承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振动。
3. 润滑不良:轴承在工作时需要有足够的润滑剂,如果润滑不良,会增加轴承的摩擦系数,从而导致振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轴向轴承振动对机械装置稳定性的影响。
轴向轴承振动会引起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降低工作效率:轴向轴承振动会加大摩擦系数,降低轴承的工作效率,影响机械装置的整体运行效果。
2. 加剧磨损和疲劳:轴向轴承振动会导致轴承的磨损和疲劳程度增加,进而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3. 传导振动:轴向轴承振动会通过机械装置的其他部件传导出去,引起整个机械装置的振动,影响工作环境。
为了解决轴向轴承振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优化轴承制造和装配工艺:通过加强轴承的质量控制,减小制造和装配误差,降低轴承的振动产生。
2. 提高润滑效果: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保证轴承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振动。
3. 平衡轴向力和径向力:通过调整机械装置的重心或者增加平衡设备,减小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不平衡程度,降低振动产生。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轴向轴承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证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轴向轴承振动与稳定性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对于确保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轴承的振动,提高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偏心轴与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引言振动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对于轴承系统来说,振动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和寿命。
本文的主题是分析偏心轴与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探讨其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
一、偏心轴产生的振动偏心轴是指轴承轴线与旋转中心轴线不重合的情况。
当偏心轴旋转时,在轴承内部会产生径向力的不平衡,从而引起振动。
偏心轴产生的振动主要包括径向振动和轴向振动两种。
1. 径向振动径向振动是指轴承系统在旋转时产生的以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振动。
偏心轴会引起轴承系统的不平衡,使得轴承产生径向力,进而导致径向振动。
径向振动的幅值与偏心距离和转速有关,偏心距离越大、转速越高,其振动幅值越大。
2. 轴向振动轴向振动是指轴承系统在旋转时产生的以轴线为方向的线性振动。
偏心轴会导致轴承产生轴向力,进而引起轴向振动。
轴向振动与偏心距离、转速以及轴承系统的结构有关,当偏心距离较大时,轴向振动的幅值也会增加。
二、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轴承系统的振动表现以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1.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指轴承系统振动的频率,其与轴承系统的固有特性和旋转速度有关。
常见的振动频率包括轴承固有频率、共振频率等。
不同振动频率对轴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有着不同的影响。
2. 振动幅值振动幅值是指轴承系统振动的振幅,通常使用轴向振动或径向振动的最大值来表示。
振动幅值的大小与偏心距离、转速和轴承系统的结构有关,过大的振动幅值会导致轴承系统的故障和损坏。
3. 振动形态振动形态是指轴承系统振动的波形和频谱。
通过分析振动形态,可以判断轴承系统中是否存在缺陷和故障,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三、影响偏心轴与轴承系统振动的因素1. 偏心距离偏心距离是指轴承轴线与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偏心距离越大,引起的不平衡力也越大,从而产生的振动幅值也会增加。
2. 转速转速是指轴承系统的旋转速度。
转速越高,偏心轴产生的不平衡力也越大,振动幅值会随之增加。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名称: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实验时间: 2013年5月14日班级: 100421学号: **********:***成绩: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一、实验目的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学习的序列运算、周期信号知识、DFT 知识,对给定的正常轴承数据、内圈故障轴承数据、外圈故障轴承数据、滚珠故障轴承数据进行时域特征或频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找出能区分四种状态(滚动轴承的外圈故障、内圈故障、滚珠故障和正常状态)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振动机理分析: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随着各种振动。
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数,称为振动三要素。
幅值:幅值是振动强度的标志,它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平均值等方法来表示。
频率:不同的频率成分反映系统内不同的振源。
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确定主要频率成分及其幅值大小,从而寻找振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位:振动信号的相位信息十分重要,如利用相位关系确定共振点、测量振型、旋转件动平衡、有源振动控制、降噪等。
对于复杂振动的波形分析,各谐波的相位关系是不可缺少的。
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如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率范围内是由速度决定的。
速度又与能量和功率有关,并决定动量的大小。
提取振动信号的幅域、时域、频域、时频域特征,根据特征进行故障有无、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三个层次的判断。
三、 实验内容Step1、使用importdata ()函数导入振动数据。
Step2、把大量数据分割成周期为单元的数据,分割方法为:设振动信号为{x k }(k =1,2,3,…,n )采样频率为f s ,传动轴的转动速率为V r 。
采样间隔为:1st f ∆= (1)旋转频率为:60rr V f =(2)传动轴的转动周期为:1r T f = (3)由式(1)和(3)可推出振动信号一个周期内采样点数N :11s r r sf f TN t f f ===∆ (4) 由式(2)可得到传动轴的转动基频f r =29.95Hz ,再由式(3)可得到一个周期内采样点数N=400.67,取N =400。
滚动轴承的振动及其故阵特征滚动轴承的振动及其故阵特征滚动抽承的时域波形特征(1)正常情况下,滚动轴承的振动时域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波形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冲击,二是变化慢。
(2)轴承元件发生异常时,就会产生冲击脉冲振动:冲击脉冲周期为基阶故障特征频率的倒数。
冲击脉冲宽度在As数量级,它将激起系统或结构的高频响应(固有振动),响应水平取决于系统或结构的固有频率及阻尼的大小.轴承损伤引起的振动响应及其频率。
每组图中.上图为损伤引起的冲击脉冲,中间图形为冲击脉冲产生的振动,下图反映了损伤的特征频率.对于内环,由于轴承径向间隙的存在,很据损伤和滚动体发生冲击的位里,响应振粗会受到调制,其调制波的频率为轴的旋转频率fr和振动体的公转频率f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通过频率对固有频率的脉冲调制。
对于外环。
由于损伤处的位置与承载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一定的,故无振幅调制现象.对于滚动体,它与内环情况相当。
其调制波的频率为fM.(3)轴承偏心引起的振动:当轴承内环严重磨搅或开裂时,轴的中心(即内环中心)便以外环中心为中心作振动。
(4)滚动体的非线性伴生振动:滚动轴承靠滚道与滚动体的弹性接触来承受载荷.因此具有“弹簧”的性质。
这个“弹簧”的刚性很大,当润滑状态不良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弹簧性质的振动.轴向非线性伴生振动频率为轴的旋转频率f,,分数谐波要f,I…及其高次谐波2f, 3f, 而径向非线性伴生振动是Zf,的各次谐波及f.的分数谐波成分。
(5)不同轴引起的振动:当两个轴承不对中,轴承装配不良等都会引起低频振动。
幅值城中的概率密度特征滚动轴承正常时和发生剥落损伤时轴承振动信号的幅值概率密度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轴承发生剥落时.幅值分布的幅度广,这是由于存在剥落的冲击振动。
这样,从概率密度分布的形状。
就可以进行异常诊断。
显然,根据上述轴承的各种振动特征,不但有可能判别运转中的轴承是否已出现故降,而且可进一步判断故障的类型及故降发生的元件.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目前,用于滚动轴承监测和诊断的方法很多,本节卞要讨论利用振动信号对其进行监侧的方法。
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振动故障症状特征分析与解决处理方法(图文并茂详解)一、滚动轴承症状特征:(一)、滚动轴承故障发展的第一阶段症状特征:1、超声波频率范围(>250K赫兹) 内的最早的指示;2、利用振动加速度包络技术(振动尖峰能量gSE)可最好地评定频谱。
(二)、滚动轴承故障发展的第二阶段症状特征:1、轻微的故障激起滚动轴承部件的自振频率振动。
2、故障频率出现在500-2000赫兹范围内。
3、在滚动轴承故障发展第二阶段的末端,在自振频率的左右两侧出现边带频率。
(三)、滚动轴承故障发展的第三阶段症状特征:1、出现滚动轴承故障频率及其谐波频率。
2、随着磨损严重出现故障频率的许多谐波频率,边带数也增多。
3、在此阶段,磨损可以用肉眼看见,并环绕轴承的圆周方向扩展。
(四)、滚动轴承故障发展的第四阶段症状特征:1、离散的滚动轴承故障频率消失,被噪声地平形式的宽带随机振动取代之。
2、朝此阶段末端发展,甚至影响1X转速频率的幅值。
3、事实上,高频噪声地平的幅值和总量幅值可能反而减小。
二、滑动轴承症状特征:(一)、油膜振荡不稳定性症状特征:1、如果机器在2X转子临界转速下运转,可能出现油膜振荡。
2、当转子升速到转子第二阶临界转速时,油膜涡动接近转子临界转速,过大的振动将使油膜不能支承轴。
3、油膜振荡频率将锁定在转子的临界转速。
4、转速升高,油膜涡动频率也不升高。
(二)、油膜涡动不稳定性症状特征:1、通常出现在旋转转速的42-48%频率范围内。
2、有时,振动幅值非常大油膜涡动是固有不稳定的,因为它增大离心力,所以增大涡动力。
(三)、滑动轴承磨损/间隙故障症状特征:1、滑动轴承磨损故障后阶段将产生幅值很大的旋转转速频率的谐波频率振动。
2、当存在过大的滑动轴承间隙时,很小的不平衡或不对中将导致很大幅值的振动。
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性分析滚动轴承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是滚动轴承却十分容易损坏。
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通常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
滚动轴承损坏尤其是突然损坏不仅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失效,甚至造成更为严重或许是灾难性的事故。
对滚动轴承进行特征信号分析对其故障进行诊断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关键词:滚动轴承;信号;分析为了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振解调技术和谱峭度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滚动轴承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处理。
发现能准确的找出其故障部位并得到其故障频率。
一、轴承结构和故障机理滚动轴承是一类广泛应用的精细的机械构件。
滚动轴承的作用是将运转的轴承座和轴相互的滑动类型的摩擦转换为滚动类型的摩擦。
其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滚动体,外圈,内圈和保持架。
内圈能和轴进行配合共同旋转。
外圈则是与轴承座进行配合并且起着支撑的作用。
滚动体均匀分布在内外圈之间,对轴承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架起着让滚子分布均匀的功能,引领滚子旋转而且具有润滑功能以及避免滚子掉落。
总体说来轴承工作时的振动通常分为以下两种:与轴承工作面的裂痕、波纹相关和与轴承弹性相关的振动。
其中与轴承表面裂痕、波纹相关振动能够反映其损伤的情况。
工作面若有损坏,当滚子在损坏面运转的时侯,某种交变的激振力将会出现。
因为轴承滚动表面损伤形状并不规则。
由此,产生的振动也会是一种随机振动并包含了多种频率成分。
通常来说,轴运转的速率以及轴承面损坏样式是激振力的频率的首要性因素。
而激振系统传递相关的因素由轴承和外壳来决定。
总而言之,轴运转的速率、外壳和轴承的振动传递因数以及轴承面损坏样式等一起确定了因轴承异常而产生的振动频率。
一般而言,轴承具有越高的振动频率则表明轴有越严重的损伤或者有越高的旋转速度,另外滚动轴承的固有振动频率会随着滚动轴承尺寸的增大而有所降低。
因而,所有异常的轴承产生振动时都不会是一个特定的频率。
调心滚子轴承的温度和振动分析及解决方案引言:调心滚子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件,它们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调心滚子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温度升高和振动增加的问题,这不仅对滚子轴承本身的寿命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本文将对调心滚子轴承的温度和振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心滚子轴承的温度分析1. 温度升高的原因调心滚子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和热量的产生,会导致温度的升高。
主要原因包括轴承润滑不良、过大载荷、轴承内外圈相对转动速度不匹配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摩擦面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到整个轴承的工作温度。
2. 温度升高的影响(1)降低润滑效果:温度升高会降低润滑脂的黏度,导致润滑效果降低,从而增加摩擦和磨损。
(2)影响轴承材料性能:高温会使轴承材料的硬度降低,因而减少了承受能力和寿命。
(3)导致轴承失效:若温度过高,会导致润滑脂炭化、氧化,轴承损坏甚至失效。
3. 解决方案(1)优化润滑脂选择:选用高温抗磨损的润滑脂,并根据运行条件进行适当的加量。
(2)改善冷却方式:可以采用轴流风扇或利用外部冷却装置来提高轴承的散热能力。
(3)减小摩擦:合理选择轴承的清洁和精度,采用高精度制造和合理的安装方法,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
二、调心滚子轴承的振动分析1. 振动增加的原因调心滚子轴承的振动增加可能由多个因素造成。
包括轴承和轴之间的配合不良、设计与制造不合理、内圈轨道和滚子之间的失配等。
2. 振动增加的影响(1)加剧磨损:振动增加会导致摩擦加剧,从而增加磨损的程度,缩短轴承寿命。
(2)引起噪音:振动会产生噪音,影响设备的工作环境。
(3)导致失效:长期高强度振动会导致调心滚子轴承失效,甚至引发机械故障。
3. 解决方案(1)优化轴承安装:确保调心滚子轴承和轴的配合尺寸及间隙符合要求,避免制造和安装上的失误。